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一五八 北大感旧录四

五,许守白 上文牵连的说到了许之衡,现在便来讲他的事情吧。许守白是在北大教戏曲的,他的前任也便是第一任的戏曲教授是吴梅,当时上海大报上还大惊小怪的,以为大学里居然讲起戏曲来,是破天荒的大奇事。吴瞿安教了几年,因为南人吃不惯北方的东西,后来转任南京大学,推荐了许守白做他的后任。许君与林公铎正是反对,对人是异常的客气,或者可以说是本来不必那样的有礼,普通到了公众场所,对于在场的许多人只要一总的点一点头就行了,等到发见特别接近的人再另行招呼,他却是不然。进得门来,他就一个一个找人鞠躬,有时那边不看见,还要从新鞠过。看他模样是个老学究,可是打扮却有点特别,穿了一套西服,推光和尚头,脑门上留下手掌大的一片头发,状如桃子,长约四五分,不知是何取义,有好挖苦的人便送给他一个绰号,叫做“余桃公”,这句话是有历史背景的。他这副样子在北大还好,因为他们见过世面,曾看见过辜鸿铭那个样子,可是到女学校去上课的时候,就不免要稍受欺侮了。其实那里的学生倒也并不什么特别去窘他,只是从上课的情形上可以看出他的一点窘状来而已。北伐成功以后,女子大学划归北京大学,改为文学理学分院,随后又成为女子文理学院,我在那里一时给刘半农代理国文系主任的时候,为一二年级学生开过一班散文习作,有一回作文叫写教室里印象,其中一篇写得颇妙,即是讲许守白的,虽然不曾说出姓名来。她说有一位教师进来,身穿西服,光头,前面留着一个桃子,走上讲台,深深的一鞠躬,随后翻开书来讲。学生们有编织东西的,有写信看小说的,有三三两两低声说话的。起初说话的声音很低,可是逐渐响起来,教师的话有点不大听得出了,于是教师用力提高声音,于嗡嗡声的上面又零零落落的听到讲义的词句,但这也只是暂时的,因为学生的说话相应的也加响,又将教师的声音沉没到里边去了。这样一直到了下课的钟声响了,教师乃又深深的一躬,踱下了讲台,这事才告一段落。鲁迅的小说集《彷徨》里边有一篇《高老夫子》,说高尔础老夫子往女学校去上历史课,向讲堂下一望,看见满屋子蓬松的头发,和许多鼻孔与眼睛,使他大发生其恐慌,《袁了凡纲鉴》本来没有预备充分,因此更着了忙,匆匆的逃了出去。这位慕高尔基而改名的老夫子尚且不免如此慌张,别人自然也是一样,但是许先生却还忍耐得住,所以教得下去,不过窘也总是难免的了。

六,黄晦闻 关于黄晦闻的事,说起来都是很严肃的,因为他是严肃规矩的人,所以绝少滑稽性的传闻。前清光绪年间,上海出版《国粹学报》,黄节的名字同邓实(秋枚)刘师培(申叔)马叙伦(夷初)等常常出现,跟了黄梨洲吕晚村的路线,以复古来讲革命,灌输民族思想,在知识阶级中间很有些势力。及至民国成立之后,虽然他是革命老同志,在国民党中不乏有力的朋友,可是他只做了一回广东教育厅长,以后就回到北大来仍旧教他的书,不复再出。北伐成功以来,所谓吃五四饭的都飞黄腾达起来,做上了新官僚,黄君是老辈却那样的退隐下来,岂不正是落伍之尤,但是他自有他的见地。他平常愤世疾俗,觉得现时很像明季,为人写字常钤一印章,文曰“如此江山”。又于民国廿三年(一九三四)秋季在北大讲顾亭林诗,感念往昔,常对诸生慨然言之。一九三五年一月廿四日病卒,所注亭林诗终未完成,所作诗集曰“蒹葭楼诗”,曾见有仿宋铅印本,不知今市上尚有之否?晦闻卒后,我撰一挽联送去,词曰:

野记偏多言外意,

如此江山,渐将日暮途穷,不堪追忆索常侍。

及今归去,等是风流云散,差幸免作顾亭林。附以小注云,近来先生常用一印云,如此江山,又在北京大学讲亭林诗,感念古昔,常对诸生慨然言之。

七,孟心史 与晦闻情形类似的,有孟心史。孟君名森,为北大史学系教授多年,兼任研究所工作,著书甚多,但是我所最为记得最喜欢读的书,还是民国五六年顷所出的《心史丛刊》,共有三集,搜集另碎材料,贯串成为一篇,对于史事既多所发明,亦殊有趣味。其记清代历代科场案,多有感慨语,如云:

“汉人陷溺于科举至深且酷,不惜借满人屠戮同胞,以泄其多数侥幸未遂之人年年被摈之愤,此所谓天下英雄人我彀中者也。”孟君耆年宿学,而其意见明达,前后不变,往往出后辈贤达之上,可谓难得矣。廿六年华北沦陷,孟君仍留北平,至冬卧病入协和医院,十一月中我曾去访问他一次,给我看日记中有好些感愤的诗,至次年一月十四日乃归道山,年七十二。三月十三日开追悼会于城南法源寺,到者可二十人,大抵皆北大同人,别无仪式,只默默行礼而已。我曾撰了一副挽联,词曰:

“凡汲引人材,从古无以刀锯斧钺随其后者。至清代乃兴科场大案,草菅人命,无非重加其罔民之力,束缚而驰骤之。”又云:

新诗应有井中函。因字数太少不好写,又找不到人代写,亦不果用。北大迁至长沙,职教员凡能走者均随行,其因老病或有家累者暂留北方,校方承认为留平教授,凡有四人,为孟森,马裕藻,冯祖荀和我,今孟马冯三君皆已长逝,只剩了我一个人算是硕果仅存了。

猜你喜欢
  卷十一 孝景本纪第十一·司马迁
  卷六十六·毕沅
  卷五十一·宋·蒋一葵
  路史卷十五·罗泌
  卷之四百九十四·佚名
  ●卷十·夏仁虎
  第四章 徽商的活动范围和经营方式·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十二 礼略二·纪昀
  明儒言行录卷七·沈佳
  李元礼传·宋濂
  杨一清传·张廷玉
  卷六十下·雍正
  卷二·佚名
  光緒十一年·曾纪泽
  李豋辉·周诒春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李宣慰京(鸠巢漫稿)·顾嗣立

    京字景山,河间人。早岁起家掌故枢府,不数年,遂长其幕,遽坐废。大德五年春,奉命宣慰乌蛮,寻升乌撒乌蒙道宣慰副使,佩虎符,兼管军万户,悉其见闻为《云南志略》四卷,三年而报使,因以其书上之,即移病归乡里卒。景山于书,酷好《老子》,独

  • 第五十三回 假小娘句句如真·陈端生

    第十四卷第五十三回假小娘句句如真诗曰:几度香音几度空,心神潦倒病深宫。岐黄有药非真味,伉俪无缘是苦衷。飞絮落花魂欲断,巫云楚雨梦难通。卢医便得将何益,直待银河七夕中。岁暮时光正季冬,晴明天气日瞳。闲庭未扫留残雪

  • 卷二百七十九·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二百七十九桧类五言古济南庙中古桧同叔能赋  【金】元好问亭亭祠宫桧郁郁上云雨扶持防来年造物心独苦青余玉川润根入铁岸古虽含栋梁姿斤斧安得取沇洑地中久骇浪思一鼔天柱屹不移水

  • 卷四百二十五 列传二百十二·赵尔巽

      李僡 吴棠 英翰 刘蓉 乔松年 钱鼎铭 吴元炳   李僡,字惠人,陕西华阴人。道光二年进士,直隶即用知县,补抚宁,调青县。举卓异,历沧州、深州,擢大名知府。调保定,擢大顺广道,迁按察使。二十一年,擢顺天府尹。二十三年,南河决,

  •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百五十九·李心传

    宋 李心传 撰绍兴十有九年岁次己巳 金熙宗亶皇统九年海陵炀王亮天德元年春正月甲申朔上以皇太后年登七十即宫中行庆寿之礼日历不书此据会要丁亥诏信阳军拨隶淮西 诏绍兴府第四第五等户去年未纳租税并权与倚阁以旱伤最

  • 雍正上谕 二、曾静痛心疾首地说:“我这过去的禽兽,·雍正

      【原文】  上谕:曾静悖乱凶顽,张为幻,从束狡恶狂肆之徒,未有其比。宜若性与人殊,不可化诲。乃今悔悟,从前为邪说流言所蛊惑,痛心疾首,历历吐供,自称“向为禽兽,今转人胎”等语。可见天地之大,无所不有,亦无物不可化诲。圣人

  • 绎史卷十四·马骕

    灵壁县知县马骕撰商汤灭夏史记殷契母曰简狄有娀氏之女为帝喾次妃三人行浴见鸟堕其卵简狄取吞之因孕生契【列女传简狄有娀氏之长女也与其妹娣浴于丘之水有鸟衔卵过而坠之五色甚好简狄取而吞之逐生契焉 古史考契

  • 卷四十二之三·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大事表卷四十二之三国子监司业顾栋髙撰文公二年春王二月丁丑作僖公主【案此后世祔庙除几筵之所以不一其説也左氏则以三年为防谷梁则以练为防而仪礼士虞礼记云卒哭明日以其班祔郑康成注祔已主反于寝郑

  • 张琼传·李百药

    张琼,字连德,代地人氏。年轻时强壮健康,有武艺,魏朝时从荡寇将军升为朔州征虏府外兵参军。随葛荣作乱,荣败,尔朱荣拜他做了都督。因征讨元颢有功,除汲郡太守。建明初,为东道慰劳大使,封行唐县子,食邑三百户。转太尉长史,出为河内

  • ●宋人轶事汇编卷十八·丁传靖

    木待问 萧国梁 郑侨 黄定 徐履 黄由 卫泾 邵泽 陈文龙 方逢辰 周震炎 王龙泽 苏大璋附杨汝南吴胜之 永嘉木尚书待问,少从学于郑敷文。敷文,大儒也,名伯熊,字景望。其弟名伯英,当作仲英。字景元。登甲科,以母老不仕。敷文死,

  • 卷六·孔颖达

    <经部,诗类,毛诗注疏钦定四库全书毛诗注疏卷六汉郑氏笺 唐陆德明音义 孔颖达疏国风王序黍离闵宗周也周大夫行役至于宗周过故宗庙宫室尽为禾黍闵周室之颠覆彷徨不忍去而作是诗也笺宗周镐京也谓之西周周王城也谓之东

  • 卷一·佚名

    △初诵第一(一)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弥絺罗国菴婆罗园。尔时尊者善生初始出家。剃除须发来诣佛所。顶礼佛足在一面坐。佛告诸比丘,此族姓子善生。有二种端严。一容貌瑰伟天姿挺特。二能剃除须发身服法衣。深信家法会归无常。

  • 卷之三·佚名

    禅林备用卷之三 藏 楞严会 堂司预备香烛。如仪。躬禀书记制疏。与启建礼同。预出图帐。半月日前。和会。有音声兄弟。为楞严头。维那引诣方丈问讯。次到库司人事。皆请点心。维那光伴。至期。堂司行者挂牌报寮。巡

  • 第四 无闲省略与灭诤分解·佚名

    [一]无间省略一(一)有几种罪?有几种罪聚、几种修习事、几种不恭敬、几种恭敬、几种修习事、几种失坏、几种犯罪等起、几种口论根、几种非难根、几种和敬法、几种破僧事、几种论诤、几种灭[法]耶?有五种罪,有五种罪聚、五种修习

  • 析津志辑佚·熊梦祥

    记述元大都的志书。熊梦祥撰。原书早已散佚,不可复得。今有北京图书馆之热心者,根据《永乐大典》、《日下旧闻考》、《顺天府志》等书所引录,加以钩沉整理,成《析津志辑佚》一书,由北京出版社出版。此书以“城池街市”、“

  • 太古土兑经·佚名

    太古土兑经,撰人不详。从内容文字看,似出于南北朝末或隋唐之际。宋《崇文总目》及《通志•艺文略》均着录「土兑诀三卷」,当即此书。《正统道藏》本三卷,收入洞神部众术类。此书言外丹黄白术制伏金石药性之法。首先指出:「

  • 神功妙济真君礼文·佚名

    神功妙济真君(许逊)号封于元成宗时。本文当出自元末明初。依仙科十戒而忏悔,属科仪。

  • 谢小娥传·李公佐

    唐代传奇小说。1卷。李公佐撰。《太平广记》卷491收入本篇。《虞初志》、《绿窗女史》、《说郛》、《唐人说荟》、《唐代丛书》、《龙威秘书》、《唐宋传奇集》、《唐人小说》都收有本篇。故事叙述豫章商人之女谢小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