首页 / 正文

冰揭罗天童子经

特进试鸿胪卿大兴善寺三藏沙门大广智不空奉 诏译

  若有行者持此明者。或能乞食或专吃乳粥或能自食。当于像前持诵满三十万遍。然后作火法。取玉柔作一千八片。一诵一掷火中烧。每日三时满四日。证云云所求皆遂。

  又取玉柔和安悉香作丸。从黑月八日起首终十四日。日别三时时别诵一千八遍。以前丸掷火中。其童子或昼或夜。必来现身而为伴侣满一切愿。任意使令无不谐克。

  又法取安悉香作丸。于七日中每日三时。时别一千八遍。一诵一掷一丸火中。必获邑主无事不果。

  其行者欲行此法时。先应诵七十万遍。

  造像法。其像用白檀香木。长六指作童子形状。左手把果右手垂作满愿掌向外。置道场中。作种种饮食乳粥香花供养。取赤色花。每花一诵一掷童子身上。满十万遍其童子必来现身。即得满一切愿。日施千人上妙衣食无所阙乏。

  又法每日三时。时别取苏合香作一千八丸。于火中满七日已。其童子现身指授伏藏。若能日日受持获大利益示其宝藏。及修罗窟穴亦然。指授必满其愿得大财宝。

  若人被拘絷时。当诵此明即得解脱。

  又法欲令一切人见即欢喜。称彼人名诵满十万遍即皆欢喜。

  又法取无忧木。于高山顶上烧之。和安悉香作一千八丸掷火中。即得安稳成就欲令见即见寿命千岁。

  陀罗尼真言曰。

  

  又一本云。

  

  其根本契者。二手虚心合掌。若召请时以禅智三度来去。若发遣时外拨三度。

  请火天明契 真言曰。

  

  发遣明曰。

  

  其契相者。右手屈大指于掌中。头指屈如钩。以柱大指背当下节。余并舒之。召请时但以头指三招。若发遣时外拨三度即是。

  护身契明曰。

  

  其契者以右手作拳。竖大指触身五处即未然护。

 

    冰揭罗天童子经

 

  保延三年七月二十三日于仲川之写了一校了

  承安四年(甲午)十二月二十日以三本交合传受玄证本也

猜你喜欢
  境界现前莫失正念·印光
  佛鉴佛果正觉佛海拈八方珠玉集中·佚名
  佛说如来不思议秘密大乘经卷第三·佚名
  大方广佛花严经入法界品顿证毗卢遮那法身字轮瑜伽仪轨·佚名
  卷第七·佚名
  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第一·慧立
  重订西方公据发凡·彭绍升
  卷第四十一·呆翁行悦
  仁王般若陀罗尼释一卷·佚名
  止观辅行传弘决 第十卷·湛然
  菩萨本生鬘论卷第八·佚名
  卷五十五·彭绍升
  卷之八·密云圆悟
  杂阿含经卷第三十六·佚名
  丹霞澹归释禅师语录卷一·今释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曹组·唐圭璋

      组字元宠,颍昌(今河南许昌)人。以诸生为右列,六举未第。宣和三年(1121),以下使臣承信郎特令就殿试,考中第五甲,赐同进士出身,仍给事殿中。官止閤门宣赞舍人,睿思殿应制。有箕颍集二十卷,今不传。   蓦山溪   洗汝真态,不在

  • 卷四百二十四·列传第一百八十三·脱脱

        陆持之 徐鹿卿 赵逢龙 赵汝腾 孙梦观 洪天锡 黄师雍 徐元杰孙子秀 李伯玉   陆持之,字伯微,知荆门军九渊之子也。七岁能为文。九渊授徒象山之上,学者数百人,有未达,持之为敷绎之。荆门郡治火,持之仓卒指授

  • 东林列传卷三·陈鼎

    ○明杨涟左光斗列传(汪文言)杨涟字文孺号大洪湖广应山人万歴丁未成进士授常熟县令是时东林大兴每遇讲会必至无锡与顾宪成高攀龙诸君子探性理之要询治道之原政暇卽与邑之士子相勉励讲道论德无虚日每问民疾苦徒行阡陌间以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八十·佚名

    .TRS_Editor P{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DIV{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TD{margin-bottom:1

  • 第八编 梁启超、孟森、吕思勉讲清史·王国维

    清代种族及世系八旗制度之源流明清之交中国思想界及其代表人物中西初期的交涉太平军成败及清之兴衰关系清朝的覆亡清代种族及世系三代以前,皆推本于黄帝,秦亦由伯益而来。封建之世,渊源有自,数典不忘其祖。其可信之成分,较

  • 卷之一百三十九·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续后汉书音义卷四·萧常

    钦定四库全书 续後汉书音义卷四    宋 萧常 撰 魏载记一阿瞒【阿俗呼作遏发声也下谟官切】蒜【音算】蠡吾侯【上音礼故涿东京隶中山国】说冀【上式季切】纵横【并去声】费亭【音秘在沛国

  • 通志卷第一百九下·郑樵

    宋 右 廸 功 郎 郑 樵 渔 仲 撰列传第二十二下邓彪字智伯南阳新野人太傅禹之宗也父邯中兴初以功封鄳【莫庚反】侯仕至勃海太守彪少厉志修孝行父卒让国于异母弟荆凤显宗高其节下诏许焉后仕州郡辟公府五迁桂阳

  • 志第十五 五行三 (原文)·范晔

    大水 水变色 大寒 雹 冬雷 山鸣 鱼孽 蝗《五行传》曰:“简宗庙,不祷祠,废祭祀,逆天时,则水不润下”谓水失其性而为灾也。又曰:“听之不聪,是谓不谋。厥咎急,厥罚恒寒,厥极贫。时则有鼓妖,时则有鱼孽,时则有豕祸,时则有耳疴,时则有

  • 文襄纪·李百药

    世宗文襄皇帝讳名澄,字子惠,神武的长子,母亲娄太后。幼年聪慧,神武很是看重他。魏中兴元年(531),立为渤海王世子。从杜询习学,敏悟过人,询很是佩服。二年,加侍中、开府仪同三司,尚孝静帝妹冯翊长公主,时年十二,神情俊爽,就像成人

  • 卷二十二·黄伦

    钦定四库全书尚书精义卷二十二    宋 黄伦 撰说命下王曰来汝说台小子旧学于甘盘既乃遯于荒野入宅于河自河徂亳暨厥终罔显尔惟训于朕志无垢曰呜呼人不可不学如此高宗免丧弗言恭黙思道梦赉良弼其所为葢有大过人者

  • 开元释教录卷第二十(入藏录下)·智升

    小乘入藏录下  (小乘经律总三百三十部一千七百六十二卷一百六十五帙贤圣集传附此卷末此直列经名及标纸数余如广录)  小乘经二百四十部六百十八卷四十八帙。  小乘律五十四部四百四十六卷四十五帙。  小乘论三

  • 卷第七十九·佚名

    实叉难陀译八十华严经尔时,善财童子恭敬右绕弥勒菩萨摩诃萨已,而白之言:“唯愿大圣开楼阁门,令我得入!”时,弥勒菩萨前诣楼阁,弹指出声,其门即开,命善财入。善财心喜,入已还闭。见其楼阁广博无量同于虚空,阿僧祇宝以为其地;阿僧祇

  • 俱舍论颂疏论本第八·圆晖

      从此第三。明世间品。于中有二。一者明有情世间。二者明器世间。就明有情世间中有二。一总辨有情。二判聚差别 就总辨有情。复分三段。一明有情生。二明有情住。三明有情没 就初明有情生中。复分九种。一明三界

  • 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卷第三之下·智顗

    隋天台智者大师说弟子法慎记弟子灌顶再治分别禅波罗蜜前方便第六之三第三验知虚实。略为二意。一正明验知虚实。二简是魔非魔。一明验知虚实者。若于定中。发诸禅善根。是中有真有伪。不可谬生取舍。所以者何。若发诸

  • 顺治招远县志·张作砺

    十二卷。清张作砺修,张凤羽纂。张作砺字石斋,河北人,文林郎,顺治十七年(1660)任招远县知县。张凤羽,邑人。招远县原为掖县属罗峰镇,始于金天会二年析地置招远县,属定海军,后属莱州,明洪武初开登州为府,割莱州之招远、

  • 伤寒百证歌·许叔微

    伤寒类著作。宋许叔微撰。五卷。叔微有《普济本事方》已著录。许氏是研究《伤寒论》大家,为便于后学记习,于宋绍兴二年(1132)撰成此书。书中将《伤寒论》中的脉、证、方、药,及表里、阴阳、寒热、虚实等辨证要点,归纳

  • 太上救苦天尊说消愆灭罪经·佚名

    太上救苦天尊劝人为亡人建道场,礼拜地狱十王,以求超度。地狱十王之称,始自唐末。本经于王号之后又加真君号,其出现当更迟于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