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原毁译文

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古代的君子,他要求自己严格而全面,他要求别人宽容而简单。

重以周,故不怠;轻以约,故人乐为善。要求自己严格而全面,所以不会懈怠;要求别人宽容而简单,所以别人乐于做好事。

闻古之人有舜者,其为人也,仁义人也。听说古人中有个叫舜的,从他的为人来看,是个讲仁爱守道义的人。

求其所以为舜者,责于己曰:“彼,人也;予,人也;彼能是,而我乃不能是!”他便探求舜之所以能成为舜的道理,然后要求自己说:“他,是人;我,也是人;他能这样,而我却不能这样!”

早夜以思,去其不如舜者,就其如舜者。于是早晚思考,去掉那些不如舜的地方,发扬那些与舜相同的地方。

闻古之人有周公者,其为人也,多才与艺人也。听说古人中有个叫周公的,从他的为人来看,是个多才多艺的人。

求其所以为周公者,责于己曰:“彼,人也;予,人也;彼能是,而我乃不能是!”他便探求周公之所以能成为周公的道理,然后要求自己说:“他,是人;我也是人;他能这样,而我却不能这样!”

早夜以思,去其不如周公者,就其如周公者。于是早晚思考,去掉那些不如周公的地方,发扬那些与周公相同的地方。

舜,大圣人也,后世无及焉。舜,是大圣人,后世没有人能赶上他。

周公,大圣人也,后世无及焉;是人也,乃曰:“不如舜,不如周公,吾之病也。”周公,是大圣人,后世(也)没有人能赶上他。这人却说:“不如舜,不如周公,这是我的缺点。”

是不亦责于身者重以周乎!这不就是对自己要求严格而全面吗?

其于人也,曰:“彼人也,能有是,是足为良人矣;能善是,是足为艺人矣。”他对别人,就说:“那个人,能有这些优点,这就够得上一个善良的人了;能擅长这些事,这就够得上一个有才技的人了。”

取其一,不责其二,即其新,不究其旧;恐恐然惟惧其人之不得为善之利。取他的一点优点,不再强求他还有第二点;只就他的现在看,不追究他的过去,提心吊胆地只怕别人不能得到做好事应得的好处。

一善易修也,一艺易能也。一种美德,容易培养,一种技艺,容易学会。

其于人也乃曰能有是是亦足矣。 (但)他对别人,却说:“能有这些优点,这就够了。”

曰:“能善是,是亦足矣。”不亦待于人者轻以约乎!(又)说:“能擅长这些,这就够了。”(这)不就是要求别人宽容而简单吗!

今之君子则不然,其责人也详,其待己也廉。现在的君子却不是这样,他要求别人全面,要求自己却很少。

详,故人难于为善;廉,故自取也少。(对别人要求)全面了,所以人们难以做成好事;(对自己要求)很少,所以自己的收获就少。

己未有善,曰:“我善是,是亦足矣。”本来自己并没有做什么好事,(却)说:“我做好了那个,这也就够了。”

己未有能,曰:“我能是,是亦足矣。”自己并没有什么才能,(却)说:“我有这点才能,这也就够了。”

外以欺于人,内以欺于心,未少有得而止矣,不亦待其身者已廉乎。对外欺骗别人,对内欺骗自己的良心,还没有一点收获就停止了,不也是要求自己太少了吗?

其于人也,曰:“彼虽能是,其人不足称也;彼虽善是,其用不足称也。”他对别人,(就)说:“他虽然有这个才能,(但)人品不值得称道。他虽然擅长这些,(但)他的本领不值得称道。”

举其一,不计其十,究其旧,不图其新;恐恐然惟惧其人之有闻也。举出他的一个缺点,不考虑他其他的十个优点,只追究他的过去,不考虑他的现在,提心吊胆地只怕他人有了好的名望。

是不亦责于人者已详乎!这不也是要求别人太全面了吗?

夫是之谓不以众人待其身,而以圣人望于人,吾未见其尊己也!这就叫做不用一般人的标准要求自己,却用圣人那样高的标准要求别人,我看不出他是在尊重自己。

虽然,为是者有本有原,怠与忌之谓也。虽然这样,这些人这样做是有思想根源的,那就是懒惰和嫉妒。

怠者不能修,而忌者畏人修。懒惰的人不能求进步,而嫉妒别人的人害怕别人进步。

吾尝试之矣。尝试语于众曰:“某良士,某良士。”我曾经试验过,曾经试着对众人说:“某某是个好人,某某是个好人。”

其应者,必其人之与也;不然,则其所疏远,不与同其利者也;不然,则其畏也。那些附和的人,一定是那个人的朋友;要不,就是那个人平时所疏远,同他没有利害关系的人;要不,就是害怕他的人。

不若是,强者必怒于言,懦者必怒于色矣。如果不是这样,强硬的人一定会愤怒地说出反对的话,懦弱的人一定会在脸上表露出反对的神色。

又尝语于众曰:“某非良士,某非良士。”其不应者,必其人之与也;不然,则其所疏远,不与同其利者也;不然,则其畏也。又曾经对众人说:“某某不是好人,某某不是好人。”那些不附和的人,一定是那个人的朋友;要不,就是那个人平时所疏远,同他没有利害关系的人;要不,就是害怕他的人。

不若是,强者必说于言,懦者必说于色矣。如果不是这样,强硬的人一定会高兴地说出赞成的话,懦弱的人一定会在脸上表露出高兴的神色。

是故事修而谤兴,德高而毁来。所以,事情办好了,诽谤也就跟着来了,德望提高了,攻击的话也随着来了。

呜呼!士之处此世,而望名誉之光,道德之行,难已!唉!读书人处在这个时代,希望名誉能够光大,道德能够推广,实在太难了。

将有作于上者,得吾说而存之,其国家可几而理欤! 身居高位而想要有作为的人,如果得到我所说的这些道理而牢记住它,那么国家大概差不多就可以治理好了吧。

猜你喜欢
  序·戴震
  卷一○·邱濬
  告子下篇·王夫之
  卷十四·朱熹
  卷一·夏僎
  第十五章 31·辜鸿铭
  仪礼商卷二·万斯太
  卷二十·顺治
  二、论“道”·胡适
  卷之四十五·邵经邦
  第十六章 知常道·林语堂
  佛法之理证与事行·太虚
  评印顺共不共研究·太虚
  鸠摩罗什译·佚名
  未来星宿劫千佛名经·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白石道人歌曲卷三·姜夔

      慢  霓裳中序第一  丙午岁留长沙登祝融因得其祠神之曲曰黄帝盐苏合香又于乐工故书中得商调霓裳曲十八阕皆虚谱无辞按沈氏乐律霓裳道调此乃商调乐天诗云散序六阕此特两阕未知孰是然音节闲雅不类今曲予不暇尽作

  • 西域传第七十八·范晔

    拘弥 于窴 西夜 子合 德若 条支 安息 大秦 大月氏 高附 天竺 东离 栗弋 严 奄蔡 莎车 疏勒 焉耆 蒲类 移支 东且弥 车师武帝时,西域内属,有三十六国。汉为置使者、校尉领护之。宣帝改曰都护。元帝

  • 列传第二十八 王融谢朓·萧子显

    王融,字元长,琅邪临沂人也。'祖僧达,中书令,曾高并台辅。僧达答宋孝武云:“亡父亡祖,司徒司空。”父道琰,庐陵内史。母临川太守谢惠宣女,惇敏妇人也。教融书学。融少而神明警惠,博涉有文才。举秀才。晋安王南中郎板行参军,坐公

  • 卷六·本纪第六·世祖三·宋濂

        ◎世祖三   二年春正月辛未朔,日有食之。癸酉,山东廉访使言:“真定路总管张宏,前在济南,乘变盗用官物。”诏以宏尝告李璮反,免宏死罪,罢其职,征赃物偿官。邳州万户张邦直等违制贩马,并处死。敕徙镇海、百八里

  • 卷三十四·志第一·柯劭忞

      ○历一   △治历本末   自《三统术》以后七十余家,至郭守敬之《授时》,测验愈精,析理愈微,立数俞简信,可谓度越前古者矣。然曰月星辰之高远,而以一人之智力穷之,欲其事事物合,永无差忒,此必不可得之数也。明之《大统

  • 提要·吴缜

    (臣)等谨案五代史纂误宋吴缜撰缜尝作新唐书纠缪以正宋祁欧阳修等蹖驳抵牾之失已着于録此则専取修所撰五代史摘其舛颣辑为一书晁公武读书志陈振孙书録解题俱作五卷尤袤遂初堂书目不着卷数宋史艺文志则作三卷南渡后曾与新

  • 自序·郝经

    续後汉书自序 汉建安末曹氏废汉自立称魏孙氏据江左僭号称吴昭烈以宗子继汉即位于蜀讨贼恢复卒莫能相一而折入于晋晋平阳侯相陈夀故汉吏也汉亡仕晋作三国志以曹氏继汉而不与昭烈称之曰蜀鄙为偏霸

  • 通鉴纪事本末卷十六上·袁枢

    宋 袁枢 撰慕容叛秦复燕 【肥水之役 姚苌灭秦慕容灭西燕】晋海西公太和四年燕车骑大将军呉王垂犇秦 初秦王坚闻太宰恪卒隂有图燕之志惮垂威名不敢发及闻垂至大喜郊迎执手曰天生贤杰必相与共成大功此自然之数也要

  • 陈秋安·周诒春

    陈秋安 字佩兰。年二十八岁。生于广东曲江。本籍住址。广东曲江土地庙。已婚。子一。初学于广州岭南学校。宣统三年。自费游美。入米西根大学。习历史政治学。民国四年。得学士学位。是年回国。任香港英华学校教员。

  • 提要·程大中

    【臣】等谨案四书逸笺六卷国朝程大中撰大中字拳时号是庵应城人是书采辑注疏及经史子集内有与四子书相发明者或集注所已引而语有舛误或集注所未发而义可参订者为之笺其出处其与集注小异者则为附录其他书中所载四子书及

  • 续吕氏家塾读诗记卷二·戴溪

    宋 戴溪 撰读小雅鹿鸣燕嘉宾之歌也诗辞止言嘉宾序诗者增言羣臣失文王宾友羣臣之意矣鹿在山林顺性自适呦呦相呼食野之苹其髙洁若此岂得而豢养哉我有嘉宾高洁如之幡然肎来使我得备礼置乐以饮食之又实币帛以将之其好我

  • 阿閦佛国经弟子学成品第三·佚名

    佛复语舍利弗。阿閦如来说法时。於一一说法之中。不可计无央数人。随律之行至。有作阿罗汉道证者,如是比无央数诸弟子聚会。及复得八惟务禅者,阿閦如来佛刹诸弟子众不可复计。佛语舍利弗。我都不见持计者与挍计。巨能计

  • 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卷第十一·佚名

    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光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惟净等奉 诏译如来不思议品第四之五复次舍利子。云何名为如来种种信解智力。谓佛如来于诸众生诸补特伽罗。所有信解种种差别。如来一一如实了知。若诸众生本住贪爱。于嗔

  •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二十一·佚名

    罽賓國三藏般若奉 詔譯  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  爾時善財童子。於普救眾生威德吉祥夜神所。聞菩薩普現一切世間調伏眾生解脫門。及得一切如來現前三昧。超出一切眾生莊嚴三昧。得如是等十千三昧。皆悉修習

  • 止观辅行传弘决 第二卷·湛然

    止观辅行传弘决 第二卷唐毗陵沙门湛然述次渐则去释行相中云渐如梯磴者。梯者。说文云。木阶也。极高用梯。次高用磴。故大经第八云。为欲化度诸世间故。种种示现差别之相。如彼梯隥。大论四十云。譬如登楼得梯则易。

  • 目录·佚名

    古檀溪寺梓舟船禅师语录目第一卷上堂升座小参示众机缘垂问像赞第二卷拈颂第三卷行实联芳法语杂着佛事

  • 巽隐集·程本立

    明代诗文别集。程本立(字原道,号巽隐)著。有嘉靖元年(1522)吴德翼刻本,题“赐进士嘉兴吴昂编辑,同郡庠生马淮校正”。前有云南布政使司左参议古闽后学林庭昂序。共4卷,卷1、2为诗,卷3、4为文,附录为状略。此刻本《四

  • Dismeryer先生·彭家煌

    短篇小说,彭家煌著,《Dismeryer先生》写了一个失业的德国年轻人酸楚的遭遇,Dismeryer先生变卖了自己几乎所有的财产,却终于难以生存下去,自尊和自强的性格也使他杳然不知所终。同样有着争强好胜性格的H先生是冯至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