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上

法澜澄禅师语录卷上

嗣法门人清杲编次

住荆州天王禅寺语录

康熙九年庚戌二月初一日进寺。

上堂拈香此一瓣香高超物表摄受群灵苍生有赖万汇沾恩恭为

今上皇帝祝延万岁此一瓣香为翰为屏为祥为瑞奉为满朝文武本省提台本府例位尊官伏愿常展调羹手拨转正法轮此一瓣香放去则道满寰宇收来则法幢高竖奉为光贲天王栖贤独冠敬太老和尚并及现前众位法叔大和尚伏愿声价等南阳寿量同宝掌正拈香此一瓣香最初一步蹋着至今受用不尽今对人天众前拈出奉为中兴本寺四坐道场本师沙翁海老和尚用酬法乳之恩就座信庵大师白棰曰法筵龙象众当观第一义师震声一喝曰有识得此第一义者么出来酬唱看信庵大师问天王奕叶播芳春千古令人忆转深伐鼓声钟龙象集高山流水孰知音知音即不问大振纲宗事若何师曰拄杖头边金凤舞进曰意气不从天地得英雄岂藉四时催师曰铁昆仑下死猫头信喝师曰好喝楚庵大师问天王法道远源流突出孤峰最上头济北宗风即不问高登猊座事如何师曰南山起云北山下雨进曰龙得水时添意气虎逢山势长威狞师曰普天匝地又重新问向上全提即不问高峰四句请师宣师曰旧话不须拈进曰如何是海底泥牛衔月走师曰莫妄想如何是岩前石虎抱儿眠师曰莫眼华如何是铁蛇钻入金刚眼师曰一串穿却如何是昆仑骑象鹭鸶牵师曰看脚下进曰恁么则瑞气迎春色杲日丽中天师曰不妨道着夏居士问大道无虽唯嫌拣择始终如一内外明彻明彻即不问始终如一事如何师曰全赖居士担荷进曰庭前柏树千年秀善法堂中句更新师曰若将耳听终难会眼里闻声方始奇乃竖拂子曰见么汝若见得千般说万种谕总是剩事汝若不见山僧今日无事生事去也喝一喝曰见么复曰即此天王道场颓废千年幸我本师和尚竭力中兴乃得丛林焕然大备今蒙慈命勉诸不肖住持又值栖贤太老人光临同众法叔抑逼升此曲录木床只得藏身无地败阙一上起身鞠躬曰伏惟众慈极力包荒。

复举世尊在灵山会上拈华示众百万人天罔措唯迦叶破颜微笑世尊曰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付嘱与汝毋令断绝师曰释迦老子将常住物私作人情人天众前付与迦叶且委曲不少然迦叶亦现大人相一力担当渊源不止以至今日递相钝置新天王今日亦有一偈呈似诸人一华拈起太郎当百万人天笑里藏匝地春风吹不尽留传千古作宗纲结捶曰谛观法王法法王法如是师下座。

众庆佛诞请上堂僧问除却古人公案斩断陈年葛麻现前一着请师速道师曰大家相对面进曰恁么则觅火和烟得担泉带月归师曰不孤今日乃曰挽回法道振荆南祖席中兴见大观何幸于今同一会俨然未散在灵山若问个中端的意今朝四月是初三直下豁然非性燥休来拟议隔重关且豫庆释迦圣诞又作么生一轮今古月空载几人还。

佛诞请上堂僧问年年四月八处处庆悉达即今释迦老子在甚么处师曰有问有答进曰还当得庆贺事么师曰春风岁岁新乃曰城东老母双眼华云门一棒也随邪蓦然识得自家宝将此身心献释迦只如指天指地又且如何良久曰结得恩深怨亦深年年恶水蓦头淋麻三斤兮乾矢橛谁道其中有指陈乃作携瓶灌水势曰苏噜苏噜 利 利。

结制上堂拈拄杖卓一卓曰炉韛从地起钳锤随手来有问向上事一击顶门开还有赤身担荷者么僧出一喝师曰近火先焦问如何是夺人不夺境师卓拄杖曰穿却汝鼻孔如何是夺境不夺人师曰击碎汝脑门如何是人境两俱夺师打曰天晴不肯走如何是人境俱不夺师曰放待冷来看进曰人境已蒙师指示末后一句又如何师复打曰还嫌少在问十方同聚会个个学无为即今考钟伐鼓如何是无为师曰日轮当午照进曰大开炉韛又如何师曰烈焰烜天红进曰天王山上来云紫悟祖堂前瑞气腾师曰塞满乾坤乃曰无位真人长长短短清净法身高高低低被天王捏作一团散向微尘国土要借诸人鼻孔出气因甚如此千峰势到岳边止万派声归海上消。

复举庞居士曰十方同聚会个个学无为此是选佛场心空及第归师曰要见心空及第归么大千无知己独露一身归。

天王海老和尚退栖贤之真州地藏有书至上堂捧读来书不舍远去忍俊不禁举似大众良久曰一片白云横谷口几多归鸟尽迷巢。

菩提场监院同江居士请上堂僧问千林不耐凋寒叶幸有庭前柏树芳历尽三冬无异志西来大意请敷扬师曰昨夜六华添瑞彩进曰法鼓再挝宣亿国祖灯重朗照人寰师曰今朝杲日正当空进曰而今借得东风力吹散浮云见好天师曰是玉也大奇乃曰万象森罗主乾坤法界尊识得他住处便是当家人初在菩提场尔为监院僧荷众而竭力精勤忘五更今也来天王见尔广大心要见古今天地古今日月么忆昔杨岐会监院满身霜雪播丛林。

复举庞居士曰难难难十石油麻树上摊庞婆曰易易易百草头边祖师意灵昭女曰也不难也不易饥来吃饭倦来睡师曰说难说易未免令人挂口今日江公会么一口吸尽西江水露出天涯星月孤。

承天寺夏僧纲同众请上堂僧问说有说无俱是诸方常语论色论空亦是座主活计除此二途请师施设师曰我无一法与人进曰欲得梅华放须凭霜雪催师打曰一棒打不回乃曰华座未登法雨先施润大地真风才扇四海波腾演上乘恁么会去达磨不必西来神光何须立雪殊不知满口道不出分明在目前水中盐味色里胶青恁么不会今日有饭在钵内承天名刹主人贤不是寻常相恰好多生愿力结斯缘虽然汝等不得饭饱弄箸。

佛成道日上堂僧问如何是天王境师曰御路如弦直进曰如何是境中人师曰相逢觌面亲进曰人境双忘时如何师曰天边一雁飞乃曰夜睹明星阿谁晓是圣是凡都靠倒唯有鼻孔无处藏碧棱棱底光皎皎天王见得为他扭捏一上以手作扭鼻势曰释迦老子随手来也既曰一切众生俱有如来智慧德相何故又要大惊小怪虽然不因樵子径争到葛洪家。

久雪初晴上堂尽谓世间有谁道世间无飘飘成一片何处觅画图竖拂子曰会么一轮红日缆出现依然露个旧面目且道那个是旧面目开眼便见山河大地。

春日上堂春宵一刻值千金华有清香月有阴歌馆楼台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沉沉古人触境发情大有损益春宵一刻值千金黄金难买华有清香月有阴正好玩赏歌馆楼台声细细乐在其中秋千院落夜沉沉欢娱夜短若是抱道衲僧别有一番景况春宵一刻值千金不可放过华有清香月有阴一种春色歌馆楼台声细细漏泄太多秋千院落夜沉沉切莫瞌睡如此会得君亲之恩三有之德一时酬毕其或未然寸丝滴水须偿宿债。

除夕上堂僧问旧岁既云去新年又道来如何是不动尊师曰一个闲人天地间乃曰年月日时尽都言一岁除人生营世乐未免有荣枯独有道人心不入他群队既不入他群队在甚处着脚隔坞梅华开正好携筇看遍又归来。

元旦上堂本来无新旧未免应时节焚香祝尧天尧天好风月焚香祝圣寿圣寿如天阔焚香祝大臣文武秉忠烈焚香祝国丰人民皆饶益更将此瓣香四恩三有尽酬毕且道者瓣香从甚处拈来地暖阳和新气象无边草木尽含春。

解制上堂僧问如何是第一玄师曰乾坤未剖前如何是第二玄师曰华开十丈莲如何是第三玄师曰开口落言诠如何是第一要师曰拄杖开口笑如何是第二要师曰虚空无孔窍如何是第三要师曰放去收来妙僧曰三玄三要蒙师指今朝解制又若何师曰草溪筋断任 跳僧喝师曰乱跳问如何是函盖乾坤句师便喝如何是随波逐浪句师曰干爆爆如何是截断众流句师曰水漉漉僧礼拜师乃曰九旬结制今朝满赖护天龙事事安撩起即行真快便鼻头争奈柳条穿虽然今日山僧放开线道任汝▆鞋紧峭。

复举芙蓉一日辞马祖祖曰装包了来与汝说一上佛法次日芙蓉至方丈侍立少顷祖曰时寒善为道路芙蓉行至法堂上忽然有省师曰马祖恁么提持芙蓉恁么会去虽是针芥相投未免特地风波天王者里也无佛法可说亦无人来告辞且道与古人相去多少良久曰此中无枝叶唯有诸真实。

上堂灵云见桃华眼里添得沙玄沙道未彻针头拟削铁借路还家处处通桃华何地不相逢于今不见灵云老孤负桃华满坞红。

佛诞上堂初生满口露冰霜天上人间不覆藏可惜云门棒头短至今处处起余殃虽则利益众生未免互相钝置只如正令施行又作么生拈拄杖曰无文印子闲抛出千古熏风殿阁凉。

上堂本无一毫许尽力提不起只饶诸佛来莫能动着伊然虽如是却在山僧手里放之则弥于六合卷之则退藏于密且道不舒不卷又作么生以两手作拓空势曰也只在里许。

马太保同众装塑四大天王开光请上堂大道无形越古今正眼圆明绝点尘庄严万德河沙象原是河沙万德身证得此身方现天王人王宰官居士等身而为说法化度众生同明般若虽然风调雨顺四王职国泰民安天下丰。

腊八上堂瞿昙在净梵王宫一日游观四门见有生老病死忽自知觉忧愁恐怖子夜逾城特入雪山苦行六年形同枯木面若死灰忽睹明星喜展眉宇叹曰一切众生俱有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着不能证得祇如今日释迦老子不执着所证何事而有此智慧德相良久曰会么今日荣华人不识十年前是一书生。

诞日上堂年年腊月初十认取山僧眼横鼻直看他者个模样其中有甚奇特人人本具神通河沙诸佛不别休认圣凡二途毕竟是何面目良久曰过去阿僧只劫也是者个面目未来阿僧只劫也是者个面目即今聻喝一喝曰智者应须合自知无边光景都漏泄。

上堂僧问逢人即不出出则便为人意旨如何师打曰汝道山僧为人不为人进曰昨夜绿溪添瑞彩今朝杲日正中天师曰照破脑门乃曰善信营办香斋礼请举扬个事殊不知开口也在里许不开口也在里许开口不开口总在里许三世诸佛到者里直得口挂壁上历代祖师到者里缄口结舌天王到者里只得向无说中说去也卓拄杖一下曰啼得血流无用处不如缄口度残春。

上堂僧问一华拈后五叶流芳第一义谛请师速道师曰落二落三进曰如何是踞地狮子师卓拄杖一下进曰如何是全身独露师曰且放过一着进曰千峰势到岳边止万派声归海上消师打曰好生计取乃曰河沙世界河沙佛尽在毛孔八万中三界荡然谁是主无位真人赤骨律等闲拈出无私语万别千差俱掀却。

复举世尊升座文殊白棰曰谛观法王法法王法如是世尊便下座师曰文殊以己方人世尊随风倒柁天王今日上堂也是无可无不可。

佛诞上堂分明一个闲家具指天指地令人疑到头依旧成无用徒将恶水浇面皮虽然也要借他鼻孔通个消息良久曰剑去久矣勿劳刻舟。

上堂尽大地是个法身遍虚空是个自己无彼无此历历明明若能直下知归便是那伽大定山僧不敢委曲诸人只如缄眼里鱼吞却嘉州大象又作么生良久曰莫守寒岩易草青坐却白云终不妙。

开炉上堂烈焰腾腾彻太空个中消息许谁通 着磕着全体现纵横无碍处处逢逢不逢山僧将汝者些钝铁顽铜镕作一炉火星飞处难栖泊无位真人满面红喝一喝。

诞日上堂侥幸世间若浮云须知何事可长存分明有个无生话切忌随他成巧名竖拂子曰会么自从迦叶分灯后须信人人称独尊。

上堂世间之法必假庄严施设而成其美出世间之法不假庄严施设而能成就诸庄严者所以古人道一念不生全体现六根才动被云遮断除妄想重增病趋向真如亦是邪天王亦有个方便处若向六根动用处见得便能成就诸庄严者若向一念不生处见得便能成就不假庄严者虽然如是犹是者边消息如何是那边消息拈拄杖卓一卓曰觌面现成休拟议普天匝地一身归。

浴佛上堂指天指地独称尊搅得三千海岳昏面目从来含万象鼻孔依然搭上唇但得年年齐出手香汤浇沐佛身尘。

荐焦守府请上堂以拂子画一画曰干三连坤六断取坎填离撤地补天此是吾焦公三十年用心处于今行满功圆飘然而往四大各还宝所五阴仍返故乡且道真人在甚么处复画一画曰识得此中真妙诀不须归去问天尊。

诞日上堂沙界共一体乾坤无内外觅之不可得无在无不在诸人与我庆长庚我与诸人实不坏不以色身见不以音声求拈华显真智微笑卖风流此事明明合自知一轮高出五云外。

上堂僧问第一义谛即不问如何是法本无法师一喝如何是随机即应师一喝清净法身以何名戒师一喝圆满报身以何名定师一喝三类化身以何名慧师一喝僧曰山自青青水自绿谁家灶里火无烟师一喝乃曰若有百千万亿人来各持一问山僧总与一喝何也清净妙体古今传应现尘沙示本然出没无非空合空动转何曾有变迁伶俐汉仔细看莫教错过上头关。

上堂良久竖拂子曰见么若向者里见得垂手人间纵横自在向十字街头觅个知音任意逍遥君臣道合父子一源十方世界捏聚捏散如观掌果亦如牟尼宝珠森罗万象于中出现诸佛承此摄化众生同成正觉淳白承此诗书教子忠孝持家落落生平悠悠岁月山僧不觉喜而为之歌曰秋月高县秋水碧天秋香拂拂画堂前秋风凉兮透心髓班衣舞兮闹庭喧从来子孝父心欢不是神仙也是神仙。

上堂喝一喝曰即此一喝如天普盖似地普擎森罗育在其中圣凡交互浑融明历历有玄有要活泼泼有主有宾人人各具娘生面鼻孔从来向下垂汝等因甚不知傥到那时黑面老子断不相饶功名也富贵也恩爱也势力也到此总用不着何不向未举之先通身放下得个安乐之处会么苟或不然再示一偈抖搂精神没半些绵绵密密有谁遮猛然窥破非他物消却从前眼内沙复喝一喝。

上堂僧问如何是清净法身师曰王粲楼如何是圆满报身师曰观音塔如何是三类化身师曰磕头磕额僧礼拜师打曰不值半文钱乃曰时时无生国刻刻劫外天拈起拄杖子左右任逢缘相见聚首时不在语默间既不在语默间又在甚处相见卓拄杖曰会么。

腊八上堂僧问昨夜抬头望北斗明星出现眼睛枯意旨如何师曰休来诈明头进曰蹋翻银浪千寻雪天外纵横得自繇师曰非汝境界乃曰灰头土面似着呆忽睹明星眼便开大千沙界能为主一微尘里一如来拈拄杖曰且道那个是微尘那个是如来喝一喝曰一任颠倒。

上堂僧问供养三世诸佛不如供养一个无心道人如何是无心道人师曰早晨吃薄粥于今犹觉饥进曰如此则穿衣吃饭不知名师打曰拄杖子吞却汝也乃曰请升此座举扬法化殊不知尽是诸人头头磕着何须外求说甚点铁成金不二法门不见道幻化空身即法身法身觉了无一物良久曰黄金自有黄金价终不和沙卖与人。

诞日上堂十方龙象喜聚集尽为山僧庆寿期击鼓敲钟请升座全身突露发天机大道不随乾坤转太虚日月莫能移徐徐香风梅先放报道群芳莫待迟卓拄杖曰委悉么。

师在天王首座寮秉拂上堂僧问法源一派传来久法翁端能继其后一人觅得格外机丛林绍续作狮吼狮声吼处即不问除却返踯请师宣师曰爪牙已露僧一喝师曰乱喝问卧雪冰梅新绽玉一枝先放冷含辉群芳占断君为首时节到来唱祖机且道祖机作么生酬唱师曰池开霄汉分黄道龙向天门入紫微进曰锦上铺华添瑞彩禅灯从此续联芳师曰普天匝地喜春归乃曰佛祖众生涂污此名捡点将来谁之过欤喝一喝曰委悉么无纤毫过患有莫大威光世尊不说说迦叶不闻闻天上有星皆拱北人间无水不朝东只要诸兄觌面承当管教推门落臼只如知恩报恩又作么生脱体道时无一字满堂云水尽知音。

当阳度门禅寺语录

上堂孤峰万仞鸟道虚玄是非顿绝名利杳忘大通塔畔只见云腾烟霭楞伽峰上但闻虎啸猿啼历历真机明明分付何须百城烟水始睹慈氏八十行脚方悟真乘人人目见耳闻不须骷髅穿却即今皇风荡荡圣德辉辉还有知恩报恩者么良久曰坐倚长松忘百虑心香一瓣满山楼。

上堂秀公北宗地干载绝是非山僧今到来雪曲和难齐聊作住山翁输我都不会报与诸方参学人轻轻莫蹋度门路。

上堂个事明明耀古腾今视之不见听之不闻只在寻常动用处今朝举起一番新竖拂子喝一喝曰急急如律令。

法澜澄禅师语录卷上

猜你喜欢
  月灯三昧经卷第九·佚名
  瑜伽師地論菩薩地校勘說明·欧阳竟无
  大般涅槃经集解 第四十四卷·宝亮
  佛法十疑略释·李叔同
  五千五百佛名除障灭罪神咒经卷第六·佚名
  卷十五·佚名
  中阿含经卷第六·佚名
  续刻释氏稽古略序·佚名
  佛说人本欲生经·佚名
  卷之十五·铁壁慧机
  宗范卷下·钱伊庵
  现代佛教周刊之路向·太虚
  卷第七·本谧
  缁门崇行录·祩宏
  为沈阳事件告台湾朝鲜日本四千万佛教民众书·太虚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清风吹断春朝梦·徐志摩

    片片鹅绒眼前纷舞,疑是梅心蝶骨醉春风;一阵阵残琴碎箫鼓,依稀山风催瀑弄青松;梦底的幽情,素心,飘渺的梦瑰,梦境,——都教晚鸟声里的清风,轻轻吹拂——吹拂我枕衾,枕上的温存——,将春梦解成丝丝缕

  • 卷二百九十五·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二百九十五木槿花类五言古咏槿          【唐】李 白园花笑芳年池草艳春色犹不如槿花婵娟玉堦侧芬荣何夭促零落在瞬息岂若琼树枝终嵗长翕赩木槿          【元

  • 卷六 辩通传·刘向

      卷六之一 齐管妾婧  妾婧者,齐相管仲之妾也。宁戚欲见桓公,道无从,乃为人仆。将车宿齐东门之外,桓公因出,宁戚击牛角而商歌,甚悲,桓公异之,使管仲迎之,宁戚称曰:“浩浩乎白水!”管仲不知所谓,不朝五日,而有忧色。

  • 第三十六回 御驾南巡名园驻蹕 王师西讨叛酋遭擒·蔡东藩

      却说孝贤后崩逝后,已是小祥,乾隆帝至梓宫前亲奠一回。奠毕,慈宁宫传到懿旨,宣召乾隆帝进宫。到太后前请过了安,太后道:“现在皇后去世,已满一年,六宫不可无主,须选立一人方好。”乾隆帝嘿然不答。其将谁语?太后道:“宫内妃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四十三·佚名

    万历十一年十一月己卯朔日有食之 升总督仓场右都御史兼户部右侍郎魏学曾为南京户部尚书○升云南右参政李文续为云南按察使○革延绥都司刘秉忠游击方济文王允恭任秉忠仍行巡按御史提门○兵部覆给事中王三余御史陈登云

  • 四一 高等法院·邹韬奋

    十二月四日的下午一点半的时候,我们刚才吃完午饭,公安局第三科科长跑进来,说立刻要送我们到苏州高等法院去。我们突然得到这个“立刻”动身的消息,想打个电话给家属通知一下,免得家人挂念,而且我们里面还有人要叫家属送铺盖

  • 圣祖仁皇帝圣训序·雍正

    钦定四库全书圣祖仁皇帝圣训序朕荷皇考圣祖仁皇帝付托至重兢兢业业早作夜思以期无负继述仰惟皇考留遗矩矱朕得监於成宪是则是傚实天下万世所当钦承观法爰命大学士等纂修圣祖仁皇帝实録阅时九载书成千卷自古帝王功德之

  • 卷九十·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钦定续文献通考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九十王礼考巡狩【臣】等谨按马端临考所载巡狩讫於宋高宗绍兴三十二年孝宗以後无闻焉王圻续通考载宁宗嘉定七年四月幸太乙宫明庆寺祷雨理宗景定四年

  • 卷三十三·徐天麟

    钦定四库全书西汉会要卷三十三宋 徐天麟 撰职官三三辅京兆尹【师古曰京大也兆者衆数言大衆所在】内史周官秦因之掌治京师景帝二年分置左内史右内史武帝大初元年更名京兆尹属官有长安市厨两令丞又都水铁官两长丞左内

  •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一百八十四·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八十四 洪武二十年八月戊申朔,上谓侍臣曰:“人君一心当谨嗜好,不为物诱,则如明镜止水,可以鉴照万物,一为物诱,则如镜之受垢,水之有滓,昏翳汨浊,岂能照物?”侍臣对曰:“陛下谨所嗜好,正心之道,莫过于此。

  • 北方毗沙门天王随军护法真言·佚名

    特进试鸿胪卿大兴善寺三藏沙门大广智不空别行翻译不入正经  曩谟啰多曩(二合)多罗(二合)夜耶阿驮佉路步多啰(二合)耶地舍耶(二)吠室啰(二合)摩拏野(三)摩贺啰惹野(四)药迦洒(二合)地婆多婆(五上)娑都哆娑娑室啰跛啰

  • 四分律卷第三十八(三分之二)·佚名

    姚秦罽宾三藏佛陀耶舍共竺佛念等译自恣揵度之二尔时自恣日,有异住处,有一比丘住,彼自念言:“世尊有教,和合一处共自恣。我当云何?”即白诸比丘。诸比丘白佛,佛言:“自恣日于异处有一比丘住,彼应往说戒处,扫洒、敷座具、具盛水器

  • 卷第八·箬庵通问

    续灯存稿卷第八 明 嗣祖沙门东吴 通问 编定 笠泽居士华亭 施沛 汇集 临济宗 大鉴下第二十四世 天目本禅师法嗣 婺州乌伤伏龙无明千岩元长禅师 越之萧山人。族姓董。年七岁从诸父比丘昙芳于富阳法门院。十九剃发

  • 破山禪師語錄卷第十一·海明

    當陽玉泉嗣法門人印正等編法語四示本一禪人數年來不欲與人書法語,其法語猶多,世人竟不知是策進語,急欲要人更進步,到那無抵止處自解轉身。喫老僧棒、受老僧喝,則不被諸方熱瞞,始知老僧棒喝落處也。示遍慈飯頭無上妙道,在人久

  • 真武灵应真君增上佑圣尊号册文·佚名

    真武灵应真君增上佑圣尊号册文,原不题撰人。据篇内文字,应为宋徽宗大观二年(1108)所发诏书。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神部谱录类。按真武大帝原称玄武,古已有之,为北方护卫之神,唐宋以后演变为道教崇奉之神。北宋真宗时因避圣

  • 甘疯子传·何曰愈

    甘疯子,江苏上元人。逸其名,有神勇,力能斗虎,逾高绝远,捷疾如飞。淡嗜欲,不事家人生产。遨游名山,足迹半天下,性任侠,道遇不平,辄为人排难解纷,故人以“疯子”名之。

  • 七知经·佚名

    全一卷。吴·支谦译。又作七智经。今收于大正藏第一册。本经与(一)A. (An%guttara-nika^ya,增支部)VII.64 Dhamman~n~u^、(二)中阿含七法品善法经(大正藏第一册)、(三)增一阿含经等法品第三十九(大正藏第二册)合为四异译本,

  • 菩萨行方便境界神通变化经·佚名

    三卷,刘宋求那跋陀罗译。与大萨遮尼干授记经同本。但缺王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