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衡岳泉禅师

禅师名谷泉。泉南人也。少聪敏。性耐垢污。大言不逊。流俗憎之。去为沙门。拨置戒律。任心而行。眼盖衲子。所至丛林。辄删去。泉不以介意。造汾阳。谒昭禅师。昭奇之。密受记莂。南归放浪湘中。闻慈明住道吾。往省觐。慈明问曰。白云横谷口。道人何处来。泉左右顾曰。夜来何处火。烧出古人坟。慈明呵曰。未在更道看。泉乃作虎声。慈明以坐具摵之。泉接住推置绳床上。慈明亦作虎声。泉大笑。山有湫毒龙所蛰。堕叶触波必雷雨连日。过者不敢喘。泉。慈明暮归。时秋暑。捉其衣曰。可同浴。慈明掣肘径去。于是泉解衣跃入。霹雳随至。腥风吹雨。林木振摇。慈明蹲草中。意泉死矣。须臾晴霁。忽引颈出波间曰[囗@力]。后登衡岳之顶灵峰寺(或云。云峰寺)。住懒瓒岩。又移住芭蕉。将移居保真。大书壁曰。予此芭蕉庵。幽占堆云处。般般异境未暇数。先看矮松三四树。寒来烧枯杉。饥餐大紫芋。而今弃之去。不知谁来住。住保真庵。盖衡湘至险绝处。夜地坐祝融峰下。有大蟒盘绕之。泉解衣带。缚其腰。中夜不见。明日杖策。遍山寻之。衣带缠枯松上。盖松妖也。又自后洞。负一石像。至南台。像无虑数百斤。众僧惊骇。莫知其来。后洞僧亦莫知其去。遂相传为飞来罗汉。尝过衡山县。见屠者斫肉。立其旁作可怜态。指其肉又指其口。屠问曰。汝哑耶。即肯首。屠怜之。割巨脔置钵中。泉喜出望外。发谢而去。一市大笑。而泉自若。以杖荷大酒瓢。往来山中。人问瓢中何物。曰大道浆也。自作偈曰。我又谁管你天。谁管你地。著个破纸袄。一味工打睡。一任金乌东上。玉兔西坠。荣辱何预我。兴亡不相关。一条拄杖一胡芦。闲走南山与北山。醉卧山路间。大雪起。作偈曰。今朝甚好雪。纷纷如秋月。文殊不出头。普贤呈丑拙。畜一奴名调古。日令拾薪汲涧。或呼对坐岩石间。赠之以偈曰。我有山童名调古。不诵经。不礼祖。解般榾柮御冬寒。随分衣裳破不补。会栽蔬。能种芋。千山万山去无惧。阿呵呵。有甚讨处。慈明迁住福严。泉又往省之。少留而还。作偈寄之曰。相别而今又半年。不知谁共对谈禅。一般秀色湘山里。汝自匡徒我自眠。慈明笑而已。乃令南公更谒泉。泉与语惊曰。五州管内。乃有此匾头道人耶。南公夏于法轮。泉因写偈。招之曰。一自与师论大道。别来罕有同人到。如今抛却老狂僧。却去岣嵝峰头坐。大雪漫漫。猿声寂寂。独吟咏。自歌曲。奇哉大道。知音难得。孤云何日却归山。共坐庵前盘陀石。南公讥其坦率。戏酬以偈曰。饮光论劫坐禅。布袋经年落魄。疥狗不愿生天。却笑云中白鹤。云峰悦公访之。泉以偈赠之曰。高才悦禅者。心如孩儿貌山野。特特扶筇远谒予。三年见之如初也。不参禅不问道。寻常只倡渔家傲。禅人见渠冷如灰。渠见禅人淡如皂。有结伴诣常宁。拜阿育王所藏舍利塔者。以偈赠之曰。诸禅结伴游玉塔。灵踪胜境将心札。归来举似看如何。何似狂僧无缝塔。无缝塔。最难邈。岂同白玉受人踏。五湖四海尽云奔。踏破几多鞋共靸。无缝塔。甚匼匝。若遇同人方始答。忽然展手借样看。便与拦腮鼓一搭。嘉祐中。男子冷清妖言诛。泉坐清曾经由庵中。决杖配彬州牢城。盛暑负土经通衢。弛担说偈曰。今朝六月六。谷泉被气[祝/土]。不是上天堂。便是入地狱。言讫微笑。泊然如蝉蜕。阇维舍利不可胜数。郴人塔之。至今祠焉。

猜你喜欢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颂·道川
  卷第三十·普瑞
  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疏卷中一·良贲
  卷五百九十九·佚名
  卷三百五十九·佚名
  卷二百九十五·佚名
  卷第三·佚名
  别问·纪荫
  天台智者大师斋忌礼赞由序·遵式
  卷一·正觉
  杂阿毗昙心论 第十卷·佚名
  法华玄义释签卷第十四·湛然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卷第八·佚名
  释迦谱目录·僧祐
  后序·如净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一百八十九·徐世昌

    李长霞李长霞,字德霄,掖县人。胶州诸生柯蘅室。有《锜斋诗集》。寒食接父书久别怀儿女,谁从问起居。难将为客意,尽此数行书。令节他乡感,穷愁鬓发疏。介根城下路,未许赋归欤。胶莱道中停车向古道,乱树冷斜曛

  • 宋词三百首(8)·朱祖谋

    春月红妆春骑,踏月影、竿旗穿市。望不尽、楼台歌舞,习习香尘莲步底。箫声断、约彩鸾归去,未怕金吾呵醉。甚辇路、喧阗且止,听得念奴歌起。父老犹记宣和事,抱铜仙、清泪如水。还转盼、沙河多丽。漾明光连邸第,帘影冻、散

  • 宋词三百首(5)·朱祖谋

    岳飞岳飞(1103—1141),字鹏举,相州汤阴(今河南汤阴)人。南宋初抗金名将。少年从军,官至河南、河北诸路招讨使、枢密副使。因坚持抗金,反对和议,为高宗赵构、奸相秦桧所害。淳熙六年(1179)赐谥武穆。嘉定四年(1211)追

  • 拷栳山人诗集巻中·岑安卿

    (元)岑安卿 撰○古诗【七言】题太真春睡图东风吹香荡晴昼长安宫苑花如绣海棠一夜折轻红淑气薫蒸困醇酎太真徙倚沈香亭宿酲未解春冥冥眉峰敛翠翳秋水侍儿夹拥花娉婷玉床腻滑芙蓉展水沉烟枭金屏暖丹腮融润珊瑚温寳钗斜鬌

  • 投江得救·佚名

    (净扮判官上)【正音】玉皇圣旨怎羁迟∮星火云飞普救济。江头滚风波起,不是神仙怎敢布施∮(合)即忙前去,不得有违;眼望旌节旗,耳听好消息。自家非别,判官是也。奉玉皇旨意,着我普救刘永夫妻。来到这里,就是龙溪江口,不免在此等候那

  • 刘仙伦词作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刘仙伦(生卒年不详)字叔儗,号招山,庐陵(今江西吉安)人。与刘过齐名,称为庐陵二布衣。 岳珂《檉史》卷六谓其“才豪甚,其诗往往不肯入格律”,“大概皆一轨辙,新警峭拔,足洗尘腐而空之矣。独以伤露筋骨,盖与改之为一流人物

  • 七集 三卷·钱德苍

    长生殿闻铃(丑高力士上)请万岁爷绾定丝缰,缓缓而行。(净陈元礼随小生上)【武陵花】万里巡行,多少凄凉途路情!看云山重迭处,似我乱愁交幷。无边落木响秋声,长空孤雁添悲哽!寡人自离马嵬,饱尝辛苦。中路之间,已遣使臣赍捧玺册传位太

  •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三十七·杨仲良

      仁宗皇帝   吕夷简事迹   荐李柬之   景祐元年六月乙卯,中书言太常博士李柬之先于学士院试,赐同进士出身、馆阁校勘。诏除直集贤院、知邢州。柬之,迪子也。天禧末,迪罢相斥逐,柬之落职。迪复相,柬之自陈于政府,奏

  • 朱子年谱卷四·王懋竑

    宝应王懋竑撰光宗绍熙元年庚戌六十一嵗夏四月二十四日到郡首颁礼教【年谱临漳素号道远比年风俗寖薄先生以民未知礼至有居父母丧而不服衰绖者首下教述古今礼律以开喻之又采古丧葬嫁娶之仪掲以示之命父老解説以训子弟其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一百五十六·佚名

    此卷馆本及抱本俱误钞弘治六年十一月之文兹据广本补钞据天一阁本校嘉靖十二年十一月己亥朔以恩例荫兵部左侍郎刘源清子尔耕右副都御史周叙子延龄张翰子维张衍庆子朴南京兵部右侍郎潘珍子鏊都察(子)[院]右副都御史朱裳

  • 卷之七十八·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卷之三百十一·佚名

    光绪十八年。壬辰。五月。戊午朔。上御太和殿传胪。授一甲三人刘福姚为翰林院修撰。吴士鉴、陈伯陶、为编修。赐进士及第。二甲恽毓嘉等一百三十二人。赐进士出身。三甲饶宝书等一百八十二人。赐同进士出身。  ○

  • 一○六七 浙江巡抚福崧奏覆本年抽改《通鉴纲目续编》情形折·佚名

    一○六七 浙江巡抚福崧奏覆本年抽改《通鉴纲目续编》情形折乾隆四十九年十一月二十八日浙江巡抚臣福崧跪奏,为遵旨汇奏事。恭照前奉颁发《御批通鉴纲目续编》改本一部,钦奉谕旨,令将抽改若干部年终汇奏一次。钦此。又于

  • 第四章 霸政时期【春秋始末】·钱穆

    西周未叶,中国已有明确可据的编年历史记载。史记三代世表:“孔子因史文,次春秋,纪元年,正时月日,盖其详哉。至于序尚书,则略,无年月;或颇有,然多阙,不可录。故疑则传疑,盖其慎也。”今按:春秋托始鲁隐公元年,实周平王四十

  • 卷四二·邱濬

    ▲乐律之制(上之下) 《乐记》曰: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生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比音而乐之及干戚羽旄谓之乐。 陈澔曰:“凡乐音之初起皆由人心之感于物而生,人

  • 瑜伽师地论卷第九十一·玄奘

    瑜伽师地论卷第九十一 摄事分中契经事处择摄第二之三复次嗢拖南曰 离欲未离欲问因缘染路 保命着处等皆广说应知若有苾刍。于其欲界或已离欲。或未离欲。于五妙欲意所识法。定地三世。由三种缠及彼根

  • 第三十五卷·佚名

    观天品之十四(三十三天之十一)复次比丘。知业果报。观三十三天所住之地。彼以闻慧。见三十三天二十九地。名曼陀罗。众生何业生此天中。彼以闻慧。见有善人顺法修行。以正直心。不恼众生。实见业果。清净持戒。常乐持

  • 朝鲜王朝实录[肃宗实录]·佚名

    朝鲜李氏王朝的实录,又称《李朝实录》。记载李朝太祖始至哲宗止25代王472年间的历史,整个李氏王朝各代王中只缺少最后两代高宗、纯宗年间的部分。该书以编年史体例,分别各代王编修实录,汇集成书。此为朝鲜王朝实录[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