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佛说四辈经

西晋月氏国三藏竺法护译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诸四辈弟子天帝龙鬼神质谅神。皆诣祇树稽首佛足。却就常位坐。佛告诸弟子。吾今所出经法所可教诫。皆自各守其意念。末世毒然之时。四辈弟子。若出家若居家修道。皆狂醉众色。不复承用佛经法。专愚自用。便使吾道薄淡。令世人谤讪吾道。信是弟子慠慢所致。鹙鹭子整衣服叉手一心。听佛说四辈经如是。

  佛言。若末世男子。能出家除剃头发为道者。第一去离爱欲志存大乘。常当慈悲喜护为主。去想行。普念一切蜎飞蠕动之类。视之如身无异。不得妄起恚怒。深入明度。常以明度权便。诱致曚冥使入无极。以戒德除心秽病。不得为世间之业。能行此者便可出家。名曰道士。不可依恃吾法。自以出家为信。不专念道。或能有下贱之人。倚道自活。无益一切而但出意说。为人师主轻薄戏调。不自捡察使尊法薄淡。世人不信。非吾出家弟子之法也。

  佛言。若有女人。出家除发为道以去爱欲。当专精静处。不得与出家男子同庙止。若行师受当有等类。不得独往禀受。常当晚出早还。不得妄出庙宿止。但得教授女人。不得教授男子。所著衣服。不得刻绘帛彩色苾芬。不得轻言戏语。不得贪财宝物。戒行清净名曰出家道人。若轻言戏调未语预笑。心志不寂意行秽浊。恶口骂詈轻言不节。不能静处。憍慢自大不自捡敕者。虽复出家。故是贱人非出家弟子也。

  佛言。若有男子。心志系道不能出家者。在于爱欲之中。当受持五戒月六斋。第一孝顺父母治家养子。朝暮烧香然灯稽首三尊。悔过十方。恭敬四辈。不得慢轻自大。去离悭贪常以至诚。不得欺殆世人。不得与世间人妻妇坐起同席。住行相随同室异床。除去四事以四等心。普视一切。老者若父若母。少者若弟若子。恒以明度法药洗除众病。不得妄嗔恚骂詈。常以无极方便。诱解世人使入大乘。不得为新学者说深经奥妙之义。当为除想识无挂碍者。不得绮饰衣服。不得与世间妻女戏调言语。往来报答以致因缘。如是者为清净道人。若行不清净贪利财色。或于世俗绮饰衣服。互相翘举。但结非恶眄睐所欲。轻言戏调未语预笑。托己同法口说妙言。外似清虚内怀贪惑。心存财帛以自供给。活于妻子。慢佛尊经不复修学。反习外道之术。世药解奏符咒厌说。疗治众病。因缘外道解奏之术。或于财帛勾束上下。贼意欲得因解奏之术。不持吾法。当来者却皆由斯辈。是故非吾法学弟子也。

  佛言。若有女人不能出家。在于爱欲之中心乐道者。当持五戒月六斋。孝顺父母姑嫜叔妹夫婿。不得挝骂儿子婢使。不得轻行来宿止他家。不得与世间男子语言调弄譺笑。不得妄嗔恚骂詈恶口。不得证说他人恶。不得陷人儿子妻妾奴婢过恶。恒当专精念道为上首。不得与世间凡人说法颜貌。不得与人男子相斥。不得教他人男子。不得说世间吉凶善恶灾变之相。不得憍慢自大。昼夜三时烧香稽首三尊。悔过十方禀受经行。言数自劝。不得希望供养贪利财帛。不得嫉妒夫主。当自贱女人身。愿为男子转身受福。可得上天宫观自然。是清信女人学道之法。若不孝顺。憍慢姑嫜嫉妒夫主。挝骂奴婢造恶。自是怨恨恚怒毒意向人。行者如是。是为非法学女人弟子也。

  佛告诸弟子。清慎汝心守护身口。恒以四等济众生已。道宝之慧恩施一切。如佛教诫必得度世。弟子诸来会者。闻佛说经欢喜奉行。作礼而去。

    佛说四辈经

猜你喜欢
  第一百零一章 未完·佚名
  卷二·普济
  佛说众许摩诃帝经卷第五·佚名
  高僧傳卷第十三(興福經師導師)·慧皎
  僧伽吒经卷第一·佚名
  卷第一百八十三·佚名
  佛说金耀童子经·佚名
  知众生本行品第十七·佚名
  卷之三·佚名
  佛教日报发刊题辞·太虚
  释迦氏谱·道宣
  众事分阿毗昙论 第六卷·佚名
  中阿含经卷第十·佚名
  卷一·佚名
  妙法圣念处经卷第六·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陈耆卿·唐圭璋

      耆卿字寿老,号筼窗,临海人。淳熙七年(1180)生。嘉定七年(1214)进士。嘉定十一年(1218),青田县主簿。十三年(1220),庆元府府学教授。宝庆三年(1227),校书郎。绍定五年(1232),著作佐郎。官至国子司业。端平三年(1236)卒。有筼窗集,自永乐

  • 第四折·郑光祖

    (蔡相引祗从人上,云)老夫蔡邕是也。今有王粲献上万言长策,圣人见喜,着他做天下兵马大元帅,只在早晚将到。左右,与我请将曹子建着人相请,须索走一遭去。左右报复去,道有曹子建在于门首。(祗从报科,云)报的老爷得知,曹学士来了也。(

  • 鹤年诗集卷一·丁鹤年

    (元)丁鹤年 撰○五言古诗采莲曲采莲复采莲仍唱采莲曲若欲知苦心须食莲中肉采莲复采莲踟蹰一何久不愁花妬容惟恐刺伤手采莲复采莲藕亦不可弃申有不断丝似妾纒绵意采莲复采莲争如采荷好花谢叶独存团圆以终老采莲复采莲湖

  • 古神祠前·戴望舒

    古神祠前逝去的暗暗的水上,印着我多少的思量的轻轻的脚迹,比长脚的水蜘蛛,更轻更快的脚迹。从苍翠的槐树叶上,

  • 卷三十五·施元之

    <集部,别集类,北宋建隆至靖康,施注苏诗>   钦定四库全书 施注苏诗卷三十五 宋 苏 轼 撰 施元之 原注 武进邵长蘅 删补 诗四十五首 【起南迁尽在惠州作 施注缺今补】 壶中九华诗【一统志九华山在青阳县旧名九

  • 卷二十四·沈德符

      ○畿辅【煤山梳妆台】今京师厚载门内逼紫禁城,俗所谓煤山者,本名万岁山,其高数十仞,众木森然。相传其下皆聚石炭,以备闭城不虞之用者。余初未之信,后见宋景濂手跋一画卷,载金台十二景,而万岁山居其一。云鞑靼初兴时,有山忽

  • ◎黄灵离沪记·李定夷

    黄公克强之灵榇,于五年十二月廿三日,发引回湘。清晨九时,各界来宾陆续莅止。除黎大总统代表李书城、冯副总统代表师景云、陆军总长代表曲同丰、财政部代表姚家驹、交通部代表周宗泽、参众两院议员林森马君武王湘等五十余

  •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一 列传二百六十一·纪昀

    列传元 【十五】○元十五董文炳【士选】 张弘范【弘略】董文炳张弘范△董文炳董文炳字彦明俊之长子也幼警敏善记诵岁乙未以父任为藁城令同列皆父时人轻文炳年少吏亦不之惮文炳明于听断未几同列 束手下之县贫重以旱蝗

  • 六四四 谕温常绶罚俸三个月之处着注于记录抵销·佚名

    六四四 谕温常绶罚俸三个月之处着注于记录抵销乾隆四十四年八月三十日又奏四库全书处记过三次之温常绶,阅校迟延,请照例罚俸三个月一疏,奉谕旨:温常绶罚俸三个月之处,着注于记录抵销。(起居注册)

  • 三九二 两淮盐政寅着奏发回书籍请留馆阁之储折·佚名

    三九二 两淮盐政寅着奏发回书籍请留馆阁之储折乾隆四十二年六月十五日奴才寅着跪奏,为奏请两淮原进书籍,恳恩留备馆阁之储事。乾隆四十二年四月十二日奉上谕:前经降旨令将各省进到书籍于每书面页注明年月姓氏,云云。奴才

  • 象台首末卷五·胡知柔

    (宋)胡知柔 编○谥札赐谥省札承议郎干办行在诸司胡知柔札子知柔一介谬庸误蒙拔擢伏念先父夣昱于寳庆初任大理评事值有诏求直言时真公德秀魏公了翁洪公咨夔相继明辩济邸事而先父身为法官亲阅案牍遂上疏极论请亟行追赠褒

  • 月赤察儿传·宋濂

    月赤察儿,姓许兀慎氏,博尔忽之孙。博尔忽效力于太祖,为第一千户,在战争中阵亡。月赤察儿的父亲失烈门,曾随宪宗征六诏等城,也阵亡。月赤察儿禀性仁厚勤俭,体态英伟,看去如神一般,孝敬母亲。世祖闻其贤,且怜悯其父阵亡,十六岁时就

  • ●牧令要诀·壁昌

    衔名日知州知县举一州一县之地理民情。利弊疾苦均应知之。方足以仰副钦定衔名之义。凡选补一缺。其初念未有不要作好官。以冀名实兼收者接印后。以为新履斯任。人地生疏。久而自知。迨被私累之催索交代之纠缠。又以一

  • 卷二百十四之三·雍正

    <史部,诏令奏议类,诏令之属,世宗宪皇帝朱批谕旨>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二百十四之三 朱批郝玉麟奏摺 雍正八年正月二十四日广东总督【臣】郝玉麟谨 奏为盐政流弊仰祈 睿鉴事窃【臣】前奏谨陈两广盐政事摺内荷蒙朱

  • 居业録卷二·胡居仁

    (明)胡居仁撰○学问第二圣学以敬为本者敬可以去昏惰正邪僻除杂乱立大本圣贤工夫虽多莫切要如敬字敬有自畏愼底意思敬有肃然自整顿底意思敬有卓然精明底意思敬有湛然纯一底意思故圣学就此做根本凡事都靠着此做去存养省察

  • 卷十四·毛应龙

    钦定四库全书周官集传卷十四    元 毛应龙 撰攻金之工筑氏执下齐冶氏执上齐陈氏曰总説金工之事故序于前 郑锷曰所制之器不同所用之齐亦不一故有上齐下齐之别焉齐如食医所谓食饮膳羞八珍之齐齐限量也所用之物各

  • 增壹阿含经卷第二十·佚名

    东晋罽宾三藏瞿昙僧伽提婆译声闻品第二十八(一)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城迦兰陀竹园所。与大比丘众五百人俱。是时。四大声闻集在一处。而作是说。我等共观此罗阅城中。谁有不供奉佛.法.众作功德者。由来无信者。当劝令信

  • 第九十一章 婆罗兹加玛普奢等四王·佚名

    此[王]殁后,于此婆罗兹加玛普奢(普罗加玛婆夫第五世)与贤明之奇玛婆夫(奇玛婆夫第四世或三世)有此等二人之王。(一)由此于摩诃提河畔,美乐名高之倍罗睹尼都,于奇加玛婆夫王之时代,称为阿罗伽库那罗,于义利族出身,于威光信仰之所饰,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