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大方等如来藏经全文

东晋天竺三藏佛陀跋陀罗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宝月讲堂栴檀重阁。成佛十年与大比丘众百千人俱。菩萨摩诃萨六十恒河沙。皆悉成就大精进力。已曾供养百千亿那由他诸佛。皆悉能转不退法轮。若有众生闻其名者,於无上道终不退转。其名曰法慧菩萨。师子慧菩萨。金刚慧菩萨。调慧菩萨。妙慧菩萨。月光菩萨。宝月菩萨。满月菩萨。勇猛菩萨。无量勇菩萨。无边勇菩萨。超三界菩萨。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香象菩萨。香上菩萨。香上首菩萨。首藏菩萨。日藏菩萨。幢相菩萨。大幢相菩萨。离垢幢菩萨。无边光菩萨。放光菩萨。离垢光菩萨。喜王菩萨。常喜菩萨。宝手菩萨。虚空藏菩萨。离憍慢菩萨。须弥山菩萨。光德王菩萨。总持自在王菩萨。总持菩萨。灭众病菩萨。疗一切众生病菩萨。欢喜念菩萨。餍意菩萨。常餍菩萨。普照菩萨。月明菩萨。宝慧菩萨。转女身菩萨。大雷音菩萨。导师菩萨。不虚见菩萨。一切法自在菩萨。弥勒菩萨。文殊师利菩萨。如是等六十恒河沙菩萨摩诃萨。从无量佛刹。与无央数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俱。悉皆来集尊重供养尔时世尊於栴檀重阁。正坐三昧而现神变。有千叶莲华大如车轮。其数无量色香具足而未开敷。一切花内皆有化佛。上昇虚空弥覆世界犹如宝帐。一一莲花放无量光。一切莲花同时舒荣。佛神力故须臾之间皆悉萎变。其诸花内一切化佛结加趺坐。各放无数百千光明。於时此刹庄严殊特。一切大众欢喜踊跃。怪未曾有咸有疑念。今何因缘无数妙花忽然毁变。萎黑臭秽甚可恶餍。尔时世尊,知诸菩萨大众所疑。告金刚慧。善男子,於佛法中诸有所疑恣汝所问。时金刚慧菩萨知诸大众咸有疑念。而白佛言:世尊,以何因缘。无数莲花中皆有化佛。上昇虚空弥覆世界。须臾之间皆悉萎变。一切化佛各放无数百千光明。众会悉见合掌恭敬。尔时金刚慧菩萨。以偈颂曰:

我昔未曾睹,神变若今日。见佛百千亿,坐彼莲花藏。各放无数光,弥覆一切刹。离垢诸导师,庄严诸世界。

莲花忽萎变,莫不生恶餍。今以何因缘,而现此神化。我睹恒沙佛,及无量神变。未曾见如今,愿为分别说。

尔时世尊,告金刚慧及诸菩萨言:善男子,有大方等经名如来藏。将欲演说故现斯瑞。汝等谛听善思念之。咸言善哉愿乐欲闻。佛言善男子,如佛所化无数莲花忽然萎变。无量化佛在莲花内。相好庄严结加趺坐。放大光明众睹希有靡不恭敬。如是善男子,我以佛眼观一切众生。贪欲恚痴诸烦恼中。有如来智如来眼如来身。结加趺坐俨然不动。善男子,一切众生。虽在诸趣烦恼身中。有如来藏常无染污。德相备足如我无异。又善男子,譬如天眼之人。观未敷花见诸花内有如来身结加趺坐。除去萎花便得显现。如是善男子,佛见众生如来藏已,欲令开敷为说经法。除灭烦恼显现佛性。善男子,诸佛法尔。若佛出世若不出世。一切众生如来之藏常住不变。但彼众生烦恼覆故。如来出世广为说法。除灭尘劳净一切智。善男子,若有菩萨信乐此法。专心修学便得解脱。成等正觉普为世间施作佛事。尔时世尊以偈颂曰:

譬如萎变花,其花未开敷。天眼者观见,如来身无染。除去萎花已,见无碍导师。为断烦恼故,最胜出世间。

佛观众生类,悉有如来藏。无量烦恼覆,犹如秽花缠。我为诸众生,除灭烦恼故。普为说正法,令速成佛道。

我已佛眼见,一切众生身。佛藏安隐住,说法令开现。

复次善男子,譬如淳蜜在岩树中。无数群蜂围绕守护。时有一人巧智方便。先除彼蜂乃取其蜜。随意食用惠及远近。如是善男子,一切众生有如来藏。如彼淳蜜在于岩树。为诸烦恼之所覆蔽。亦如彼蜜群蜂守护。我以佛眼如实观之。以善方便随应说法。灭除烦恼开佛知见。普为世间施作佛事。尔时世尊以偈颂曰:

譬如岩树蜜,无量蜂围绕。巧方便取者,先除彼群蜂。众生如来藏,犹如岩树蜜。结使尘劳缠,如群蜂守护。

我为诸众生,方便说正法。灭除烦恼蜂,开发如来藏。具足无碍辩,演说甘露法。普令成正觉,大悲济群生。

复次善男子,譬如粳粮未离皮会。贫愚轻贱谓为可弃。除荡既精常为御用。如是善男子,我以佛眼观诸众生。烦恼糠会覆蔽如来无量知见。故以方便如应说法。令除烦恼净一切智。於诸世间为最正觉。尔时世尊,以偈颂曰:

譬一切粳粮皮会未除荡。贫者犹贱之谓为可弃物。外虽似无用内实不毁坏。除去皮会已乃为王者膳。

我见众生类烦恼隐佛藏。为说除灭法令得一切智。如我如来性众生亦复然。开化令清净速成无上道。

复次善男子,譬如真金堕不净处。隐没不现经历年载。真金不坏而莫能知。有天眼者语众人言:此不净中有真金宝。汝等出之随意受用。如是善男子,不净处者无量烦恼是。真金宝者如来藏是。有天眼者谓如来是。是故如来广为说法。令诸众生除灭烦恼。悉成正觉施作佛事。尔时世尊以偈颂曰:

如金在不净,隐没莫能见。天眼者乃见,即以告众人。汝等若出之,洗涤令清净。随意而受用,亲属悉蒙庆。

善逝眼如是,观诸众生类。烦恼淤泥中,如来性不坏。随应而说法,令办一切事。佛性烦恼覆,速除令清净。

复次善男子,譬如贫家有珍宝藏。宝不能言我在於此。既不自知又无语者,不能开发此珍宝藏。一切众生亦复如是,如来知见力无所畏。大法宝藏在其身内。不闻不知耽惑五欲。轮转生死受苦无量。是故诸佛出兴于世。为开身内如来法藏。彼即信受净一切智。普为众生开如来藏。无碍辩才为大施主。如是善男子,我以佛眼观诸众生有如来藏。故为诸菩萨而说此法。尔时世尊以偈颂曰:

譬如贫人家,内有珍宝藏。主既不知见,宝又不能言:穷年抱愚冥,无有示语者,有宝而不知,故常致贫苦。

佛眼观众生,虽流转五道。大宝在身内,常在不变易。如是观察已,而为众生说。令得智宝藏,大富兼广利。

若信我所说,一切有宝藏。信勤方便行,疾成无上道。

复次善男子,譬如菴罗果内实不坏。种之於地成大树王。如是善男子,我以佛眼观诸众生。如来宝藏在无明壳,犹如果种在於核内。善男子,彼如来藏清凉无热。大智慧聚妙寂泥洌名为如来应供等正觉。善男子,如来如是观众生已,为菩萨摩诃萨净佛智故显现此义。尔时世尊以偈颂曰:

譬如菴罗果,内实不毁坏。种之於大地,必成大树王。如来无漏眼,观一切众生。身内如来藏,如花果中实。

无明覆佛藏,汝等应信知。三昧智具足,一切无能坏。是故我说法,开彼如来藏。疾成无上道,如果成树王。

复次善男子,譬如有人持真金像。行诣他国经由险路惧遭劫夺。裹以弊物令无识者,此人於道忽便命终。於是金像弃捐旷野。行人践蹈咸谓不净。得天眼者见弊物中有真金像。即为出之一切礼敬。如是善男子,我见众生种种烦恼。长夜流转生死无量。如来妙藏在其身内。俨然清净如我无异。是故佛为众生说法。断除烦恼净如来智。转复化导一切世间。尔时世尊以偈颂曰:

譬人持金像,行诣於他国。裹以弊秽物,弃之在旷野。天眼者见之,即以告众人。去秽现真像,一切大欢喜。

我天眼亦然,观彼众生类。恶业烦恼缠,生死备众苦。又见彼众生,无明尘垢中。如来性不动,无能毁坏者,

佛既见如是,为诸菩萨说。烦恼众恶业,覆弊最胜身。当勤净除断,显出如来智。天人龙鬼神,一切所归仰。

复次善男子,譬如女人贫贱鬼陋。众人所恶而怀贵子。当为圣王王四天下。此人不知经历时节。常作下劣生贱子想。如是善男子,如来观察一切众生。轮转生死受诸苦毒。其身皆有如来宝藏。如彼女人而不觉知。是故如来普为说法。言善男子莫自轻鄙。汝等自身皆有佛性。若勤精进灭众过恶,则受菩萨及世尊号。化导济度无量众生。尔时世尊以偈颂曰:

譬如贫女人,色貌甚庸陋。而怀贵相子,当为转轮王。七宝备众德,王有四天下。而彼不能知,常作下劣想。

我观诸众生,婴苦亦如是,身怀如来藏,而不自觉知。是故告菩萨,慎勿自轻鄙。汝身如来藏,常有济世明。

若勤修精进,不久坐道常成最正觉道,度脱无量众。

复次善男子,譬如铸师铸真金像。既铸成已倒置于地。外虽焦黑内像不变。开摸出像金色晃曜。如是善男子,如来观察一切众生。佛藏在身众相具足。如是观已广为显说。彼诸众生得息清凉。以金刚慧搥破烦恼。开净佛身如出金像。尔时世尊以偈颂曰:

譬如大冶铸,无量真金像。愚者自外观,但见焦黑土。铸师量已冷,开摸令质现。众秽既已除,相好画然显。

我以佛眼观,众生类如是,烦恼淤泥中,皆有如来性。授以金刚慧,搥破烦恼摸。开发如来藏,如真金显现。

如我所观察,示语诸菩萨。汝等善受持,转化诸群生。

尔时世尊告金刚慧菩萨摩诃萨。若出家若在家。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书写供养。广为人说如来藏经。所获功德不可计量。金刚慧若有菩萨为佛道故。勤行精进修习神通。入诸三昧欲殖德本。供养过恒河沙现在诸佛。造过恒河沙七宝台阁。高十由旬纵广正等各一由旬。设七宝床敷以天缯。为一一佛日日造立过恒河沙七宝台阁。以用奉献一一如来及诸菩萨声闻大众。以如是事普为一切过恒河沙现在诸佛。如是次第乃至过五十恒沙众宝台阁。以用供养过五十恒沙现在诸佛及诸菩萨声闻大众。乃至无量百千万劫。金刚慧。不如有人乐喜菩提。於如来藏经受持读诵书写供养乃至一譬喻者,金刚慧。此善男子,於诸佛所种诸善根福虽无量。比善男子善女人所得功德。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

尔时世尊重说偈言:若人求菩提,闻持此经者,书写而供养,乃至於一偈。如来微妙藏,须臾发随喜。

当听此正教,功德无有量。若人求菩提,住大神通力。欲供十方佛,菩萨声闻众。其数过恒沙,亿载不思议。

为一一诸佛,造立妙宝台。台高十由旬,纵广四十里。中施七宝座,严饰备众妙。敷以天缯褥,随座各殊异。

无量过恒沙,献佛及大众。悉以此奉献,日夜不休息。满百千万劫,所获福如是,慧者闻此经,能持一譬喻。

而为人解说,其福过於彼。乃至於算数,譬喻所不及。众生之所依,速成无上道。菩萨谛思惟,甚深如来藏。

知众生悉有,疾成无上道。

尔时世尊,复告金刚慧菩萨言:过去久远无量无边。不可思议阿僧祇劫。复过是数。尔时有佛。号常放光明王如来应供等正觉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金刚慧。何故名曰常放光明王。彼佛本行菩萨道时。降神母胎常放光明彻照十方千佛世界微尘等刹。若有众生见斯光者一切欢喜。烦恼悉灭色力具足念智成就得无碍辩。若地狱饿鬼畜生阎罗王阿修罗等见光明者,皆离恶道生天人中。若诸天人见光明者,於无上道得不退转具五神通。若不退转者皆得无生法忍五十功德旋陀罗尼。金刚慧。彼光明所照国土。皆悉严净如天琉璃。黄金为绳以界八道。种种宝树花果茂盛香气芬馨。微风吹动出微妙音。演畅三宝菩萨功德根力觉道禅定解脱。众生闻者皆得法喜。信乐坚固永离恶道。金刚慧。彼十方刹一切众生蒙光明故。昼夜六时合掌恭敬。金刚慧。彼菩萨处胎出生。乃至成佛无馀泥洹常放光明。般泥洹後舍利塔庙亦常放光。以是因缘诸天世人。号曰常放光明王。金刚慧。常放光明王如来应供等正觉初成佛时。於其法中有一菩萨名无边光。与二十亿菩萨以为眷属。无边光菩萨摩诃萨於彼佛所。问如来藏经佛为演说。在於一坐经五十大劫。护念一切诸菩萨故。其音普告十佛世界微尘等百千佛刹。为诸菩萨无数因缘百千譬喻。说如来藏大乘经典。诸菩萨等闻说此经受持读诵如说修行。除四菩萨皆已成佛。金刚慧。汝莫异观。彼无边光菩萨岂异人乎。即我身是。彼四菩萨未成佛者,文殊师利。观世音。大势至。汝金刚慧是。金刚慧。如来藏经能大饶益。若有闻者皆成佛道。尔时世尊重说偈曰:

过去无数劫,佛号光明王。常放大光明,普照无量土。无边光菩萨,於佛初成道。而启问此经,佛即为演说。

其有遇最胜,而闻此经者,皆已得成佛,唯除四菩萨。文殊观世音,大势金刚慧。此四菩萨等,皆曾闻此法。

金刚慧为彼,第一神通子。时号无边光,已曾闻此经。我本求道时,师子幢佛所。亦曾受斯经,如闻说修行。

我因此善根,疾得成佛道。是故诸菩萨,应持说此经。闻已如说行,得佛如我今。若持此经者,当礼如世尊,

若得此经者,是名佛法主。则为世间护,诸佛之所叹。若有持是经,是人名法王。是为世间眼,应赞如世尊,

尔时世尊说此经已,金刚慧。及诸菩萨四众眷属。天人乾闼婆阿修罗等。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猜你喜欢
  万松老人评唱天童觉和尚颂古从容庵录六·行秀
  佛说灌顶随愿往生十方净土经卷第十一·佚名
  翻译名义集卷第十九·法云
  无想品第十一·佚名
  论华日当联布佛教于欧美·太虚
  究竟大悲经卷第四(端供二年)·佚名
  卷一百一十四(释道龚译)·佚名
  卷二·普济
  卷第二十五·道宣
  卷三百一十二·佚名
  法华义记卷第六·法云
  评道德学社丛书·太虚
  天台四教仪科解卷下(会永嘉记入於观师本文)·从义
  第七·宗鉴
  佛开解梵志阿颰经·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吴礼部师道(礼部集)·顾嗣立

    师道,字正传,婺州兰溪人。登至治元年进士第,授高邮丞。再调宁国路录事,迁建德县尹,入为国子助教,寻进博士。以礼部郎中致仕,终于家。所著有《易诗书杂说》、《春秋胡传附辨》及文集二十卷。正传自羁丱知学,善记览,工词章。发为

  • 卷二百四十六·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二百四十六粥类五言古吃茗粥作        【唐】储光羲当昼暑气盛鸟雀静不飞念君高梧隂复解山中衣数片逺云度曾不蔽炎晖淹留膳茶粥共我饭蕨薇敝庐既不逺日暮徐徐归七言古【附长

  • 唐臣传第十五·欧阳修

    ○硃弘昭冯?附硃弘昭,太原人也。少事明宗为客将,明宗即位,为文思使。与安重诲有隙,故常使于外。董璋为东川节度使,乃以弘昭为副使。西川孟知祥杀其监军李严,弘昭大惧,求还京师,璋不许,遂相猜忌,弘昭益开怀待之不疑,璋颇重其为人

  • 卷十七·楚四·佚名

    或谓楚王或谓楚王曰:“臣闻,从者欲合天下以朝大王,臣愿大王听之也。夫因诎为信,旧患有成,勇者义之。摄祸为福,裁少为多,知者官之。报报之反,墨墨之化,唯大君能之,祸与福相贯,生于亡为邻,不遍于死,不遍于生,不足以载大名。无所寇艾,不

  • 第八十三回 泄逆谋杀尽后族 矫君命歼厥渠魁·蔡东藩

      却说霍显心虚情怯,悔惧交并,霍禹对显道:“既有此事,怪不得县官斥逐诸婿,夺我兵权,若认真查究起来,必有大罚,奈何奈何!”霍山霍云,亦急得没有主意。还是霍禹年纪较大,胆气较粗,自思一不做二不休,将错便错,索性把宣帝废去,方可免

  • 第六十三回 洪宠妃卖情庇女党 陆将军托病见亲翁·蔡东藩

      却说安静生奉召入觐,偷眼一瞧,见袁皇帝面带怒容,慌忙屈着双膝,俯伏座前。老袁掷下御用报,叫她自阅,安女士已瞧过新闻栏,心下早经明白,不待再阅报章,便磕头道:“臣妾正来请罪,日前周妃欲观新剧,由臣妾随着同去,未曾奏闻圣上,还

  • 明熹宗悊皇帝实录卷之七十六·佚名

    天启六年九月庚午朔 光宗贞皇帝忌辰 奉先殿行祭礼遣镇远侯顾肇迹祭 庆陵○南京总督粮储户部右侍郎林宰以京仓积贮出浮于入胪列救弊之法一严部运以免稽迟旧例应角□羊南粮布政司官一员董其役该府通判督所属州县佐依

  • 卷之十五·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第四四二佥禀光绪十年二月初一日一二二二五--一·佚名

    大溪墘庄业户、生监等,禀请新竹知县朱:吊销已革总理锺廷英谕戳具佥禀竹北二保大溪墘庄业户曾国兴、徐国和、生员何腾凤、例贡生徐祥云、张裕光、监生陈鸿熙、徐锡荣、童生何鸣凤、徐锡龄、结首锺鸿

  • 方从哲传·张廷玉

    方从哲,字中涵,他的先祖是山东德清人。户籍隶属锦衣卫,家住京城。方从哲考取万历十一年(1583)的进士,授任庶吉士,多次迁官后升任国子监祭酒。请假在家休养,长期不出任官职,当时人们颇为称道他恬静雅正。大学士叶向高奏请任用

  • 俞通海传·张廷玉

    俞通海,字碧泉,他的祖先是濠州人。父亲俞廷玉迁徙到巢,有儿子三人,俞通海、俞通源、俞渊。元末,盗贼起事于汝、颍。廷玉父子与赵普胜、廖永安等人在巢湖结寨,拥有水师舟船千艘,多次使庐州左君弼深感窘迫,后派俞通海绕道前往联

  • 卷一百七十·雍正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一百七十 朱批噶尔泰奏摺 雍正元年七月十一日廵视两浙盐课【臣】噶尔泰谨 奏为请除堕民丐籍以广 皇仁以端风化事【臣】於雍正元年三月内见御史年熙 以山陕乐籍沉沦日久 题请削除以正风俗当蒙

  • 第42章 大学·戴圣

    大学的宗旨在于彰明自身的光明之德,在于亲爱民众,在于使自己达到至善的境界。知道达到至善的境界而后才能确定志向,确定了志向才能心无杂念,·心无杂念才能专心致志,专心致志才能虑事周祥,虑事周祥才能达到至善。万物都有其

  • 卷四百五十七·佚名

    △第二分坚非坚品第六十四之二诸天当知。诸色离即布施波罗蜜多乃至般若波罗蜜多离。受想行识离即布施波罗蜜多乃至般若波罗蜜多离。如是乃至诸色离即一切智智离。受想行识离即一切智智离。诸天当知。诸眼处离即布施波

  • 毗尼母经卷第二·佚名

        失译人名今附秦录  尼遣使受戒中。佛在世时唯有一女得。所以得者。但此女颜容挺特世所无比。若往者恐恶人抄略。是故佛听。今时若有如是比者。可得遣使受戒。其余一切要现前得具。不现前不得。师法受具中。

  • 第十 入出息相应·佚名

    第一 一法品[一]第一 一法一舍卫城……园。二……说曰:三“诸比丘!修习于一法、多修者,则有大果、大功德。以何为一法耶?入出息念是。诸比丘!于入出息念,云何修习、云何多修者,则有大果、大功

  • 晏子春秋集释·吴则虞

    训诂著作。8卷。吴则虞著。中华书局1962年初版。正文沿用湖南思贤书局清人苏舆校本,断句参用明人杨慎本、凌澄初本,及王舟瑶圈点本。吸取前人四十余种笔记、校证、注释的研究成果,并以案语形式著录己见。证引广博,折

  • 八十一梦·张恨水

    长篇小说。张恨水著。 写于1939年。同年12月开始在《新民报》连载。1941年由南京新民报社初版。书名《八十一梦》,实则只有十四梦。而这十四梦之间,并没有内在的联系,所以名为长篇,实则是短篇的结集。小说运用“说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