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大休珠禪師語錄目錄

目錄

卷第一(住曹溪南華禪寺目次)

上堂

晚參

示眾

法語

卷第二(住檇李白蓮禪寺目次)

上堂

晚參

示眾

法語

卷第三(住檇李定隱禪寺目次)

上堂

晚參

示眾

行實

卷第四(住大覺妙濟禪寺目次)

上堂

晚參

示眾

法語

機緣(附諸剎)

卷第五(住湖州密印禪寺目次)

上堂

示眾

頌古

佛事

雜著

卷第六(住越城天華禪寺目次)

百問上(附答頌)

卷第七(住越城天華禪寺目次)

百問下(附答頌)

卷第八(住曹溪南華禪寺目次)

書問上

卷第九(住曹溪南華禪寺目次)

書問下(附諸剎)

卷第十(住曹溪南華禪寺目次)

普說上

卷第十一(住曹溪南華禪寺目次)

普說下(附諸剎)

卷第十二(住曹溪南華禪寺目次)

行狀

塔銘

大休珠禪師語錄目錄終

猜你喜欢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六十一·澄观
  卷第三十四·居顶
  悦乐龙王品第十三·佚名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皮革事卷上·佚名
  清净品第十六·佚名
  增壹阿含经卷第二十五·佚名
  卷四百八十七·佚名
  舍利弗陀罗尼经·佚名
  佛说象腋经·佚名
  佛说四辈经·佚名
  宗镜录卷第六十六·延寿
  三峰藏和尚语录卷第十·三峰法藏
  摄大乘论释 第六卷·无性
  卷下·佚名
  菩萨本生鬘论卷第十三·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四百五·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四百五马类三言古天马歌         【汉】乐 府太乙贶天马下霑赤汗沬流赭志俶傥精权奇籋浮云晻上驰体容与迣万里今安匹龙为友五言古系马          【梁】简文帝青

  • 卷二百七十二 熙寧九年(丙辰,1076)·李焘

      起神宗熙寧九年正月盡其月   春正月戊午朔,不視朝。   己未,廣南西路轉運司言交賊攻邕州,效用人禦敵,殺傷賊頗眾。詔降東頭供奉官空名宣與經略司書填,以賞獲首級及別有功之人,餘優與支賜。   辛酉,廣南西路都監張

  • 卷十·谷应泰

      ○故元遗兵太祖洪武三年春正月癸巳,上以王保保为西北边患,命右丞相信国公徐达为征虏大将军,浙江行省平章李文忠为左副将军,都督冯胜为右副将军,御史大夫邓愈为左副将军,汤和为右副将军,往   征沙漠。上问诸将曰:“元主

  • 第三十四回 王骥讨平麓川蛮 英宗败陷土木堡·蔡东藩

      却说司礼监王振,因太皇太后既崩,遂得肆行无忌。先是太祖置铁牌于宫门,高约三尺,上铸“内官不得干预朝政”八字,振竟将铁牌携去。自在皇城筑一大宅,宅东建智化寺,竖碑祝厘,侈述功德。翰林院侍讲刘球,上言十事,大旨在勤圣学,

  • 提要·曾巩

    钦定四库全书     史部四 隆平集        别史类 提要 【臣】等谨案隆平集二十卷旧本题宋曾巩撰巩字子固南丰人嘉佑二年进士调太平州司法参军召为集贤校理出知福明诸州神宗时官至中

  • 附录二绿野斋集钞选文·佚名

    上程制军书覆兴泉永观察周芸皋书上程制军书按察使衔福建台湾道刘鸿翱上书大人阁下:公奏自台湾内渡后任事情形,外官因循疲玩,福省为甚;惟先教后劾,执法任怨,力求挽此颓风。仰见公勤求治理之至意。翱窃以为欲属吏之不因循疲玩

  • 卷十五·朱轼

    钦定四库全书史传三编卷十五大学士朱轼撰名臣传七汉李固 杜乔李固字子坚汉中南郑人司徒合之子也固貌状有奇表鼎角匿犀足履龟文少好学常步行寻师不远千里遂究览坟籍结交英贤四方有志之士多慕其风而来学京师咸叹曰是复

  • 平定两金川方略卷十七·阿桂

    正月甲寅上命军机大臣曰昨温福将千总韩世贵押送到京业经军机大臣询问亦无别情该弁前与小金川打伏被贼拘留此等微末武弁原不必责以大义自可无庸加罪着令回至川省仍交温福随营差委丙辰桂林奏言【臣】查卡丫东北山梁五道

  • 兵一二·徐松

    捕贼二神宗熙宁元年八月三日,诏:「访闻祁州界有军贼刘亨等结集,自称在暗强人。仰转运司严责地分及侧近捕盗官会合捉杀,须管日近败获。」 十一月十二日,诏:「访闻河北诸路自十月后来,所在贼盗甚多及逃走军人不少。其贼盗,严责

  • 易经·系辞下传·第一章·佚名

    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 因而重之,爻在其中矣。 刚柔相推,变在其中矣。 系辞焉而命之,动在其中矣。 吉凶者,贞胜者也。天地之道,贞观者也。日月之道,贞明者也。天下之动,贞夫一者也。 夫乾,确然示人易矣。夫坤,聩然示人简矣。爻

  • 論衡校釋附編一·黄晖

      論衡佚文   伯夷、叔齊為庶兄奪國,餓死首陽山,非讓國與庶兄也,豈得稱賢人乎?意林。周廣業曰:「此似出刺孟篇。而文異,義亦未安,疑有誤。」按:此出定賢篇。   天門在西北,又見御覽二、事類賦一。道虛篇亦見此句。地戶在

  • 东溪日谈录卷十四·周琦

    史系谈下西晋魏晋王司马炎汉亡废魏元帝为陈留王遂簒其位而为晋武帝者其志起于司马懿之将蜀司马师之废立司马昭之称公取蜀所致也故即位之初追祖懿为宣帝伯父师为景帝父昭为文帝而报本焉或曰禅然乎以愚观之炎世臣魏也非

  • 第二章 7·辜鸿铭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辜讲孔子的一位学生(子游)也问过孔子同样的问题,孔子回答:“如今孝子的责任仅仅意味着能够赡养其父母,然而你也养着狗呀、马呀的,如果对老人没有爱心和

  • 卷三十九·沈廷芳

    钦定四库全书十三经注疏正字卷三十九山东按察使沈廷芳撰仪礼防服第十一○子夏传【下注字衍】衣服年月亲疎降杀之礼也防必有服所以为至痛餙也【也防以下一十二字脱从释文及考注挍降误隆】已弃亡之耳【脱弃字从疏挍】疏

  • 第九年海潮音之回顾·太虚

    ──十八年五月在灵隐寺作──海潮音由钱诚善、王诚普二居士主持办理,又一年有余矣。余负审定之名义,去年漫游欧、美,深以未能尽责为歉!顷之、养痾灵隐,始取第九年全年海潮音复阅之,随感录之如次:余之著述,见于第九年海潮音者

  • 卷第十·应庵昙华

    应庵和尚语录卷第十嗣法门人 (守诠) 等编颂古世尊初生一手指天一手指地云。天上天下唯。我独尊草木无端拈出来。更加注脚放痴呆。西天此土谁知己。夜半优昙火里开。世尊拈花金色头陀忽破颜。看来也是管窥斑。当时若

  • 九还七返龙虎金丹析理真诀·程昭

    九还七返龙虎金丹析理真诀。题程昭撰,当出於宋代。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真部方法类。

  • 文殊师利法宝藏陀罗尼经·佚名

    一卷,唐菩提流志译。一名文殊师利菩萨八字三昧法。为八字文殊法之本经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