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阿毗达磨识身足论 第二卷

阿毗达磨识身足论 第二卷

提婆设摩阿罗汉造

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目干连蕴第一之二第四嗢拖南颂后

沙门目连作如是说。过去未来无。现在无为有。应问彼言。汝然此不。谓契经中世尊善语善词善说。九有情居有诸有情。有色有种种身。有种种想。谓人及天一分。是名初有情居。有诸有情。有色有种种身。有一种想。谓梵众天在彼初生。是名第二有情居。有诸有情。有色有一种身。有种种想。谓光音天。是名第三有情居。有诸有情。有色有一种身。有一种想。谓遍净天。是名第四有情居。有诸有情。有色无想无各异想。谓无想天。是名第五有情居。有诸有情。无色一切种色想超过故。有对想灭没故。种种想不作意故。无边虚空空无边处具足住。谓近趣空无边处天。是名第六有情居。有诸有情。无色一切种无边虚空处超过已。无边识识无边处具足住。谓近趣识无边处天。是名第七有情居。有诸有情。无色一切种识无边处超过已。无少所有无所有处具足住。谓近趣无所有处天。是名第八有情居。有诸有情。无色一切种无所有处超过已。非想非非想处具足住。谓近趣非想非非想处天是名第九有情居。彼答言。尔具寿若阿罗汉身在欲界。现入灭定。当言住在何有情居。彼答言有种种身有种种想。具寿由何世想说名有想。过去耶未来耶现在耶。若言由过去。应说有过去。不应无过去。言过去无不应道理。若言由未来。应说有未来。不应无未来。言未来无不应道理。若言由现在。则不应说现入灭定。言现入灭定不应道理。若言不由过去未来现在。是则阿罗汉身在欲界。现入灭定。应言无想。应言无想有情。应言住在无想有情

沙门目连作如是说。过去未来无。现在无为有。应问彼言。汝然此不。谓契经中世尊善语善词善说。一切有情皆依食住。彼答言尔。具寿。无想有情诸天。当言有何食。彼答有触意思识食。具寿。彼食尔时当言在何世。过去耶未来耶现在耶。若言在过去。应说有过去。不应无过去。言过去无不应道理。若言在未来。应说有未来。不应无未来。言未来无不应道理。若言在现在。则不应说无想有情。言无想有情不应道理。若言不在过去未来现在。是则经中世尊善语善词善说。一切有情皆依食住。如是契经世尊所说。汝便诽谤违越拒逆。若汝诽谤违越拒逆如是世尊所说契经。不应道理

沙门目连作如是说。过去未来无现在无为有。应问彼言。汝然此不。谓契经中世尊善语善词善说。有六识身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彼答言尔。应问彼言。汝然此不。谓有能于眼识已观今观当观。是无常是苦是空是无我。已观今观当观。彼因是因是集是生是缘。彼灭是灭是静是妙是离。能断彼道是道是如是行是出。彼答言尔。为何所观。过去耶未来耶现在耶。若言观过去。应说有过去。不应无过去。言过去无不应道理。若言观未来。应说有未来。不应无未来。言未来无不应道理。若言观现在。应说有一补特伽罗非前非后二心和合。一是所观一是能观。此不应理若言无一补特伽罗非前非后二心和合。一是所观一是能观。则不应说观于现在。言观现在。不应道理。若言不观过去未来现在。是则应无能于眼识已观今观当观。是无常是苦是空是无我。已观今观当观。彼因是因是集是生是缘。彼灭是灭是静是妙是离。能断彼道是道是如是行是出。若无能观。则应无能已厌今厌当厌。若无能厌。则应无能已离染今离染当离染。若无能离染则应无能已解脱今解脱当解脱。若无能解脱。则应无能已般涅槃今般涅槃当般涅槃。如眼识如是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亦尔

沙门目连作如是说。过去未来无。现在无为有。应问彼言。汝然此不。谓契经中世尊善语善词善说。是诸苾刍。应断诸漏。彼答言尔。为何所断。过去耶未来耶现在耶。若言断过去。应说有过去。不应无过去。言过去无不应道理。若断未来应说有未来。不应无未来。言未来无不应道理。若言断现在。应说有一补特伽罗非前非后二心和合。一是所断一是能断。此不应理。若言无一补特伽罗非前非后二心和合。一是所断一是能断。则不应说断于现在。言断现在不应道理。若言不断过去未来现在。是则经中世尊善语善词善说。是诸苾刍。应断诸漏。如是契经世尊所说。汝便诽谤违越拒逆。若汝诽谤违越拒逆如是世尊所说契经。不应道理

识身足论补特伽罗蕴第二之一第一嗢拖南颂初

趣补特伽罗八种与三聚

三种自造作见闻觉知后

补特伽罗论者作如是言。谛义胜义。补特伽罗。可得可证。现有等有。是故定有补特伽罗。性空论者作是问言。汝然此不谓契经中世尊善语善词善说。如是五趣决定安立不相杂乱。谓捺落迦趣傍生趣鬼趣天趣人趣。决定别有[木*奈]落迦趣。乃至决定别有人趣。彼答言尔。复问彼言。汝然此不。有从[木*奈]落迦没生傍生趣。彼答言尔汝听堕负若有五趣决定安立不相杂乱。谓[木*奈]落迦趣乃至人趣。决定别有[木*奈]落迦趣。乃至决定别有人趣。则不应说有从[木*奈]落迦没生傍生趣。汝作是言不应道理。汝今若说有从[木*奈]落迦没生傍生。趣则不应说如是五趣决定安立不相杂乱。谓[木*奈]落迦趣乃至人趣。决定别有[木*奈]落迦趣。乃至决定别有人趣。言此五趣决定安立不相杂乱。谓[木*奈]落迦趣乃至人趣。决定别有[木*奈]落迦趣。乃至决定别有人趣。不应道理。彼作是言。定有从[木*奈]落迦没生傍生趣。应问彼言汝然此不。彼即是彼答言不尔。汝听堕负。若定有从[木*奈]落迦没生傍生趣。是则应说彼即是彼。汝作是言不应道理。若汝不说彼即是彼。则不应言定有从[木*奈]落迦没生傍生趣。言定有从[木*奈]落迦没生傍生趣。不应道理。若作是言。彼即是彼。应问彼言。汝然此不。彼[木*奈]落迦即傍生趣。答言不尔。汝听堕负。若彼即是彼。是则应说彼[木*奈]落迦即傍生趣。汝作是言不应道理。若汝不说彼[木*奈]落迦即傍生趣。则不应说彼即是彼。言彼即是彼不应道理。若作是言。彼异于彼。应问彼言。汝然此不。[木*奈]落迦断别生傍生。答言不尔。汝听堕负。若彼异彼。是则应说[木*奈]落迦断别生傍生。汝作是言不应道理。若汝不说[木*奈]落迦断别生傍生则不应说彼异于彼。言彼异于彼不应道理。若作是言。不可说彼或彼或异应问彼言。汝然此不。有从[木*奈]落迦没生傍生趣。如是之言。亦不可说或彼或异。答言不尔。汝听堕负。若不可说彼或彼或异。是则应言有从[木*奈]落迦没生傍生趣。如是之言。亦不可说或彼或异。汝作是言不应道理。若汝不说有从捺落迦没生傍生趣。如是之言。亦不可说或彼或异。则不应言不可说彼或彼或异。言不可说彼或彼或异。不应道理。如有从[木*奈]落迦没生傍生趣。如是有从[木*奈]落迦没生于鬼趣亦尔

补特伽罗论者作如是言。谛义胜义。补特伽罗。可得可证。现有等有。是故定有补特伽罗。性空论者作。是问言。汝然此不。谓契经中世尊善语善词善说。如是五趣决定安立不相杂乱。谓[木*奈]落迦趣傍生趣鬼趣天趣人趣。决定别有[木*奈]落迦趣。乃至决定别有人趣。彼答言尔。复问彼言。汝然此不。有从[木*奈]落迦没生于人趣。彼答言尔。汝听堕负。若有五趣决定安立不相杂乱。谓[木*奈]落迦趣乃至人趣。决定别有[木*奈]落迦趣。乃至决定别有人趣。则不应说有从[木*奈]落迦没生于人趣。汝作是言不应道理。汝今若说有从[木*奈]落迦没生于人趣。则不应说如是五趣决定安立不相杂乱。谓[木*奈]落迦趣乃至人趣。决定别有[木*奈]落迦趣。乃至决定别有人趣。言此五趣决定安立不相杂乱。谓[木*奈]落迦趣乃至人趣。决定别有[木*奈]落迦趣。乃至决定别有人趣。不应道理。彼作是言。定有从[木*奈]落迦没生于人趣。应问彼言。汝然此不彼即是彼。答言不尔。汝听堕负。若定有从[木*奈]落迦没生于人趣。是则应说彼即是彼。汝作是言不应道理。若汝不说彼即是彼。则不应言定有从[木*奈]落迦没生于人趣。言定有从[木*奈]落迦没生于人趣。不应道理。若作是言。彼即是彼。应问彼言。汝然此不彼[木*奈]落迦即是人趣。答言不尔。汝听堕负。若彼即是彼。是则应说彼[木*奈]落迦即是人趣。汝作是言不应道理。若汝不说彼[木*奈]落迦即是人趣。则不应说彼即是彼。言彼即是彼不应道理。又若作是言。彼即是彼。应问彼言。汝然此不。[木*奈]落迦趣于生无漏根力觉支无所堪能。入趣有所堪能。彼答言尔。复问彼言。汝然此不。彼无堪能即有堪能。答言不尔汝听堕负。若彼即是彼是则应说彼无堪能。即有堪能。汝作是言。不应道理。若汝不说彼无堪能。即有堪能。则不应说彼即是彼。言彼即是彼不应道理。若作是言。彼异于彼。应问彼言。汝然此不。[木*奈]落迦断别生人趣。答言不尔。汝听堕负。若彼异于彼。是则应说[木*奈]落迦断别生人趣。汝作是言不应道理。若汝不说[木*奈]落迦断别生人趣。则不应说彼异于彼。言彼异于彼不应道理。若作是言。不可说彼或彼或异。应问彼言。汝然此不。有从[木*奈]落迦没生于人趣。如是之言。亦不可说或彼或异。答言不尔。汝听堕负。若不可说彼或彼或异。是则应言有从[木*奈]落迦没生于人趣。如是之言。亦不可说或彼或异。汝作是言不应道理。若汝不说有从[木*奈]落迦没生于人趣。如是之言。亦不可说或彼或异。则不应言不可说彼或彼或异。言不可说彼或彼或异。不应道理。如有从[木*奈]落迦没生于人趣。如是有从[木*奈]落迦没生于天趣亦尔。如[木*奈]落迦趣。如是傍生鬼天人趣亦尔。此中差别者。于[木*奈]落迦傍生鬼趣中。不应说有所堪能。于天人趣中应说有所堪能。于天人趣中不应说无所堪能。于[木*奈]落迦傍生鬼趣中。应说无所堪能

补特伽罗论者。作如是言。谛义胜义。补特伽罗。可得可证。现有等有。是故定有补特伽罗。性空论者。作是问言。汝然此不。谓契经中世尊善语善词善说。如是八种补特伽罗。决定安立不相杂乱。谓预流果能作证向。若预流果。乃至阿罗汉果。能作证向。若阿罗汉果。决定别有预流果能作证向。决定别有预流果。乃至决定别有阿罗汉果能作证向。决定别有阿罗汉果。彼答言尔。复问彼言。汝然此不。诸预流果能作证向。补特伽罗得预流果。彼答言尔。汝听堕负。若有八种补特伽罗决定安立不相杂乱。谓预流果能作证向。若预流果乃至阿罗汉果。能作证向。若阿罗汉果。决定别有预流果。能作证向。决定别有预流果。乃至决定别有阿罗汉果。能作证向。决定别有阿罗汉果。则不应言诸预流果能作证向补特伽罗得预流果。汝作是言。不应道理。今汝若说诸预流果能作证向补特伽罗得预流果。则不应说如是八种补特伽罗决定安立不相杂乱。谓预流果能作证向。若预流果乃至阿罗汉果能作证向。若阿罗汉果决定别有预流果能作证向。决定别有预流果。乃至决定别有阿罗汉果。能作证向。决定别有阿罗汉果。言此八种补特伽罗。决定安立不相杂乱。谓预流果能作证向。若预流果乃至阿罗汉果。能作证向。若阿罗汉果。决定别有预流果。能作证向。决定别有预流果。乃至决定别有阿罗汉果。能作证向。决定别有阿罗汉果。不应道理。彼作是言。诸预流果能作证向补特伽罗定得预流果。应问彼言。汝然此不。彼即是彼答言不尔。汝听堕负。若预流果能作证向补特伽罗。定得预流果。是则应说。彼即是彼。汝作是言不应道理。若汝不说彼即是彼。则不应言诸预流果能作证向补特伽罗定得预流果。言预流果能作证向补特伽罗定得预流果。不应道理。若作是言。彼即是彼。应问彼言。汝然此不彼作证向。即是住果。答言不尔。汝听堕负。若彼即是彼。汝则应言。彼作证向即是住果。汝作是言不应道理。若汝不说彼作证向即是住果。则不应言彼即是彼。言彼即是彼不应道理。又若作是言。彼即是彼。应问彼言。汝然此不。诸预流果能作证向补特伽罗不成就果。若预流果成就于果。彼答言尔。复问彼言。汝然此不。彼不成就即是成就。答言不尔。汝听堕负。若预流果能作证向补特伽罗不成就果彼。预流果成就于果。是则应言。彼不成就即是成就。汝作是言不应道理。若汝不说彼不成就。即是成就。则不应言彼即是彼。言彼即是彼不应道理。若作是言。彼异于彼。应问彼言。汝然此不。诸预流果能作证向断别生预流果。答言不尔。汝听堕负。若彼异于彼。是则应言。诸预流果能作证向断别生预流果。汝作是言。不应道理。若汝不说诸预流果能作证向断别生预流果。则不应言彼异于彼。言彼异于彼不应道理。若作是言。不可说彼或彼或异。应问彼言。汝然此不。诸预流果能作证向得预流果。如是之言亦不可说或彼或异。答言不尔。汝听堕负。若不可说彼或彼或异。是则应言。诸预流果能作证向得预流果。如是之言亦不可说或彼或异。汝作是言不应道理。若汝不说诸预流果能作证向得预流果。如是之言亦不可说或彼或异。则不应言不可说彼或彼或异。汝作是言不应道理。如预流果能作证向望预流果。如是之言亦不可说或彼或异。则不应言不可说彼或彼或异。汝作是言不应道理。如预流果能作证向望预流果。如是诸一来果能作证向望一来果亦尔。此中差别者。诸一来果能作证向。不应定说不成就果

补特伽罗论者。作如是言。谛义胜义。补特伽罗可得可证。现有等有。是故定有补特伽罗。性空论者作是问言。汝然此不。谓契经中世尊善语善词善说。如是八种补特伽罗决定安立不相杂乱。谓预流果能作证向。若预流果乃至阿罗汉果能作证向。若阿罗汉果。决定别有预流果能作证向。决定别有预流果。乃至决定别有阿罗汉果能作证向。决定别有阿罗汉果。彼答言尔。复问彼言。汝然此不。诸不还果能作证向得不还果。彼答言尔。汝听堕负。若有八种补特伽罗。决定安立。不相杂乱。谓预流果能作证向。若预流果乃至阿罗汉果能作证向。若阿罗汉果决定别有预流果能作证向。决定别有预流果。乃至决定别有阿罗汉果能作证向。决定别有阿罗汉果。则不应说诸不还果能作证向得不还果。汝作是言不应道理。汝今若说诸不还果能作证向得不还果。则不应言如是八种补特伽罗决定安立不相杂乱。谓预流果能作证向若预流果。乃至阿罗汉果能作证向。若阿罗汉果。决定别有预流果能作证向。决定别有预流果。乃至决定别有阿罗汉果能作证向。决定别有阿罗汉果。言有八种补特伽罗决定安立不相杂乱。谓预流果能作证向。若预流果。乃至阿罗汉果能作证向。若阿罗汉果。决定别有预流果能作证向。决定别有预流果。乃至决定别有阿罗汉果能作证向。决定别有阿罗汉果。不应道理。彼作是言。诸不还果能作证向。定得不还果。应问彼言。汝然此不彼即是彼。答言不尔。汝听堕负。若不还果能作证向定得不还果。是则应说彼即是彼。汝作是言不应道理。若汝不说彼即是彼。则不应言诸不还果能作证向定得不还果。言不还果能作证向定得不还果。不应道理。若作是言。彼即是彼。应问彼言。汝然此不。彼作证向即是住果。答言不尔。汝听堕负。若彼即是彼。是则应说。彼作证向即是住果。汝作是言不应道理。若汝不说彼作证向即是住果。则不应言彼即是彼。言彼即是彼。不应道理。又若作是言。彼即是彼。应问彼言。汝然此不。诸不还果能作证向有其嗔恚。彼不还果远离嗔恚。彼答言尔。复问彼言。汝然此不。彼有嗔恚即离嗔恚。答言不尔。汝听堕负。若彼即是彼。是则应说。彼有嗔恚即离嗔恚。汝作是言不应道理。若汝不说彼有嗔恚即离嗔恚。则不应言彼即是彼。言彼即是彼不应道理。若作是言彼异于彼。应问彼言。汝然此不。诸不还果。能作证向断别生不还果。答言不尔。汝听堕负。若彼异于彼。是则应说。诸不还果能作证向断别生不还果。汝作是言不应道理。若汝不说诸不还果能作证向断别生不还果。则不应言彼异于彼。言彼异于彼不应道理。若作是言。不可说彼或彼或异。应问彼言。汝然此不。诸不还果能作证向得不还果。如是之言。亦不可说或彼或异。答言不尔汝听堕负。若不可说彼或彼或异。是则应说。诸不还果能作证向得不还果。如是之言。亦不可说或彼或异。汝作是言不应道理。若汝不说诸不还果能作证向得不还果。如是之言。亦不可说或彼或异。则不应言不可说彼或彼或异。言不可说彼或彼或异。不应道理

补特伽罗论者作如是言。谛义胜义。补特伽罗可得可证现有等有。是故定有补特伽罗。性空论者作是问言。汝然此不。谓契经中世尊善语善词善说。如是八种补特伽罗决定安立不相杂乱。谓预流果能作证向若预流果。乃至阿罗汉果能作证向若阿罗汉果。决定别有预流果能作证向。决定别有预流果。乃至决定别有阿罗汉果能作证向。决定别有阿罗汉果。彼答言尔。复问彼言。汝然此不。阿罗汉果能作证向得阿罗汉果。彼答言尔。汝听堕负。若有八种补特伽罗。决定安立不相杂乱。谓预流果能作证向若预流果。乃至阿罗汉果能作证向若阿罗汉果。决定别有预流果能作证向。决定别有预流果。乃至决定别有阿罗汉果能作证向。决定别有阿罗汉果。则不应说阿罗汉果能作证向得阿罗汉果。汝作是言不应道理。汝今若说阿罗汉果能作证向得阿罗汉果。则不应说如是八种补特伽罗决定安立不相杂乱。谓预流果能作证向若预流果。乃至阿罗汉果能作证向若阿罗汉果。决定别有预流果能作证向。决定别有预流果。乃至决定别有阿罗汉果能作证向。决定别有阿罗汉果。言有八种补特伽罗。决定安立不相杂乱。谓预流果能作证向若预流果。乃至阿罗汉果能作证向若阿罗汉果。决定别有预流果能作证向。决定别有预流果。乃至决定别有阿罗汉果能作证向。决定别有阿罗汉果。不应道理。彼作是言。阿罗汉果能作证向定得阿罗汉果。应问彼言。汝然此不彼即是彼。答言不尔。汝听堕负。若有阿罗汉果能作证向定得阿罗汉果。是则应说。彼即是彼。汝作是言不应道理。若汝不说彼即是彼。则不应言阿罗汉果能作证向定得阿罗汉果。言阿罗汉果能作证向定得阿罗汉果不应道理。若作是言。彼即是彼。应问彼言。汝然此不。彼作证向即是住果。答言不尔。汝听堕负。若彼即是彼。是则应说。彼作证向即是住果。汝作是言不应道理。若汝不说彼作证向即是住果。则不应言彼即是彼。言彼即是彼不应道理。又若作是言。彼即是彼。应问彼言。汝然此不诸阿罗汉果。能作证向。未全离贪。未全离慢。未全离无明。学有所作。阿罗汉果已全离贪。已全离慢。已全离无明。是其无学所作已办。彼答言尔。复问彼言。汝然此不。彼有所作即所作已办。答言不尔。汝听堕负。若彼即是彼。是则应说。彼有所作即所作已办。汝作是言不应道理。若汝不说彼有所作即所作已办。则不应言彼即是彼。言彼即是彼不应道理。若作是言。彼异于彼。应问彼言。汝然此不。诸阿罗汉果能作证向断别生阿罗汉果。答言不尔。汝听堕负。若彼异于彼。是则应说。诸阿罗汉果能作证向断别生阿罗汉果。汝作是言不应道理。若汝不说诸阿罗汉果。能作证向断别生阿罗汉果。则不应言彼异于彼。言彼异于彼不应道理。若作是言。不可说彼或彼或异。应问彼言。汝然此不。诸阿罗汉果能作证向得阿罗汉果。如是之言。亦不可说或彼或异。答言不尔。汝听堕负。若不可说彼或彼或异。是则应说。诸阿罗汉果能作证向得阿罗汉果。如是之言。亦不可说或彼或异。汝作是言不应道理。若汝不说。诸阿罗汉果能作证向得阿罗汉果。如是之言。亦不可说或彼或异。则不应言不可说彼或彼或异。言不可说彼或彼或异。不应道理

补特伽罗论者。作如是言。谛义胜义补特伽罗。可得可证现有等有。是故定有补特伽罗。性空论者作是问言。汝然此不。谓契经中世尊善语善词善说。如是三聚决定安立不相杂乱。谓不定聚。邪性定聚。正性定聚。决定别有不定聚。决定别有邪性定聚。决定别有正性定聚。彼答言尔。复问彼言。汝然此不。有从不定聚入邪性定聚。彼答言尔。汝听堕负。若有三聚决定安立不相杂乱。谓不定聚。邪性定聚。正性定聚。决定别有不定聚。决定别有邪性定聚。决定别有正性定聚。则不应说有从不定聚入邪性定聚。汝作是言不应道理。汝今若说有从不定聚入邪性定聚。则不应说如是三聚决定安立不相杂乱。谓不定聚邪性定聚正性定聚。决定别有不定聚。决定别有邪性定聚。决定别有正性定聚。言有三聚决定安立不相杂乱。谓不定聚邪性定聚正性定聚。决定别有不定聚。决定别有邪性定聚。决定别有正性定聚。不应道理。彼作是言。定有从不定聚入邪性定聚。应问彼言。汝然此不彼即是彼。答言不尔。汝听堕负。若定有从。不定聚入邪性定聚。是则应说彼即是彼。汝作是言不应道理。若汝不说彼即是彼。则不应言。定有从不定聚入邪性定聚。言定有从不定聚入邪性定聚。不应道理。若作是言。彼即是彼。应问彼言。汝然此不。诸住不定聚即是住邪性定聚。答言不尔。汝听堕负。若彼即是彼。是则应说诸住不定聚即是住邪性定聚。汝作是言不应道理。若汝不说诸住不定聚即是住邪性定聚。则不应言彼即是彼。言彼即是彼不应道理。又若作是言。彼即是彼。应问彼言。汝然此不。住不定聚于生无漏根力觉支有所堪能。住邪性定聚无所堪能。彼答言尔

复问彼言汝然此不。彼有堪能即无堪能。答言不尔。汝听堕负。若彼即是彼。是则应说彼有堪能即无堪能。汝作是言不应道理。若汝不说彼有堪能即无堪能。则不应言彼即是彼。言彼即是彼不应道理。若作是言。彼异于彼。应问彼言。汝然此不。诸住不定聚断别生住邪性定聚。答言不尔。汝听堕负。若彼异于彼。是则应。说诸住不定聚断别生住邪性定聚。汝作是言不应道理。若汝不说诸住不定聚断别生住邪性定聚。则不应言彼异于彼。言彼异于彼不应道理。若作是言。不可说彼或彼或异。应问彼言。汝然此不。诸从不定聚入邪性定聚。如是之言。亦不可说或彼或异答言不尔。汝听堕负。若不可说。彼或彼或异是则应说。诸从不定聚入邪性定聚。如是之言。亦不可说或彼或异。汝作是言不应道理。若汝不说诸从不定聚入邪性定聚。如是之言。亦不可说或彼或异。则不应言不可说彼或彼或异。言不可说彼或彼或异。不应道理

补特伽罗论者。作如是言。谛义胜义补特伽罗。可得可证现有等有。是故定有补特伽罗。性空论者作是问言。汝然此不。谓契经中世尊善语善词善说。如是三聚决定安立不相杂乱。谓不定聚。邪性定聚。正性定聚。决定别有不定聚。决定别有邪性定聚。决定别有正性定聚。彼答言尔。复问彼言。汝然此不。有从不定聚入正性定聚。彼答言尔。汝听堕负。若有三聚决定安立不相杂乱。谓不定聚邪性定聚正性定聚。决定别有不定聚。决定别有邪性定聚。决定别有正性定聚。则不应说有从不定聚入正性定聚。汝作是言不应道理。汝今若说有从不定聚。入正性定聚。则不应言如是三聚决定安立不相杂乱。谓不定聚邪性定聚正性定聚。决定别有不定聚。决定别有邪性定聚。决定别有正性定聚。言有三聚决定安立不相杂乱。谓不定聚邪性定聚正性定聚。决定别有不定聚。决定别有邪性定聚。决定别有正性定聚。不应道理。彼作是言定有从。不定聚入。正性定聚。应问彼言。汝然此不。彼即是彼。答言不尔。汝听堕负。若定有从不定聚入正性定聚。是则应说彼即是彼。汝作是言不应道理。若汝不说彼即是彼。则不应言定有从不定聚入正性定聚。言定有从不定聚入正性定聚。不应道理。若作是言。彼即是彼。应问彼言。汝然此不。诸住不定聚即是住正性定聚。答言不尔。汝听堕负。若彼即是彼。是则应说诸住不定聚即是住正性定聚。汝作是言。不应道理。若汝不说诸住不定聚。即是住正性定聚。则不应言彼即是彼。言彼即是彼不应道理。又若作是言。彼即是彼。应问彼言。汝然此不。诸住不定聚是有量福田。住正性定聚是无量福田。彼答言尔。复问彼言。汝然此不。诸有量福田即是无量福田。答言不尔。汝听堕负。若彼即是彼。是则应说。诸有量福田即是无量福田。汝作是言不应道理。若汝不说诸有量福田即是无量福田。则不应言彼即是彼。言彼即是彼不应道理。若作是言。彼异于彼。应问彼言。汝然此不。诸住不定聚断别生住正性定聚。答言不尔。汝听堕负。若彼异于彼。是则应说诸住不定聚断别生住正性定聚。汝作是言不应道理。若汝不说诸住不定聚断别生住正性定聚。则不应言彼异于彼。言彼异于彼。不应道理。若作是言。不可说彼或彼或异。应问彼言。汝然此不。诸有从不定聚入正性定聚。如是之言。亦不可说或彼或异。答言不尔。汝听堕负。若不可说彼或彼或异。是则应说。诸有从不定聚入正性定聚。如是之言亦不可说或彼或异。汝作是言。不应道理。若汝不说诸有从不定聚入正性定聚。如是之言。亦不可说或彼或异。则不应言不可说彼或彼或异。言不可说彼或彼或异。不应道理

猜你喜欢
  解深密經校勘說明·欧阳竟无
  中阿含經卷第五十·欧阳竟无
   第四十五則 趙州一領布衫·胡兰成
  叙·济悟
  禅门章·智顗
  瑜伽论记卷第六(之上)(论本第二十至二十四)·遁伦
  剩人和尚语录序·函可
  摩诃止观卷第六下·智顗
  净土论卷中·迦才
  大雲初分电光转健度第十二·佚名
  四法品第二·佚名
  卷第四十一·李通玄
  佛教影响华族思想之最大者·太虚
  佛说九横经·佚名
  卷第一百八·李通玄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21.王湾:五言律诗二首·施蜇存

    江南意 南国多新意,东行伺早天。 潮平两岸失,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从来观气象,惟向此中偏。 ——《河岳英灵集》 次北固山下作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 卷九十一 黥布列传第三十一·司马迁

    黥布者,六人也,姓英氏。秦时为布衣。少年,有客相之曰:“当刑而王。”及壮,坐法黥。布欣然笑曰:“人相我当刑而王,几是乎?”人有闻者,共俳笑之。布已论输丽山,丽山之徒数十万人,布皆与其徒长豪桀交通,乃率其曹偶,亡之江中为群盗。陈

  • 卷之三百十一·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五百八十二·佚名

    光绪三十三年。丁未。十一月。戊子朔。上诣仪鸾殿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皇太后安。至癸卯皆如之。记注○谕军机大臣等、电寄徐世昌等。电悉。着度支部先行酌量筹拨。并饬催各省欠款。赶紧筹解。电寄 

  • ●卷六·王恽

    野合,女子七七四十九阴绝,男子八八六十四阳绝,过此为婚为野合。时叔梁纥过六十四,娶颜氏少女,故曰野合。 宋绍兴中,衍圣公渡江而东者,孔也。 蚕为龙之精。按:马质云:“禁原蚕。”注:“天文辰为马。”《

  • 第四六保结状光绪七年八月一一二○六-三·佚名

    皂、快总役洪忠、许来,保结三皂头役姚景具保结状,台下皂快总役洪忠、许来等,今当大老爷台前,保结得姚景一名,为人诚实,兼有家室,公事可靠,所有钱粮正供及红白契各款公项,按卯填缴,不敢侵渔、玩误等情。如有

  • 卷四十一·司马迁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卷四十一 汉  太   史   令司马迁 撰宋中郎外兵曹参军裴 駰集解 唐国子博士弘文馆学士司马贞索隐 唐诸王侍读率府长史张守节正义 越王勾践世家第十一 越王勾践其先禹之苖裔而夏后帝少康

  • 凡例·沈有容

    一、斯集言皆华衮,实固难副。惟七闽文雅与诸名公宠隆在是,何敢秘而不彰?用是编刻,题曰「闽海赠言」;奉扬盛美,且永为家珍云。一、姓氏爵里,博观唐、宋诸刻,讳下注字、字下注衔,内孝廉、太学庠友、处士,止载籍贯;今悉仿之。惟字不

  • 卷二百二下·雍正

    <史部,诏令奏议类,诏令之属,世宗宪皇帝朱批谕旨>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二百二下 朱批金鉷奏摺 雍正十年正月十二日广西廵抚革职留任【臣】金鉷谨 奏为奏明感激 天恩事窃【臣】前奏各矿厰收获铜筋银铅数目一摺奉

  • 卷一百五十五·雍正

    <史部,诏令奏议类,诏令之属,世宗宪皇帝朱批谕旨>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一百五十五 朱批南天祥奏摺 雍正六年六月十八日云南开化总兵官【臣】南天祥谨 奏爲奏 闻事窃【臣】钦奉 上谕统领云南省官兵三千余员名进藏

  • 卷十四·曾巩

    乐黄目,字公礼,抚州宜黄人。父:史,字子正,母梦许真人令吞五色珠而生史。史有文辞,初仕江南,归朝,再举进士,登甲科。所至不修谨获谴。官至职方员外郎、直史馆,卒,有杂编六百九十馀卷,自为文百卷,谓之《仙洞集》。黄目,淳化中,登进士第

  • 卷三十三·秦蕙田

    <经部,礼类,通礼之属,五礼通考钦定四库全书五礼通考卷三十三刑部尚书秦蕙田撰吉礼三十三日月蕙田案大戴礼保传传天子春朝朝日秋暮夕月国语天子大采朝日少采夕月周官典瑞王搢大圭执镇圭缫借五采五就以朝日玉藻天子朝日

  • 卷三·司马光

    钦定四库全书书仪卷三宋 司马光 撰防仪上男子年十六至三十女子十四至二十【古礼男三十而娶女二十而嫁按家语孔子十九娶于宋之亓官氏一嵗而生伯鱼伯鱼年五十先孔子卒然则古人之娶未必皆三十也礼盖言其极至者谓男不过

  • 礼记要义卷第三十·魏了翁

    投壷 儒行一奉矢奉中执壷之节投壷之礼主人奉矢司射奉中使人执壷注云矢所以投者也中士则鹿中也射人奉之者投壷射之类也其奉之西阶上北靣正义曰士则鹿中案射记云大夫兕中士鹿中此篇投壷是大夫士之礼故云士则鹿中不云兕

  • 卷第十三·佚名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十三五百大阿罗汉等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杂蕴第一中智纳息第二之五当言一眼见色。二眼见色耶。乃至广说。问何故作此论。答为止他宗显己义故。谓或有执眼识见色。如尊者法救。或复有执眼识相

  • 源启·善一如纯

    予行脚东南。经诸大剎。每於休夏之际。披阅传灯。见古今尊宿名目。多在江浙诸省。惟黔中未见片言点墨。不禁掩卷而叹曰。圣贤不择地而生。佛法徧一切处。何吾黔之独无也。是人以地囿耶。抑佛法有偏耶。予抱此念。周旋

  • 道德真经藏室纂微开题科文疏·薛致玄

    五卷。元薛致玄 (生卒年不详)撰。薛致玄,字庸斋,官至河南路提学,赐号太霞老人 (见 《道德真经集义》卷中)。此书共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为杨仲庾《道德真经藏室纂微开题》和陈景元《道德真经藏室纂微》十卷。《道德真经

  • 重编曹洞五位显诀·慧霞

    三卷。又作《曹洞五位显诀》、《重编曹洞五位》。宋代慧霞编。全书收录晦然和尚序、慧霞序、广辉的《重集洞山偏正五位曹山拣语》并序、《洞山五位显诀》、《天童四借颂》、《逐位颂》、《宝镜三昧》、《汾阳广智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