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开圣禅院语录序

嘉兴大藏经 山晖禅师语录

开圣禅院语录序

维皇降衷无智愚贤不肖一也一者维何本来各具之圣心也然惟大人惟能不失其赤子之良惟君子惟能独存其几希之念夫岂大人君子之受畀于天者独异于俦人也欤哉畀不异而大人君子异异之以克全其天而不汩此本来各具之圣心焉耳俦人去天日远则蔽锢日深蔽锢愈深则去天愈远此而非有以开之顾安能复见其各具之良而不让大人君子以独全之异也哉师灵岩人而克全其天者也髫年颖寤志趣不凡绝噬欲而究根宗薄经生而穷性命遨游三吴楚蜀间宗天童报恩旁及梁山卧龙诸大师之教而手飞绛雪腹饱玄霜万虑皆空一镫独朗犹自博极经史淹贯百家字妙钟王而三峡墨涛寒诗羞李杜而八斗文渊洁踞临济之席者舍师而外殆难先屈一指矣岁辛卯锡挂 峨远迩欣慕维时自王公勋府而外如大中丞开少钱公将军和甫杨公侍御上林朱公孟六喻公大参受伯涂公监司仲如喻公百汪熊公山涵刘公元戎云夫罗公还初王公御极王君邑令五屼张君暨诸哲士高良争先倒履于龙门雍门高蓝之间三辟法坛廷师振铎供帐甚盛俦人毕集诸所叩发靡弗言下了了闲即理涉深微言难骤喻师又广之以老庄觉之以孔孟再三开示以指归要道初不骇精索怪欺鬼谈天作他人蒙头蔽脸伎俩则是师之释释而道者也师之道道而儒者也棒头喝底聋瞆皆惊无智愚贤不肖咸复见其本来各具之圣心而不专逊美于大人君子矣其畴开之也哉其畴开之也哉门人辑语录额其编曰开圣诚哉有参天之力也梓以传镫应知功不在禹下。

沅州萧元会际明甫撰

猜你喜欢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论卷上·佚名
  顯揚聖教論卷第十八·欧阳竟无
  佛说灌洗佛形像经·佚名
  阿毗达磨识身足论 第二卷·佚名
  征求佛生年考·太虚
  敘·丈雪通醉
  卷七十·佚名
  无极宝三昧经卷下·佚名
  卷五百五十六·佚名
  卷四十一·佚名
  卷第二十一·晦翁悟明
  摩利支菩萨略念诵法·佚名
  如幻品第二十九·佚名
  佛说法乘义决定经卷中·佚名
  明觉禅师瀑泉集卷第四·重显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申国章·唐圭璋

      待考。   鹧鸪天   十载分符衣绣衣。裳阴处处浙东西。政成已可书银笔,词鹿仍堪付雪儿。   春未半,日方迟。御沟金袅柳如丝。风池留得梅花住,欲与先生荐寿卮。

  • 提要·吴子良

    (臣)等谨案荆溪林下偶谈四巻不着撰人名氏以所载文字好骂一条知其姓呉书中推重叶适不一而足姚士粦跋谓以水心集考之惟有即事兼谢呉民表宣义诗六首及答呉明辅一书不知即其人否案元无名氏南溪诗话引此书一条称为吴子良荆溪

  • 御选明诗卷九十四·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明诗卷九十四五言长律三黄鳯翔秋声新秋凉似洗噫气发清商木落空山月乌啼永夜霜断云喧故鴈零露泣寒螀戍角三城外闺砧一水傍天高声更逺院寂听偏长悄悄悲秋客徘徊正倚牀蟋蟀莎鸡闲振羽野外作秋声为怯霜前

  • 卷五十三·黄以周

      钦宗   △靖康元年(丙午,一一二六)   1、二月,(案:《四史朔闰考》:是月丁酉朔。) 丁酉,李纲、郑望之至虏营,金先遣纲归。是夜,宣抚司都统制姚平仲率步骑万人劫金寨,以败还。初,种师道以“三镇不可弃,城下不可战。朝廷姑坚守

  • 十九 曹寅奏请圣安并报江南大获摺·佚名

    康熙四十年九月十六日 江宁织造.郎中臣曹寅谨奏:恭请圣安。 臣寅伏闻圣驾巡方,远涉鹿塞鸡林,身系包衣奴役,不能随奉宸游,少效犬马之力。今闻皇上回銮,谨具摺恭请圣安。 今年江南各省皆大获丰登,民安物阜,一并奏闻。伏乞睿鉴。

  • 卷一下·沈枢

    <史部,史钞类,通监总类> 钦定四库全书 通监总类卷一下     宋 沈枢 撰帝学门 唐太宗观隋炀帝集 贞观二年上谓侍臣曰朕观隋炀帝集文辞奥博亦知是尧舜而非桀纣然行事何其反也魏徵对曰人君虽圣哲犹当虚已以受人

  • 卷七 檀弓上第三·郑玄

    大公封于营丘,比及五世,皆反葬于周。(齐大公受封,留为大师,死葬于周,子孙生焉,不忍离也。五世之后,乃葬于齐,齐曰营丘。○大音泰,注及下注“大史公”皆同。离,力智反,下“相离”同。)君子曰:“乐,乐其所自生。礼,不忘其本。(言其似礼乐

  • 治學第一·徐干

      昔之君子成德立行,身没而名不朽,其故何哉?學也(此二字徐本脱)。學也者,所以疏神逹思,怡(《御覽》卷六百七作"治")情理性,聖人之上務也。民之初載,其矇未知。譬如寶在於玄室,有所求而不見(此四句《御覽》作"初學則如夜在玄室,所

  • 卷一百五十六·山井鼎

    钦定四库全书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卷一百五十六日本山井鼎物观 撰礼记注疏第四十四存旧礼记正义卷第五十三【宋板】丧大记第二十二礼记十三郑氏注【古本】礼记卷第十三丧大记第二十二礼记郑氏注【足利本】丧大记第二十二

  • 卷十五·鄂尔泰

    <经部,礼类,仪礼之属,钦定仪礼义疏钦定四库全书钦定仪礼义疏卷十五聘礼第八之一正义郑氏康成曰大问曰聘诸侯相于久无事使卿相问之礼【贾疏下记云久无事则聘焉故郑据久无事而言】小聘使大夫【贾疏下经云小聘曰问其礼如

  • 条例·方苞

    条例一汉艺文志列周官五篇于礼家后人因谓之周礼其实乃成周分职命事之书也春秋传曰先君周公作周礼而所称则是书所无盖周公监于二代以定五礼必有成书谓之周礼用别于夏殷散亡既久其存者如仪礼十七篇犹其支流若是书则六官

  • 八经·韩非

    一、因情凡治天下,必因人情。人情者,有好恶,故赏罚可用;赏罚可用,则禁令可立而治道具矣。君执柄以处势,故令行禁止。柄者,杀生之制也;势者,胜众之资也。废置无度则权渎,赏罚下共则威分。是以明主不怀爱而听,不留说而计。故听言不

  • 卷九十二·佚名

    △发胜志乐会第二十五之二尔时弥勒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初业菩萨既出家已,未得慧力而欲得者,当舍何法。当修何法。未生慧力能令出生已生慧力能令增长。佛告弥勒菩萨言:弥勒。初业菩萨既出家已,欲令慧力而得增长。当於利

  • 开元释教录卷第十·智升

    总括群经录上之十  叙列古今诸家目录古经录一卷。  右寻诸旧录。多称为古录。似是秦始皇时释利防等所赍经录旧经录一卷。  右似是前汉刘向校书天阁。往见有佛经。即谓古藏经录。谓孔壁所藏。或秦正焚书。人中所

  • 卷第五十八·佚名

    阿毗达磨顺正理论卷第五十八尊者众贤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辩贤圣品第六之二此中余部有作是言定无实乐受唯是苦。云何知然由理教故。由何等理后苦增故。谓于一切所作事业及威仪中。若久习住皆于后位苦增可得。理必无

  • 命理约言·陈之遴

    《命理约言》是清代的命理典籍。四卷,陈素庵著。陈之遴字彦升,号素庵。作者对命理学做出了全面清理和标准化创建,是一次规范性的小结,此书为命学精读本和教科书。书中第一卷为法,第二卷为赋,第三卷为论,第四卷为杂论。民国年

  • 远山堂剧品·祁彪佳

    明祁彪佳撰。一卷。体例与《远山堂曲品》相类。主要著录明人杂剧二百四十二种。分六品: 妙品二十四种,雅品九十种,逸品二十八种,艳品九种,能品五十二种,具品三十九种。每剧各加短评。品评注重首创精神和创作个性,标举“境界

  • 菩萨戒本持犯要记·元晓

    佛学著述。唐代新罗僧元晓撰。一卷。分三门明释犯戒的不同情况,即:(1)轻重门;(2)浅深门;(3)明究竟犯持门。轻重门先总判轻重,就轻戒别为三类,或四十四轻,或四十八轻,或二百四十六轻;次明共与不共,指出十重戒之前四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