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六十八 郭符许列传第五十八

(郭太、符融、许劭、左原、茅容、孟敏、庾乘、宋果、贾淑、史叔宾、黄允、谢甄、王柔)

◆郭太传,(附左原等传)郭太字林宗,太原介休人。家世贫贱。父亲死得早,母亲想要他去县里做事。

林宗说“:大丈夫哪能从事这种下贱的工作呢?”就辞掉不去。跟成皋屈伯彦学习,三年毕业,博通群书。擅长说词,口若悬河,声音嘹亮。游于洛陽,开始见河南尹李膺,李膺大加赞赏,于是结为好朋友,名震京师。后来回到故乡,士大夫诸儒生送到河边,有几千辆车子。郭林宗只与李膺同船过河,送行的众宾客望见他俩,如神仙一般。司徒黄琼征召,太常赵典举有道。有人劝郭林宗出为官的,林宗回答说:“我晚上观看天象,白天考察社会人事,天命要废弃的,是不可支持的。”

于是,他都没有应。天赋有知人之明,喜欢奖励教育读书人。身长八尺,容貌魁梧奇伟,宽衣大带,周游郡国。曾经在陈、梁间行,遇雨,巾一角折垫起来,当时人也学着故意折巾一角,叫做“林宗巾”,为人所敬慕大都是这样。有人问汝南范滂说:“郭林宗是怎样一个人呢?”范滂说:“隐居像介子推一样不违反母亲的意旨,出仕像柳下惠一样,贞忠而不矫情绝俗。

天子不得以他为臣,诸侯不得以他为友。其他,我就不得而知道了。”后来母亲去世,有至孝的名声。郭林宗虽然善于鉴识人物,品评人物,但不作激切而深刻的谈论,所以宦官专政也不能伤害他。党祸兴起,知名之士大多遭其害,只有郭林宗和汝南袁闳得以幸免。于是闭门教授,学生以千计。

建宁元年(168),太傅陈蕃、大将军窦武被宦官害死,郭林宗在野外号哭,极为悲痛。因叹声说“:‘人死了,国家也危险了。’‘乌鸦不知落在那个人家的屋上啊’。”(是说王业不知当何所归。)第二年春,在家去世,终年四十二。四方之士一千多人来送葬。同志者于是共刻石立碑,蔡邕作碑文,既成,对涿郡卢植说:“我作的碑铭多啊!都有些感到惭愧,只有郭有道碑无愧色呢。”郭林宗所奖励选拔的士人,都如他所鉴定的。先言后验,大家都佩服他。后来喜欢品鉴人物的,或附会增加夸张之,所以多了一些华而不实和怪诞不稽之词,又像卜相之书。今录其明明白白见效于事实的,写在篇尾。

左原,陈留人。为郡学生,犯法被驱逐。郭林宗曾经在路上碰到了他,办了酒席安慰他。对他说“:从前颜涿聚是梁甫的大盗,段干木是晋国一个大的市场经纪,终究成为齐国的忠臣、魏国有名的贤人。蘧瑗、颜回还不能无过,何况是一个普通人呢?千万不要生气,反躬自问,自己责备自己就好了。”左原接受了他的意见走了。也有人讥刺郭林宗与坏人来往,他答说:“一个人不仁,恶他太狠,是迫使他更加为坏事。”左原后来忽然更怀忿恨,结集宾客想报复诸生。这一天郭林宗正在学校,左原惭愧辜负了郭林宗以前所说的话,因此就散去了。后来事情泄漏出来,大家都感谢他。

茅容,字季伟,陈留人。四十多岁,在野外耕田,当时与同辈在树底下避雨,大家都平蹲相对,茅容一个人独正襟危坐,十分恭谨。郭林宗看见他与大家不同,觉得奇怪,因同他谈话,茅容请林宗到他家住宿。第二天早晨,茅容杀鸡作菜,林宗以为是为他作的,后来才知道是弄给他母亲吃的,自己用蔬菜同客人一起吃饭。郭林宗向他起拜,说:“你真贤啊!”因劝他学习,终于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

孟敏,字叔达,巨鹿郡杨氏县人。客居太原,扛着甑,不慎,甑坠地破了,他看也不看一眼就走了。郭林宗见了他问是什么意思,孟敏回答说:“甑已经破了,看它有什么用处呢?”郭林宗以此认为孟敏不是一个平常人,劝他游学。十年成名,三公都征召他,都没有去。

庾乘,字世游,颍川郡鄢陵县人。年轻时在县里做门卒,郭林宗看见了,提拔他,劝他游学官,因为诸生打杂。后来能够讲论学问,自己认为自己出身卑下,常常坐在下座,诸生博士都就他问疑难,由是学校里以下座为贵。后来朝廷征召他,都不应,人们叫他为“征君”。

宋果,字仲乙,扶风人。性情强悍,喜欢为人报仇,为郡县所苦。郭林宗于是教育他做人的正道,以祸败吓唬他。宋果被他感动悔悟,叩头承认错误。因此改邪归正,自己约束自己。后来以刚正闻名,公府征召,任侍御史、并州刺史,所到之处,教化大行。

贾淑,字子厚,是郭林宗的同乡。虽然是世代做官的家庭,但他的性情险恶,乡里以他为患。郭林宗的母亲逝世了,贾淑去吊唁,后来巨鹿孙威直也到了。孙威直认为郭林宗是个贤人,而接受恶人的吊唁,心里觉得奇怪,没有进屋就走了。郭林宗追上孙威直说“:贾子厚确实是个坏人,然而他洗心向善,改过自新。仲尼不拒互乡,所以我允许他进来。”贾淑听了,改过,自己勉励自己,终究成为一个好人。乡里有忧患的人,贾淑常拼命营救,被州闾称道。

史叔宾,陈留人。年轻时有盛名。郭林宗见了告诉人说:“墙高基下,虽然得了,一定会失去的。”后来真的因论议阿谀败了名声。

黄允,字子艾,济陽人。因才华出众著名。郭林宗见了他说“:你有绝人的才调,可以成为大器。然而,怕你不能坚持守道,获得了可能也会失去呢。”后来司徒袁隗想为侄女求婚,见了黄允叹息说:“得婿如是满意了。”黄允听说就罢遣他的妻子夏侯氏。夏侯氏对她的姑姑说:“现在我已遭到遗弃,将与黄允分手,请一会亲属,以申离诀的感情。”于是大集宾客三百多人,夏侯氏坐在当中,卷起袖子数黄允见不得人的秽恶十五事,说罢,乘车走了。黄允因此为时人所不齿。

谢甄,字子微,汝南郡召陵县人。与陈留边让都擅长谈论,并且都很有名气。常同去见郭林宗,总是夜以继日。郭林宗对门人说:“这两个人英才有余,但都不入道,可惜啊!”谢甄后来不注意小节细行,受到舆论的攻击。边让因轻侮曹操,被曹操杀了。

王柔,字叔优,弟弟王泽,字季道,与郭林宗是同郡晋陽县人。兄弟小时同去见林宗,问各人才行发展的方向。林宗说“:叔优当以做官发迹,季道当以经术博通知名,然而改变方向,另干别的,也不能达到这个地步。”后来真的如他所说,王柔仕至护匈奴中郎将,王泽做了代郡太守。又识张孝仲于樵夫牧者之中,在驿使里识拔了范特祖。召公子、许伟都是屠夫酒佣,司马子威出于普通兵卒。以及同郡郭长信、王长文、韩文布、李子政、曹子元、定襄周康子、西河王季然、云中丘季智、郝礼真等六十人,都因他成名。

◆符融传,符融字伟明,陈留郡浚仪人。年轻时任都官吏,认为可耻,弃之而去。后来游太学,拜少府李膺为老师。李膺性情高尚纯洁,每次接见符融,常谢绝其他宾客,听符融说话。符融幅巾挥袖,谈吐云涌,李膺常捧手叹息。郭林宗开始去京师,当时人不相识,符融一见面嗟叹佩服,并介绍给李膺,郭林宗由此名振天下。当时汉中晋文经、梁国黄子艾,都恃自己的才智,夸耀京师,托病在家,不接见宾客。洛中士大夫爱管闲事的,仰慕他的声名,坐在他门外问疾,也不接见。三公有所征召,常去访问他,以他俩所说好坏,作为取舍的标准。符融了解到其中有假,于是到太学,会见李膺说“:没有听说二人有什么德业,而他们以豪杰自居,因此使公卿去问候他们的病,王臣坐在门外要求接见。我恐怕他们是邪门歪道,徒有虚名,没有事实,应当好好地考察他们啊!”李膺认为对。二人自此以后,名声慢慢衰落,宾客门徒也少了,十天以内,惭愧叹息逃走了。后来知道他俩真的是轻薄子弟,都因犯罪遭到废弃。符融因此更加著名。州郡以礼请他,举孝廉,公府多次征召,都不就。太守冯代有名,到任,请符融与他相见。符融一去,推荐郡士范冉、韩卓、孔亻由等三人,就托病不与太守来往。遇上党祸,也遭到禁止做官的处理。妻子死了,贫困不能埋葬,乡里人想帮助他办棺服,符融不肯接受。说:“古时候死了人,扔在野外。只有妻子可以行我的志,就土埋葬吧。”符融同郡人田盛,字仲向,与郭林宗要好,也有知人之明,不做官,逍遥自在,老死家里。

◆许劭传,许劭字子将,汝南郡平舆县人。年轻时立名声,讲节操,好论人物,赏识不少人。如樊子昭、和陽士,都有名于当时。开始任郡里的功曹,太守徐趚很敬重他。府里听说子将为吏,没有不改变操守,谨饰言行的。同郡人袁绍是公族豪侠,自濮陽令离职回家,车马徒众,十分豪华,将入郡境,把宾客等打发走了,说“:我这样的车马装束,难道可以让许子将看见吗?”于是就只乘着一辆车子回了家。许劭曾经到颍川,与他同游的都是一些有道德学问的长者,他独不去看望陈萛。又陈蕃的妻子死了回乡安葬,乡里人都去参加葬礼,许劭独没有去。有人问他是什么原因,许劭说:“太丘道术太广,广难得周到;仲举性情严峻,峻就不能通达。所以我不去。”他品评人物大都如此。曹操没有得志显名时,曾经办了厚礼很谦逊地求许劭为他谈谈相。许劭看不起他,不肯说,曹操找了个空子威胁许劭,许劭不得已,说“:你是清平之世的奸贼,乱世的英雄。”曹操极为高兴地走了。

许劭的叔祖父许敬,许敬的儿子许训,训子许相,都是三公大臣。许相因为谄媚宦官,所以官到台司封侯,多次派人请许劭,许劭以许相没有德行为可恶,始终没有去看他。许劭同县人李逵,正直有高尚的志气,许劭开始同他相好,后来两人有了矛盾,又与从兄许靖不和,当时的舆论对他不满。起先,许劭与许靖都有盛名,喜欢评论乡党人物,每月换一个题目,所以汝南有“月旦评”的风俗。司空杨彪征召许劭,举方正、敦朴,征,都不应。有人劝许劭做官,他回答说“:现在小人得志,王室将乱,我想去淮海逃难,以保全老幼。”于是南到广陵。徐州刺史陶谦以礼相待,至为周到。许劭感到不安,告诉他的门徒说:“陶恭祖表面上好名,内心却不是真的。对我虽然很厚,这种情况是不能维持长久的,不如走吧。”于是到曲阿投扬州刺史刘繇。后来陶谦果然收捕了寄居在他那里的宾客,孙策平定吴国以后,许劭与刘繇南逃豫章,死在那里,时年四十六岁。许劭的哥哥许虔,也有名,汝南人称平舆有两条龙呢。

猜你喜欢
  卷二十四·本纪第二十四·庄烈帝二·张廷玉
  封建第八·吴兢
  ●卷一百五十二·徐梦莘
  读礼通考卷十八·徐乾学
  名山藏卷之三十九·何乔远
  卷之三百六十三·佚名
  稽古录卷十四·司马光
  一三二一 礼部尚书纪昀奏恭报办理文津阁书匣等情形折·佚名
   十一、我的春园①·林语堂
  李顺传·魏收
  孛术鲁·宋濂
  卷二十三·雍正
  卷一百四十五·赵汝愚
  礼一八·徐松
  十一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二幕·老舍

    时间 一九一二年春初,傍晚。地点 秦宅。人物 秦顾师孟 秦赵氏 秦叔礼 方 妈 凤 贤 秦大章 秦二利 曾墨侠 秦仲义 张 二 铁 子 顾秀才 邱立本 秦伯仁 邢也达 冯 策 鲁遇斋〔幕启:距前幕已十多年

  • 残花的泪·戴望舒

    寂寞的古园中,明月照幽素,一枝凄艳的残花对着蝴蝶泣诉:我的娇丽已残,我的芳时已过,今宵我流着香泪,

  • 李廌词作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李廌(1059—1109)字方叔,号济南,华州(今陕西华县)人。少以文章谒苏轼,颇受赏识,为“苏门六君子”之一。后苏轼与范祖禹同荐于朝,未果,遂绝意仕进。谓颖为人物渊薮,始定居长社(今河南长葛东)。元祐求言,上《忠谏书》、《忠

  • 第三场·田汉

    [四龙套、两衙役、中军引曹彦约上。曹彦约 (引)将寡兵单,保名城,无限艰难;古来屠狗有奇男,合渔 樵,重整江山。(诗)龟蛇云气高,江汉卷寒涛,此间多俊杰,谁与赋同袍?下官,曹彦约。金主亮统兵六十万分两路,大举南犯,一路犯我建康,一路向

  • 第一百九回 乘俄乱徐树铮筹边 拒德约陆徵祥通电·蔡东藩

      却说钱能训辞去总理,当由徐总统下令照准,其余阁员,亦曾连带辞职,徐总统却不加批答,且令财政总长龚心湛,代任国务总理。所有内务总长一职,本由钱能训兼职,此时钱亦辞免,因特使司法总长朱深兼署,此外俱仍旧贯。惟币制局总裁

  • 续明纪事本末卷之二·倪在田

    马阮奸迹 崇祯十五年夏五月,以马士英提督凤阳。士英,贵州人;巡抚宣大,为王坤劾论罪,流寓南京。同年生阮大铖俪「逆案」,亦匿南京;遂相结。周延儒再召,大铖求用不可,乃为士英货延儒以万金;延儒畏物议,久之,乃以士英为兵部侍郎,提督

  • 卷之五百六十一·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陆梦龙传·张廷玉

    陆梦龙,字君启,浙江会稽人。万历三十八年(1610)进士。任命为刑部主事,晋升员外郎。张差案发,引据法律凡是向宫中射箭、放弹、投掷砖石的等一律处以死刑。官司初审结束,提牢主事官王之肕报告张差的口供十分详细,乞求皇帝下诏

  • 周弘祖传·张廷玉

    周弘祖,麻城人。嘉靖三十八年(1559)的进士。授职为吉安推官。征召为御史,离开京都督察屯田、马政。改换隆庆年号(1567),司礼中贵和藩邸近侍荫庇锦衣指挥以下二十多人。周弘祖在外地急速上疏请求停止赏赐金币,或者停止世袭

  • 卷十四·徐一夔

    钦定四库全书 明集礼卷十四 吉礼十四 专祀岳镇海渎天下山川城隍 总序 岳镇海渎之祀虞舜以四仲月巡狩而祭四岳东岳曰泰山四岳之所宗也故又曰岱宗南岳曰衡山西岳曰华山北岳曰恒山而未言五岳王制曰天子祭天下名山大川五

  • 卷五十九·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五十九职官考诸行宫官属宋高宗绍兴四年十月以孟庾为行宫留守【互见留守司门臣】等谨按马端临考不载行宫官属而留守门内有云武林建业并建行宫参知政事孟庾为留守从权措置百司事务即是年事

  • 五年·佚名

    (己酉)五年清雍正七年春正月1月1日○朔丙午,下諭勸農于八道兩都。○以朴弼均、李宗白爲奉敎,趙尙行爲檢閱。1月5日○庚戌,宣惠廳啓:「國恤發靷後,下玄宮前,山陵朝夕祭奠封進生物,有分定各道,別單書入之例。今此王世子喪,依前例以

  • 论语集注考证卷二·金履祥

    八佾每佾八人【此說疑是蓋古者以八為數後來雖俗樂每列亦八左傳所謂女樂二八是也】數【假借去聲】降殺【左氏傳作隆殺以兩此自上而下故曰降殺】忍【罪不客誅忍從後說何憚不為忍從前說】三家【說見前篇孟懿子章】堂【廟

  • 圣人不可毁·孔子

    【原文】 叔孙武叔毁仲尼。子贡曰:“无以①为也!仲尼不可毁也。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逾也。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人虽欲自绝,其何伤于日月乎?多②见其不知量③也!” 【注释】 ①以:此。②多;副词,只。③不知量:不知高低、深浅

  • 成唯识论观心法要卷第七·智旭

    蕅益沙门智旭述 (癸)五释不定心所二。初举颂。二论释。(子)今初已说二十随烦恼相。不定有四。其相云何。颂曰。不定谓悔。眠。寻。伺。二各二。 (子)二论释二。初正释颂文。二诸门分别。(丑)初中三。初释通名。二释别名。三

  • 欧行日记·郑振铎

    日记。郑振铎著。1934年10月良友图书印刷公司出版。被列为“良友文学丛书”之一。1927年5月至1928年10月,作者曾赴法、英游历,进行参观访问和读书写作。从动身开始,逐日写下了“日记”,并陆续寄回上海,给高君箴阅读,使妻子

  • 荀子·荀况

    又名《孙卿子》、《荀卿子》。战国时荀况所撰的先秦理论散文作品。战国末期儒家重要著作之一。《汉书·艺文志》著录为33篇,但西汉刘向《荀卿新书叙录》中载其整理后得32篇。今传本是唐杨倞的译本,以文字繁多,分为二十卷

  • 毗沙门仪轨·佚名

    一卷,唐不空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