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五

林泉老人评唱投子青和尚颂古空谷集卷五

后学性一阅

生生道人梓

第七十则芭蕉法身

示众云。薄批明月。细切清风。若能拿空擭空。便解以楔出楔。且道谁有如此作略。

举僧问芭蕉情和尚。如何是透法身句(熊翻筋斗。驴舞柘枝)。蕉云。一不得问。二不得休(放去较危。收来太速)。僧云学人不会(却较些子)。蕉云第三度来与你相见(有甚面孔)。

师云。僧问云门。如何是法身向上事。曰向上与汝道也不难。作么生会法身。云请和尚鉴。曰。鉴即且置。作么生会法身。云与么与么。曰这个是长连床上学得的。我且问你。法身还解吃饭么。僧无对。林泉代云。谢和尚降重空筵。这僧今日要会透法身句。何不参取杜顺和尚道。怀州牛吃禾。益州马腹胀。天下觅医人。灸猪左膞上。若向这里会得脱洒明白。不索自己走南掠北。免致教他推东拄西。果然芭蕉道一不得问二不得休。虽是钩锥在手纵夺临时。其奈这僧撒呆掉痴。故意妆昏(去呼)。你不见道万丈海深须见底。只有人心难忖量。故云第三度来与你相见。且道相见的是芭蕉那不是芭蕉。记得径山大慧云。蕉芭蕉芭。有叶无丫。忽然一阵狂风起。吹得来。便似南京大相国寺东廊下第十三院王和尚破袈裟。林泉道。莫错认。若能即物明心以言会道。争肯头头蹉过。颂曰。

休问维摩卧病城(罕逢明鉴)。灵山空自掩光阴(少遇知音)。流沙欲渡全无难(宿生庆幸)。莫听莺啼在那林(枉劳心力)。

师云。昔维摩诘假幻化色身示疾於毗耶离城。灵鹫祖翁遣三十二菩萨就彼问病。摩诘以不二法门勘当透法身句。末后曼殊室利以无言无说无示无识离诸问答为酬。曼殊复问。摩诘默然。故肇公涅盘无名论云。释迦掩室於摩竭。净名杜口於毗耶。须菩提唱无说以显道。释梵凭绝听而雨华。斯皆理为神御。非虚掩光阴者也。乾峰示众云。法身有三种病二种光。须是一一透得。更须知有向上一窍。云门出众云。只如庵内人为甚么不知庵外事。峰呵呵大笑。门云犹是学人疑处。峰云子是甚么心行。门云也要和尚相委悉。峰云直须恁么始得稳坐地。门云喏喏。恁么会得。达磨不必西来。远渡流沙。虽无厄难。枉费盘缠。伶利禅和幸勿随声逐色。向这畔那边虚劳采听。还知端的处么。清风两槛竹。白露一庭松。

第七十一则芭蕉好恶

示众云。把得住。放得行。方为好手。做得是。作得主。卖弄好心。子细点捡将来。也只道得一半。

举僧问芭蕉彻和尚。有一人不舍生死不证涅盘。师还提携也无(隔壁过状)。彻云不提携(面赤不如语直)。僧云为甚么不提携(果然着疑)。彻云老僧粗识好恶(少卖弄)。

师云。郢州芭蕉山继彻禅师。乃沩山四世孙也。初参风穴。穴问如何是正法眼。师曰泥弹子。穴异之。次谒先芭蕉慧情禅师。情上堂。举仰山道。两口无一舌。此是吾宗旨。师豁然有省。一日上堂云。眼中无翳。空里无花。水长舡高。泥多佛大。莫将问来。我也无答。会么。问在答处。答在问处。便下座。这僧发此一问。岂不闻圆觉经云。生死涅盘犹如昨梦。何舍何证而可言也。况此一人有名呼不得。无位可安排。净裸裸。赤洒洒。没可把。如何提携即是。所以芭蕉切恐和光惹事。故恁刮笃成家。可惜这僧慕頋茅广逼拶。芭蕉尽筋截力道。老僧粗识好恶。虽然惜得自己眉毛。争奈穿过那僧鼻孔。莫更有识好恶者么。去。不堪共语。赖遇投子慈悲方便。为伊颂出。颂曰。

百岁童儿出户来(解行不触今时道)。满身红烂惹尘埃(为垂一只手)。火中闲步清凉地(不惜两茎眉)。识者无因敢近抬(缩手有分)。

师云。满头白发离岩谷。半夜穿云人市廛。虽云偏处不逢。其柰玄中不失。利生接物须展丹诚。拄户撑门不无红烂。虽则尘埃满面。都缘为法亡躯。同安云。但将生死为活计。火里安身火里凉。恁么会得。居火宅而烟焰自息。怀热恼而豁尔清凉。所以道般若如大火聚。四面不可入。般若如清凉池。四面皆可入。若能见地明白。自委就中利害。具此眼者方能知识。虽能知识。认着则不可。所以无敢亲近举似擅便提携。咦。虽云识好恶。待似没人情。

第七十二则天彭当户

示众云。色见声求无非是妄。情忘执谢未足为真。若非塞壑填沟。洎免撞头磕额。有认得的么。

举僧问天彭。如何是佛(山河及大地。全露法王身)。彭云。亲切不离家。寂寞不当户(时时示时人。时人皆不识)。

师云。心佛与众生。是三无差别。未委乎阿谁。一一能见彻。方信道搜远不搜近。宜假不宜真。空认彩绘妆銮。漫讨泥龛塑像。不应弃本逐末。枉教背父寻爷。休只向莲台上追寻。莫便於光焰边别辨。此之所谓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善慧大士心王铭云。了本识心。识心是佛。是心是佛。是佛是心。念念佛心。佛心念佛。欲得早成。戒心自律。净律净心。心即是佛。除此心王。更无别佛。林泉道。有心用处还应错。无意看时却宛然。莫有具眼者么。无心能出岫。为雨善知时。颂曰。

白云时映旧山青(依稀彷佛)。竹锁薄烟露几茎(潇洒扶踈)。虚室夜寒秋月逈(清光何处无)。雁回遥听可三更(几人能晓)。

师云。妙用纵横。智体不动。子虽依倚。父全不知。散乾盖而本自无心。踞坤舆而端然有力。此亦寂而不动感而遂通之朕兆也。於此半遮半露似晦似明。绿竹漪漪。有匪君子。孰能於是了别心佛之根茎枝叶者邪。虽倚蒲危坐。虚室生白。心月孤圆。秋天独逈。犹可转身不居一色。直得雁回北塞声噎南楼。木女初闻石人遥听。只知日午是三更。那信天明方半夜。何也。月满犹亏半。乌沉始是圆。

第七十三则禾山打鼓

示众云。恁么也得。就舡买得鱼偏美。不恁么也得。水月空花难可比。一声羯鼓响连天。未审知音能几几。

举僧问禾山。即心即佛即不问。如何是非心非佛(但有纤毫即是尘)。山云解打鼓(冬冬)。

师云。明州大梅山法常禅师。襄阳人。姓郑氏。幼岁从师於荆州玉泉寺。初参大寂。问如何是佛。寂曰即心是佛。师即大悟。遂之四明梅子真旧隐。缚茆燕处。唐贞元中。盐官会下有僧因采拄杖迷路至庵所。问和尚住此山多少时。曰只见四山青又黄。又问出山路向甚么处去。曰随流去。僧回举似盐官。官曰。我在江西时曾见一僧。自后不知消息。莫是此僧否。遂令僧去招之。师答以偈曰。摧残枯木倚寒林。几度逢春不变心。樵客遇之犹不顾。郢人那得苦追寻。一池荷叶衣无尽。数捆松花食有余。刚被世人知住处。又移茆舍入深居。大寂闻师住山。令僧问。和尚见马大师。得个甚么便住此山。师曰。大师向我道即心即佛。我便向这里住。僧曰。大师近日佛法又别也。师曰作么生。僧曰又道非心非佛。师曰。这老汉惑乱人未有了日。任你非心非佛。我只即心即佛。其僧回举似马祖。祖曰梅子熟也。僧问禾山。大梅恁么道意作么生。禾山云真师子儿。林泉道。不劳赞叹。显宗令中使持纸一张。书心佛二字。问大庆寿玄悟王禅师曰。此是甚么字。师应声答曰。不是心不是佛。称旨。次日令旨赐长短句曰。但能了净。万法因缘何足问。日用无为。十二时中更勿疑。常须自在。识取从来无挂碍。佛佛心心。心若依佛也是尘。林泉道。诚哉是言也。玄悟答谢曰。无为无作。认着无为还是缚。照用同时。电卷星流已太迟。非心非佛。唤作非心犹是物。人境俱空。万象森罗一境中。林泉道。更须打破始得。还知禾山解打鼓处么。寻思此语惊人处。信手拈来用最亲。颂曰。

布毛拈起费人言(驷不及舌)。争似禾山一句传(世情看冷暖。人面逐高低)。打鼓一声喧宇宙(惊破髑髅)。氷寒千丈忽生莲(不妨奇特)。

师云。杭州鸟窠道林禅师。一日因侍僧智通辞师他往。师曰汝今何往。云某为佛法出家。和尚不垂慈诲。今往诸方学佛法去。师曰。欲学佛法。吾此间亦有少许。云如何是和尚此间佛法。师於身上拈布毛吹之。通遂有省。林泉道。虽然稍得吹嘘力。莫撒金沙在眼中。投子老汉虽是一抬一搦。其间有纵有夺。党护门风不得不尔。为他擂得出用得亲。不犯宫商能喧天地。若千丈寒氷偶尔生莲。自古及今实难比拟。非同石笋抽条处。恰似踈山腊月时。

第七十四则黄连声前

示众云。拟举心时徒劳侧耳。未开口处切忌攒眉。非为有条攀条。免致无事生事。有违此理者么。

举僧问黄连和尚。如何是声前一句(合取狗口)。连云声前无句。声后问将来(语直心真)。

师云。声前一句。圆音落落而罕遇知音。物外三山。片月辉辉而少逢明鉴。切忌情存向背。堤防见处偏枯。不应口苦心甜。何必唇寒齿冷。欲发明第一义谛。须大开不二法门。截流之机岂在有句无句。谈天之辩元来是精识精。若非摩诘忘言。争显曼殊本意。索甚说树倒藤枯句归何处。也不消卖布单买草鞋。向禅床角重来举似。不见道。但有言说。俱无实义。故於第二门头。许汝东语西话。颂曰。

空劫前时旷路闲(无人履践)。声前无句信人难(忠言逆耳)。欲穷沧浪白云曲(孰是知音)。且看石人露半颜(休错认)。

师云。一人发真归源。十方世界悉皆消殒。何必直待空劫前时而已哉。若肯言辞路绝分别意穷处。优游放旷廓落幽闲。声音未发已前。个里本无言句。求人取信端的为难。欲穷其源拟探其底。若沧浪之深。似白云之远。曲高和寡听者还稀。不如向真净界中无漏国内睥睨石人木女。镜像空花。虽露半颜。未容全诺。还记得报慈半身写照偈么。日出连山存隐显。月圆当户定亏盈。

第七十五则资福圆相

示众云。五音不犯。应须眼里闻声。六律难该。莫向喉中取则。莫有善打和者么。

举僧问吉州资福宝和尚。如何是古人歌(罗罗哩哩)。福画圆相对之(谁是知音)。

师云。五灯会元所载吉州资福如宝禅师。法嗣资福第二世良邃禅师。僧问如何是古人。歌邃画圆相示之。非问宝也。邃乃沩山四世孙也。虽用暗机默论。其声如雷已露栓索。这僧不会。是处语言皆合其道。谁家弦管曾不传心。自古至今喧天聒地。方显观音妙唱沙界咸闻。返闻闻性。圆通第一。何必慢讴雪曲忙和阳春。不比梁州。非同大石。岂不见道。胡笳曲子不堕五音。韵出青霄任君吹唱。还知资福的意么。自笑老林泉。不解打手势。试听投子老师吟猱节奏泛木相兼。颂曰。

一曲两曲深夜弹(不劳侧耳)。松风和雨过前山(但得琴中趣。何劳弦上声)。可怜卞玉离荆岫(难换连城)。谁是知音却取还(惟许相如)。

师云。伯牙与子期。不是闲相识。所以道无弦琴有韵。千载响泠泠。耳听应难会。眉毛始解听。故於深夜以应佳期。对团团之皎月。奏戛戛之清音。若瑟瑟松风。似零零溪雨。论甚山前山后。輙莫村北村南。若遇赏音无可不可。据此酬对待。似荆山之下卞和之璧而献秦王。知王殊无割城之意。而相如使人衣褐怀璧归赵。还知这僧蹉过处么。异音不入常人耳。莫比阳关第四声。

第七十六则崇福宽廓

示众云。碧岫峰头。思和尚能说大口。红尘堆里。志公老曾露赤心。若知语忌十成。管索深藏三寸。正当此时还有道得的么。

举僧问益州崇福志和尚。如何是宽廓之言(胡道乱道。合着正道)。志云无舌人道得(已在口外)。

师举云门示众云。闻声悟道。见色明心。观世音菩萨将钱来买胡饼。放下手却是馒头。林泉道。七九六十三。又云。扇子[跳-兆+孛]跳上三十三天。筑着帝释鼻孔。东海鲤鱼打一棒。雨似盆倾。会么会么。林泉道。九九八十一。恁么商量。何边强而可卜度。何方隅而可计较。宽廓窄隘不言可知。所以道。言无展事语不投机。承言者丧。滞句者迷。以此观来。便见语带玄而无路。舌头谈而不谈。只如无舌人。合作么生道。护唵萨哩嚩怛他阿誐多。颂曰。

宽廓言时不犯舌(悄地悄地)。清风高韵碧云斜(不劳采听)。石人贪话西峰事(言多伤行)。不觉东岩起雾遮(显而不露)。

师云。一堂风冷淡。千古意分明。何必高谈阔论会古通今。不动唇皮要周寰宇。既解群居慎口。应须独坐防心。玄之又玄。谁委维摩一默。说本无说。枉分法藏三乘。况一言包裹尘沙。一义含容法界。所以僧问风穴。语默涉离微。如何通不犯。穴云。长忆江南三月里。鹧鸪啼处百花香。林泉道。劝君不用分明语。语的分明出转难。直饶席上风生。更听窗前竹韵。碧云合处既有知音。白雪歌时非无明鉴。虽则石人口浅。暗通一线实难明。焉知木女情深。畐塞十方无障碍。且道西峰东岩相去几何。还知么。夜半正明曾不露。晓来宁许见些儿。

第七十七则梁山道场

示众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指出诸相非相。亏我梁山和尚。怕汝不信。更请道看。

举大阳明安和尚问梁山。如何是无相道场(已是起模画样)。山指观音云。此是吴处士画(隔壁过状)。阳拟进语(鹞过新罗)。山急索云。这个是有相底。如何是无相底(气急杀人)。阳於言下有省(若不因流水。还应过别山)。礼拜乃归本位立(何不早恁么)。山云何不道取一句(是何心行)。阳云。道则不辞。恐上纸墨(已露栓索)。山呵呵笑云。此语上石去在。后果上碑(灵山受记不似今日)。投子拈云。然道旷古今。行人难度(额头汗出)。山危绝崄。登者无因(脚下烟生)。傥不发问。先踪履践无期得入(欲知山下路。须问去来人)。所以悟由自己。印乃凭师(起初不遇作家。到底翻成骨董)。递代证明。续佛慧命(古之今之。广矣大矣)。此者穷崕问路。力尽指踪(为垂只手)。岩壁无门。力穷进退(不惜两茎眉)。既金龙失水。妙翅急提(用尽老婆心)。别透波澜。复归本位(灵利衲僧。一拨便转)。诸仁者(喏)。正当恁么时。还知古人退位处么(用知作么)。若知得。可谓万仞峰摧。千波竭沸(险)。龙宫与天界分檐。凤阁并星辰合彩(应须高着眼。不可漫度量)。岩松笼瑞。川雾草熏(刺破眼睛。穿透鼻孔)。不犯化门。千山逈出(人面逐高低)。若不知落处。岩阔无人问。龙愁沧海深(漫汗由自可。蒙懂更伤嗟)。

师云。空劫威音外。壶天不夜时。此回如蹉过。千载卒难追。所以情生智隔。相变体殊。情若不生。相自无隔。直饶空一切法。犹有这个在。故梁山用拨天关手。指出一条活路。要汝别峰相见。阳拟紧系行缠忙趿草履。险不临岐堕坑落堑。伶利者一呼便应。懵懂者唤不回头。是他终是饱参衲子俏措禅和。顶[宁*页]上拟弹。脚板底早响。不动步得到家山。不费力便登觉岸。被伊再拶。便解翻身。明眼人前终难出料。由是投子既权衡在手岂倦称盘。欲定锱铢须分分两。大抵无星秤上本没高低。信手拈来不无取舍。虽则道旷古今行人难度。山危绝险登者无因。此盖空劫已前难话会。威音那畔绝商量。比及发问。投至得入。要知资胜。以表师强。叶叶联芳灯灯续焰。既因指示必解穷通。然暂失机。幸蒙提挈。颂曰。

路穷岸仞问山翁(问既有宗)。别指岩西岭近东(答亦攸同)。拟进雾垂岚色重(拟心一丝。对面千里)。回头顶见太阳红(不因师指示。洎乎错商量)。

师云。枯木岩前虽多差路。空王殿内本没誵讹。拟欲色见声求。宁不迷头认影。所以重重进问。切切咨参。幸遇宗师不忘付嘱。续佛慧命为法栋梁。与一切众生解黏去缚明心见性。故垂只手不惜双眉。再四提撕为他指示。虽则西岩东岭聊分这畔那边。劫外今时。正来偏去。向实际理地不受纤尘处。唯通一线要辨来原。拟进途程。雾垂岚重。忽然捩转鼻头扳回面孔。於绵绵密密不露风骨没瑕痕处。偶尔灵光独耀逈脱根尘。夜半日头出。朝霞几缕红。还见么。拟涉思惟。千山万水。

第七十八则百丈奇特

示众云。本自平平怗怗。刚待纽纽捏捏。幸遇本分宗师。不许强生枝节。孤危不立处。请高着眼看。

举僧问百丈。如何是奇特事(方砖四角。磨器团圞)。丈云独坐大雄峰(不劳穷究)。

师云。漫天索价博地相酬。拟滞情关黠儿落节。高高标不出。深深话不及。鹤白乌玄山青水绿。松直棘曲南竹北木。山河大地万象森罗。那的是不奇特者。不见道。道合平常平常合道。若起一丝分别憎爱取舍心者。皆是前尘虚妄想相惑汝真性。自生系缚流转生死无有出期。於奇特中自不奇特了也。故百丈当机不让尽情吐露道。独坐大雄峰。此一转语。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远观不审近睹分明。若据恁么。合向甚么处相见得个端的。遂以手斫额云[囗@力]。颂曰。

巍巍峭逈出云霄(高而不危)。顶锁水寒势外遥(满而不溢)。坐观四望烟笼处(隐隐难窥)。一带青山万水潮(尽从这里流出)。

师云。孤逈逈。峭巍巍。万壑争雄。千峰竞秀。未若奇特一事。常在诸人眉尖眼角。自是司空见惯。应为寻常。向云笼岳顶氷锁池塘冷清清处单明自己。岂非气势展转迢遥。何必坐观四望。周遍十方。霭霭烟笼难分南北。方信道。混然一色无遗影。不坐同风落大功。赖青山一带绿水千寻。虽远观有色而浑似蛾眉。况近听无声而非同镜沼。千峰倚翠。万派潮宗。未委何人怀斯海量。复云。去。汝不解我语。

第七十九则历村煎茶

示众云。知时别宜。堪作阇黎。因便截势。解作活计。向此分点处有品尝知味者么。

举历村和尚一日煎茶次(沙弥童行不得气力)。僧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卢仝七椀。赵老三杯)。师举起茶匙子(信手拈来用最亲)。僧云莫这个便当么(错会纳僧多)。师掷向火中(放去较危。收来太速)。

师云。打鼓弄琵琶。相逢两会家。历村老。不歇心。这僧少。当努力。然则旋汲清泉慢生活火。煮凤饼而要知回味。烹蠏眼而恐滞咩邪。这僧果然见义勇为当仁不让。向琼瓯泛雪玉盏翻云处便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既询上灶必吐衷肠。不免当筵两手分付。不问曾到不曾到。论甚吃来不吃来。为问西乾。大开东阁。这僧果要清神爽气祛睡降魔。便道莫这个便当否。是他绝是非老手旧肐膞。岂肯教粘牙着齿惹草沾风。遂掷向火中任伊贬剥。秀出雨前孰赏鉴。名高天下少知音。赖遇花严同来把铫。颂曰。

煎茶未了人来问(并忙合闹)。拈起茶匙呈似他(不劳费力)。当初若遇收燕手(君子悔前)。性命难存争奈何(小人悔后)。

师云。拈匙并举筯。运水及般柴。妙用纵横处。头头总不乖。汝岂不闻。兴教小寿禅师因堕薪而悟。有颂曰。扑落非他物。纵横不是尘。山河及大地。全露法王身。此与一切智智清净无二。无二无二分。无别无断故。岂两样邪。这僧伸问西来祖意。恰似大悲阁下欲觅中都。虽是当局者迷。怎不教傍观者哂。所以拈起茶匙觌面分付。这僧若是个懆性汉。便好夺来折作两截。免教胡抄乱抄拈起放下。果被投子点罚道。当时若遇收燕手。性命难存争奈何。非无赫赵机谋运筹作略。大似人不知己过。牛不知力大。辜负己灵。埋没家宝。深为可惜。咦。林泉虽恁么心切。口苦心甜几个知。

第八十则文殊九曲

示众云。摄末归本。任伊加减乘除。即俗明真。试看弯环屈折。莫有不涉数量解计算者么。

举僧问鼎州文殊和尚。万法归一一归何处(维摩曾漏泄。不必拨流星)。殊云黄河九曲(前三三。后三三)。

师云。文殊师利问维摩诘曰。身孰为本。答贪欲为本。问贪欲孰为本。答虚妄分别为本。问虚妄分别孰为本。答颠倒想为本。颠倒想孰为本。答无住为本。又问无住孰为本。答无住则无本。文殊师利从无住本立一切法。这僧要将一切法归无住本。若知无住无本。自委无本无住。恁么会得。虚妄不生颠倒想灭。何贪欲而可形名者邪。所以文殊传文殊法。要汝等诸人离虚妄分别。绝颠倒想像。忘贪欲。了形名处。分明指示道。黄河九曲。不可向随流得妙住岸不迷处折倒。若也恁么抟剥。从上源头自浊了也。虽则湾湾曲曲。就中了了明明。非止通浩渺辞源。况乃达汪洋性海。如或不尔。曹溪波浪如相似。无限平人被陆沉。试听投子为伊计较。颂曰。

问法穷因归何处(一一如二。二二如四)。黄河透过碧波澜(滩下接取)。须知云外千峰上(高着眼看)。别有灵松带露寒(只知其一。岂知其二)。

师举睦州示众云。裂开也在我。捏聚也在我。时有僧问如何是裂开。州云三九二十七。菩提涅盘真如解脱即心即佛。我且恁么道。你又作么生。曰某甲不与么道。州云。盏子落地。楪子成七片。曰如何是捏聚。州乃敛手而坐。林泉道。放去了然忘计较。收来全不费功夫。有若参乎酬一唯。堆灰何碍觜卢都。虽则黄河九曲。谁能直下承当。纵教白浪千寻。孰解其间荐得。透与不透尽自澜翻。将心用心休教蹉过。直须知有云外立千峰。不可言无岩前分万壑。灵松带露怪栢欺霜。傲四时而莫可凋零。超万象而敢为主宰。凭何道理便乃如斯。天得一清。地得一宁。衲僧得一鼻直眼横。怕汝不信。试摸索看。

第八十一则雪峰典座

示众云。和光惹事。休教动落今时。刮笃成家。莫使静沉死水。只如方木不入圆窍。利害在甚么处。

举雪峰在洞山会下作典座淘米次(供给众僧有劳神用)。山问云。淘砂去米。淘米去砂(验人端的处。下口便知音)。峰云砂米一时去(只知尽法)。山云大众吃个甚么(好与一拶)。峰乃覆却盆(不管无民)。山云。得即得。须别见人始得(明眼难谩)。后果嗣德山(君子不发游言)。投子拈云。大众。洞山恁么道是甚么道理(不是知音人不知)。虽然一色乾坤。争奈山高水阔(云月是同。溪山各异)。所以野人云。功夫不到不方圆。言语不通非眷属(差之毫厘失之千里)。乃代云。淘砂去米。淘米去砂(重宣此义)。无影长生桂。经霜结子频(秋时叶落。春日花开)。大众吃个甚么(尊鉴不错)。金凤采花[口*(衔-金+缶)]不尽。玉雏食蕊叶长新(咂啖方知。咬嚼不可)。

师云。洞山一日问雪峰作甚么来。峰云斫槽来。山曰几斧斫成。峰云一斧斫成。山曰。犹是这边事。那边事作么生。峰云直得无下手处。山曰。犹是这边事。那边事作么生。峰休去。林泉道。月色静中见。泉声深夜闻。汾阳代云。某甲早困也。林泉道。莫说道理好。又一日辞。洞山曰子甚处去。峰曰归岭中去。山曰当时从甚么路出。峰云从飞猿岭出。山曰今日向甚么路去。峰云从飞猿岭去。山曰。有一人不从飞猿岭去。子还识么。峰云不识。山曰为甚么不识。峰云他无面目。山曰。子既不识。争知无面目。峰无对。林泉代云。只为无面目所以不识。不然以手擘眼云猫。若据雪峰。当时覆盆及此二处祗对。只知入理深谈。不解门庭施设。只一向乾暴暴冷啾啾。空守枯木寒岩。不见半星和气。故投子老师忍俊不禁。当仁不让用没鼻金针穿芒长玉线。刺成无缝伽黎赠与木人穿着。只如饥嗔饱喜时将何打发。颂曰。

满钵盛来一物无(已太多生)。岂同香积变珍苏(比类难齐)。日月并轮长不照(别是一壶天)。木人舞袖向红炉(不是小儿戏)。

师云。无手能遮日。钓鳌不犯竿。神通并妙用。莫作等闲看。所以严阳尊者问赵州。一物不将来时如何。州曰放下着。阳云。一物不将来。放下个甚么。州曰檐取去。只如满钵盛来者。是淘砂去米的。淘米去砂的。砂米一时去的。若也於斯定夺得下。不餐一粒米终日饱齁齁。其或未然。休向筵中空咽唾。枉将饿眼觅瓜皮。端的非同香积珍馐苏陀上味。纵有鹙子神通。难免维摩贬剥。直得遇斩新日月特地乾坤。三病二光不劳展照。且看木人舞袖石女高歌。烈焰光中任回雪态。还会么。为垂一只手。不惜两茎眉。

第八十二则德山上堂

示众云。鞔天布网。徧地安枪。拟踏祸机。难出其彀。莫有不頋危亡悞犯者么。

举德山和尚一日上堂云。问即有过。不问又乖(出身犹可易。脱体道应难)。有僧才出礼拜(祸福无门。唯人自召)。山便打(情知恁么来)。僧云。某甲话也未问。为甚么便打某甲(将谓皮下有血)。山云。待你开口。堪作甚么(巧说不如直道)。投子拈云。然祸因自起。伤损他人(赞之双美。毁之两伤)。火发内生。焰翻林兽(定业难逃)。既险崖弄巧。只可推落洪岩(杀的人。为的人)。放转微通却成返遭受屈(未必是平人)。虽小得便。还知德山大错么(欲将向人。无过背说)。若知得。德山粉碎(同病相忧)。若不知得。棒犹少在(休云无血性。大抵没人情)。

师云。鼎州德山宣鉴禅师。简州周氏子。丱岁出家。依年受具。精究律藏。於性相诸经贯通旨趣。常讲金刚般若。时谓之周金刚。尝谓同学曰。一口吞海海性无亏。纤芥投锋锋利不动。学学无学唯我知焉。后闻南方禅席颇盛。师气不平乃曰。出家儿。千劫学佛威仪。万劫学佛细行。不得成佛。南方魔子。敢言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我当搂其窟穴灭其种类。以报佛恩。遂檐青龙疏钞出蜀。至澧阳路上见一婆子卖饼。因息肩买饼点心。婆指檐曰这个是甚么文字。师曰青龙疏钞。婆曰讲何经。师曰金刚经。婆云。我有一问。你若答得。施与点心。若答不得。且别处去。金刚经道。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未审上座点那个心。师无语。林泉道。直饶讲得千经论。一句临机下口难。遂往龙潭。至法堂曰。久响龙潭。及乎到来。潭又不见。龙又不现。潭引身曰子亲到龙潭。师无语。遂栖止焉。林泉道。日下孤灯。果然失照。一夕侍立次。潭曰更深何不下去。师珍重便出。却回曰外面黑。潭点纸烛度与师。师拟接。潭复吹灭。师於此大悟。便礼拜。潭曰子见个甚么。师曰从今向去更不疑天下老和尚舌头也。至来日。潭升座谓众曰。可中有个汉。牙如剑树口似血盆。一棒打不回头。他时向孤峰顶上立吾道去在。师将疏钞堆法堂前。举火炬曰。穷诸玄辩。若一毫置於太虚。竭世枢机。似一滴投於巨壑。遂焚之。於是礼辞。直抵沩山。挟复子上法堂。从西过东从东过西。頋视方丈曰。有么有么。山坐次。殊不頋盻。师曰无无。便出至门首。乃曰。虽然如此。也不得草草。具威仪再入相见。才入门提起坐具曰。和尚。山拟取拂子。师便喝。拂袖而出。沩山至晚问首座。今日新到在否。座曰当时背却法堂着草鞋出去也。山云此子已后向孤峰顶上盘结草庵呵佛骂祖去在。师住澧阳三十年。属唐武宗废教。避难於独浮山之石室。大中初武陵大守薛廷望再崇德山精舍号古德禅院。将访求哲匠住持。聆师道行屡请不下山。廷望乃设诡计遣吏以茶盐诬之言犯禁法取师入州。瞻礼坚请居之。大阐玄风。德山之称自兹名冠丛林。孰不敬仰。一日上堂云。问即有过。不问又乖。若是林泉当时见道。便与掀倒禅床抝折拄杖。免致生言孰语。这僧当断不断返招其乱。由自不伏烧埋不知痛痒。惹教花擘一上。所以投子为伊当局者迷岂免傍观者哂。故赏不避仇雠诛不择骨肉。其间有褒有贬有纵有夺。向险崖弄巧。放转微通处。子细参详。还知德山粉碎这僧少棒底手段么。险。颂曰。

金轮微动吼乾坤(惊天动地)。稍逆金躯草卧身(国有不犯之令)。更欲发言来拟问(合取狗口)。悲风吹尽四绝邻(不胜伤感)。

师云。金轮景耀四天下。何止哮吼只一乾坤。点捡将来。大似举一隅不以三隅反。若於问与不问处停机伫思。鹞过新罗。既不解顺水推舡。怎敢更逆风把柂。何止金躯卧草不頋全身。还招玉镜分形难获半肯。不必发言更问。那消开口技捂。不见道但能闭口牢藏舌。便是修身第一方。既不慎初护末。伤感悲风吹落情尘岂容邻佑。只如言思路绝分别意穷一句。合作么生道。去。且待别时来。

第八十三则兴化军旗

示众云。知时别宜堪作阇黎。暗合孙吴岂用踌躇。有敢对垒者么。

举僧问兴化。军旗急速时如何(有违即斩)。化云日料半斤餐(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师云。魏府兴化存奖禅师。嗣临济。师在三圣会里为首座。常曰。我向南方行脚一遭。拄杖头不曾拨着一个会佛法的人。三圣闻得问曰。你具个甚么眼便恁么道。师便喝。圣曰须是你始得。近代佛日尧禅师自江左至燕然寓大圣安。一夕与佛觉晦堂夜话次。时圆通善国师年方十二。座右侍立。佛日曰。山僧自南方来。拄杖头不曾抹着一个会佛法者。通叉手进曰自是和尚拄杖短。佛日大惊曰。可乞此子续吾临济一宗。通又进曰。云门临济岂有二邪。日称赏不已。林泉道。此与三圣酬酢不妨省力。后大觉闻举遂曰。作么生得风吹到大觉门里。师后到大觉为院主。一日觉唤院主。我闻你道向南方行脚一遭。拄杖头不曾拨着一个会佛法的。你凭个甚么道理便与么道。师便喝。觉便打。师又喝。觉又打。师再喝。觉再打。师曰某甲於三圣师兄处学得个宾主句。总被师兄折倒了也。愿与某甲个安乐法门。觉曰。这瞎汉。来这里纳败阙。脱下衲衣痛打一顿。师於言下荐得临济先师於黄蘗处吃棒的道理。林泉道。好酒醒人迟。开堂后方遇后唐庄宗车驾幸河北至魏府。这僧故发此问。虽是眼观东南。大似意在西北。兴化老汉便看窟儱着楔道。日料半斤餐。輙不可向数米调汤偏厚薄边处会。是他有道火不烧舌渡水不湿腿的手段。若也黏牙着齿必然犯手伤锋。回牙当头如何举似。颂曰。

离城别阁暗愁时(有口说不得)。月落星分信马蹄(无言心自知)。风扫晓霜林木逈(净裸裸赤洒洒)。夜深汀岸火生微(一点分明)。

师云。理极忘情思惟而决难比喻。借功明位言说而权恁支捂。虽则离城别阁纳士招贤曲为今时。要明空劫。不必愁肠漫结暗受爊煎。应须喜气潜生明教舒坦。莫待星分月落雾卷云收。玉鞭轻举马蹄轻。金镫慢敲鸡韵急。松窗梦断。竹榻吟余。偶闻炉内返魂香。忽听楼头涂毒鼓。难逢赏鉴。不遇知音。风扫晓霜。氷生寒沼。林端红叶醉朝曦。饱玩今时。篱畔黄花泣秋露。竞追往岁。旷达三有逈绝诸尘。夜深汀岸火生微。天晓柳塘烟自敛。所以道。交互明中暗。功齐转觉难。力穷寻进退。金锁网鞔鞔。正当急速时。还能缓慢么。寰中天子宣威重。塞外将军令更严。

第八十四则长庆不疑

示众云。杌鬼绳蛇横生计置。明眼人前皆为儿戏。只如打灭狂情祛除妄念。合作么指示。

举僧问长庆。如何得不疑去(莫妄想)。庆展两手(逢人觌面相呈。更不囊藏被盖)。

师云。福州长庆慧棱禅师。杭州盐官人。姓孙氏。禀性浮澹。年十三於苏州通玄出家。具戒已遍游禅苑。后参灵云。问如何是佛法大意。云曰。驴事未去。马事到来。师如是往来雪峰玄沙二十年。坐破七个蒲团不明此事。一日卷帘。忽然大悟。乃有颂曰。也大差。也大差。卷起帘来见天下。有人问我解何宗。拈起拂子劈口打。峰举谓玄沙曰。此子彻也。沙曰。未可。此是意识着述。更须勘过始得。至晚众僧上来问讯。峰谓师曰。备头陀未许汝在。汝实有正悟对众举来。师又有颂曰。万象之中独露身。唯人自肯乃方亲。昔时谬向途中觅。今日看来火里氷。峰乃頋沙曰。不可更是意识着述也。师问峰曰。从上诸圣传受一路。请师垂示。峰良久。师设礼而退。峰乃微笑。师入方丈参。峰曰是甚么。师曰今日天晴好普请。自此酬问未尝爽於玄旨。后因问如何得不疑不惑去。师乃展两手。僧不进语。师曰汝更问。我与汝道。僧再问。师露膞而坐。僧礼拜。师曰汝作么生会。僧云今日风起。曰。恁么道未定人见解。汝於古今中有甚么节要齐得长庆。若举得许汝作话主。其僧但立而已。师却问汝是甚么处人。云向北人。曰向北三千里外学妄语作么。僧无对。恁么举来。此话方始圆备。投子就简取其神骏。略其玄黄。但得琴中趣。何劳弦上声。汝诸禅者当长庆直截处。会取不疑不惑底道理。幸遇投子重宣此义。颂曰。

展手之时万仞摧(瓦解氷消)。枯河无水月无来(光境俱亡)。若疑别问庞居士(那有闲工夫)。石女黄梅谁共陪(从来无伴侣)。

师云。一尘举大地收。一叶落天下秋。直须向六消一亡处净洁打迭。莫使纤毫翳於心目。其疑自释其惑自除。所以庐山远公云。本端竟何从。起灭有无际。一微涉动境。状此颓山势。若能於万仞摧处不涉动境。不失本端。了了明明洒洒落落。何疑虑而可得生耶。枯河既无其水。孤蟾自不有来。此岂非一心不生万法无咎。脱或有疑。更请审问庞老还能吸尽西江水么。旧说四祖大师居破头山。山中有无名老僧。唯植松。人呼为栽松道者。尝请於祖曰。法道可得闻乎。祖曰汝已老。脱有闻。其能广化耶。傥能再来。吾尚可迟汝。乃去行水边。见女子浣衣。揖曰寄宿得否。女曰我有父兄可往求之。曰诺我即敢行。女首肯之。老僧回策而去。女周氏季子也。归輙孕。父母大恶逐之。女无所归。日庸纺里中。夕於众馆之下。已而生一子。以为不祥弃水中。明日见之泝流而上。气体鲜明。大惊。举之成童。随母乞食。邑人呼为无姓儿。四祖见於黄梅道中。戏问之曰。汝何姓。曰。姓固有。但非常姓。祖曰何姓。云是佛性。祖曰汝乃无姓邪。曰姓空故无。祖化其母使出家。时七岁。众馆今为寺。号佛母。而周氏尤盛。去破头山伫望间。道者肉身尚在。黄梅东禅有佛母冢。民塔其上。传灯录定祖图乃曰。释弘忍。姓周氏。其母始娠。移月光照庭室。终夕若昼。异香袭人。举家惊骇。安知众馆本社屋生时置水中乎。又曰其父偏爱因令读书。不知从何得此语。其叙事妄诞太率类此。无为子尝赞其像曰。人孰无父。祖独有母。其母为谁。周氏季女。浊港滔滔入大江。门前依旧长安路。只如恁么举来。石女黄梅端的谁堪陪奉。还知么。请问圣僧。自知下落。

第八十五则洞山茎茆

示众云。百骸虽溃散。一物镇常灵。若能见性识心。不免撞头磕额。还见背后的么。

举僧问洞山。亡僧迁化后向甚么处去也(在你鼻孔里)。山云火后一茎茆(大冶真金。终难变色)。

师举林间录云。长沙岑禅师因僧亡。以手摩之曰。大众。此僧却真实为诸人提纲商量。会么。乃有偈曰。目前无一法。当处亦无人。荡荡金刚体。非妄亦非真。林泉道。两头俱坐断。独露一真常。又曰。不识金刚体。却唤作缘生。十方真寂灭。谁在复谁行。林泉道。灯笼摆手。露柱摇头。雪峰和尚亦因见亡僧作偈曰。低头不见地。仰面不见天。欲识金刚体。但看髑髅前。林泉道。不会休睁鬼眼睛。玄沙曰。亡僧面前正是触目菩提。万里神光顶后相。林泉道。面前的聻。有僧问法眼。如何是亡僧面前触目菩提。答曰是汝面前。林泉道。当局者迷。又问。亡僧迁化向甚么处去。答曰亡僧几曾迁化。僧云争奈即今何。答曰汝不识亡僧。林泉道。不会作鬼白日现身。觉范云。近代尊宿不复以此旨晓人。独晦堂老师时一提起。作南禅师圆寂日偈曰。去年三月十有七。一夜春风撼筹室。三角麒麟入海中。空余片月波心出。真不掩伪曲不藏直。谁人为和雪中吟。万古清风是今日。又曰。昔人去时是今日。今日依前人不来。今既不来昔不往。白云流水空悠哉。谁云秤尺平。直中还有曲。谁云物理齐。种麻还得粟。可怜驰逐天下人。六六元来三十六。林泉道。不因师说破。险不错商量。林泉恁么该括收拾将来。汝等还知亡僧迁化下落处么。其或未然。更看投子如何倒断。颂曰。

野火烧时越转新(是真难灭)。至今烟焰雨难霖(岂容近傍)。旱地红莲遮日月(不藉三光势)。无根树长翠成阴(能分万国春)。

师云。但将生死为活计。火里安身火里凉。此岂非火烧转新的道理。虽自古迄今虚生浪死。皆妄情迁变狂识漂沉。清净法身何曾动着。所以石头道。欲识庵中不死人。岂离而今这皮袋。由是烟焰故难近傍。为本来面目不可以图绘成。不可以捏塑就。说似一物即不中。方来便去。要明斯事。向无中出有。有里教无。不是知音决难理会。非同世间语言。钉钉胶粘攒花簇锦。以才思搜奇。以字样取则。格高意远句徤情深。皆非吾宗无说之说不闻之闻。不见法花经道。止止不须说。我法妙难思。要会末后句。更参三十年。

第八十六则国师侍者

示众云。勤奉侍。少出入。最为上法。识尊卑。知进退。方是作家。应须念念无差。莫避时时管带。有不周处。请点检看。

举国师三唤侍者话(频呼小玉元无事。只要檀郎认得声)。

师云。南阳慧忠国师。嗣六祖大鉴。唐肃宗上元二年勑中使孙朝进诏征赴京。待以师礼。故天下以国师名之。师一日唤侍者。者应诺。如是三召三应。师曰。将谓吾辜负汝。谁知汝辜负吾。林泉道。暗中树影。水底鱼踪。僧问玄沙。国师唤侍者意作么生。沙云却是侍者会。林泉道。赃诬杀人。云居锡云。且道侍者会那不会。林泉道。请和尚定当。若道会。国师又道汝辜负吾。若道不会。玄沙又道却是侍者会。且作么生商量。林泉道。可怜一句随他语。漫使千山走衲僧。玄觉征问僧。甚么处是侍者会处。僧云。若不会。争解恁么应。玄觉云。汝少会在。林泉道。因祸致福。又云。若於这里商量得去。便识玄沙。林泉道。要识作么。僧问法眼。国师唤侍者意作么生。眼曰且去别时来。林泉道。谢和尚不吝慈悲。云居锡云。法眼恁么道。为复明国师意不明国师意。林泉道。空生不解金刚旨。惹得疑情满世间。僧问赵州。国师唤侍者意作么生。州云。如人暗中书字。字虽不成。文彩已彰。林泉道。诸有智者。以譬喻得解。虽然如是。更须细看偏傍细切注脚。林泉领此一队老冻脓。东语西话开发后学。还有知恩报恩者么。遂高声叫云侍者。复云喏。颂曰。

国师唤侍者(不是患聋)。重言不当吃(非是患哑)。他耳又不聋(随唤随应)。自又无处雪(尽在不言中)。

师云。五通仙人问佛。佛具六通。我具五通。如何是那一通。佛唤仙人。仙人应喏。佛云那一通你问我。林泉道。虽能盖覆将来。争奈漏齑达菜。翠岩芝云。五通如是问。我佛如是答。要且不会那一通。林泉道。和尚还会也无。云盖本云。佛如是召。仙人如是应。作么生是那一通。良久云。姹女已归霄汉去。呆郎犹向火边栖。林泉道。虾蟆虾蟆休努觜。我道龙王不道你。云峰悦云。大似瞿昙被外道勘破了也。有傍不肯出来。我要问你那一通。林泉道。将谓忘却。俨然记得。世尊恁么召。五通恁么譍。且道与国师侍者是同是别。六耳不同谋。别时向汝说。

林泉老人评唱投子青和尚颂古空谷集卷五

猜你喜欢
  赞法界颂·龙树
  卷六十六·性音
  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卷第二·佚名
  摄大乘论序·无著
  大丈夫论卷下·提婆
  文殊师利所说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上·佚名
  雪峰即非禅师道影赞·即非如一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皮革事卷下·佚名
  卷第二·佚名
  卷第二十八(岁字号)·朱时恩
  电告全日本佛教徒众·太虚
  第八品 波吒离村人品·佚名
  佛说护国尊者所问大乘经卷第三·佚名
  卷第三十二·霁仑超永
  卷第二十九·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赵处澹·唐圭璋

      处澹号南村,温州人。官知录。清乾隆刊东瓯诗存卷七有传。东瓯诗存收处澹诗多首。   渔歌子   丁山烟雨晚濛濛。柳岸苍波着短蓬。飞鸟白,断云红。一曲清歌淡月中。   又   雨睛山色堆蓝。桥外人家分两三。缘

  • 溪堂词 全文·谢逸

      ☆蝶恋花  豆蔻梢头春色浅。新试纱衣,拂袖东风软。红日三竿帘幕卷。画楼影里双飞燕。  拢鬓步摇青玉碾。缺样花枝,叶叶蜂儿颤。独倚阑干凝望远。一川烟草平如剪。  ☆踏莎行  柳絮风轻,梨花雨细。春阴院落帘

  • 内篇 载文第十六·刘知几

      夫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观乎国风,以察兴亡。是知文之为用,远矣大矣。若乃宣、僖善政,其美载于周诗;怀、襄不道,其恶存乎楚赋。读者不以吉甫、奚斯为谄,屈平、宋玉为谤者,何也?盖不虚美,不隐恶故也。是则文之将史,其流一焉,固可

  • ○下嫁拾遗·许指严

    太后下嫁,千古奇闻,自不待言。殊不知在满洲旧俗,固无足异,特举汉家历史相较,始觉自惭形秽,而后讥为奇耻耳。在当时都中,除一二清流外,方且播为佳话,同瞻盛事。相传颁一诏书,亦汉人手笔,略谓“朕虽以天下养,而太后春秋鼎盛,孑焉无偶

  • 卷之一千一百十六·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第二十三 卷清光绪宣统·缪荃孙

    司 道 徐州道(光绪二年改徐海道为徐州道)吴世熊 浙江仁和监生,元年任。二年五月十一调江西督粮道。段 起 湖南清泉监生。三年五月十一调自江西督粮道,六年六月十五广东盐运使。薛书常 河南灵宝癸亥进士。四年补

  • 第四十卷 仕绩 三 一·缪荃孙

    徐 州 府 一 秦秦 嘉秦嘉,凌人。陈胜初立,嘉与铚人董绁等特起,将兵围东海守于郯,胜使武平君畔监其军,嘉自立为大司马,恶属人,矫以王命杀畔。闻胜败,乃立景驹为楚王,军彭城东,欲拒项梁。梁引兵击败嘉军,嘉还战,一日死。(

  • 卷之一百·祁韵士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外藩蒙古回部王公表传卷之一百 传第八十四 土尔扈特部总传 土尔扈特部分牧而处以新旧别称旧土尔扈特为乌讷恩苏珠克图盟设扎萨克十新土尔扈特为青色特启勒图盟设扎萨克二别有游牧额济内河扎萨克一

  • 前集卷九·宋名臣言行录

    钦定四库全书 宋名臣言行录前集卷九 宋 朱子 纂集 田锡 字表圣嘉州人中进士第事太宗真宗位至谏议大夫 公自布衣已有意於风化上书阙下请复乡饮籍田礼及知睦州下车建孔子祠教民兴学表请入纸国子学印经籍给诸生诏赐之

  • 职官三四·徐松

    合门通事舍人题下原批:「下行录『故事云云』,在第四页第十行。」政和六年天头原批:「此条移下第三页,夹注在『政和六年八月二日』条下。」,诏以合门通事舍人名行鄙俗,可改为宣赞舍人【宋会要】合门通事舍人。太祖干德五年四

  • 大学衍义卷二·真德秀

    帝王为学之本尧舜禹汤文武之学大禹谟【虞书篇名纪大禹所陈之谋谟】帝曰来禹【此舜命禹之辞】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朱熹曰上古圣人继天立极而道统之传有自来矣其见于经则允执其中者尧之所以授舜也人心惟危

  • 卷二百五十七·秦蕙田

    <经部,礼类,通礼之属,五礼通考钦定四库全书五礼通考卷二百五十七刑部尚书秦?田撰凶礼十二丧礼仪礼丧服繐衰裳牡麻绖既葬除之者【疏此繐衰是诸侯之臣为天子在大功下小功上者以其天子七月葬既葬除故在大功九月下小功五

  • 道行经强弱品第二十四·佚名

    舍利弗问须菩提言: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为高行耶。须菩提报言:我从佛所闻事。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为无高行也。若干百千爱欲诸天。作是念。当为十方人发意为菩萨道者作礼。何以故?行般若波罗蜜。不中般泥洹故。如

  • 明皇杂录·郑处诲

    唐代轶事小说集。郑处诲撰。《新唐书·艺文志》杂史类、《崇文总目》、《郡斋读书志》、《宋史·艺文志》均著录为2卷,《四库全书》入小说家类著录为正文2卷、别录1卷,《墨海金壶》本著录为正文2卷补遗1卷,《唐人说荟》

  • 思怜诗·宋应星

    《思怜诗》共52首,分成《思美诗》和《怜愚诗》两部分,宋应星取两卷的字“思”和“怜”命名为《思怜诗》。《思美诗》10首,都是七律,《怜愚诗》42首,都是七绝。主要反映了宋应星的人生观,用文学形式表达他对人生价值和意义等

  • 甲申朝事小纪·抱阳生

    笔记。清王朝撰。一卷。作者原署江抱阳生撰。内容专记明崇祯、宏光两朝的宫闱秘闻、朝廷风俗、皇帝佚闻、大臣始末等。约一万三千字。于李自成农民起义军记载尤详。有些人物传记, 如《张献忠记》、《圆圆传》、《洪承

  • 意大利建国三杰传·梁启超

    近人梁启超撰。一卷。主要叙述马志尼、加里波第、加富尔领导意大利资产阶级复兴运动的始末。于三人身世、经历、政治主张和活动叙述甚详。对马志尼组织青年意大利党采取教育与暴动并行、加富尔进行资产阶级民主改革颇

  • 一十七圣大曼荼罗义述·佚名

    般若波罗密多理趣经大安乐不空三昧真实金刚菩萨等一十七圣大曼荼罗义述,大兴善寺三藏阿目佉金刚依释略序,述金刚菩萨名义表法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