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五
天然是禅师语录卷第五
嗣法门人今辩重编
普说
普说。汝诸人本分上各各有个决不▆▆底田地。祇是汝诸人不肯承当。且道病在什么处。病在一切处放不过。一切处放不过也祇是一处放不过。一处放过即一切处放过。一处放过一切处放过。方才亲证得者一片田地从来不曾变异。不由知见。自疑永断。昔我洞山价祖初参南泉。值泉为马祖设供。问大众云。马祖还来么。价祖出云。待有伴即来。当时便为南泉器重。后于忠国师处参无情说法话。见沩山。又见云岩。作偈云。也大奇。也大奇。无情说法不思议。若将耳听终难会。眼处闻声方始知。者个岂不是价祖当时一切处放不过底影子么。大众若放得过。消得与么道。更有一个验处。后辞云岩。岩问。子向什么处去。祖云。虽辞和尚。未卜所居。岩云。几时却来。祖云。待和尚有住处即来。又是一个放不过。岩云。此一别难得相见。祖云。难得不相见。又是一个放不过。还有一个大放不过底赃证。却问。百年后有人问。还邈得师真否。教某甲如何祇对。岩云。祇者是。大众。祇者一句。若不是彻底放下。彻底撩起底人。不免承当不去。祖果涉疑。岩便云。阇黎承当个事。大须审细。祖后过水睹影。才有个口供道。切忌从他觅。迢迢与我疏。我今独自往。处处得逢渠。者岂不是从来一切处放不过。到者里方才瞥地么。又道。渠今正是我。我今不是渠。应须恁么会。方得契如如。岂不是者一处放得过。则一切处放得过。又如大慧在湛堂会下。堂云。杲上座。叫你颂也颂得。拈也拈得。普说小参也都做得。祇是一件。你在我方丈有禅。出到外边就没了。醒时有禅。上单时就没了。大慧道。正是某甲疑处。者岂不是一切处放不过么。湛堂更有个方便云。何不将醒时底放在睡时。睡时底放在醒时。他依旧不会。后在圆悟熏风自南来。殿角生微凉语下得个快活。据他自家已似于一切处放得过了。却被圆悟按住道。犹坐在净裸裸处。令他参有句无句。一日请益圆悟。答五祖话。有句无句。如藤倚树。描也描不成。画也画不就。树倒藤枯。句归何处。相随来也。直到者里。方才了却。岂不是一处放过则一切处放过。又高峰当日睹真时。已有个悟入。雪岩知其落处。便问。日间浩浩作得主么。峰云。作得主。夜间睡梦时作得主么。峰云。作得主。正睡着。无梦无想。无见无闻时。主在什么处。峰便过不得。者岂不是一切处放不过。亦祇是此一处放不过。后因枕子落地。方才打彻。岂不是者一处放过。则一切处放过。大众。者一片田地始终不曾变异。祇是汝一切处放不过。便为一切处流转。一处放不过。便为者一处障碍。汝若直下一处放过。一切处放过。方能于者片田地上自肯自休。亦复自知。不曾荒芜。亦不消得我和你耕治。自然教他出生个菩提芽。自然长养起十波罗蜜底苗子。自然开敷十力。四无畏。十八不共法底华。自然收成个清净智。无碍智。一切种智底稻子。与十方三世。无量香水海。华藏世界一切黄面老子同一受用。正与么时节。放过也祇是你底田地。放不过也祇是你底田地。放过不放过总是你底田地。还有什么变异不变异。喝一喝。者老汉祇管要人放得过。自家两片皮絮叨叨地。犹自放不过在。以拂子摵口云。口是祸门。
普说。佛未出世时正是妙。祇是无人觉知。所以出世来逗漏者个消息。本是借路经过。反成垛生招箭。后代儿孙不得真悟。往往一切时。一切处。一切念。总要回合到那妙上静境界。静境界回合动境界。动境界回合闲境界。闲境界回合忙境界。忙境界回合顺境界。顺境界回合逆境界。逆境界回合是境界。是境界回合非境界。非境界回合又错引。三十年不少盐酱。以为回合得力。四十九年犹有走作。以为回合不得力。殊不知到家人实际理地。与涂路上凑泊。如霄与壤。又如麻三斤。庭前柏树子。锯解秤锤。一口吸尽西江水。古人大休歇。大总持。从胸襟中流出。与汝盖天盖地。在今人分上祇成得个所知之境。到不如三家村卖柴汉。晨朝起来挑一担柴入城市里。换些事物。傍晚还家。煮熟饭饱食了。洗脚上床。一觉天明。却无如许管带。大众。此事有得则必有失。是汝以有所得之心在本来田地上。大似捏目生花。愈精进愈加浮逼。尝见名重海内。忽然狂发骇人闻见。皆因打头悟门不真。在禅那上稍有所重。不觉失念。便成差互。岂不见楞严五十种阴魔盖为未曾发明。遵圣言教。深入禅境。示有岐路。不足为怪。独是担荷如来。时誉所归。疑误后学。良可浩叹。此犹是老实人禅病。若资性宕佚。喜谈过量。才掉得个相似。便一切弃置。为伊方寸里先靠着个心外无法。一切不可得底道理。任意举止。随顺妄情。以为行于非道。方合佛道。比于南泉斩猫。归宗斩蛇。蚬子虾蟆。殊不知古人剑刃上事稍一眨眼。血溅梵天。岂更粗境。公然狂肆。今时禅病多出于此。良由师家道眼不明。才见学人蹋上个豁达见识。便一印印破。走到十字街头。寻个趁饭底。拏起拄杖。穿州入县。忽然撞着个不知就里底护法檀越。一搭搭上。驰声走誉。做尽伎俩。用尽心术。总不出名闻利养四字。更有颠踬。不堪挂齿。你道怎么发得人信心。于今世间人尽有从圣贤路上设心制行。是我衲僧家称为传佛心印。到有许多尴尬。大众一等行脚。岂不饱闻饱见。切莫随顺颠倒。辜负初心。老僧初住归宗。与新旧住诸人一时缘聚。不妨从头说破。出家儿贵有高识。但凡参禅做事。须务实头。莫学虚头。大众。作么生是虚头。从册子上觅机觅境。和会禅话是虚头。从心意识想认个见闻觉知。以为本命元辰是虚头。从举起处承当是虚头。从石火电光掉个不容疑议底是虚头。从平实上天是天。地是地。山是山。水是水。得用便用。更不移易是虚头。大众。何以知他总是虚头。汝但当如上许体会时。门外忽然有人唤汝一声。汝者体会底总没了也。若谓瓮里何曾走却鳖。又要许多体会作甚么。到者里须是悟。不可但与么领略过便当得。曾忆二十年前有个时师。判高峰落枕子因缘。高峰因雪岩问云。日间浩浩作得主么。峰云。作得主。又问。夜间梦里作得主么。峰云。作得主。又问。既睡着。无梦无想。无见无闻。主在什么处。峰不能答。一夜卧次。推落枕子。忽然大悟。佢便判无梦无想。无见无闻是文殊普贤境界。将谓高峰当时是在无梦无想。无见无闻处着到。咦。若祇么悟。又争了得。大众。参禅须要了得生死。若但道理和会。今日举一则如何如何批判。明日拈一则又如何如何批判。生死到来。你者批判底放过一边。毕竟作么生打发。又且不待生死到来。就如今日用里善恶诸缘一时抛向面前。事不谋心。心不谋事。种子浓厚。发生现行。个里便有许多做手脚不办去处。不见杂华文殊师利菩萨问法首菩萨云。如佛所说。若众生受持正法。即能断除一切烦恼。何故复有受持正法而不能断者。随贪恚痴。随慢随覆。随忿随恨。随嫉随悭。随谄势力所转。无能离心。何故能受持正法而复于心行之内起诸烦恼。法首菩萨以偈答曰。佛子善谛听。所问如实义。非但以多闻。能入如来法。如人水所漂。惧溺而渴死。于法不修行。多闻亦如是。大众。此在教中虽已解悟。还要修行。若我宗门下。行解一时俱到。行解一时俱撤。若已解了。便去修行。尚不当事。何况解亦未圆。行复参商。瞒得人。瞒得自己么。若要谛当。从古来有个绝好榜样。不嫌陈腐。试一举看。我黄面老子当时在王宫里。一夜逾城。走到雪山。六年生受。从跋伽阿罗逻迦兰等六师一一各尽其长。总不是了生死处。后在菩提树下。三七思惟中。夜睹明星出时豁然大悟。成等正觉。却念此事无你开口处。无你安排处。直是难信难解。便欲取般涅槃。一时欲梵诸天同声劝请。乃忆过去诸佛说法仪式。诣鹿野苑中为憍陈如。五比丘转四谛法轮。大众。苦即是实。如来说有苦谛是虚。集即是实。如来说有集谛是虚。灭即是实。如来说有灭谛是虚。道即是实。如来说有道谛是虚。又十二有支无明即是实。说无明缘灭是虚。行即是实。说行缘灭是虚。识即是实。说识缘灭是虚。名色即是实。说名色缘灭是虚。六入即是实。说六入缘灭是虚。触即是实。说触缘灭是虚。受即是实。说受缘灭是虚。爱即是实。说爱缘灭是虚。取即是实。说取缘灭是虚。有即是实。说有缘灭是虚。生即是实。说生缘灭是虚。老病死忧悲苦恼即是实。说老病死忧悲苦恼缘灭是虚。又菩萨六度悭贪是实。布施是虚。污染是实。持戒是虚。嗔恚是实。忍辱是虚。懒怠是实。精进是虚。散乱是实。禅定是虚。愚痴是实。般若是虚。大众。实不自知。因虚而知。以虚为实。反能障实。何不更看法华会上。如来为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亦不能直指众生知见。惟令众生开佛知见。示佛知见。悟佛知见。入佛知见。众生与佛知见无二。然不免闭此开彼。隐此示彼。迷此悟彼。出此入彼。是有转变。非不转变。犹为说虚。不为说实。直至临般涅槃。始云。我四十九年不曾说着一字。分明是将从前言教一划划断。于百万人天上拈青莲华。顾视大众。惟有金色头陀破颜微笑。
世尊云。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教外别传。付与摩诃迦叶。自此乃有宗门之说。流布将来。大众。吾佛世尊成等正觉以来。惟此拈华微笑之旨得名为实。其余一切言教皆名为虚。然虽如是。亦须具有超佛越祖之眼方堪承当。若作实法。则未拈华已前是个甚么。既拈华已后又是个甚么。所谓借路经过。不则垛生招箭。不见白云端禅师有颂云。尽道拈华微笑是。不知将底验宗风。若云心眼同时证。未免朦胧在梦中。你看者四句颂直是彻骨彻髓。前后诸祖。诸善知识。凡有人问如何是佛。云。麻三斤。如何是祖师西来意。云。庭前柏树子。又有问其徒曰。赵州庭前柏树子意旨如何。答云。先师无此语。莫谤先师好。你看他嫡骨血脉自是不走一线。近代有底杜撰长老却教人向棒头指处会。又有以麻三斤等语谓从无心三昧中流出。自谓亲切指示。殊不知正是虚拳指上却生实解。递相传授。渐渐失真。后学小生祇看你祖传底吊牌子。又争怪他菽麦不分。所以行脚高士大须着眼。你若不即具择法。但观做处。若真大人。心地自是平稳。言行自然相顾。前不云乎。但凡参禅做事须向实头。你若在实头上着到。一切施为动作自是不虚。大众。又如何是做事底实头。做事底虚头。者里亦有个入理之谈。我且问你。作么生唤做事。莫是丛林里监寺有监寺底事。副寺有副寺底事。维那有维那底事。知客有知客底事。侍者。书记。监收。直岁。庄头及余一切诸职各各有应管底业务么。若以此为事。则必以长连单上参得底为理。恁么则理不是事。事不是理。作么生说个事无碍。理无碍。若道长连单上参得底便是诸职事做底。诸职事做底便是长连单上参得底。谓之事理无碍法界。须知更有信手拈来一毫头狮子。百千亿毫头狮子。无论顺逆大小。当处全真。谓之事事无碍法界。若总与么定当。恰好做得个座主使下。何处复有宗门眼目。何况更说某甲职事与某乙职事不着便。某处堂头好。某处堂头不好。某保社规矩严谨。某保社散诞。较长度短。辩是争非。只管终日聚着头絮絮忉忉。你道还有星子衲僧气息么。庞蕴居士云。日用事无别。惟吾自偶谐。头头非取舍。处处莫张乖。朱紫谁为号。丘山绝点埃。神通与妙用。运水及搬柴。他是个俗汉。到有些衲僧气。举此一偈。聊作指踪。若便与么会。且要做个俗汉不得。今日因安立职事。不觉引出如许葛藤。蓦竖拄杖云。且道还与者个相应么。大般涅槃经云。如来有时说于世谛而人以为第一义谛。如来有时说第一义谛而人以为世谛。若向者里分疏得下。方知古人道。但参活句。莫参死句。若是死句下着到。无你自由分。直饶若玄若妙。若体若用。一一融会。犹是死句。作么生说个活句。卓拄杖云。不是。不是。
普说。因缘大事众生慧命。若授受失真。佛种应断。历代祖师吃尽生受。方能在那里获大总持。遇真法器。犹自缜密。非吝法也。法运衰晚。人心儇薄。往往聪明之士托足清流。挂名高蹈。一以皮相。遂有鱼目明珠之误。日久逗漏。悔何及矣。南岳让禅师云。遇非其人。宜慎辞哉。良以是耶。尝见善知识择法不为不严。乃以爱人之故。甄收辄滥。大阳平侍者大慧以为尽得大阳平实之旨。而黄秀才终不免三丫路口之记卖姜汉。岂不是五祖戒高弟而觉范以为卖师取名。予每于此益仰慎辞之训。古人深达法源。深明根欲。非老于丛林未易知此。老僧三十年谬膺师席。所见所闻不可枚举。然以法眼观之。亦不足怪。夫道有真则必有似。有深则必有浅。似者出于道外。浅者犹在道中。以道中之浅而欲其生灭净尽。人我顿撤。此不达俱生现行之理。将欲持法。祇恐伤慈。善知识之于学人应见及此而预为之防。学人之于善知识亦应见及此而先为己地。则师与资两无负矣。善知识为学人预防。不过在道法上始之终之。使无剩义而已。学人先为己地亦不过在道法上既窥其体。直穷其用。使无空解而已。古人云。有头无尾时如何。终是不贵。有尾无头时如何。虽饱无力。头正尾正时如何。儿孙得力。室内不知人止知有尾无头之为无力而不知有头无尾之为不贵。遂使理则甚明。情终难遣。乃自解云。一切法不可得。一切心不可得。夫法不可得。心不可得。尽天下人莫不皆然。幻因犹在。幻果难逃。古人云。何不道拽而不拽。固昭昭可鉴也。且舍头亦无所谓尾。麻三斤。乾矢橛。此头之极正者也。道则如是。前后若何。所以云。句前句后正是学人难处。大法不明。正恁么时。犹有趋向剑去久矣。君方刻舟。不见赵州作沙弥时参见南泉。泉云。有主沙弥。无主沙弥。州云。有主。泉云。主在什么处。州近前鞠躬云。孟春犹寒。伏惟和尚尊候万福。明日升座。州便出众云。如何是道。泉云。平常心是道。州云。还假趋向也无。泉云。拟向即乖。州云。不拟向争知是道。泉云。道不属知。不属不知。知是妄觉。不知是无记。汝若深达不疑之道。犹如太虚廓然无碍。岂可强是非耶。此赵州得体明用一个大榜样。已解道。孟春犹寒。而复问云。还假趋向也无。此真得底人。自审去就。大众。不假趋向。头一句如是。尾一句作么生。莫是随缘消旧业。更莫惹新灾么。且道个里还有差别也无。试细细谛当着。古人有因问云。和尚手里是个什么。便举拄杖云。老僧年迈。离伊一步不得。大众。作么生说个不离底道理。莫便云。者个还离得么。且喜没交涉。大凡衲僧家体究言句。须有来由。于今人都是没来由底。取次批判。明眼人笑汝在。昔达磨大师望神州有大乘气。航海而来。流通个事。扫除阶级。祇要汝特地承当。头正尾正。不是但有其说。二祖安心已竟。一日复云。外息诸缘。内心无喘。心如墙壁。可以入道。二祖由是七年乃有语云。我已息诸缘。磨云。莫成断灭否。二祖云。不成断灭。大众。此不成断灭正是吾宗门头一个嫡真血脉。后来让禅师闻马祖开堂。密遣人往。才见升座。便出云。作么生。马祖云。自从胡乱后。三十年不少盐酱。大众。作么生是马大师不少盐酱处。也须知是个血脉。药山在马祖处悟得石头禅。一日在石上坐次。石头云。子在此作什么。山云。一物也不为。头云。恁么则闲坐也。山云。若闲坐即为也。大众。药山和尚既一物不为而又非闲坐。个中事作么生。譬如琴瑟箜篌琵琶。纵有妙音。若无妙指。终不能发。到者里须知大有血脉在。不得顸颟。沩山祐禅师一日因香严仰山侍立。忽举手云。于今恁么者少。不恁么者多。香严从东过西。仰山从西过东。沩山云。者个因缘三十年后如金掷地。沩山当时法社如林。已如此说。可见无上妙谛。今古寥寥。汝若打头不遇作家。才掉得个相似。便云。本来具足。暂时岐路。枉受驱驰。一日瞥地。还其本有。直下现成。不犯工夫。寻常无事。不知不觉。闯入声色。差别俨然。有善根底暗地里惭愧。若多生染得魔种。更增邪见。所谓一切法不可得。一切法无别。道法凋零。皆由此辈。古人比之狮子身中虫。自食狮子肉。非余外虫能食。若是真实道流。才入头来。便思究竟。决不肯流于岐路。祇如祖师西来。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汝于今自心自性。可中见得。如伸手见掌么。若果见得。便知麻三斤正是者个道理。乾矢橛正是者个道理。乃至玄要偏正。本体功勋。一一透彻。自然日用间相应与不相应。不假问人。未相应者自解方便。做到相应。有走作底做到无走作。不曾打成一片底做到打成一片。香林涌泉。岂不是古来大老何曾盖覆。真实人说真实话。祇要同道各自点简。不如今时自欺欺人。天下狂慧固多。老实底亦不少。人不可欺。去去来来。总是自欺而已。然自亦不可欺。同是佛性。一切好歹亦各自委。只是名闻利养一时撇不下。不免硬作主张。日过一日。一口气不来时。岂非祸事。我老僧于今从自己着忙起。奉劝诸人亦如是。着忙未了事底请急了却。既了事底请乘朝气一蹋到底。临济大师云。圆明方始了毕。我洞山价祖亦云。恁么道即易。相续也大难。古人悟得的确。一个个俱是头正尾正。不如今人。祇要师家点头。便到处觅因缘。终日做学问。事事回向出头。那边自己脚跟下无始劫来粗重习气尚不能消停万一。一刹那间声誉在前。利欲在后。方寸里百种偷心。岂你一期之悟遏捺得住。依然打入世谛。随他流转。莫闻与么说。便道老僧全重功勋。个里大有分晓。圭峰密禅师答温造尚书云。但可以空寂为自体。莫认色身。以灵知为自心。莫认妄念。妄念若起。都不随之。临命终时。自然业不能系。虽有中阴。所向自由。天上人间。随意寄托。若爱恶之念已泯。不受分段之身。自然易短为长。易粗为妙。若微细流注。一切寂灭。圆觉大智。朗然独存。即现百千亿身。度有缘众生。名之曰佛。此圭峰为有习气者言之也。若老僧道体本空寂。何分法化。心自灵妙。无有真妄。于此顿彻。时时空寂灵妙。念念灵妙空寂。分段如是。变易亦如是。一身如是。百千亿身亦复如是。若见有色身不认。有妄念不随。却似不曾悟理。晦堂老师答韩宗古侍郎云。心外无法者不知烦恼习气是何物而欲尽之。若起此念。翻成认贼为子。此晦堂为心外无法者而复云。纵有烦恼习气。则以如来知见治之。岂知如来知见不是治烦恼习气之具。迷如来知见即为众生知见。悟众生知见即为如来知见。涅槃云。有智慧即无烦恼。有烦恼则无智慧。若见有烦恼习气则如来知见必断。若如来知见断即无烦恼习气洁净。深坑可畏之处。与无上菩提远之远矣。故知真发明人他自知时。曹山寂禅师云。妙明体尽。知伤触力。在逢缘不借中。借是外绍。不借是内绍。是真王种。随缘任运。血脉不断。故又云。无身有事超岐路。无事无身落始终。悟得无身自然有事。一切时中泯然。无始终本末之异。所谓儿孙得力。室内不知。未有室内不知。儿孙可不得力也。以要言之。无论有习气无习气。从最初发心以至佛地。祇是一个道理。大须着意。切莫闲过。孤负己灵。今与诸人约。共住佳山水。山深无事。正宜体究。老僧是个老实头。一切门庭闹热让与诸方。一饭两粥。耐粗甘澹。便与么过时。祇要与诸人随根授道。稍知痛痒。便合彻底。倘或失念。上头有人提挈汝在。古人打发了尚埋头众中十年二十年。且道意作么生。临济大师参得黄檗禅。可谓千了百当。却后七年破夏入山。密启何事。始知师资商榷。深浅有时。不可粗浮轻言过量。明朝后日大有事在。悔之已晚。汝今现在座下。及将来更有付授。悉听老僧遣发。不得自请住山。离师太蚤。终难成立。行同流俗。非吾弟子。久立珍重。
茶话
除夕。茶话。今夕除夕。天下人尽于此夕着忙。惟有我衲僧家不然。且道衲僧家具个甚么道理。只是贫亦了得。富亦了得。乃至有无长短。一切了得。甚而是非。好恶。声色无有不了之处。不是无。只是了。德山云。一切万法。皆由心生。心若无生。法无能住。若达心地法门。一切无碍。遇非其人。宜慎辞哉。大众。作么生说个无碍底道理。天下无嫌底法。总是你不了。便成系缚。不是随事随物而了。了而后随。故随而不随。大慧云。汝但八识一刀。此一刀断则千刀万刀应时而断。所以古人云。行脚高士大须向声色里坐卧。声色里困眠始得。你若不了。在者里便生出许多趋避。许多取舍。且作么生坐卧困眠。平日胸次间未免疑滞。何况腊月三十。你若了便时时了。念念了。岂待腊月三十触事遇物。总有个打发处。而又不是离他。人生世间。一切是非善恶。种种生灭。你作么生离。而今尽有掉得个不生灭底道理。便拟向生灭边淘汰。以为践履。不知生灭又是个甚么。你才拟淘汰。蚤是生灭。如此见解。正眼观来。总成外道。你若了。岂有恁么事。就是山僧恁么说。已是老婆心切。故有落草之谈。既恁么说。犹是落草之谈。过此已往。又作么生开口。无事归堂。
茶话。如今末世佛法凋零。师家与学人俱顺颠倒而不顺正理。山僧平时东廊下。西廊上。禅堂里。方丈里。与你诸人说长说短。说是说非。商古量今。时情目下。都不曾见你诸人着个眼孔。而今见山僧出来食茶。便个个拈起纸笔。记山僧说话。难道今日才是么。岂不是顺颠倒。就如赵州当日僧问。学人乍入丛林。乞师指示。州云。食粥了也未。僧云。食粥了也。州云。洗钵盂去。其僧便悟。寻常恁么语句。悟得几个。多少人作佛法会。只是见者僧云。学人乍入丛林。乞师指示。便将赵州恁么语句向日用处会。向开口处会。向举起处会。此岂不是顺颠倒。又如高亭简参德山。山隔江招手。简横趋而去。寻常举手动足。一切人总见他。为甚么无一个半个在者里得个消息。才闻高亭简与么悟。便向招手处会。不可总教人作野狐精去也。又如会通侍者辞鸟窠。往诸方学佛法。窠云。若论佛法。我者里亦有少许。通云。如何是和尚者里佛法。窠拈起布毛一吹。通便悟。不可又道吹布毛便是鸟窠佛法。若不是。为甚么侍者悟去。时有僧出问云。从苗辨地。因语识人。高亭简与德山相见。为是神通妙用。为是法尔如然。师拈果子云。会么。进云。当初只为茅长短。烧了原来地不平。师云。还见德山么。进云。没有两个。师约住云。过来过来。僧近前。师云。一个两个。相去多少。进云。正是学人疑处。师复以果子击案一下。进云。毕竟有个亲切处。师云。何不放下。僧礼拜。师复云。此事大难。须实实在那里了得才好。你看世尊当日拈花。后头便生出许多葛藤。你若总作佛法会。有甚么了期。须是触着便知下落。方才晓得世尊为人处正在那里。破绽处亦正在那里。你更在那里替他钵盂安柄。说甚么一个两个。三四五个。了得了不得。说甚么法身边。说甚么向上。说甚么三玄三要。五位君臣。法眼根境。云门三句。既说不得。你又作么会他。似山僧恁么说话。难道没有伶俐衲子一句句穿过。为甚么却了不得。且道病在甚么处。良久云。无事归堂。除夕。茶话。今夕除夕。天下人俱向家里度岁。惟我衲僧随寓而安。将谓无家可归。殊不知我衲僧以山河大地为家。以四生六道为家。以喜怒哀乐为家。以是非得失为家。以甘苦平险为家。虽论劫在途中而不离家舍。云门大师云。会则途中受用。既在途中。作么生受用。故知在在处处俱有到家消息。世人有父母妻子之家而非安乐长久之计。时节若到。聚散无常。悲欢相倚。虽暂时在家而恒居途路。虽然以道俗相较。固有如是便宜。若我衲僧到得在处为家。脚跟安稳亦知。还更有长处么。良久云。明朝又是新年月。今夜且看人送穷。
茶话。此事现前不过。汝若钩索。将来便见玄远。祇如即今大众在者里会茶。某果子好食。某果子不好食。者一杯冷。那一杯暖。何等天真灵妙。及乎问着如何是佛。如何是祖师西来意。便有许多承当。许多指示。且道过在什么处。古人道。佛法在日用处。迎宾送客处。痾矢撒溺处。才恁么却又不是也。虽然如是。须要开者个眼始得。汝若未开者个眼。虽全体是佛。却全体是众生境界。汝若开者个眼。虽日在众生中。总是佛之妙用。所以云。知之一字。众妙之门。然又道。知之一字。众祸之门。汝作么生折合。今晚华首监寺为新首座普茶。特请山僧茶话。适来几句子。且道是要诸人知。是要诸人不知。良久。竖拂子云。大众。多少人在者里作知不知会。大众。佛法不是者个道理。既不是者个道理。毕竟合作么生。以拂子左右拂云。珍重。
茶话。言不可以示道。心不可以入玄。所以从上先哲无心体合。不言躬行。老僧自见先师。得此滋味。便拟向深山穷谷力行古道。讵意因缘不偶。后来在者破院住三五年。那破院住三五年。住来住去。便是二三十年。十年前澹监寺深悉老僧此意。曾向三吴替老僧寻个住庐山因缘。三回两次。祇是不成就。如今想起来。始知因缘合在者里。既有监寺一副身心。又得副寺。直岁。庄头暨山园大小职事前后发起。亦同一副身心。所以五年之间俨然丛席。虽则老僧初心。亦是诸人愿力互相凑合。不得不归之夙缘。老僧今日到来。安置职事。与大众会茶。不可无说。遂举盏子云。大众。住山须要得者个着落。复云。有得食。有得呷。便是我和你底活计。食了呷了。拿起锄头。挑起匾担。向那青黯黯处去。不管他高低平突。锄了一畦。又翻一[田令]。正当恁么时。佛也觑你不得。若是具眼底埋头在那里。日三月三。必定到亲证田地。就是初心浅学。总教生按着。不许走作分毫。久久自然触着磕着。大众。此是汝诸人本分上原自具足底。不是强为。祇是暂时岐路。你若肯收拾世间底心。一按按在三宝上。全身放下。一肩挑起。老僧不教你求禅学道。大众。你便是禅。你便是道。更求个什么。学个什么。你若还起一个求禅学道底心。却似出得酱缸。又入齑瓮。从上佛祖虽有言句。却是教你向无言句处。不是叫你在言句上作境致。你若向言句上作境致。与那沾滞粗重境缘有何分别。总是解脱不得。说甚粗细。于今说心说性。说玄说妙。尽是恶口。你又在他恶口上左思右量。岂不东行西向。古人道。学到佛边。犹是杂用心。何况其余。大众。于今世间人祇有两种障。每日下得床来。门外门内。若大若细。一切境缘。悲喜得失。你若透他不过时。随顺了他。便是被他流转。若不随顺。便有许多碍塞处。谓之事障。一回瞥地。转向自己。又在自己正位上住着。不得自在。谓之理障。豁然醒觉。回向日用。在日用上一切时。一切处。头头上明。物物上了。才唤做事理无碍。更须知有牛头出。马面没。指东为西。唤黄作白。到得者田地。若不知转变。古人唤作贴体汗衫。最难脱却。到不如我和你食饱饭。肩上作具。东岭上。西岭下。更自亲切。祇是你不肯承当。大众。天下无难行底事。祇要自肯发心。于今现住着好山水。相聚底都是绝好师友。又有许多菩萨替你起了房屋。赶趁钱粮。种种成就。你还当下错过。拟向什么处去。何不趁色力康健。持一片衣。一口食。与众作息。岁久月深。自然暗自点头。老僧不教你无利益。努力向前。取办一生。岂不庆快。还肯么。久坐。
茶话。一切诸法。皆唯是心。有情无情。同入法界。不了此宗。功归生灭。所以一切众生界即是法界。一切二乘界即是法界。一切菩萨界即是法界。一切诸佛界即是法界。但一切界现则法界不现。众生界现则法界不现。二乘界现则法界不现。菩萨界现则法界不现。诸佛界现则法界不现。非无法界。祇是不现。若法界现时。观一切界如第五大。如第六阴。出头天外。谁是我般若。就一切界冥合法界。如水中盐味。色里胶青。不坏目前。且共来往。心相体信。自有因缘。然虽如是。古人又道。法界一真。犹存见隔。见在即凡。情忘即佛。拈却药忌。慎莫追寻。诸人到者里须防打翻茶碗。
嘉兴大藏经 庐山天然禅师语录
猜你喜欢 卷六·丹霞子淳 卷第四十七·佚名 释重颂·知礼 一切经音义卷第六·唐慧琳 西洋文化与东洋文化·太虚 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论释卷上·佚名 起信论疏笔削记卷第四·子璇 四教义卷第七·智顗 十八不共法品第二十一之馀·佚名 佛说未曾有正法经卷第六·佚名 卷二百二十八·佚名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三十九·澄观 菩提心观释·佚名 续一切经音义卷第五·希麟 八识规矩颂奘注序·太虚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