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关于支那内学院文件之摘疑

──八年十二月作──

予于己未九月十四日,访欧阳竟无居士于金陵支那内学院筹备处,与谈甚欢;嗣获读其支那内学院缘起叙书后一览表简章,顶戴信奉,如佛明诲,窃望一一能征效其实,故微有未符意言,申论之以冀竟无居士与发起诸长者居士咸赐察焉。

一、简章第一章总纲第一条,“本内学院以阐扬佛教、养成弘法利世之才,非养成出家自利之士为宗旨”。予对于此条颇滋疑义!阐扬佛教,果无须出家之士乎?弘法利世,果有不可出家之意乎?出家之究竟果唯自利乎?出家人中果不能有弘法利世之才以阐扬佛教乎?予意佛教住持三宝之僧宝,既在乎出家之众,而三宝为佛教之要素,犹主权、领土、公民之于国家也。欲阐扬佛教以弘法利世,顾可无出家之众哉!分析以言之:出家之士,以无家人之累而减少谋生之计,弥可专志阐扬佛教弘法利世;亦因与群俗形制隔离,于弘法利世间或有难以通假便宜之处。然在家之士,虽有和光同尘以弘通佛法普利人世之益,而未免有家计缘务以纷其心志、使不能专事阐扬佛教,弘法利世。较厥短长,亦适堪相覆。考之历来宏传佛法之沙门、居士,在家者壮年利世、而衰晚修己;出家者早岁自度,而长老为人,斯各得其当耳。予昔尝读太炎居士之建立宗教论,谓宏传佛教,于沙门、居士二者不可偏废,爱其平允,此于住持僧宝及出世俗家之义,固应如是者也。若论大乘胜义僧宝,虽不限在家、出家,然大乘胜义出家之义,亦何尝可以形迹拘之哉!而太炎居士缘起文中,谓自清之季,佛法不在缁衣而流入居士长者间,亦未尽然。学佛之长者居士,固渐盛于清季,然雍、干来苾刍以世主之裁抑,于学说虽表见者稀,第笃修禅净二行者,未尝无人焉。至云以居士说佛法,得人则视苾刍为盛,不得则无绳格,亦易入于奇袤;是故遵道而行,昔之富郑公、张安道是矣;杂引他宗,迤入左道,今时裨贩言佛者是也。其掸简诚当!故切望支那内学院无隔别僧俗,引出家之士同为发起,且亦令出家有志于阐扬佛教宏法利世之青年,得依之修学焉,但吾尝闻某某居士言:以常州天宁寺殷富常住,乃不务作育出家人中阐扬佛教弘法利世之才,沾沾效世俗守财奴之所为,不其可长叹息哉!意者、支那内学院简章之列此条,其有激云然欤!乌乎!出家儿亦足羞已!

二、简章第十三条,一、法相大学本科(慈恩宗、贤首宗、俱舍宗)。又竟无居士叙云:“由因相大故,建立瑜伽宗,曰弥勒学”。又云:“瑜伽学支派,曰无著学,曰世亲学;依世亲古学曰安慧学,广世亲今学曰护法学,世亲别传曰真谛学,糅而大成曰窥基学;瑜伽宗境行果三,独详行果曰普贤华严学,阐华严根本行相曰世亲十地学,阐华严法界玄门果相曰法藏、澄观学,别诠华严圆旨曰李通玄学”。又答徐蔚如书云:“华严即法相宗,非附入法相宗也。自来讲法相者,惟知有百法唯识之说,故隘其量,是不知法相之所以然也。性周法界而不可说,体大也;相周法界而可条说,相大也;用周法界可说不可说,用大也;乌可以名相琐碎之词,遂了法相耶!如如不动之谓性,帝网重重之谓相,若不称相,称之谓何?事事无碍,惟华严说到此处,此果中之相也。以其义言为法相,以其经名则为华严耳。太炎居士缘起亦引称唯识法相;唐以来并为一宗,其实通局、大小殊焉”!总观诸说,辞义固足,条贯秩然矣。然予意大乘一切法门,任举何种法门,一一皆此性此相此用而已,无不具相用之性,乃至亦无不具性相之用。所谓糅而大成之窥基学,非指成唯识言乎?然窥基述记固言唯识为宗也。考成唯识论三十颂,唯识境之二十五颂中,前二十四颂为法相,第二十五之一颂为由法相所显之法性,第二十六颂至二十九颂为唯识行,第二十九颂至三十颂为唯识果;此行之与果皆为悟证法性所起之用,而唯识一宗未尝不全具法相法性法用也。于二十五颂,则摄三论宗、天台宗、禅宗;于二十六颂至二十九颂,则摄华严宗、律宗;于第三十颂,则摄密宗、净土宗;可以唯识融持一切佛法,无欠无余。夫唯识果局小而不足以尽法相,法相果通大而兼包唯识、华严耶?亦适得其反耳。故予意孰为法相、孰为法性之说,亦就其偏显之端以为言耳,非能划然割截为二者。于诠门则或用表诠,如成唯识、起信等论;或用遮诠,如中、百等论。于论法则或近归纳,如唯识等;或近演绎,如起信等;归纳近于琐碎,演绎近于浑括,故唐之法藏等乃以起信论为法性,中、百等则属于破相。然此仅施设名言上之差别耳,非可依定义理分齐。钩稽其诚,在法藏等系指如来藏为法性,实则如来藏乃净分法相,彼既以净分法相为法性,遂专指染分法相之阿赖耶为法相;中、百等既未立赖耶、如来藏,乃属之于破相;此既与原来以三论为法性宗者异也。予之见解则复不然,以三论为偏显大乘之法性,以唯识为偏显大乘之法相,性之与相俱属乎境,故之二宗亦偏显乎理教之境而略行果;而华严、法华、真言、净土等,均属偏显大乘行果之法用者:华严是显佛果上自行因果之实智者,法华是显佛果上化他因果之权智者,真言、净土是显佛果上正报依报者,至于禅宗、则只是务实证,律宗、则只是务实行,不能以大小乘、性相、体用绳格之者。故予欲废法相宗、法性宗等名,就一个具德之事体,如一类经或一类论之华严宗、法华宗等,及瑜伽宗、唯识宗等,开创之山、之寺、之人,若慈恩宗、天台宗等,立名以为标帜。外有个别之名物以为识,内复可条举其特胜之处与融通之处,使分析含摄,咸得其宜,以免破相、法相、法性等无谓之争也。予昔者尝作宗依品,载在四期觉社丛书,愿谈言佛法者察焉!佛二九四六年十二月十五日释太虚。(见海刊一卷一期)


猜你喜欢
  第十一章 天爱帝须之即位·佚名
  贞元新定释教目录 第十卷·圆照
  卷第二十六·佚名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十一·玄奘
  月光王头施缘品第二十二·佚名
  吹万禅师语录卷之九·吹万广真
  佛说最上根本大乐金刚不空三昧大教王经卷第四·佚名
  卷二十八·佚名
  华严经探玄记卷第十五·法藏
  民国与佛教·太虚
  幻事品第四·佚名
  卷四·佚名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五十九·澄观
  成唯识论述记卷第一(本)·窥基
  阿难同学经正文·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七言巻三十九·洪迈

      七言  汉宫曲         徐 凝  水色帘前流玉霜赵家飞燕侍昭阳掌中舞罢箫声绝三十六宫秋夜长  和嵩阳客月夜忆上清人  独夜嵩阳忆上仙月明三十六峰前瑶池月胜嵩阳月人在玉清眠不眠  八月望夕雨

  • 玉山名胜集巻三·顾瑛

    元 顾瑛 编种玉亭题句【杜本顔】圃分仙种 蓝田发夜光诗龙门释良琦元璞乆爱幽栖似学仙山中种玉不知年緑隂分缀三危露瑞气飞成五色烟璞里辨文裁杂佩囊中飡法自蓝田安知此地非蓬岛月下鸾笙夜夜传河南陆仁良贵彼美

  • ●卷下·江休复

      圣节道场建起十三日,枢府学士以下皆赴。十四日,中书会,独舍人与大卿监遥上下不过七八人。  审刑奏案,贴黄上更加撮白,撮白上复有贴黄。  国朝诸祠,牲牢之数不等。七室共一羊豕,后庙温成料一羊豕。蜡享百神亦然。然行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二百六十七·佚名

    万历二十一年闰十一月辛巳朔大学士王锡爵题今日 皇上手札谕元辅前者朕以卿面见苦请预教册立朕已亲允况今春有旨少俟待嫡且朕不老又无重疾其册立还少候旨行且着于明春行预教出阁礼朕又思皇长子皇三子龄岁相等今欲一并

  • 卷之一百三十·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大臣

  • 卷之三百十一·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钦定宗室王公功绩表卷三·允秘

    一【亲王】和硕礼亲王代善代善太祖髙皇帝第二子初封贝勒嵗丁未正月与兄褚英随太祖弟贝勒舒尔哈齐往徙东海瓦尔喀部斐悠城新附人戸军夜行大纛上有光舒尔哈齐疑非吉兆欲旋师代善同褚英持不可遂进收屯寨大败乌拉兵万

  • 卷五十六·宋敏求

    钦定四库全书唐大诏令集卷五十六宋 宋敏求 编大臣宰相罢免下李鄘户部尚书制王涯兵部尚书制崔羣湖南观察使制令?楚宣歙池观察使制萧俛右仆射制崔植刑部尚书制元稹同州刺史制裴度右仆射制宋申锡太子右庶子制陈夷行左

  • 卷七十八学堂一·冯煦

    讲武堂陆军讲武堂为将校研究武事之所。凡新军各标营官长,须轮班分派驻堂讲学,以资练习。所有学科编制、经费、员额列表如左。讲武堂学术分科表研究所甲班缓设研究所乙班学科术科无学科术科基本战术基本战术各种添练教授

  • 随时第四十五·佚名

    时有淳浇,俗有华茂,不可以一道治,不得以一体齐也。故无为以化,三皇之时;法术以御,七雄之世;德义以柔,中国之心;政刑以威,四夷之性。故《易》贵随时,《礼》尚从俗,适时而行也。霜风惨烈,周弃不艺禾,炎气赫曦,曹明不制裘,知时不可也;贸章

  • 卷二十·李光坡

    <經部,禮類,禮記之屬,禮記述註欽定四庫全書禮記述註卷二十安溪 李光坡 撰祭法第二十三祭法有虞氏禘黄帝而郊嚳祖顓頊而宗堯夏后氏亦禘黄帝而郊鯀祖顓頊而宗禹殷人禘嚳而郊冥祖契而宗湯周人禘嚳而郊稷祖文王而宗武王

  • 佛教访问团日记·太虚

    我们全中国的佛教徒,在太虚大师领导下,组织成立佛教访问团行将出发了!事情的缘起是这样的:“太虚等顷因国中文化界之启发,佛学人士之赞助,及海外各地佛教徒之吁请,爰组织成立本团,将赴缅甸、印度、钖兰、暹罗等处,朝拜佛教诸圣

  • 浦峰长明炅禅师语录·佚名

    嘉兴大藏经 浦峰长明炅禅师语录长明禅师语录序海内禅宗激扬祖道者代不之人若夫继续心灯亲承密印振铎斯世阐发奥旨播之语言文字间而一时缁白钦归而推重其人宣传其言相与尊之礼之以共称扬于名胜之地是当时之善姓固因言

  • 宁远县乡土志·李方学

    李方学修。方学,光绪末署宁远县知县。宁远,旧称固尔扎,今伊宁市。是志系奉饬纂辑之小学教材。不分卷,列15目,叙该县历史、政治、经济、军事、地理、民族等,极简略,仅2000余字。唯户口、商务两目叙事稍详,有一定参考价

  • 洪恩灵济真君集福午朝仪·佚名

    明成祖时封洪恩灵济真君号。述集福午朝仪。

  • 观音菩萨传奇·佚名

    《观音菩萨传奇》明清小说之一,四十回。作者:不题撰人。据明朝朱鼎臣《南海观音菩萨出身修行传》、清末曼陀罗室主人《观音菩萨传奇》等书改编而成。 主要叙述观音身世、刻苦修行与济世救人的故事。描述了观音菩萨不凡

  • 御定内则衍义·顺治

    十六卷。清爱新觉罗·福临亲定。是书冠以御制序文及恭进皇太后表。内容以《礼记·内则》篇为本,论述妇道,并援引经史诸书以佐证推阐之。分八纲三十二子目:一曰孝之道,分事舅姑、事父母;二曰敬之道,分事夫、劝学、佐忠、赞廉

  • 疗痔病经·佚名

    一卷,唐义净译。有神咒,治痔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