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佛说三厨经

  西国婆罗门达多罗及阇那崛多等奉诏译

第一慈悲自觉自然厨。第二辟支四果声闻无思厨。第三非有无非神自然厨。此三厨法若能诵之。令人不饥。湛然长生。先当仰信三宝。恭敬三宝。恒须礼拜三宝。晨夜殷勤常念不绝。孝养师僧父母亲族。能学六波罗蜜。不惜身命。然后得传此三厨法。乃是三世诸佛菩萨自然厨。常住湛然不动累劫慈悲厨。此三厨法佛垂涅槃时。对十方一切诸佛菩萨前八部大众中。说此过现未来三世诸佛常住湛然不动累劫慈悲天厨法。而说偈言。

东方木偈

一气和太和  得一道皆太  和乃元一和

玄理同玄际

此是长生木偈。诵九十遍。

南方火偈

不以意思意  亦不求无思  意而不复思

是事如是持

此是不热火偈。诵三十遍。

中央土偈

诸食气结气  非诸久定结  气归诸本气

随聚当随泄

此是中央不饥土偈。诵一百二十遍。

西方金偈

修理志理志  积修不扶埋  志而不修志

已业无已智

此是不寒金偈。诵七十遍。

北方水偈

莫将心缘心  还莫住绝缘  心在莫存心

真则守真渊

此是不渴水偈。诵五十遍。

此慈悲厨。佛垂涅槃时。对十方一切诸佛八部大众中。说此过现未来三世诸佛菩萨自然三厨常住。不饥不渴。不寒不热。不老不少。一切圣众湛然不动自然三厨。若能受持一天厨名字者。或日日诵之。不念饮食。或迳百日不食。或迳十年百年或千年万年。迳微尘劫念之。常住不动不思饮食。犹如阿弥陀佛无量寿国等无有异也。佛告大众。行此法者唯须存心信重三宝。能入深山学道者。始可行流通此法。若生疑不信诽谤之者。不得辄传。恐生毁谤者堕于恶道。是故不得妄传于世。诵东方九十遍乃至北方五十遍。总成一遍。若未饱者如上更诵。不过两遍。即饱不饥不渴。诵偈时皆从寅为初。始至人定分作四时诵之。遍数多少如前所说。又初欲诵时。宜令口动舌转断默诵。有津液下可咽之。初一日至三日时。或小便色赤。勿以为怪。初诵至第三日。身力极弱。过此三日即得七日。温七日已后身力渐强。法成不宜诵之。百日已来每梦见得世间上味悉饱之。亦闻天香。满三百日功力圆备。欲食即食不食不饥。

佛说三厨法一卷

其天厨名字有本具说。此本五行偈。即是天厨名字。此法南方崛多师口决受得之。一言得之土。三言得之火。五言得之水。七言得之金。九言得之木。东方木九十遍。南方火诵三十遍。中央土诵一百二十遍。西方金诵七十遍。北方水诵五十遍。从九十至北方五十遍。总成一遍。若未饱者如上更诵。不过两遍。必饱不或凡诵从壬日起首。从寅为初。至人定分此可为四时。诵如上法。又初欲得诵。宜令啮动舌转断默。诵有津液。宜咽下。如后经二三四日间一度小便。勿以为怪。今只是一切众生皆禀阴阳气以成身。今既纳气天厨。所以通身能为益事故尔。初诵至第三日力最渐弱。过此日即得七日。已来去定成不疑。百日已来每梦见得世间上味饮食。百日以后即梦见得天上饮食。鼻所恒闻天食香气。三百日竟功德圆满。即得道果也。唯愿精进断三毒。慈悲众生。归敬三宝。恒念阿弥陀佛。至一年必得见佛。决定无疑。

三藏法师口云。欲求无上菩提。专心念定者。但患食多过障修禅定。不得道果。先依占察经云。忏悔罪已须于山林静谷闲房静室。先结跏趺。左手置右手上。合两目。令齿上下相著。端坐调和。已初依卯酉子午四时。随方面数摄心默诵如在齐下。不得攀缘外境。从九十遍至五十遍。如其未饱亦不过至两遍即饱。正诵中间时时以舌断穴外津液咽之。其不饥渴一偈一偈于外酉子午中间常诵之。食此三厨满七日即知法成不。为不至诚者。为有福者。为无罪者。为得禅定者。为至道果者。若诵此偈三百六十遍即不饥。尔时世尊。即说咒曰。

那致[少/兔]那致沙诃 乌那致摩诃乌那致莎诃

前件法受持须著净洁衣服。在静室内。然种种名香供养一切贤圣。然后诵前件法二十一遍。度一寿至须殷重。七日不得与人言说。大须慎之。不得见女人畜生等。如干渴得饮牛乳并枣及浆。如欲得知厨神名者。我今说之。

南无十偈伽末四婆 南无末伽摩志那 南无支钵罗涕死

平旦向于辰。地鸣天鼓。二七下食玉浆。是诸善男子善女人欲行此三厨法者。先于斋戒至心。然无价名香至心。密念前件厨神名字。作礼忏悔乞祐助。厨礼作四十九礼。如是已了了别识其形名。然后诵偈。若直诵偈一百日。一百日不饥。若求出世因缘速证四果者。要当受持厨神名字。世人不知以口得言神名。心便不敬。若心慢上法。法不成终无尽也。

四戊四己肠坚塞  四壬四癸不用食

六甲六丁太仓盈  五庚五辛五藏贞

仙人玉女事我神  天官行厨供养身

使我颜色常充悦  延年益寿数万年

佛说请厨三食陀罗尼神咒。

南无曷罗怛那 怛啰夜[口*耶] 豆留 豆留摩诃 豆留唵 急速诃尼摄 唵急速诃尼摄

此陀罗尼别行法中。行至空闲无人之处。于平旦时净水洗钵。杨柳枝拂其钵中。取净草一把。以净巾敷在草上。合其钵盂面。向东结跏趺坐。闭目舌柱上腭。默诵上件咒一百八遍。开目视之。其食即至恣意食之。如有余食。诵前咒七遍。亦闭目心思念云。余食至本方所即去。

佛说三厨经一卷 助三厨 谷家法 其后法别就一婆罗门。得将助三厨大要。

观音受我法  仙人赐我粮  事随五方色

青黑赤白黄  和合得 饵  诸尘以自防

即说咒曰。

南无佛噤 南无法噤 南无僧噤 南无娑利莎噤 莎诃(诵五十遍)

如见如如不如如见 有非空 有非自有非他有 莎诃

此咒恐有恶魔来恼人为作障难(诵五十遍)。

猜你喜欢
  卷之十七·即非如一
  浮石禪師語錄卷六·通贤
  目录·别庵性统
  合部金光明经卷第二·佚名
  第六章 不信《玉历》的恶报·佚名
  法华义记卷第八·法云
  卷第三·佚名
  照明十方品第十·佚名
  四分律卷第二十一(初分之二十一)·佚名
  卷第五·居顶
  卷第一·佚名
  卷第五十五(第九诵之四)·佚名
  布施福德品第十·佚名
  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疏卷下三·良贲
  欲求人类之真幸福须“止恶修善”·太虚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六十八·高棅

    钦定四库全书唐诗品彚卷六十八明 高棅 编五言律诗十三正变贾岛忆江上吴处士【方虚谷云此变体也聚防雷雨对更有力】闽国扬帆去蟾蜍缺复团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唐音摭言云岛尝骑驴天衢时秋风正厉黄叶可扫岛忽吟曰落

  • 第四十一出 旅馆叙情·佚名

    【秋夜月】做紧,做紧,且趁日头未,那恨袜小弓鞋短。为着人情到只处,又畏爹妈赶来寻。定是惹出一场祸,彩云(采云)易散琉璃脆。(旦白)官人哑,阮脚痛,都袂行了。(生)娘仔做紧行上几步,前去便是客店。(旦)我今寸步难行。【拈

  • 列传第一百四十一 吐蕃·欧阳修

    吐蕃本西羌属,盖百有五十种,散处河、湟、江、岷间,有发羌、唐旄等,然未始与中国通。居析支水西。祖曰鹘提勃悉野,健武多智,稍并诸羌,据其地。蕃、发声近,故其子孙曰吐蕃,而姓勃窣野。或曰南凉秃发利鹿孤之后。二子,曰樊尼,曰傉檀

  • 后汉书补逸卷十七·姚之骃

    袁崧后汉书第一光武皇帝光武封泰山云气成宫阙【案世祖封禅事详见东观记云气语甚藻丽与嵩呼万嵗同而词人罕用之当由未见袁书耳】前汉自成哀以下天地纵横巨猾窃命刘氏旧泽犹存而瞻乌之望殆絶世祖以渺渺之起白水之濵身

  • 大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二十一·佚名

    弘治十年正月癸卯朔正旦节遣驸马都尉游泰齐世美分祭长陵 献陵 景陵 裕陵 茂陵○遣仪宾杨淳祭 景皇帝陵寝○遣内官祭 恭让章皇后陵寝○上诣 奉先殿 奉慈殿 太皇太后 皇太后官行礼毕出御奉天殿文武群臣及四夷朝使行庆贺

  • 卷之一千二百三十六·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一千五十五·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二百十七·佚名

      康熙四十三年。甲申。八月。戊辰朔。祭大社、大稷。遣都察院、左都御史舒辂行礼。  ○己巳。科尔沁多罗扎萨克图郡王鄂齐尔等、来朝  ○庚午。上召大学士、及起居注官等、论满洲诸翰林官学问优劣毕。大学士

  • 八七六 吏部为知照四库全书馆记过人员罚俸事致典籍厅移会(附题本)·佚名

    八七六 吏部为知照四库全书馆记过人员罚俸事致典籍厅移会(附题本)乾隆四十七年四月二十四日吏部为遵旨查议事。考功司案呈,吏科抄出本部会题前事等因,乾隆四十七年三月二十九日题,四月初二日奉旨:嵇璜、蔡新、董诰、曹文埴

  • 一五八 北大感旧录四·周作人

    五,许守白 上文牵连的说到了许之衡,现在便来讲他的事情吧。许守白是在北大教戏曲的,他的前任也便是第一任的戏曲教授是吴梅,当时上海大报上还大惊小怪的,以为大学里居然讲起戏曲来,是破天荒的大奇事。吴瞿安教了几年,因为南

  • 李震传·张廷玉

    李震,南阳人。父亲李谦,任都督佥事,李震承袭指挥使。正统九年(1444),他从征兀良哈有功,升为都指挥佥事。后来,随从王骥讨平麓川,进升为同知。景帝即位后,他充任贵州右参将,在偏桥攻打苗人,将其击败。景泰二年(1451),他随王来征讨

  • 卷二十三下·徐一夔

    钦定四库全书 明集礼卷二十三下 嘉礼 皇太子加元服 总序 孔子曰世子冠於阼以着代也醮於客位加有成也三加弥尊喻其志也冠而字之敬其名也虽天子之元子犹士也其礼无变天下无生而贵者故也唐开元礼皇太子冠临轩以命宾赞黄

  • 职官二五·徐松

    鸿胪寺【宋会要】《两朝国史志》:鸿胪寺判寺事一人,以朝官以上充。凡四夷朝贡、宴享、送迎之事,分隶于往来国信所、都亭、怀远驿、礼宾院。本寺但掌祭祀、朝会前资致仕、蕃客进奉官、僧道耆寿陪位,享拜周六庙三陵,公主妃主

  • 春秋师说卷中·赵汸

    元 赵汸 撰论汉唐宋诸儒得失周末及秦汉间用刑刻急士多习文法故说春秋者往往流为刻急如公孙以春秋之法绳臣下唯知苛刻而已其于经防安在史记赵世家孔子闻赵鞅不请晋君而诛邯郸午保晋阳故书春秋曰赵鞅以晋阳叛泽谓若

  • 第三章 无为而治·林语堂

    不尚贤 (7 ),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 (8 ),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 (9 )。为无为,则无不治。[语译]不标榜贤名,使人民不起争心;不珍贵难得的财货,不

  • 中缅印要在佛教中联合起来·太虚

    ──二十八年十二月在摩儿们培华学校讲──今天承摩儿们的中国、缅甸、印度各界人士约来讲演,因得与在座各位相叙,非常欣快!我知道今天在座的华侨很多,所以先从华侨应信佛教讲起:我们到毛淡棉虽然不久,自昨晨就到各乡村游历

  • 梵网经与千钵经抉隐·太虚

    梵网经是佛教中一部奇特的经或一部奇特的大乘律,虽中国千数百年来已久为七众共受的菩萨戒本,公认为鸠摩罗什所译,持诵讲解,毫无疑义。但时至今日,仍不免有以此经非出鸠摩罗什译,而入之疑伪类的。然据冠此经首的僧肇序:故弘始

  • 凡例·性音

    续藏经 宗鉴法林清 集云堂编凡例是书之会集也始於壬辰春在塞北之法林寺。其镌版讫工也於甲午夏在京师柏林之宗鉴堂。今题曰宗鉴法林。识地也。  集书者皆以南岳青原对出。未免舛错。今依统要。南岳归南岳。青原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