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三十六回 御驾南巡名园驻蹕 王师西讨叛酋遭擒

  却说孝贤后崩逝后,已是小祥,乾隆帝至梓宫前亲奠一回。奠毕,慈宁宫传到懿旨,宣召乾隆帝进宫。到太后前请过了安,太后道:“现在皇后去世,已满一年,六宫不可无主,须选立一人方好。”乾隆帝嘿然不答。其将谁语?太后道:“宫内妃嫔,哪一个最称你意?”乾隆帝道:“妃嫔虽多,没一个能及富察,奈何?”富察二字,含糊得妙。太后道:“我看娴贵妃那拉氏,人颇端淑,不妨升她为后。”乾隆帝沈吟半晌,便道:“但凭圣母主裁!”太后道:“这也要你自己愿意。”乾隆帝平日颇尽孝道,至此也不欲违逆母命,没奈何答了一个“愿”字。退出慈宁宫,又辗转思想了一番,想什么?乃于次日下旨,册封娴妃那拉氏为皇贵妃,摄六宫事。那拉氏不即立后,乾隆帝之意可知。直到孝贤皇后二周年,尚未册立正宫,经太后再三催促,方立那拉氏为皇后。参商之兆,已萌于此。此时鄂尔泰已死,张廷玉亦因老乞归,鄂、张二人,本受世宗遗旨,身后俱得配享太庙,嗣因鄂、张各存党见,朝官依附门户,互相攻讦,事为乾隆帝所闻,心滋不悦。廷玉乞归时,又坚请身后配享,触忤龙颜,严旨诘责,追缴恩赐物件,革去伯爵,并不令配享。硬要做满族奴才,致触主怒,何苦何苦!廷玉惊慌得了不得,后来一病身亡,总算乾隆帝优待老成,仍令配享太庙,廷玉好瞑目了。这是后话。

  乾隆帝因宫廷中事,都未惬意,不免烦恼,便想到别处闲游,借作排遣。十五年春季,奉了皇太后,巡幸五台山,秋季又奉皇太后临幸嵩岳,两处游玩,仍不见有什么消遣的地方。他想外省的景致,还不及一圆明园,就时常到圆明园散闷,这日,在园中闲逛,起初是天气阴沈,不甚觉得炎热,到了午后,云开见日,遍地阳光,掌盖的忘携御盖,被乾隆帝大加申斥,忽随从中有人说道:“典守者不得辞其责。”乾隆帝便问道:“谁人说话?”那人便跪倒磕头。乾隆帝见他唇红齿白,是一个美貌的少年,随问道:“你是何人?”那人禀道:“奴才名和珅,是满洲官学生,现蒙恩充当銮仪卫差役,恭奉御舆。”乾隆帝道:“你是官学生,充这舁舆的差使,未免委屈,朕拔你充个别样差使,可好么?”和珅感激的了不得,便磕了九声响头,朗声道:“谢万岁万万岁天恩!”和珅初蒙主知,已极意贡谀,望而知为妄臣。乾隆帝便令他跟住身后,有问必答,句句称旨,引得龙心大开,回到宫中,竟命他作宫中总管。这和珅骤膺宠眷,打叠精神,伺候颜色,乾隆帝想着什么,不待圣旨下颁,他已暗中觉察,十成中总管八九成,因此愈加宠任,乾隆帝竟日夜少他不得,后人说他是弥子瑕一流人物,小子无从搜得确据,不敢妄说。

  只乾隆帝素爱冶游,得了和珅以后,越加先意承志,说起南边风景,很是繁华。乾隆帝道:“朕亦想去游幸一次,只虑南北迢遥,要劳动宫民,花费许多金钱,所以未决。”和珅道:“圣祖皇帝六次南巡,臣民并没有多少怨咨,反都称颂圣祖功德。古来圣君,莫如尧舜。《尚书·舜典》上,也说五载一巡狩,可见巡幸是古今盛典,先圣后圣,道本同揆,难道当今万岁,反行不得么?况且国库充盈,海内殷富,就使费了些金银,亦属何妨。”乾隆帝生平,最喜仿效圣祖,又最喜学着尧舜,听了和珅一番言语,正中下怀,自来英主多愿爱民,后来亦多被小人导坏,汉武、唐玄与清高宗皆此类也。便道:“你真是朕的知己!”遂降旨预备南巡。和珅讨差,督造龙舟,建得穷工奇巧,备极奢华,把康、雍两朝省下的库储,任情挥霍,好象用水一般;和珅从中得了数十万好处,乾隆帝还奖他办事干练,升他做了侍郎。这叫做升官发财。和珅复飞咨各省督抚,赶修行宫,督抚连忙募工修筑,又把水陆各道,一律疏通,准备巡幸。乾隆十六年春正月,乾隆帝奉皇太后启銮,宫中挑选了几个妃嫔,作为陪侍,皇后独没福随游,伉俪之情可想。外面除留守人等,尽令扈从,仪仗车马,说不胜说,数不胜数。开路先锋,便是新任侍郎和珅,御驾所经,督抚以下,尽行跪接,一切供奉,统由和珅监视。和珅说好,乾隆帝定也说好,和珅说不好,乾隆帝定也说不好。督抚大员,都乞和珅代为周旋,因此私下馈遗,以千万计。

  两宫舍陆登舟,驾着龙船,沿运河南下,由直隶到山东,从前已经游历,没甚可玩,只在济宁州耽搁一日。由山东到江苏,六朝金粉,本是有名,乾隆帝为此而来,自然要多留几天。扬州住了好几日,苏州又住了好几日,所有名胜的地方,无不游览。苏杭水道最便,复自苏州直达杭州,浙省督抚,料知乾隆帝性爱山水,在西湖建筑行宫,格外轩敞。两宫到了此地,游遍六桥三竺,果觉得湖山秀美,逾越寻常。乾隆帝非常喜悦,不是题诗,就是写碑;有时脑筋笨滞,命左右词臣捉刀,并召试诸生谢墉等,赏给举人,授内阁中书。又亲祭钱塘江,渡江祭禹陵,复回至观潮楼阅兵。

  忽报海宁陈阁老,遣子接驾,乾隆帝奇异起来,还是太后叫他临幸一番,太后应已觉着了。遂自杭州至海宁。此时陈阁老闻御驾将到,把安澜园内,装潢得华丽万分,陈府外面的大道,整治得平坦如镜,随率领族中有职男子,到埠头恭候。隔了数时,遥见龙舟徐徐驶至,拍了岸,便排班跪接,奉旨叫免。陈阁老等候两宫上岸登舆,方谢恩而起,恭引至家。陈老夫人,亦带了命妇,在大门外跪迎,两宫又传旨叫免,乃起导两宫入安澜园,下舆升坐。接驾的一班男妇,复先后按次叩首。两宫命陈阁老夫妇,列坐两旁,陈阁老夫妇又是谢恩。余外男妇等奉旨退出。于是献茶的献茶,奉酒的奉酒,把陈家忙个不了。幸亏随从的人,有一半扈跸入园,有一半仍留住舟中,所以园内不致拥挤,两宫命陈阁老夫妇侍宴,随从的文武百官,宫娥彩女,亦分高下内外,列席饮酒,大约有一、二百席,山南海北的珍味,没一样不采列,并有戏班女乐侑宴,这一番款待,不知费了多少金钱。只乾隆帝御容,很有点像陈阁老,陈老太太有时恰偷觑御容,似乎有些惊疑的样子,究竟乾隆帝天亶聪明,口中虽是不言,心中恰是诧异,酒阑席散,奉了太后,与陈阁老夫妇,到园中游玩一周,回入正厅。乾隆帝谕陈阁老夫妇道:“这园颇觉精致,朕奉太后到此,拟在此驻跸数天。但你们两位老人家,年力将衰,不必拘礼,否则朕反过意不去,只好立刻启行了。”陈阁老忙回道:“两宫圣驾,不嫌亵陋,肯在此驻跸数日,那是格外加恩,臣谨遵旨!”皇帝到了家里,陈阁老以为光宠,我说实是晦气。太后亦谕道:“此处伺候的人很多,你两老夫妇,可以随便疏散,不必时时候着。”阁老夫妇谢恩暂退。

  是夕,乾隆帝召和珅密议,说起席间情况,嘱和珅密察。和珅奉旨,屏去左右,独自一人在园间踱来踱去,假作步月赏花的情形。更深夜静,四无人声,和珅不知不觉,走到园门相近,仍不闻有什么消息,正想转身回至寝室,忽见园角门房内,露出灯光一点,里面还有唧唧哝哝的声音,便轻轻的掩至门外,只听里面有人说道:“皇上的御容,很像我们的老爷,真是奇怪。”接连又有一人道:“你们年纪轻轻,哪里晓得这种故事?”前时说话的人又问道:“你老人家既晓得故事,何不说与我们一听。”和珅侧着耳朵,要听他对答,不料下文竟尔停住,只有一阵咳嗽声,咯痰声,不肯直叙,这是文中波澜。不免等得焦躁起来。亏得里面又在催问,那时又闻得答语道:“我跟老爷已数十年,前在北京时,太太生了一位哥儿,被现今皇太后得知,要抱去瞧瞧,我们老爷只得应允,谁料抱了出来,变男为女,太太不依,要老爷立去掉转,老爷硬说不便,将错就错的过去。现在这个皇上,恐怕就是掉换的哥儿呢。”这两句话,送入和珅耳中,暗把头点了数点。忽听里面又有人说道:“你这老总管亦太粗莽,恐怕外面有人窃听。”和珅不待听毕,已三脚两步的走了。路中碰着巡夜的侍卫,错疑和珅是贼,的确是个民贼。细认乃是和大人,想上前问安,和珅连忙摇手,匆匆的趋回寝室。睡了一觉,已是天明,急起身至两宫处请安。乾隆帝忙问道:“有消息么?”和珅道:“略有一点消息,但恐未必确实。”乾隆帝道:“无论确与不确,且说与朕听!”和珅道:“这个消息,奴才不敢奏闻。”乾隆帝问他缘故,和珅答称:“关系甚大,倘或妄奏,罪至凌迟。”乾隆帝道:“朕恕你罪,你可说了。”和珅终不敢说,乾隆帝懊恼起来,便道:“你若不说,难道朕不能叫你死么?”和珅跪下道:“圣上恕奴才万死,奴才应即奏闻,但求圣上包涵方好!”乾隆帝点了点头,和珅便将老园丁的言语,述了一遍。乾隆帝吃了一惊,慢慢道:“这种无稽之言,不足为凭。”聪明人语。和珅道:“奴才原说未确,所以求圣上恕罪!”乾隆帝道:“算了,不必再说了。”忽报陈阁老进来请安,乾隆帝忙叫免礼,并传旨今日启銮,还是陈阁老恳请驻跸数天,因再住了三日,奉太后回銮,陈阁老等遵礼恭送,不消细说。

  两宫仍回到苏州,复至江宁,登锺山,祭孝陵,泛秦淮河,登阅江楼,又召试诸生蒋雍等五人,并进士孙梦逵,同授内阁中书。驻跸月余,方取道山东,仍还京师。回京后,乾隆帝欲改易汉装,被太后闻知,传入慈宁宫,问道:“你欲改汉装么?”乾隆帝不答,太后道:“你如果要改汉装,便是不忠不孝,不仁不义,我亦要让你了。”乾隆帝连称不敢,方才罢议。冕旒汉制终难复,徒向安澜驻翠蕤。

  日月如梭,忽忽间又过三年,理藩院奏称准噶尔台吉达瓦齐,遣使入贡,乾隆帝问军机大臣道:“准部长噶尔丹策零,数年前身死,嗣后立了那木札尔,又立了喇嘛达尔札,扰乱数年,朕因他子孙相袭,道途又远,所以不去细问。什么今日,换了个达瓦齐?”军机大臣道:“那木札尔,系噶尔丹策零次子,策零死,那木札尔立,后来因昏庸无道,被他女兄的丈夫弑掉了,另立策零庶长子喇嘛达尔札,现在喇嘛达尔札,又被部众弑掉,改立达瓦齐,这达瓦齐闻是准部贵族大策零子孙呢。”乾隆帝道:“照这般说,达瓦齐系策零仆属,胆敢篡立,实是可恨,朕拟兴师问罪,免他轻视天朝。”正商议间,又接边臣奏折,内称:“辉特部台吉阿睦撤纳,为达瓦齐所败,愿率众内附”等语。乾隆帝即命阿睦撤纳来京陛见,并却还达瓦齐贡使。阿睦撤纳奉了上谕,当即到京求见,由理藩院尚书带入,阿睦撤纳叩首毕,乾隆帝问道:“你便是辉特部台吉么?”阿睦撤纳答道:“是。”乾隆帝又问道:“你如何与达瓦齐开战?”阿睦撤纳道:“达瓦齐篡了准部,还想蚕食他方,臣本与他划疆自守,毫无干涉,他无端侵入臣境,臣与他战了一场,被他杀败,因此叩关内附,仰乞大皇帝俯赐矜全!”乾隆帝见他身材雄伟,言语爽畅,不觉喜悦,便道:“朕正想发兵讨达瓦齐,你来得很好。”阿睦撤纳道:“大皇帝果发义师,臣愿作为前导。”乾隆帝道:“你肯为朕尽忠,朕却不吝重赏。”阿睦撤纳谢恩而出。乾隆帝即召集王大臣,会议发兵计画,并言荡平准部,就在阿睦撤纳身上。军机大臣舒赫德奏道:“臣看阿睦撤纳相貌狰狞,必非善类,请圣上不要信他!”乾隆帝怫然不悦,便厉声道:“据你说来,达瓦齐是不应讨么?”舒赫德道:“达瓦齐非不应讨,但阿睦撤纳,乞皇上不可重用!”乾隆帝复厉声道:“阿睦撤纳是生长彼地,地理人情,都应熟悉,朕若不去用他,难道用你不成!”舒赫德素性刚直,还要接口道:“圣上要用这阿睦撤纳,请将他部下余众,徙入关内,免得后患。”乾隆帝怒道:“你这般胆小,如何好做军机大臣?”叱侍卫逐出舒赫德。舒赫德叹息而去。忠言逆耳,令人呜咽。傅恒见乾隆帝发怒,忙上前道:“圣上明烛万里,此时正好出征准部,戡定西陲。”这等拍马屁的伎俩,想是从闺训得来。乾隆帝怒容渐霁,徐答道:“究竟是你有些智谋。但还是今年出兵,明年出兵?”傅恒道:“据臣愚见,今年且先筹备起来,待明年出兵未迟。”乾隆帝准奏,遂下旨饬八旗将士先行操练,并封阿睦撤纳为亲王。

  看官!你道这阿睦撤纳,究竟是何等样人?他的言语,究竟可靠不可靠?小子须要补述一番方好。阿睦撤纳是丹衷的遗腹子,丹衷系策妄女婿,策妄借结婚政策,灭了丹衷的父亲拉藏汗,应第二十九回。丹衷穷无所归,寄食准部,免不得怨恨策妄,策妄又把丹衷害死,将自己的女儿,改醮辉特部酋,只五、六月生了一个男孩子,就是阿睦撤纳。阿睦撤纳长大起来,继了后父的位置,见准部内乱,蓄志并吞,先帮助达瓦齐,杀了喇嘛达尔札,自己迁至额尔齐斯河,胁服杜尔伯特部。达瓦齐也阴怀疑忌,大举攻阿睦撤纳,阿睦撤纳乃托名内附,想借清朝兵力,灭掉达瓦齐,自己好占据准噶尔。巧遇乾隆帝好大喜功,听了阿睦撤纳的言语,决计用兵。会准部小策零属下萨拉尔,及达瓦齐部将玛木特,先后降清,阿睦撤纳又促请出师。于是乾隆二十二年春,命尚书班第为定北将军,出北路。陕甘总督永常为定西将军,出西路。北路用阿睦撤纳为前导,授他做定边左副将军。西路用萨拉尔为前导,授他做定边右副将军。玛木特做了北路参赞,西路参赞,用了内大臣鄂容安。两副将军各领前锋先进,将军参赞等次第进行。浩浩荡荡,直达准部。沿途经过的部落,望见两副将军大纛,多识是前时故帅,望风崩角,拜谒马前。到了夏间,两路大军并至博罗塔拉河,距伊犁只三百里。达瓦齐闻报,慌做一团,仓猝征兵,已来不及,只带了亲兵万人,向西北出奔,走入格登山去了。清军长驱追袭,将到格登山,夜遣降将阿玉锡等,率领二十余骑,往探路程。阿玉锡想夺头功,竟乘夜突入敌营,拍马横矛,威风凛凛,达瓦齐部众,还道是清军齐到,四散奔逃。真不济事。达瓦齐也落荒窜去,扒过大山,投入回疆。他想平日要好的回酋,只有乌什城主霍吉斯,一口气奔到乌什城。霍吉斯也出城迎接,谁知进了城门,一声胡哨,伏兵尽发,把达瓦齐拿住。达瓦齐向霍吉斯道:“我与你一向至交,如何缚我?”霍吉斯也不与多说,取出清帅檄文,与他细瞧。达瓦齐道:“好好!你总算卖友求荣了。”该骂!当下被霍吉斯推入囚车,解送清营。清两帅回到伊犁,这时候,罗卜藏丹津还絷在伊犁狱中,遂一并擒出,与达瓦齐槛送京师。

  乾隆帝得了红旗捷报,召两军凯旋,亲御午门,行献俘礼。达瓦齐及罗卜藏丹津,觳觫万状,捣头如蒜。隆乾帝大笑道:“这样人物,也想造反,正是夜郎自大,不识汉威哩。”遂传旨赦他死罪。一面大封功臣,首奖大学士傅恒襄赞有功,再加封一等公。马屁又被他拍着了。定北将军班第封一等诚勇公,副将军萨拉尔,封一等超勇公,副将军阿睦撤纳,晋封双亲王,食亲王双俸,参赞玛木特封为信勇公,铭功勒石,说不尽的夸耀。永常鄂容安等未沐荣封,不识何故。又拟复额鲁特四部遗封,封噶尔藏为绰罗斯汗,巴雅特为辉特汗,沙克都为和硕特汗,还有杜尔伯特部,就封了阿睦撤纳。乾隆帝的意思,无非是犬牙相错、互生箝制的道理,谁知阿睦撤纳雄心勃勃,竟想雄长四部,渐渐的跋扈起来。正是:

  非我族类, 其心必异;

  过严则怨, 过宽则肆。

  不数月,留守伊犁大臣,奏报阿睦撤纳造反了,乾隆帝闻报大惊,究竟阿睦撤纳如何谋反,且看下回分解。

  ----------

  此回叙陈阁老事,非传陈阁老,传高宗也。叙阿睦撤纳事,非传阿睦撤纳,亦传高宗也。高宗第一次南巡,便觉挥霍不赀,厥后南巡复数次,劳民费财,可想而知。陈阁老事,尚是本回之宾,不过假故老遗传,作为渲染耳。南巡以后,复议西征,写出高宗好大喜功气象,阿睦撤纳来降,乃是适逢其会,是阿睦撤纳亦一宾也,达瓦齐则成为宾中宾矣。阅者当如此体会,方见作书人本旨。

猜你喜欢
  卷四百八十一·列传第二百四十·世家四·脱脱
  卷一百七十一·列传第六十八·柯劭忞
  第四十八回 义儿北上引侣呼朋 词客南来直声抗议·蔡东藩
  卷十三·朱熹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四百九十一·佚名
  卷之一千四百二十九·佚名
  卷之二百四十三·佚名
  卷之二百二十四·佚名
  韦述传·欧阳修
  宋思颜传·张廷玉
  一零五、五国相王考·钱穆
  卷二十九·赵汝愚
  卷三十五·徐一夔
  卷五十四·佚名
  食货一一·徐松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刘仲讷·唐圭璋

      待考。   水调歌头   昨夜乘秋兴,长啸驭清风。飘然玉宇虚廊,忽到广寒宫。解后姮娥相见,为问中秋诞节,奇特世难同。底事长庚梦,独占此宵中。   呼金免,寻玉策,检前踪。自从盘古有月,便有此仙翁。公向人间游戏,月在天

  • 卷一百五十五·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一百五十五 明 曹学佺 编 宋诗三十二 文同 秦王卷衣 咸阳秦王家宫阙明晓霞丹文映碧镂光采相鈎加铜螭逐银猊压屋矜蟠拏洞户锁日月其中光景赊春风动珠箔鸾额金窠斜美人却扇坐看落庭下花

  • 石匮书后集卷第六十二·张岱

    中国群盗列传(有总论)崇祯建元,王嘉胤以饑民创乱,李自成附之,而白水王二、边盗苗美等往往合溃兵以应;令此时有汲黯发河内之粟、秀实定郭暖之军,则解甲归农、卖刀买犊,匪异人任也。奈何应变乖方,蔓延莫制!嘉胤擒斩之后,分显道神、

  • 卷之六百三十三·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雍正实录卷之一百二十·佚名

      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保议政大臣保和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总理兵部事三等伯加十五级臣鄂尔泰总裁官光禄大夫经  筵日讲官起居注太保兼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仍兼管吏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事三等伯

  • 卷九·佚名

    <史部,别史类,御定历代纪事年表>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历代纪事年表卷九 【起庚子周僖王元年○止己巳周惠王二十有五年】凡三十年 表例说 【臣】之枢谨按五霸之兴始於是卷周僖王元年终於第十二卷周简王十四年自此诸侯渐

  • 卷之二十八·祁韵士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外藩蒙古回部王公表传卷之二十八传第十二巴林部总传巴林部在古北口外至京师九百六十里东西距二百五十一里南北距二百三十三里东界阿噜科尔沁西界克什克腾南界翁牛特北界乌珠穆沁元太祖十六世孙阿尔楚

  • 江子一传(附江子四、江子五传)·姚思廉

    江子一字元贞,济陽考城人,晋朝散骑常侍江统的第七世孙。父亲江法成,天监年间任奉朝请。江子一年少时好学,有志向,操行好,因家里穷困缺少给养,故一生素食。起初任王国侍郎、奉朝请。上书请求到皇家书院看书、管理图书,高祖同意

  • 帝系四·徐松

    宗室杂录一太宗雍熙元年正月十一日,以皇侄德恭为左〔武〕卫大将军、判济州,封定安侯;德隆为右武卫大将军、判沂州,封长宁侯。初,廷美徙房陵,诸子皆从行,至是并受封,仍厚赐缗钱,遣高品卫绍钦送之治所。以起居舍人韩检、右补阙刘

  • 庄公(元年~三十二年)·左丘明

    庄公元年【经】元年春王正月。三月,夫人孙于齐。夏,单伯送王姬。秋,筑王姬之馆于外。冬十月乙亥,陈侯林卒。王使荣叔来锡桓公命。王姬归于齐。齐师迁纪、郱、鄑、郚。【传】元年春,不称即位,文姜出故也。三月,夫人孙于齐。不

  • 答黄子理问(二则)·太虚

    问一:佛法不立名言,不可思议,言其非思想议论之所能及。然不用议论犹可也,若思想不用,从何而入?答一:佛法不可思议,而思议为入佛法之门,故学者宜由思议之门以入不可思议之佛法,三藏十二部皆佛菩萨应众生之机而说,使众生由名言之门

  • 摩醯首罗大自在天王神通化生伎艺天女念诵法·佚名

    尔时摩醯首罗天王。于大自在天上。与诸天女前后围绕。神通游戏作诸伎乐。忽然之间于发际中化出一天女。颜容端正伎艺第一。一切诸天无能胜者。于大众中而作是言。我今为欲利益一切。所祈愿丰饶吉祥富乐之事。随心悕求

  • 卷第六(观世音等诸菩萨卷下)·佚名

    佛说陀罗尼集经卷第六(观世音等诸菩萨卷下) 大唐天竺三藏阿地瞿多译 何耶揭唎婆观世音菩萨法印咒品(唐翻马头)当部(印即有八咒有十六) 马头护身结界法印咒第一 两手从中指以下三指。向外相叉。各博著手背。合掌。二

  • 卷之二·德清

    八十八祖传赞卷之二匡庐憨山释 德清 述秀水寓公 高承埏 补嘉兴上士 钱应金 较康居尊者传康僧会者。康居国大丞相之子也。彼国出家。有神异。因望震旦国。有光烛天。曰此佛舍利光也。遂寻光而来于吴。赤乌四年。

  • 卷第十四(本末合)(尽离世间品)·慧苑

    续华严略疏刊定记卷第十四(本末合)(尽离世间品) 离世间品第三十八 将释此品。四门同前。 初释名中三。一分名。名托法进修成行分。谓由仗托行法修成正行故。二会名。上三。一约处。名普光明殿重会。二约人。名普慧普

  • 惹事·赖和

    短篇小说集。赖和著。收短篇小说14篇。《惹事》初载于1932年 《南音》 1卷2号、6号、9—10合刊号。收入1979年7月台北远景出版社版 《光复前台湾文学全集(1)》。这篇小说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描写主人公青年知识分子

  • 鹿樵纪闻·吴伟业

    三卷。原题娄东梅村野史撰。《鹿樵纪闻》记南明福王、唐王、鲁王、桂王诸事以及李自成、张献忠农民起义等节。卷上记福王、史可法、黄得功、高杰等事迹,及嘉定之屠、马阮始末等。卷中记唐王、鲁王、郑成功、张煌言、

  • 通玄百问·佚名

    全一卷。又作通玄问答集。青州一辩法嗣宋代僧通玄圆通问,万松行秀答,理宗淳祐四年(1244)刊行。收于卍续藏第一一九册。系江西广信府通玄庵之圆通,设百问以激励学人,并宣扬祖道。林泉从伦于其师万松一一作答之后,次第附颂,生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