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八七六 吏部为知照四库全书馆记过人员罚俸事致典籍厅移会(附题本)

八七六 吏部为知照四库全书馆记过人员罚俸事致典籍厅移会(附题本)

乾隆四十七年四月二十四日

吏部为遵旨查议事。

考功司案呈,吏科抄出本部会题前事等因,乾隆四十七年三月二十九日题,四月初二日奉旨:嵇璜、蔡新、董诰、曹文埴、德保、达椿、庄存与、周煌、钱载、钱士霎、窦光鼐、倪承宽俱着罚俸六个月;王燕绪、励守谦、戴衢亨、汪镛、庄通敏、潘曾起、邵晋涵、冯敏昌、李镕、范来宗、孙希旦俱着罚俸三个月;何思钧、闵惇大、钱世锡、戴联奎、王允中、朱钤俱着于补官日罚俸三个月;沈初着销去纪录一次,仍于补官日罚俸三个月;尹壮图、李绶、汪永锡、曹锡龄、缪晋、季学锦、陈昌齐、庄承籛、苏青鳌、严福、邹奕孝、章宗瀛、吴省兰、吴鼎雯、王春煦、周兴岱、罗修源、施培应、秦泉、范衷、王增、温常绶、朱攸、潘庭筠、吴锡麒俱着销去纪录一次,免其罚俸;平恕、许兆椿、张焘、徐立纲、邹炳泰、裴谦、吴裕德、俞大猷、于鼎、汪如洋、汪(上旦下永)罚俸三个月之处,俱着注于纪录抵销。余依议。钦此。相应抄录黏单移会可也。须至移会者。

右移会内阁典籍厅。计黏单壹纸。

附 吏部题遵旨会议四库全书处人员罚俸记过情形本

会议得内阁抄出尚书 额驸 公福<隆安>等奏称:查四库全书馆上年十月起至十二月止,进过全书六次,《永乐大典》一次,臣等详加查核,除分校记过七十八次之陈墉,记过六十六次之沈清藻,记过四十八次之陈文枢,记过四十六次之宋枋远、胡士震,记过二十八次之翁树棠,记过二十八次之卢遂,记过十次之高中,记过十次之吴锡龄,记过二次之王嘉曾,已经病故毋庸议外;【真按:似与前断句不同.病故之后有断句.下文同此.殆非出于一人之手或一时之手.】查总裁嵇璜记过九次,蔡新、沈初各记过一次,董诰记过四次,曹文埴记过七次;总阅德保记过三次,达椿、庄存与、尹壮图、李绶各记过二次,周煌、钱载各记过五次,钱士云记过一次,江永锡记过六次,窦光鼐记过四次,倪承宽记过三次;提调吴裕德记过三十一次;总校王燕绪记过二百八十六次,朱钤记过一百三十一次,何思钧记过一百二十四次,仓圣脉记过八十九次,杨懋珩记过四十四次,缪琪记过三十四次;分校陆湘记过九十八次,励守谦记过九十二次,陈昌齐记过八十八次,刘源溥记过四十次,俞大猷记过二十九次,于鼎记过二十八次,庄承籛、范衷各记过二十六次,苏青鳌记过二十三次,缪晋、吴省兰各记过二十二次,李斯咏、真按:前才复有作李斯咏者.今此又复作李斯咏矣.蔡必昌、石鸿翥各记过二十次,吴鼎雯记过十八次,王增、卜维吉各记过十六次,平恕、曹锡龄、罗万选、钱世锡、温常绶、许兆椿各记过十四次,戴衢亨、汪镛、雷纯、金光悌、张慎和、庄通敏各记过十二次,郭祚炽、汪锡魁、范鏊、牛稔文、严福、潘曾起、邵晋涵各记过十次,王锺泰、朱攸、张虎拜、常循、闵惇大各记过八次,王春煦、汪如洋、潘庭筠、袁文邵、甄松年、邱桂山、汪日赞、王璸、胡予襄、戴联奎各记过六次,吴锡麒、李荃、汪(上旦下永)、潘奕隽、孙球、张焘、秦瀛、孙溶、叶菼、王汝嘉、陈木、冯敏昌、康仪钧、刘图南、季学锦、周鋐各记过四次,邹奕孝、周兴岱、罗修源、徐立纲、邹炳泰、王学海、王允中、裴谦、田尹衡、李镕、章宗瀛、吴绍昱、朱炘、盛惇崇、施培应、秦泉、徐步云、范来宗、张曾炳、胡敏、孙希旦、叶兰、沈凤辉各记过二次,应交吏部、都察院照例分别察议。谨奏。乾隆四十七年二月二十日奉旨:知道了。钦此。钦遵。抄出到部。

查议处四库全书处错误记过,乾隆四十二年七月奉旨:嗣后总裁应议者,仍令罚俸半年;其总校、分校、覆校各官应议者,止须罚俸三个月。钦此。钦遵。在案。除记过十次之国子监助教汪锡魁已经病故毋庸议外;应将记过九次之总裁 大学士嵇璜,记过一次之协办大学士 吏部尚书蔡<新>、兵部侍郎沈<初>,记过四次之户部侍郎兼署吏部侍郎董<诰>,记过七次之兵部侍郎曹文埴,【真按:下文二厢字疑当作镶字!镶黄旗也.】记过三次之总阅 礼部尚书 厢黄旗汉军都统德保,记过二次之礼部侍郎 厢黄旗满洲副都统兼公中佐顿达椿、礼部侍郎庄<存与>、内阁学士尹壮图、大理寺卿李绶,记过五次之兵部尚书周<煌>、礼部侍郎钱载,记过一次之兵部侍郎钱士云,记过六次之内阁学士汪永锡,记过四次之宗人府府丞窦光鼐,记过三次之太常寺卿倪承宽,均照例罚俸六个月;记过三十一次之提调 翰林院编修吴裕德,记过二百八十六次之总校 编修今赏给中允衔王燕绪,记过一百三十一次之归班进士今赏给编修衔朱钤,记过一百二十四次之检讨何思钧,记过八十九次之编修已经降调今赏给庶吉士仓圣脉,记过四十四次之归班进士今授江苏长洲县知县杨懋珩,记过三十四次之归班进士今授广西平南县知县缪琪,记过九十八次之分校 候补中书陆湘,记过九十二次之编修励守谦,记过八十八次之编修陈昌齐,记过四十次之候补中书科中书刘源溥,记过二十九次之编修俞大猷,记过二十八次之编修于鼎,记过二十六次之詹事府右中允庄承籛、编修范衷,记过二十三次之编修苏青鳌,记过二十二次之编修缪晋、编修吴省兰,记过二十次之内阁中书李斯咏、国子监助教今授山西徐沟县知县蔡必昌、内阁典籍石鸿翥,记过十八次之编修吴鼎雯,记过十六次之编修王增、助敎卜维吉,记过十四次之詹事府右庶子平恕、编修曹锡龄、助教罗万选、检讨钱世锡、检讨温常绶、编修许兆椿,记过十二次之修撰戴衢亨、编修汪镛、兵部额外主事雷纯、中书金光悌、吏部员外郎张慎和、编修庄通敏,记过十次之道政司经历郭祚炽、刑部主事范鏊、起居注主事牛稔文、编修严福、编修今授贵州学政潘曾起、编修邵晋涵,记过八次之典籍今升山西蒲州府同知王锺泰,编修朱攸、中书今授河南学政张虎拜、学录常循、编修闵惇大,记过六次之编修王春煦、修撰汪如洋、编修潘廷筠、【真按:前多作庭者.又有作廷,疑作廷者误也.俟考!○下文即作庭!潘庭筠、潘廷筠未详孰是.以温庭筠例观之,是作庭为是也.】典籍袁文邵、中书甄松年、中书邱桂山、詹事府主簿汪日赞、吏部员外郎王璸、助教胡予襄、编修戴联奎,记过四次之编修吴锡麒、候补中书李荃、检讨汪(上旦下永)、候补中书潘奕隽、中书孙球、翰林院侍读张焘、中书秦瀛、中书科中书孙溶、候补中书叶菼、检讨王汝嘉、助教陈木、编修冯敏昌、中书康仪钧、中书刘图南、詹事府左赞善季学锦、助教周鋐,记过二次之祭酒邹奕孝、编修周兴岱、编修罗修源、编修今授安徽学政徐立纲、司业邹炳泰、中书王学海、检讨王允中、编修裴谦、中书今授湖北荆州府同知田尹衡、编修李镕、编修章宗瀛、户部额外主事吴绍昱、中书今授山西平阳府同知朱炘、兵部额外主事盛惇崇、编修施培应、编修秦泉、中书徐步云、编修范来宗、国子监监丞张曾炳、刑部主事胡敏、编修孙希旦、中书今授安徽安庆府同知叶兰,候补中书沈凤辉,均照例罚俸三个月。查沈初已告假回籍,应于补官日罚俸六个月;王燕绪、何思钧、罗万选、闵惇大、汪如洋、潘庭筠、【真按:前方作廷,此又作庭!】汪(上旦下永)、吴绍昱、张曾炳俱患病调理,缪晋、卜维吉、钱世锡、郭祚炽、张虎拜、戴联奎、王允中、秦泉俱经丁忧,王汝嘉已经降调,袁文邵已告假回籍,孙球已治丧回籍,朱钤系候补之员,汪日赞已丁忧服满,均应于补官日罚俸三个月;康仪钧、徐步云俱经革职,其罚俸之处均应注册。查沈初有纪录一次,前议罚俸三个月注抵在案,今议罚俸六个月,连前共罚俸九个月,应销去纪录一次,抵罚俸六个月,仍于补官日罚俸三个月;尹壮图有纪录三次,李绶有纪录一次,汪永锡有纪录二次,应各销去纪录一次,抵罚俸六个月,均免其罚俸;曹锡龄有纪录七次,缪晋、季学锦俱有纪录五次,陈昌齐、庄承籛、苏青鳌、牛稔文、严福、邹奕孝、章宗瀛俱有纪录三次,吴省兰、吴鼎雯、张慎和、王春煦、周兴岱、罗修源、施培应、秦泉俱有纪录二次,范衷、李斯咏、王增、温常绶、朱攸、潘庭筠、【真按:前页作廷字!】吴锡麒均有纪录一次,俱有前议罚俸三个月注抵在案,今议罚俸三个月,连前共罚俸六个月,应各销去纪录一次,抵罚俸六个月,均免其罚俸;蔡必昌、平恕、许兆椿、王锺泰俱有纪录四次,范鏊、张焘、徐立纲、邹炳泰俱有纪录三次,周鋐、裴谦俱有纪录二次,吴裕德、俞大猷、于鼎、江如洋、甄松年、王璸、汪泉、朱炘俱有纪录一次,今议罚俸三个月,应各注于纪录,合计抵销。(内阁移会)

猜你喜欢
  卷九十 魏豹彭越列传第三十·司马迁
  列传第十八 二李勣·欧阳修
  提要·袁康
  卷十三 南燕录·崔鸿
  ●卷第二十七·胡三省
  ●卷十六·陈康祺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二十八·佚名
  通志卷四十六·郑樵
  钦定宗室王公功绩表传卷七·允秘
  评鉴阐要卷十·乾隆
  朱瑾传·薛居正
  李侗传·脱脱
  卷十一·楼昉
  梁纪十一 高祖武皇帝十一中大通三年(辛亥、531)·司马光
  卷三十四·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二十·白居易

    钦定四库全书 白香山诗集卷二十    歙县汪立名编长庆集二十【律诗五言七言凡四十首】 初罢中书舍人 自慙拙宦叨清贯还有痴心怕素餐或望君臣相献替可图妻子免饥寒性疎岂合承恩久命薄元知济事难分寸宠光酬未得不休

  • 卷九·常璩

      李特雄期寿势志   李特字玄休,略阳临渭人也。祖世本巴西宕渠賨民。种党劲勇,俗好鬼巫。汉末,张鲁居汉中,以鬼道教百姓,賨人敬信。值天下大乱,自巴西之宕渠移入汉中。魏武定汉中,祖父虎与杜濩、朴胡、袁约、杨车、李黑

  • 名山藏卷之一百三·何乔远

    晋江何乔远譔方外记(上)◆方外记(上)僊○僊周颠张君宝张中贝国器冷谦杨汝真尹继先王士能张落魄邵道人柴道人岳寿山贺长万玉山赵应童罗天佑陈昉卓晚春卦和尚

  • 一七一 谕内阁着四库全书处总裁等将藏书人姓名附载于各书提要末并另编《简明书目》·佚名

    一七一 谕内阁着四库全书处总裁等将藏书人姓名附载于各书提要末并另编《简明书目》乾隆三十九年七月二十五日乾隆三十九年七月二十五日,内阁奉上谕:办理四库全书处进呈总目,于经史子集内,分晰应刻、应抄及应存书名三项。

  • 史记集解卷十七·裴骃

    宋 裴骃 撰史记十七汉兴以来诸侯年表第五太史公曰殷以前尚矣周封五等公侯伯子男然封伯禽康叔于鲁卫地各四百里亲亲之义襃有徳也太公于齐兼五侯地尊勤劳也武王成康所封数百而同姓五十五地上不过百里下三十里以辅卫王

  • 儒林传论·李延寿

    评论:常言说:“上边喜好什么,下边必然有更厉害的行为。”因此邹君佩长缨、齐桓穿紫服尚且能改变一国时尚,何况有禄位在其中,那就没有什么比这更有感召力的了。当天监年间,当时的君主正崇尚儒术,像崔灵恩、严植之、何佟之、伏

  • 马殷传·薛居正

    马殷,字霸图,许州鄢陵人,小时做木匠,当蔡州贼寇秦宗权作乱时,才应募参军。开始,跟随孙儒渡过淮河,攻陷广陵。当孙儒在宣州被击败时,马殷跟随另一位将领刘建峰攻略江西,接连攻下洪、鄂、潭、桂等州,刘建峰全部占有了湖南地界,就自

  • 胡松传·张廷玉

    胡松,字汝茂,滁人。幼年特别好学。曾经收辑古代名臣的奏章,慷慨有经世之志。嘉靖八年(1529)进士,任东平州知州。设定计谋捕捉盗贼,人民得以安居。后调职为南京礼部郎中,历任山西提学副使。嘉靖三十年(1551)秋天,他奏上边关要

  • 十六年·佚名

    (庚午)十六年清康熙二十九年 春正月1月19日○辛亥,禁府罪人李翔,死於獄中。翔善屬文,而愚魯無學識。頒財嗜利,居鄕專事武斷。凡人田土之近於己土者,必百計謀占。故有方田直畓之諺,蓋謂他人之田或交錯,則割入於己,以成方直也。謟

  • 论语集注考证原序·金履祥

    古之聖人得其位皆因時以制治孔子酌百世之道以淑天下而其事主於教孟軻氏推尊孔子傳於後世以迄於今故論語孟子者斯道之閫奥也繇漢而還解之者率有不獲至二程夫子肇明厥旨今散見於遺書嗣時以後諸儒所著班班可攷然各以所見

  • 卷一百四十七·秦蕙田

    <经部,礼类,通礼之属,五礼通考钦定四库全书五礼通考卷一百四十七刑部尚书秦蕙田撰嘉礼二十饮食礼【为人后附】礼记曾子问孔子曰宗子为殇而死庶子弗为后也【注族人以其伦代之明不序昭穆立之庙其祭之就其祖而已代之者主

  • 卷五·佚名

    △初诵第五(八四)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有一婆罗门。往诣佛所。问讯佛已,在于佛前。而说偈言:云何戒具足,威仪不阙减。修习何等业,成就何等法。而能得名为,三明婆罗门。尔时世尊说偈答曰:能知于宿命,见天及

  • 卷四十二·佚名

    △离世间品第三十三之七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净喜。何等为十。所谓发菩提心净喜。舍一切所有净喜。於犯戒人不生恶心教化成就净喜。於一切诤讼众生悉令和合得无上智净喜。不惜身命守护正法净喜。远离五欲常乐正法

  • 度五比丘品第十七·佚名

    敬顺於佛,意无差别,吾愍汝等。令离罪咎,佛於世间,普施以善。以平等慈,犹如赤子,其有慢意。侍是师者,其人受愆,如违慈父。於是五人,同声对曰,修甚苦勤。无所克致,意退从安,放恣其情。何由致道,愿示其意,犹如有人。撽压沙水,唐劳其力,终

  • 卷第十五·费长房

    历代三宝记卷第十五上开皇三宝录表臣房言。臣闻有功于国史录其勋。有政于民碑传其德。况如来大圣化洽无穷而不垂美。百王流芳千载者也。臣窃寻览。自汉魏已来代有翻译。而录目星散经多失源。世罕缀修时致间绝。缘此佛

  • 易理阐真·刘一明

    六卷。清刘一明撰。此书著于《三易注略》之后,凡六卷。前四卷为周易阐真,后二卷为孔易阐真。卷首列图说一卷,凡四十余篇,前半皆推演河图洛书、先天后天之说,借易学以明丹家养生之术;后半则全系丹家之说。其注释宗旨与《三

  • 方等三昧行法·智顗

    全一卷。智顗所说,门人灌顶笔受。为行方等三昧之仪轨作法。收于大正藏第四十六册。又称大方等行法、方等三昧仪、方等忏仪、方等行法等。方等三昧与法华三昧同属摩诃止观四种三昧中之半行半坐三昧,乃基于大方等陀罗尼经

  • 毗俱胝菩萨一百八名经·佚名

    一卷,赵宋法天译。佛说毗俱胝菩萨一百八名之咒。持者得生于极乐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