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顯聖三宜禪師語錄序

世尊有密語,迦葉不覆藏。夫一華拈出,覿體全彰,果世尊有密語乎?然而百萬人天,咸皆罔措者,何也?昔者趙簡子,因姑布子卿,以翟妃子毋恤為賢,欲試之,乃告諸子曰:吾藏寶符於常山上,先得者賞,諸子馳之,常山上求無所得,毋恤還日,已得符矣。簡子日奏之,毋恤日從常山上臨代,代可取也。簡子於是知毋恤果賢,則世尊拈華之旨,盍可心知?而百萬人天且碌碌如諸子,直以常山有符在焉耳。故四十九年從佛口生,皆如諸子。而末後始以正法眼藏付囑摩訶迦葉者,所謂廢太子伯魯,而以毋恤為太子者也。西天無論已東國,自有宗門以來,師師授手,皆命世亞聖。大人雖機用羅張於李唐,語言絢爛乎皇宋一如青天霹靂,旱地雷鳴,南山起雲,北山下雨,苟非毋恤之雄略,罕窺其意旨之所在者,沿襲至於元明之季,尊其師說而已,無復神而明之之道,遂使從上真規死於繩墨,千秋堂搆墜之非人,彼步趨尤難,況奔逸絕塵,得遊戲,如風大自在三昧者耶?三宜禪師,天岸祥麟,雲中逸翮,茂齡悟道,石筍抽洞上之條;早歲分鐙空華,結雲門之果尤復涉南北於數千里外,困風霜於二十年間,始歸而遯跡,化鹿山之陽。會爾密澓公遷化顯聖,席虛四眾,輓之出世。於是果熟之香,風飄偏界,盈科之水,決而滔天。遂有陞堂示眾等語,皆脫略窠臼,鏟去塵封,直欲與五祖共唱巴歌,瞎堂同呼哨指,乃過踐偃師之跡,不許流傳一字。侍者隨聞記集,僅若干篇。余過吼山,始得讀於尼淨琦家,不覺掩卷拊几,長太息日,此龍光射斗者也,曷為薶藏於此?因持入天台為之參詳校訂,復捐貲壽梓公諸同好。於乎師絃絕響,野干亂鳴,彼黃頭乳口尚往往以禪語衒保社,況牙似劍口如盆,反深自弢藏有如師者。往余與師同參黃檗,繼今乙亥,盍廿有餘禪,始獲對譚五雲山下,然皆法門細大無他,及逮過顯聖觀所為,布置叢林,締修堂舍,亦可謂二嚴無憾者矣。當丙戌之秋,因事徑拂,衣去不顧,則視蚖蛇戀堀,掩先業為己有者何如?而增上慢之徒,且以風流瀟散,短之龍象蹴蹋,抑豈跛驢所堪哉?

歲在著雍困敦月維林鍾同參弟廣潤道忞謹題

猜你喜欢
  大方等如来藏经全文·佚名
  三坛传戒正范卷一·读体
  卷第六十七·佚名
  诸入品第七·佚名
  佛说一切如来金刚三业最上秘密大教王经卷第六·佚名
  卷之三十·别庵性统
  毗耶娑问经卷下·佚名
  附录二:《印光大师永思集》选编 幽明钦赞之印光大师·印光
  重刻朝宗禅师语录目次·朝宗通忍
  一切经音义卷第八十七·唐慧琳
  宝授菩萨菩提行经正文·佚名
  潮音草舍诗存续集·太虚
  第二十二章 圣者无著兄弟时代·多罗那他
  贞元新定释教目录 第十七卷·圆照
  楞 伽 大 旨·太虚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蒲提学道源(闲居丛稿)·顾嗣立

    道源,字得之,别号顺斋,世居眉州之青神,徙家兴元。道源强记过人,究心濂洛诸儒之学,尝为郡学正,罢归,绝口不言仕进。晚以遗逸征入翰林,改国子博士,岁余引去。起提举陕西儒学,不就,优游林泉。病,弗肯御医药,饮酒赋诗而逝。以仲子机贵,赠

  • 卷三百五十八·列传第一百一十七·脱脱

        李纲上   李纲,字伯纪,邵武人也,自其祖始居无锡。父夔,终龙图阁待制。纲登政和二年进士第,积官至监察御史兼权殿中侍御史,以言事忤权贵,改比部员外郎,迁起居郎。   宣和元年,京师大水,纲上疏言阴气太盛,当以

  • 卷之一百五十五·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卷之一百九十九·佚名

    光绪十年。甲申、十二月。辛未朔。上诣储秀宫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皇太后安。至庚子皆如之。记注  ○陕西巡抚边宝泉奏、遵谕轻减陕省差徭。仿照山西章程变通核办。得旨、所奏尚为周密。有局处所。必选正绅。要

  • ◎多情女偏逢薄幸郎·宣南吏隐

    张无子,纳女伶王克琴后,王举一雄。此儿是否为其血胤,尚成一问题,盖王入门七月,即坐蓐焉。张则因是慝爱克琴热度,达于沸点,所生之子,名曰梦增,为恽禹九所题,或询其故。恽曰:“大帅得此子时,梦中来一伟丈夫,自陈为西楚范增,顺道晋谒,借

  • 第十一卷 上海租界·缪荃孙

    光绪二十五年,上海开会议论推广租界事,议决要求北京各公使请其向清廷磋商。然清廷则以法人迫让墓地,有所芥蒂,不能遽允。而法公使则力主推广,非特欲西至徐家汇,且欲至黄浦江右岸,而英人抑之。法总领事赴宁与江督就商开辟租界

  • 第三十六册 天聪五年三月至四月·佚名

    第三十六册 天聪五年三月至四月十三日,以送行孔果尔老人礼,汗召入宫内,杀一牛、四羊,备六麅之肉,列筵三十,宴之。十五日,科尔沁部孔果尔老人还。汗乃诸贝勒送至十里外。於蒲河岗,杀二牛、七羊,宴之。赐老人物件之数:带韂雕鞍一

  • 商书·西伯戡黎·佚名

    殷始咎周,周人乘黎。祖伊恐,奔告于受,作《西伯戡黎》。西伯既戡黎,祖伊恐,奔告于王。曰:「天子!天既讫我殷命。格人元龟,罔敢知吉。非先王不相我后人,惟王淫戏用自绝。故天弃我,不有康食。不虞天性,不迪率典。今我民罔弗欲丧,曰:『

  • 凡例·杨于庭

    春秋质疑凡例一今代表章胡氏余读之而当于心者不述述余疑者一凡左公谷之说胡氏采之而当于余与夫驳之而当于余两不述余述夫采之驳之而疑者一义不系褒贬而其事可以证古今触议论者述一四传语殊虽义不系褒贬而其纰而可摘者

  • 卷十七·道世

    △普贤部第六▲感应缘(略引四验)宋路昭太后宋沙门释道温宋沙门释道冏齐沙门释普明宋路昭太后,大明四年造普贤菩萨乘宝轝白象,安於中兴禅房,因设讲于寺。其年十月八日斋毕解座,会僧二百人。于时寺宇始构,帝甚留心,辇跸临幸,旬必

  • 异出菩萨本起经·佚名

    西晋居士聂道真译释迦文佛。前世宿命为人时。在夫娄多摩国。世世为善。无数世乃得为佛。佛为菩萨时。名摩纳。居山中。衣鹿皮衣。时入城。城名钵摩诃。王名耆耶。菩萨见城中匆匆。因问道中行者言。今日城中。何以匆匆

  • 大般涅槃经 第二十一卷·佚名

    大般涅槃经 第二十一卷宋代沙门慧严等依泥洹经加之光明遍照高贵德王菩萨品之三复次善男子。凡夫若遇身心苦恼起种种恶。若得身病。若得心病。令身口意作种种恶。以作恶故轮回三趣具受诸苦。何以故。凡夫之人无

  • 卷第二·佚名

    摩诃僧祇律卷第二东晋天竺三藏佛陀跋陀罗共法显译明四波罗夷法之二(淫戒之余)复次佛住舍卫城。广说如上。时郁阇尼国有一男子。其妇邪行与人共通。其夫嗔恨面相呵责。后复尔者要苦相治。其妇不止。夫伺其淫时。执彼男

  • 礼忏文·佚名

    一切恭敬敬礼常住三宝 是□众□□□□严智香□□□食。愿此香花云变满十方界供养一切佛化并菩萨 无数声闻□□受此香花云。以谓光明台光以无边界无边无量作佛是。供养与供敬一切并诵摩诃般若波罗蜜。如来妙色身世间

  • 唐玄宗文集·李隆基

    唐玄宗李隆基文集,据《全唐文》整理,共930篇。其中制212、诏357、敕154、诰13、批64、册文51、书29;有关宰相张说15、宰相张九龄57、玄元皇帝(老子)13、道士李含光20篇。其中有《禁弋猎诏》、《禁采捕诏》、《禁弋猎采捕诏

  • 急救便方·文晟

    方书。清文晟(叔来)辑。亦为《萍乡文延庆堂六种新编·外科摘要》之附录,汇集救治自缢、溺死、冻死、五绝、诸伤、诸毒等证简易验方400余首。现存《六种新编》本及同治、光绪间刻本数种。

  • 医效秘传·叶桂

    综合类著作。原题清叶桂撰、吴金寿校。三卷。桂有《温热论》已著录。本书是为初学者而作,成书于乾隆七年(1742)。全书约五万四千字。卷一载六经图、伤寒纲领、伤寒标本、类伤寒四症及用药法则等内容,后结合温病介绍湿

  • 太平经国书·郑伯谦

    十一卷,宋郑伯谦著。其书发挥《周礼》之义,取名《太平经国书》,意本刘歆以《周礼》为“周公致太平之迹语”。首列四图:(1)《成周官制》;(2)《秦汉官制》;(3)《汉官制》;(4)《汉南北军》。其大意是将宫中、府中文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