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老舍诗选

赠广州部队战士话剧团

南国芦笙塞北笳,工兵四海好为家。云峰昨开通天路,水库今开遍地花。 壮丽关山迎晓日,风流人物在中华。 英雄姓字君休问,集体光荣最可夸。

 

一九六五年春节与北京曲艺团诸友欢聚得句

弹唱迎春节,东风天地新。 单弦流雅韵,快板奋精神。 学逗相声巧,因缘啼笑真。 莲花落不尽,创造总惊人!

 

诗谢郭老秋雨中来访

古稀革命老诗家,后进文章拙亦夸。 相约长风冲雪浪,休怜细雨湿黄花。 高年笑敛三升酒,晓日吟开万里霞。 一怒定教白骨碎,乾坤正气在中华。

 

游日十七首

奈良三笠山

阿倍当年思奈良,至今三笠草黄。 乡情莫问天边月,自有樱花胜洛阳。

赠今井--奈良书法家曾访华

文化交流古已然,友情海海连天。 奈良香火唐年寺,未许乌云遮月圆。

 

奈良东大寺

佛光塔影净无尘,几点樱花迎早春。踏遍松阴何忍去,依依小鹿送游人。

 

京都见初月

仰首青山俯首城,参差灯火万珠明。东风不吝春消息,小月偷看桥外樱。

 

琵琶湖远望

琵琶湖映比良山,银色峰头碧玉湾。莫怨樱迟红未绽,双鸠软语破春寒。

 

清水寺访大西上人

寿艳樱花秋艳枫,夏初嫩绿间深红。高僧九十声如罄,日饮清泉伴古松。

 

西芳寺(亦号苔寺)

老僧禅罢播青苔,引水分沙着意栽。山色轻添苔色碧,一灯幽处拜如来。

 

芦湖

一山微雨半湖烟,同上芦湖游客船。富士银峰云隐隐,风来暗气艳阳天。

 

镰仓大佛

履响春城玉笛催,花旗商贾为何来?谁家广告高三丈,古佛无言樱自开。 饮露餐风不记年,越南烽火又春天。 人间多少不平事,尽扫群魔胜入禅。 十丈庄严百炼身,几朝劫火泪成尘。 东方今日东风起,谁道樱花无主人。

聂耳墓献花

墓对茫茫大海波,英雄岂问命如何?长城新筑君知否,七亿人民唱凯歌。 一束鲜花热泪新,悲歌长忆谱歌人。 精神不死天难夺,千古潮声东海滨。

 

赠木村菊男

木高十丈寿千秋,村雨山风铁干遒。菊傲寒霜梅傲雪,男儿宝剑傲王侯!

 

赠有吉佐和子

  有吉女文豪,神清笔墨骄;惊心发硬语,放眼看明朝 ;紫塞笳边酒(约饮于成吉斯庄之蒙古包),桔林月下箫 (邀看所著《有田川》话剧以植桔为主要背景);悲昂千 代史(剧中女英雄名千代),白发战狂潮(台风来桔园受 害千代已老仍奋战不懈)。

松岛湾(诗人芭蕉游此未敢题 诗)

一湾三百岛,岛岛锁春烟。 碧浪连沧海,横云遮远帆。 松涛香雨后,鸥影乱风前。 未敢题只字,芭蕉尊自然。

 

仙台鲁迅碑献花

青叶山前鲁迅碑,永铭俯首与横眉。 拚将野草滴成乳,敢怨春花雨若丝 红白旗开严敌我,轩辕血荐决雄雌。 林边东海潮仍急,忍听荒城晚翠词。

 

致郭老

门头村里好为家,文艺源泉岂浪跨。 金玉红楼终是梦,镰锄碧野遍开花。 东流巨浪今潮北,霜降香山叶染霞。 瓜果齐歌丰产日,高天一弹吐光华。 一九六四年十月二十三日于香山门头村

 

诗二首

(一)昔年

我昔生忧患,愁长记忆新;童年习冻饿,壮岁饱酸辛 。 滚滚横流水,茫茫末世人。 倘无共产党,荒野鬼为邻!

 

(二)今日

晚年逢盛世,日夕百无忧;儿女竞劳动,工农共戚休。 诗吟新事物,笔扫旧风流。 莫笑行扶杖,昂昂争上游!

 

赠土歧善麿

白也诗无敌, 情深万古心, 愁吟启百代, 硬语最惊人。 一九六五年春

 

致章老

蒙再赐新咏,速成一律乞正,礼尚往来,非谓以诗还诗也!

长安五月看花时,八十桐翁忙著诗。 字瘦毫端当有骨,洞清柳外想余丝。 扬眉晓日青春再,拂发东风白鬓迟! 苔寺微嫌幽亦闹,且吟篱畔向阳葵!

 

登太白楼

酒涌大江流, 人登太白楼。 诗歌光万丈, 今古各千秋。

 

诗五首   

 (一)赠申伸同志

七月秦皇岛,云轻蝉韵幽。 港深冬不冻,天爽暑如秋。 目送千帆影,人登百尺楼。 奇文竞创作,山海共风流。

  

(二)赠河北省歌舞剧院

悲歌燕赵史堂堂,斗志于今 百倍强。 革命风云新乐府,翻身日月大文章。 休哀日笛梅花落,善舞红旗丝竹昂。 北去长城东至海,轻装小队入农庄。

 

(三)赠河北梆子剧院跃进剧团

全民齐跃进,戏曲奋争先。 壮士劈山去,①英雄拦马前。②红旗明晓日,粉墨好青年。八月秦皇岛,歌潮浪接天。   一九六三年八月于北戴河

 

(四)赠东风豫剧团

玉润珠圆花满枝, 东风歌舞月移迟。新声应胜霓裳曲, 爱唱多情郭老诗。①一九六三年八月于秦皇岛之海员大楼

 

(五)赠小海燕评剧团

风光如此最多情,山海关头山海明。西去长城一万里,南来大地几千程。田园无际丰生产,烽火高台忆战争。更喜翩翩小海燕,青云白浪任飞鸣。  一九六三年夏登山海关时小海燕评剧团寓此

 

咏黄山

人间多少佳山水, 独许黄山胜太华。 云海波澜峰作岛, 天风来去雨飞花。 千重烟树蝉声翠, 薄暮晴岚鸟语霞。 怪石奇松诗意里, 溪头吟罢饮丹砂。

 

内蒙即景  (小诗九首)

(一)

街排巷比宛如裁, 户户窗前花盛开。 双髻儿童争问客: 缘何不到我家来?

 

(二)

街明树媚午风凉, 小院无尘路两旁,方便大娘勤洒扫, 玲珑小井室中央。

 

(三)

歌声呼应帕低昂, 老少翩翩午兴长, 报晓鸡鸣三两遍, 村头仍唱好姑娘。

(四)

驱鬼当年跳大神, 出新"安代"喜推陈,声声老少歌生产,五色丝巾三代人!

 

(五)

舞帕飞旋锦扇开, 万人争看二人台: 霸王鞭响春风起, 花雨缤纷燕去来。

 

(六)

诗人新谱"汉宫秋",马上琵琶泪不流。 壮志和亲青墸衷冢?二千年事说从头!

(七)

青山黑水豁胸襟,不作凄凉出塞吟, 妙笔今传千古愿, 长城南北一条心!

 

(八)

风卷荒沙暗九天, 摇摇土屋浪中船,孤灯白日昏如夜,已过清明未下田!

 

(九)

塞上红山映碧池, 茅亭望断柳丝丝; 临风莫问秋消息, 雁不思归花落迟!

 

观《连升三级》

泉州高甲戏,三级喜连升,独辟新风格,时翻古乐声;状元无点墨,皇帝似多情,入骨 肆嘲讽,人民眼更明。

 

赠鲤声剧团

可爱莆仙剧,风流世代传;弦歌八百曲,珠玉五千篇 ;魂断团圆后,神移笑语前;春光芳草碧,莺啭艳阳天。

 

观林务夏同志演贻顺哥八年尚忆钗头凤,①今 夕欣看烛蒂哥,宜喜宜悲情似海,轻愁微笑漾春波。 一九六二年四月

 

诗三律 

  今夏居青岛,得会友论文,亦胜海裕秋来,送别诸贤 ,帐然者久之!久不为诗,匆匆成三律,贵纪实耳,工拙 非所计。《避暑录话》待稿,出此塞责。新诗过难,未敢 轻试,剑三克家亚平孟超诸诗家幸勿指为开倒车也。

 

远近渔帆无限情,与君携手踏沙行。于今君去余秋暑,昨夜香残梦故城。 漠漠云波移往事,斑斑蛤sU招虑纭?何年再举兰陵酒,共听潮声兼话声。

 

晚风吹雾湿胶州,群岛微茫狐客愁!一夏繁华成海市,几重消息隔渔舟。 不关宠辱诗心苦,每忆清高文骨遒。 灯影摇摇潮上急,归来无计遣三秋!

 

故人南北东西去,独领江山一片哀!从此桃源萦客梦,共谁桑海赏天才?  二更明月潮先后,万事浮云雁往回:莫把卖文钱浪掷,青州鲜齑础? 一九三五年九月

 

沔县谒武侯祠

淡泊于今尚若斯,清流疏柏武侯祠。三分未竟贤臣志,一表应怜庸主师! 大汉衣冠余百劫,中原烽火似当时;死而后已同肝胆,海内飞传荡寇旗!

  

潼关炮声

瓦砾纵横十万家,潼关依旧障京华。荒丘雨后萌青草,恶浪风前翻血花;堪笑晴雷惊鸟雀,誓凭古渡斗龙蛇; 山河浩气争存灭,自有军容灿早霞! 一水惊蛇岸欲流,黄沙赤血撼天浮! 奇兵无愧关河险,壮志同消今古仇;峪口新营嘶战马,山腰古道隐耕牛;连宵炮火声声急,静待军情斩贼头!

 

过天津桥

天津桥外古亭林,几代风流余鸟音!白鹤云间山色远,黄牛车缓柳阴深;桑麻未异丰年景,刀火偏多报国心; 肯向鹃声卜末劫,金戈铁马动长吟!

 

白马寺

中州原善土,白马驮经来。野鹤闻初磐,明霞照古台。胖尤簤V默,一梦万莲开。劫乱今犹昔,焚香悟佛哀。  一九三九年秋北战场载一九三九年十一月《弹花》第 三卷第一期

 

七七纪念

 

抗战今开第五年,男儿志在复幽燕!儿生能答人问福?一生应为天下先!斜凝双星秋欲晓,西风万马血飞烟;多情最是芦沟月,犹照英雄肝胆鲜!

  

沫若先生邀饮赖家桥

家山北望隔中原,相对能无酒一樽?薄醉欲倾前日泪,红颜未是少年痕!平桥翠竹清如水,晓日白莲香到根;篱外桑麻诗境里,柴扉不掩傲朱门。

 

述怀

辛酸步步向西来,不到河清眉不开!身后声名留气节,眼前风物愧诗才;论人莫逊春秋笔,入世方知圣哲哀; 四海飘零余一死,青天尚在敢心灰!

 

贺冰心先生移寓歌乐山

敢为流离厌战争,乾坤终古一浮萍;茅庐况足遮风雨,诗境何妨壮甲兵。

移竹渐添窗影绿,飞花时映彩霞明;鸟声人语山歌乐,自有文章致太平!

  

赠涤非词人

词客天南去,碧鸡金马间;山光十日酒,渔唱一溪烟。春雨花开落,秋云梦往还;此中多妙趣,回首几千年!

 

北戴河赠四友诗

(一)赠李焕之

碧海为琴浪作弦,水仙吹笛老龙眠;滩头自有知音客,谱出风云交响篇!

 

(二)赠李可染

牧童牛背柳风斜,短笛吹红几树花。白石山翁好弟子,善从诗境画农家。

 

(三)赠曹禺

推窗默对秦皇岛,碧海青天白浪花。 潮去潮来人不老,昂头阔步作诗家。

 

(四)赠阳翰笙

革命风雷神鬼惊,旗红如火大刀横。 穷人自有英雄胆,塌下青天双手擎! 

猜你喜欢
  吴景伯·唐圭璋
  邹浩·唐圭璋
  第廿三出 败象·李渔
  第一出 大意·李渔
  ◆李学士溥光(雪庵集)·顾嗣立
  ◆东山先生赵汸(东山存稿)·顾嗣立
  四丞相高会丽春堂·臧懋循
  原序·翁卷
  龙川词·陈亮
  丁巳除夕·刘半农
  卷二十三·曹庭栋
  卷三百九十三·陈廷敬
  石田诗选巻十·沈周
  《悼亡诗》其三·潘岳
  野趣有声画跋·杨公远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歴代诗话卷五十七·吴景旭

      辛集上之下  宋诗  落英  西清诗话曰欧公嘉祐中见王荆公诗黄昏风雨暝园林残菊飘零满地金笑曰百花尽落独菊枝上枯耳因戏曰秋英不比春花落为报诗人子细看荆公闻之曰是岂不知楚辞夕餐秋菊之落英欧九不学之过也

  • 卷之十一·佚名

    全唐诗补逸卷之十一张祜四献太原裴相公三十韵万古元和史,功名将相殊。英明逢主断,直道与天符。一镜辞西阙,双旌镇北都。轮辕归大匠,剑戟尽洪炉。物望朝端洽,人情海内输。重轻毫在手,斟酌斗回枢。邴吉真丞相,陈蕃实丈夫。礼宾

  • 卷三百四十七 列传一百三十四·赵尔巽

      杨遇春子国桢 吴廷刚 祝廷彪 游栋云 罗思举桂涵 包相卿   杨遇春,字时斋,四川崇庆人。以武举效用督标,为福康安所识拔。从征甘肃石峰堡、台湾、廓尔喀,咸有功,累擢守备。   乾隆六十年,调赴苗疆,力战解嗅脑围,进援松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二百八十四·佚名

    万历二十三年四月癸卯朔大学士赵志皋奏言齿甲岁增衰残日甚乞放归以全晚节<锍-釒>入 上宣札慰留○户部覆御史崔邦亮<锍-釒>一稽仓庾以严出纳京通二仓米粟凡系出纳无论巨细悉报巡仓御史令与仓场衙门互相稽察一处工

  • ●名卿绩纪四·王世贞

    王世贞 杨一清 王琼 陆完 彭泽 马昊 陶鲁 王宪刘天和 伍文定(附刘源清) 陈九畴 胡继 曹谦 ○杨一清 杨一清字应宁巴陵人也数岁能属文应奇童举至京得召见 英宗皇帝时与李东阳先后驰名十八登进士授中书舍人九载擢山西按

  • 嵇康传·房玄龄

    嵇康字叔夜,谯国钅至地人。他的祖先姓奚,本是会稽上虞的人,因躲避仇家,迁到钅至地。钅至地有个稽山,在山边安家,便姓嵇氏。哥哥嵇喜,有当世之才,历任太仆、宗正。嵇康早年丧父,有奇才,豪迈旷达高出同辈。身高七尺八寸,工于文章词

  • 废帝本纪·姚思廉

    废帝名伯宗,字奉业,乳名药王,是世祖的嫡长子。梁承圣三年(554)五月初五生。永定二年(558)二月初五,拜为临川王嗣子。三年世祖即位,八月二十六日,立为皇太子。自从梁室遭遇多灾多难,东宫烧烬,太子居于永福省。天康元年(566)四

  • 太平传·宋濂

    太平字允中,初姓贺氏,名惟一,后赐姓蒙古氏,名太平。祖贺仁杰,父贺胜。贺胜受冤而死时,太平尚年幼,泰定帝为其父雪冤并抚恤太平。太平性情开朗,为人正大,虽年幼却如老成人,曾拜赵孟兆页及云中吕弼为师。太平起初是承袭父职为虎贲

  • 第五讲·孙中山

    今天所讲的问题,是要用什么方法来恢复民族主义。照以前所讲的情形,中国退化到现在地位的原因,是由于失去了民族精神,所以我们民族被别种民族征服,统制了两百多年。从前做满洲人的奴隶,现在做各国人的奴隶。现在做各国人的奴

  • 选举七·徐松

    举士十三亲试天头原批:「一作殿试。」【宋会要】太祖开宝六年三月十九日,帝御讲武殿,覆试新及第进士宋准并下第进士徐士廉、终场下第诸科等,内出《未明求衣赋》、《悬爵待士诗》题,召殿中侍御史李莹、右司员外郎侯陟、国子

  • 卷八·郑方坤

    ●钦定四库全书经稗卷八兖州府知府郑方坤 撰○春秋传受牒左氏传王子朝之乱晋命诸侯输周粟宋乐大心不可晋士伯折之乃受牒而归今世台府移文属郡曰牒盖春秋时霸主于列国已用之矣(鹤林玉露)昭公孙齐春秋之世列国之君失守社

  • 第六篇 统治的理论 第七十五章 论罚(四)·林语堂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语译人民为什么饥饿?因为在上的人聚敛太多,弄得人民无法自给,所以才饥饿。人民为什么难治?因

  • 第十四章 47·辜鸿铭

    阙党童子将命。或问之曰:“益者与? ”子曰:“吾其居于位也,见其与先生并行也。非求益者也,欲速成者也。”辜讲孔子在家中雇佣了某地的一个年轻人,作为门童并引导来访者。有人对孔子会说:“我想他在学问上提高很大吧。”孔子

  • 叙官·佚名

    王建立国都,辨别方向并确定[宗庙和朝廷的]位置,划分都城与郊野的界限,分设官职,用作民众的榜样。于是设立夏官司马,让他率领下属而掌管天下的政典,以辅佐王使天下各国政治公平。政官的属官有:大司马,由卿一人担任;小司马,由中大

  •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五百九十三·欧阳竟无

      唐三藏法師玄奘奉詔譯   第十六般若波羅蜜多分之一   [一]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住王舍城竹林園中白鷺池側.與大苾芻衆千二百五十人俱.   菩薩摩訶薩無量無數從種種佛土俱來集會.皆是一生所繫菩薩.爾時世尊多

  • 禅门宝藏录序·真静天頙

    羌夫我迦文老人。禅灯点迦叶之心。教海泻阿难之口。则禅之与教。异日道也决矣。而职教者。闻教外别传之说。则面青眼白。云恶是何言欤。噫。人我之大。一至於斯也。故走慨然贾勇。不揆蠡测管窥。而以三门质之。三门者

  • 太上感应篇·李昌龄

    道教劝善书。约成书于北宋末南宋初,《宋史·艺文志》著录“李昌龄《感应篇》一卷。”现《正统道藏》收入有南宋李昌龄传、郑清之赞《太上感应篇》30卷。另有刻本、注本多种。主要内容是劝导世人行善去恶。从“天人感应

  • 太上老君说益算神符妙经·佚名

    太上老君说益算神符妙经。撰人不详,似出於唐代。假托太上老君为天师及其弟子说佩带北斗诸星神符,除病益算之法。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神部本文类。太上老君向天师真人述北斗神符,遣六甲将军为人益算,济度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