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曹溪大休珠禪師六會語錄總序

自達祖傳衣止于盧祖,是有一花五葉之識。曹溪為禪門之大宗,猶夫洙泗為儒門之大宗也。儒門以日月傳,自十哲迄孟子,藉有六經微言,而諸儒輩出晦蝕反深禪門以一燈傳自馬馱迄葦渡,始稱西來直指,而嗣法爭光。長夜復旦,洙泗澹泊,收拾不住者,翻藉曹溪以灌溉之。金絲堂鼓鐘寥闃無聞者,悉托大雄殿鐘鼓以導揚之。自唐宋迄明如王右丞蘇玉局王文成一輩,世出世間,伶俐英傑,漢子日在詩書禮樂場中,而濡染曹溪一滴,以佐汪洋,作略者固指不勝屈突。況乎前身後身,前波後波,改頭換面,翻筋轉斗,總不越無始劫來個中一副性命根器者乎?此儒佛圓通之解也。五宗各別門庭,究不越截斷眾流函蓋乾坤兩種義趣,能截斷者,必能函蓋而自青原。迄曹洞畢竟函蓋之義趣居多能函蓋者,必能截斷。而自南嶽迄臨濟畢竟截斷之義,趣居多二宗所有觭立,可久可大。若溈仰雲門、法眼三宗,就流傳語句離,即參觀究、無越二宗義趣其宗。一出南嶽,二出青原名分,實合有傳無絕也。埽道人目擊雲門、湛天童密、兩大老標幟、江南繩鞋、拄杖往還,相錯得法於湛者輒自密來,得法於密者,輒自湛來,只就大休和尚淵源溯而上之為象田,即念為龍門石雨兩和上,以洞上真鋼刮人眼膜者,謂於濟上淵源不水乳,針芥于曹洞不可也。獨怪比來截斷門庭,一切消歸函,蓋欲剖濟與洞,不得何煩以濟角洞,此又洞濟圓通之解也。埽道人,滄桑後,從南雍奉假還居東皋,與白蓮古剎咫尺,時得偕休和尚落草盤桓嘗屬作妙濟定隱兩錄弁辭矣。甲午秋,應張總鎮雲臺之請,飛錫曹溪南華道場,為余本師憨山肉祖中興之地。余以步趨夙,因瓣香托供,棹送北閘外十餘里,遇雨大注而返。自此法翰數臨萬里,覿面方委筆曹溪全錄總序,附藏流通于楞嚴般堂,而寂音俄至,踐諾未遑,賴有嗣法堂頭某公鳩工授梓于諸錄中約略存半。始自越城天華而苕溪,密印而大覺,妙濟而檇李白蓮,定隱而特首之,以曹溪實終之以曹溪六會中橫說、豎說、熾然說無間說。年來廣長舌,已從一指頭遍覆三千大千世界矣。到南華時,安眾普說有云:此道場,六祖去後,冷落千餘載;憨山大師謝世,又經三十餘秋,法門衰相,祖道荒涼。山僧既入祖師門,當行祖師事。六祖憨師所立法則不可違犯,所行規矩依而行之,不可動著一絲毫許。何故?佛佛道仝,豈有他哉?又有設供獻六祖肉身拈香,法語設供獻憨山大師肉身現在天峙崗法語,又與埽道人手書有曹溪仗、憨大師法則,叢林尚井井。有條大師自著年譜,一到合山,大眾如飢渴之得飲食,望發板來,永垂不朽云云。因憶憨山曹溪大眾苦請匡山大眾苦留。時有徼六祖靈得托骨之語,再度庾嶺時有到水窮山盡處梅花無數嶺頭香之句。意終,曹溪兆已早見,一到,即擇地營塔,恰歲而示寂,更歷二紀之久,其間迎龕五乳歸龕,曹溪數四反覆,始得肉身出現,媲美盧祖死生去來,全得自主的的威音那畔所希有事今休和尚一入曹溪,而緇白歸之如市,佛祖揚于中天,五千眾集,挈洞濟之綱維;期月化成,振宗教之領袖。更復預知時至,不昧先幾,從曹溪與嗣法定隱鶴林茂公書

猜你喜欢
  大般涅槃经 第十七卷·佚名
  卷二十一·佚名
  第二十四卷·圆瑛
  卷十八·佚名
  称赞净土佛摄受经全文·佚名
  成唯识论观心法要卷第四·智旭
  佛说大摩里支菩萨经卷第六·佚名
  摄大乘论释 第十一卷·世亲
  卷第二(弥沙塞)·佚名
  佛说延寿命经·佚名
  成唯识论述记卷第六(本)·窥基
  菩提场所说一字顶轮王经 第二卷·佚名
  说罪要行法·义净
  修行道地经卷第五·佚名
  潮音草舍诗存续集·太虚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一百十 志八十五·赵尔巽

      ◎选举五   △封荫推选   封赠之制,文职隶吏部,八旗、绿营武职隶兵部。顺治间,覃恩及三年考满,均给封赠。康熙初,废文、武职考满封赠。   文职封赠之阶,初正一品、特进、光禄大夫,寻改光禄大夫。从一品光禄大夫,后

  • 卷九十九·国朝·蒋一葵

    【李攀龙】 〔字于鳞,号沧溟,济南人。嘉靖间,官按察使。其诗多风尘字样,人谓之李风尘。其终也,以举笔作文,心痛即死。何大复亦然。〕 李于鳞为按察副使视陕西学,而乡人殷者来巡抚。殷以刻核名,尤傲而无

  • 十国春秋卷八十·吴任臣

    检讨呉任臣撰吴越四忠献王世家忠献王名佐【五代史宋史作佐表忠观碑作仁佐】字祐文穆王第六子母许氏以宝正三年七月二十六日己巳生佐于功臣堂初孝献世子居监抚文穆王治其府于城北将俾居之一日世子与佐戏采于青

  • 元胄传·魏徵

    元胄是河南洛陽人,西魏昭成帝的第六代子孙。 祖父元顺,西魏的氵仆陽王。 父亲元雄,武陵王。 元胄小时候就英勇果敢,练就了多种武艺,美髯虎须,看上去凛然不可侵犯。 北周齐王宇文宪一见他,就把他当作壮士,招到自己的身边。 元

  • 船上·沈从文

    住在那小旅馆实在不是个办法,每天虽只三毛六分钱,四个月来欠下的钱很像个大数目了.欠账太多了,非常怕见内老板,每天又必得同她在一桌吃饭.她说的话我可以装作不懂,可是仍然留在心上,挪移不开.桃源方面差事既没有结果,

  • 卷三十九·雍正

    钦定四库全书大清圣祖合天弘运文武睿哲?俭寛裕孝敬诚信中和功德大成仁皇帝圣训卷三十九蠲赈二康三十一年壬申二月甲申上谕户部朕勤求治理念切民依凡有往来人等必以年岁之丰歉雨泽之有无一切闾阎情形备悉谘访前闻陕

  • 盛泽承·佚名

    盛泽承先生小传盛恩颐先生字泽承逊清邮传部尚书杏荪宫保之四公子也生而聪秀年稍长即入北京邮传部高等实业学堂肄业各科成绩均优为同学中之秀出者旋赴英吉利入伦敦大学未几复留学美国入哥伦比亚大学数年而归宣统二年又

  • 卷十三·汪克宽

    <經部,春秋類,春秋胡傳附錄纂疏欽定四庫全書春秋胡傳附録纂疏卷十三元 汪克寛 撰僖公下【戊襄王十子九年】二十有七年【晉文三齊孝十卒衛成二蔡莊十三鄭文四十曹共二十陳穆十五杞桓四宋成四秦穆二十七椘成三十九】

  • 卷十七·王昭禹

    钦定四库全书周礼详解卷十七宋 王昭禹 撰春官宗伯惟王建国辨方正位体国经野设官分职以为民极乃立春官宗伯使帅其属而掌邦礼以佐王和邦国【春于五常为仁仁所以出礼故春官以为职而本诸仁孔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则仁为礼

  • 卷九十二·道世

    △利害灾第九十二(此有二部)▲述意部第一夫三界含识,四生禀命,六情攀缘,七识结业。欲火所烧,贪心难满。事等驶河,乍同沃焦。故以尺波寸影,大力所不能驻;月御日车,雄才莫之能遏。其间饮苦避毒,抱痛衔悲。身口为十使所由,意思乃八疵

  • 银货两讫·佚名

    诚拙禅师在圆觉寺弘法时,法缘非常兴盛,每次讲经时,人都挤得水泻不通,故信徒间就有人提议,要建一座较宽敞的讲堂。有一位信徒用袋子装了五十两黄金,送到寺院给诚拙禅师,说明是要捐助盖讲堂用的。禅师收下后,就忙

  • 妙法莲华经玄赞卷第八(末)·窥基

    沙门基撰法师品三门分别。一来意。二释名。三解妨来意有三。一者上来最初一品序。述因由。次有八品名为正宗。前引信解品云。今此经中唯说一乘。此品又云开方便门显真实相。即以一乘正为经宗逗二乘者不定姓又并授记讫

  • 新华严经论 第二十四卷·李通玄

    长者李通玄撰 六又发大愿已下。至无有休息。有五行半经。明愿化一切三界四生众生皆安住一切智智广大无休息分。此一段明教化三界四生法。欲界心多者。劝令观诸法苦空无常对治欲恶。修诸善法乐清净定。净治心垢离贪嗔

  • 半夜雷轰荐福碑·马致远

    元杂剧剧本。简名《荐福碑》。末本。马致远撰。剧叙范仲淹与张镐是幼年的朋友,范奉旨到江南访贤,临行宋公序嘱其为女访婿。范仲淹访张镐,见其在张浩家课馆为生,便劝他入朝为官,并给了他3封引见书信。张镐投递第一封信给黄

  • 万历野获编·沈德符

    一名《野获编》。笔记。明沈德符(1578—1642)撰。三十卷,补遗四卷。德符有《顾曲杂言》已著录。本编为其追忆祖父及父亲所述明代朝野掌故和自己的见闻杂事而成。原本正编二十卷,成书于万历三十四年(1606),续编十二卷,

  • 称赞大乘功德经·佚名

    一卷,唐玄奘译。佛在宝华殿,德严华菩萨问:何等是新学菩萨恶友宜远离者?佛言无如乐二乘之人,宁堕地狱,不可起二乘之作意。次明谤大乘之罪,及释大乘之名义。

  • 三弥勒经疏·憬兴

    亦称《弥勒经料简记》。佛典注疏。唐新罗僧憬兴撰。一卷。是沮渠京声译《弥勒上生经》、鸠摩罗什译《弥勒下生经》及竺法护译《弥勒成佛经》的注释书。释《弥勒上生经》部分分为五个方面:(1)述教兴缘起;(2)广辨教宗体

  • 五灯全书·霁仑超永

    凡一二○卷,另有目录十六卷。清代霁仑超永编,康熙三十六年(1697)刊行。收于卍续藏第一四○册至一四二册。目录卷首附有序文、进呈奏疏、凡例等。全书内容系超永自五灯会元等诸传灯录中摘其要者,并费时十余年亲往各地搜集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