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沩真如喆禅师
禅师名慕喆。出于临川闻氏。闻族寒。喆又幼孤。去依建昌永安圆觉律师。为童子。试所习。得度具戒。为人刚简有高识。以荷法为志。以精严律身。翠岩真禅师。游方时。喆能识之。真好暴所长。以盖人。号真点胸。所至犯众怒。非笑之。喆与之周旋二十年。虽群居。不敢失礼。真住两刹。喆阴相之成法席。有来学者。且令见喆侍者。谓人曰。三十年后。喆其大作佛事。真殁。塔于西山。心丧三年。乃去依止黄檗。遂游湘中。一钵云行。鸟飞去留。为丛林重轻。谢师直守潭州。闻其风而悦之。不可致。会岳麓法席虚。尽礼迎以为出世。累日而后就。俄迁住大沩。众二千指。为所约束。人人自律。唯粥罢。受门弟子问道。谓之入室。斋罢必会大众茶。诸方才月一再。而喆讲之无虚日。放参罢。喆自役作使。令者在侧如路人。晨香夕灯。十有四年。夜礼拜持茅。视殿庑灯火。倦则以帔蒙首。假寐三圣堂。初犹浴。至老不浴者十余年。绍圣元年有 诏。住大相国寺智海禅院。京师士大夫。想见风裁。丛林以喆静退。以畏烦闹。不敢必其来。喆受 诏欣然。俱数衲子至。解包之日。倾都来观。至谓一佛出世。院窄而僧日增。无以容。则相枕地卧。有请限之者。喆曰。僧佛祖所自出。厌僧厌佛祖也。安有名为传法。而厌佛祖乎。汝安得不祥之言哉。喆爱人以德。事不合必面折之。说法少缘饰。贵贱一目。问学者。赵州洗钵话。上人如何会。僧拟对。喆以手托之曰。歇去。自其分座接纳。至终未尝换机。明年十月初八日。无疾说偈。与众别。良久遂化。阇维得舍利。大如豆。光洁明彻。目睛齿爪。皆不坏。门弟子分塔沩山京师两处。
赞曰。真如平生。以身为舌。说比丘事。及其霜露果熟。则众圣推出。予观其潜行密用。于山间树下。至于死生之际。奇瑞之验。乃在或天子之都。其亦乘愿力。而至者耶。
猜你喜欢 选刻角虎集小序·佚名 卷二百八十八·佚名 佛说如来不思议秘密大乘经卷第十五·佚名 卷第五·宗密 维摩义记卷第三(本)·慧远 卷二百六十·佚名 大乘瑜伽金刚性海曼殊室利千臂千钵大教王经卷第七·佚名 致王晓西居士函(二通)·太虚 卷二十八·佚名 宗镜录卷第五十二·延寿 叙·佚名 佛说摩利支天陀罗尼咒经·佚名 卷第九十·霁仑超永 金山教授之说与感想(注一)·太虚 阿毗达磨品类足论 第五卷·世友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