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隱禪師語錄卷第四
嗣法門人隆琦等編
上堂四
上堂,僧問:「佛祖家風,全提正令,正恁麼時一句作麼道?」師云:「闍黎腦門裂。」進云:「兵隨印轉,將逐符行。」師云:「死活也不知。」僧喝一喝,師云:「亂統禪和。」問:「昔日龐婆進鹿門設齋,賣盡風流,今朝清太請師登座,還有優劣也無?」師云:「試分析看。」進云:「恁麼則前龐後馮兩彩一賽。」師云:「阿師自道。」進云:「是事且止,只如溈山見劉鐵磨來,便曰:『老牸牛來也。』意作麼生?」師云:「點。」進云:「磨曰:『來日臺山大會齋,和尚還去麼?』又且如何?」師云:「放過即不可。」進云:「山乃放身作臥勢,磨便出去,為復各顯神通?為復別有道理?」師云:「還他老漢始得。」進云:「可謂昔日溈山、今朝和尚。」師云:「不勞潑泥水。」乃云:「衲僧家隨緣放曠、任性逍遙,火爐邊、帽席下,透脫超方眼,三條椽、七尺單,活潑通霄路,更說什麼九旬禁足、三月安居,踞菩薩乘,修寂滅行,正是刻冰求火、蒸沙作飯。殊不知,東山水上行、西河火裏坐,南山起雲、北山下雨,敲空作嚮、擊木無聲,佛祖場中慣作白拈、人天會裏難可安排,要有者等囊藏,纔是百味酸餡。只如今日應齋普利一句作麼生道?端坐單前受供養,都教施主常安樂。」下座。
舉本堂首座,秉拂上堂,「黃檗與臨濟三頓棒,如金翅劈海直取龍吞,臨濟向大愚言下翻身,似猛虎插翼多增意氣。自此父不讓子、子不讓父,父子機強,遺害後昆、遍滿江湖,皆機裏轉機、用處發用,牙上生牙、角上生角,飢鷹爪下奪肉、猛虎口裏橫身,毒氣衝天、流芳千古,都發明教外別傳、單提直指。後學初心若要透漏從上宗門爪牙,不妨問取堂中新座元。」便下座。
上堂,「衣冠一旦入黃泉,四十年來湛妙圓,今日忽然祈薦拔,卻如明鏡又重昏。殊不知當人本體湛若太虛、明如寶鏡,非去非來、無垢無染,于聖賢不為解、在凡夫亦非縛,妙圓覺海無欠無餘,但能常寂光通,自然神明百世。為甚如此?」豎拂子云:「荷葉團團團似鏡,菱角尖尖尖似錐。」喝一喝,下座。
上堂,「覿面弘揚西祖意,要人直下契全機,全機契得開真眼,死後生前兩不虧。」遂以拂子打○此相,云:「就向者裏透去,則世出世法斯為根本,故曰過去諸如來,斯門已成就,未來諸菩薩,當依如是住,現在參學人,今各入圓明。其或不然,只知事逐眼前過,不覺老從頭上來。」撫掌呵呵,下座。
上堂,「野老負薪歸,少婦連宵織,看他家事忙,且道承誰力?只此四句偈,乃成佛作祖之基本,了生脫死之根由,即向個中瞠眼開,免教流落兩行淚。」復舉:「當時殃崛摩羅尊者,因持缽至長者家,其家婦人正值產難,子母未分,長者曰:『瞿曇弟子汝為至聖,當有何法能免產難?』殃崛曰:『我乍入道,未知此法,待問世尊,卻來相報。』佛告殃崛:『汝速去報言:「我自從聖賢法來,未曾殺生。」』殃崛奉佛語,疾往告之。其婦得聞,當時分娩。山僧作一頌,以薦產亡信女:殘冬白雪冷侵衣,苦瘦梅花動笑眉,狼籍枝頭人共曉,春光一線許誰知。」下座。
齋千僧,請上堂,「齋僧無漏福,淺信莫能知,掬水月在手,摘花香滿衣。山僧恁麼告報,大似水中鹽味、色裏膠青,決定是有,不見其形,只要深信得及,管教求福福生、懺罪罪滅;若也執相分別、生心取捨,則如捕風捉影,徒勞心力,故曰住相布施生天福,猶如仰箭射虛空,勢力盡,箭還墜,招得來生不如意,爭似無為實相門,一超直入如來地。且無為實相又作麼生?」以拂子向空點云:「東西南北門相似,無限輪鎚擊不開。」喝一喝,便下座。
上堂,「天何高,地何極,上下四維無等匹,僧是僧,俗是俗,六六元來三十六。所以世尊云:『未離兜率已降皇宮,未出母胎度人已畢。』實際地上據本,還他鶴長鳧短、松直棘曲,各居方位、任適自性,故曰:『是法住法位,世間相常住。』更請山僧登于此座,鼓兩片皮、掉三寸舌,大似無風起浪、好肉剜瘡,笑殺當年達磨面壁。雖然如是,若作恁麼見解,則平白地上死人真個無數,灼然出得荊棘林纔是好手,只如臨濟大師云:『有時一喝如金剛王寶劍,有時一喝如踞地獅子,有時一喝如探竿影草,有時一喝不作一喝用。』據臨濟四喝,各有功用,總不徒然,山僧也有一喝。」遂喝云:「且道是那一種?若簡點得出,不妨具眼;若也不能,鈍鳥棲蘆。」忽有僧震聲一喝,師云:「不要亂統。」便下座。
上堂,僧問:「古人不出方丈門,庄上喫油餈,意旨如何?」師云:「被山僧勘破。」僧云:「爭奈學人何?」師云:「汝是漆桶。」僧擬議,師便喝,僧亦喝,師云:「救得來已遲了。」僧又喝,師云:「又要撒沙那。」乃云:「鹽城諸施主,何事入山來,欲聽山僧法,談禪口不開。恁麼見得,則山僧接物利生閒言剩語,盡被居士一時看破,不妨休機息念,歸家穩坐,纔知治世語言、資生業等,皆與實相不相違背。還曉得實相不相違背處麼?畢竟水須朝海去,到頭雲自覓山歸。」卓拄杖,下座。
上堂,僧問:「未陞座時,學人有一問,請和尚不答。」師云:「昨日向你道了也。」進云:「未在,更道。」師便喝,僧云:「蒼天,蒼天。」師云:「還不知羞。」僧出眾跳一跳,云:「獅子遨遊,往來自在。」師云:「野狐精魅。」僧喝一喝,師云:「捉敗了也。」乃云:「鵓鳩樹上啼,意在深麻裏,山僧未出方丈門、未登法座上,便能薦得略較些子;若也擊動法鼓、擂起洪鐘,鼓兩片皮、掉三寸舌,展演詞鋒馳騁言句,大似鄭州出曹門,直到驢年亦不能搆。風襲襲,草叢叢,如何看不見,猶隔兩三重。所以古人道:望州亭與汝相見了也,烏石嶺與汝相見了也,法堂前與汝相見了也。既相見,且道是甚意旨?白雲影裏怪石露,只可惺惺不可名。」遂以手摑口云:「多嘴作麼。」便下座。
上堂,「森森夏木蔭山堂,無位真人脫體彰,不涉玄沙三種病,掀騰自有好風光,從吾磊磊落落,還他偉偉皇皇,不踏荊棘路,休登寂滅床,清風扇大野,明月照滄浪,九十日中活潑潑,碧空原是鶴家鄉,更說修禪入定,誰喫殘羹餿飯,驅昏敵散,分明隔靴搔痒。到者裏,還有玄妙道理也無?」以拄杖擊香几,云:「百雜碎。」復舉:「當時肇法師云:『乾坤之內,宇宙之間,中有一寶,秘在形山。』後來雪竇云:『乾坤之內,宇宙之間,中有一寶,挂在壁上。』據二大老,一人說近,一人說遠,依稀越國,彷彿揚州。山僧者裏則不然,乾坤之內,宇宙之間,中有一寶。」遂喝一喝,下座。
上堂,「秋樹黃,春山綠,自古至今任往復,枯而又榮年逐年,誰識先天元本物?恁麼會得,則頭頂天、腳踏地,穿衣喫飯西來意。其或不然,只見陰陽侵鬧藍,潑空雲雨何時止。秪如不涉眾緣一句又作麼生?跳出牢關脫蓋纏,這回應有沖天志。」便下座。
佛誕日上堂,問:「法本無生即不問,今則無滅意如何?」師云:「正是清和四月天。」僧云:「天長地久無餘事,萬國長明祝聖君。」師云:「念閒語作麼?」問:「世尊降生意旨如何?」師云:「眼空宇宙渾無物。」進云:「薰風自南來,殿閣生微涼。」師云:「大座當軒孰敢窺。」僧喝一喝,師云:「亂統禪和。」乃云:「今朝四月八,皇宮生悉達,將謂打殺人,卻被人打殺。山僧今日要與瞿曇老漢出氣,將那跛腳阿師函蓋乾坤句、截斷眾流句、隨波逐浪句,北斗裏藏身、東山水上行,一一深錐,更加痛劄,不圖剪斷葛藤,要見話流今古,使人共知釋迦老子面目現在。」遂舉拂子云:「還信得及麼?啼得血流無用處,不如緘口過殘春。」卓拄杖,下座。
上堂,僧出眾云:「學人從偏位中來,請和尚向正位中接。」師云:「汝還見麼?」僧便喝,師云:「回互也不知。」僧又喝,師云:「且過一邊。」遂以拂子左右擊一擊,云:「八字打開,君須自薦,直下翻身,頓超方便。方便既超也,諸佛拽不向前,列祖捺不退後,燈籠起舞,露柱攢眉,
猜你喜欢 中国前途的希望·太虚 卷第十·佚名 关于支那内学院文件之摘疑·太虚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十八·澄观 金刚顶瑜伽千手千眼观自在菩萨修行仪轨经卷上·佚名 圣迦柅忿怒金刚童子菩萨成就仪轨经卷中·佚名 二无我论·太虚 第三十一章 摩苏罗乞多王、婆那波罗王、摩醯波罗大王等时代·多罗那他 佛说天地八阳神咒经·佚名 卷六·佚名 如来常无常品第五·佚名 佛教访问团日记·太虚 卷第三十三·佚名 卷五十二·彭绍升 新华严经论 第三十七卷·李通玄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