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邓玉宾子,同知邓玉宾的儿子,名字、籍贯、生平、事迹均不可考。其散曲仅存小令〔雁儿落过得胜令〕三首。作品表现了他对社会黑暗以及为官的危险的深刻认识,因“识破抱官囚”而不愿再“事王侯”,所以走 
-                 李长霞李长霞,字德霄,掖县人。胶州诸生柯蘅室。有《锜斋诗集》。寒食接父书久别怀儿女,谁从问起居。难将为客意,尽此数行书。令节他乡感,穷愁鬓发疏。介根城下路,未许赋归欤。胶莱道中停车向古道,乱树冷斜曛 
-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三十六花朝类七言律花朝张太学西园小集   【明】陆之裘雨霁名园春事芳兰台小集暮行觞愆期肯使花神笑纵饮谁嗔草圣狂入坐微风含楚佩照人明月堕匡牀行歌亦有穿云调隔水遥传陌上桑花 
-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三百五十五刘禹锡登司马错古城【秦昭王命错征五溪蛮城在武陵沅江南】将军将【一作实】秦师【一作帅】西南奠遐服故垒清江上苍烟晦【一作昧】乔木登临直萧辰周览壮前躅堑平陈叶满墉高秋蔓緑废 
- 韦苏州集原序韦苏州唐史不载其行事林宝姓纂云周逍遥公夐之後左仆射扶阳公待价生司门郎中令仪令仪生銮銮生应物应物生监察御史河东节度掌书记庆复李肈国史补云为性高洁鲜食寡欲所居焚香扫地而坐其为诗驰骤建安已还各得 
-   起閼逢涒灘(甲申)六月,盡柔兆閹茂(丙戌)八月,凡二年有奇。   高祖神堯大聖光孝皇帝武德七年(甲申,公元六二四年)   六月,辛丑,上幸仁智宮避暑。   辛亥,瀧州、扶州獠作亂,遣南尹州都督李光度等擊平之。   丙辰,吐谷渾寇 
-     ○京师志盗 五则京师虽辇毂之下,而盗风最盛。然盗亦有道,兹就所闻见者汇记之。西河沿西头有一民家,仅寡妇孤女二人,其先亦小负贩也,微有蓄积。女将嫁,母罄所有备嫁资,为贼所侦,一夜逾垣入将撬门矣。母闻之,呼女曰:“ 
- 郭贤字道因,赵兴阳州人。父亲郭云,任凉州司马。郭贤记忆力好,学过经史。魏正光末年,贼帅宿勤明达围攻豳州,刺史毕晖补授郭贤为统军,与自己一起守城。后任州主簿,代理北地郡事。由于战功,授都督。大统二年(536),齐神武偷袭,攻陷 
- 武宗承天达道英肃睿哲昭德显功弘文思孝毅皇帝,名叫朱厚照,孝宗长子。其母孝康敬皇后。弘治五年(1492),立为皇太子。厚照天性聪颖,好骑马射箭。弘治十八年(1505)五月,孝宗死。十八日,朱厚照即皇帝位。以明年为正德元年,大赦天 
- 古吴蕅益道人智旭述【中之一字。名同实异。此书以喜怒哀乐未发为中。若随情解之。只是独头意识边事耳。老子不如守中。似约第七识体。后世玄学。局在形躯。又非老子本旨矣。藏教所诠真理。离断离常。亦名中道。通教即 
-                 小过:亨,利贞;可小事,不可大事,飞鸟遗之音,不宜上,宜下,大吉。【白话】《小过卦》象征略为过分:小过之时,可致亨通,但应以正为本,故而利于坚守中正之道;可以去干一些小事,但不可去涉足一些大事;飞鸟留下悲鸣之时,不应 
- 闻西藏所传慈氏五论,以现观庄严为必习,因亟劝法尊译师出其颂并略释之。乍观一切相智中菩提心二十二喻,二十大乘僧,四加行分上中下,染净所能分别三十六,十三修行法性,八出生正行。道智中大乘见道十六刹那。遍智中远近道能所治 
- 竟无居士道鉴:今中国佛教中人,居士与虚固应处较为相知之列,而自仁老以来之关系,于道谊亦不为不深。然虚以闲名为各国佛徒所知,若印、若锡、若日、若德等佛教学者,访谈关于国际佛教之事,固常有之。至为游者藉以烘托而自增声价 
- 观无畏尊者集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宣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日称等奉 诏译  生天品第三十二  若人修众善  清净心质直  当得生天中  牟尼之所说  乐布施爱语  慈心常相应  护念诸众生   
- 	大方广佛新华严经合论卷第三十一	唐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译经	唐太原方山长者李通玄造论	唐福州开元寺沙门志宁厘经合论	贤首品第十二之三	【经】	一切如来咸共说  众生业报难思议  诸龙变化佛自在  菩萨神 
- 本书(二册三○○面一八○、○○○字)分六卷,全祖望撰。祖望字绍衣,又字谢山;浙江鄞县人。清乾隆初,成进士。所著「鲒埼亭集」三十八卷及其「外编」五十卷,记南明浙海鲁监国事最详。本书选录与南明有关之文凡一百三十馀篇,题曰 
- 明谢肇淛撰。 是书乃肇淛为工部郎中视河张秋时所作。 8卷。 首列河道诸图, 次分河程、 河渠、 河工、 河防、 河臣、 河政、 河议八记,详叙北河原委, 及历代治河利弊, 资料丰富, 条序分明, 颇为后人撰此类书籍所取法。 又别 
- 三卷。著撰人名氏不详。书中记载安南国事。上卷曰国初沿革,为赵陀以下诸王。中卷下卷皆曰阮纪,则自李公蕴得国后诸王事迹,记述详尽。安南自汉迄唐,并为州郡,五季末为土豪窃据,宋初时始自立国。此书自唐以前,大多是袭抄史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