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梓千山和尚语录序
剩人和尚说法医巫闾,七坐道场,全提直指,绝塞罕闻,一时缁白称佛出世。有《普济录》,刊行已三十余载,缘道里迢遥,边关间阻,齐鲁燕赵亦鲜觏止,矧大江以南?于是,粤东得度弟子僧显又公谋于同社,集诸因缘,重梓于穗城黄华寺,用广流通,其仰体普度之怀足称真切。属辩序于篇首,以谊忝犹,子其何容辞?惜未亲承提命,乌足以管窥蠡测。向侍先师天老人时,得闻师天姿英迈,悟门超越而血性淋漓,不拘小节;与客雄谈快论,则目无古今;时或慷慨高歌,又心悲物类;凡情圣见,脱落无余;等闲提唱,太煞婆心;随地随人,不辞明破;惟偈颂高古,乃畅达本怀。当时,徒默识之,及今披阅,追忆先语,始悉愍物弘慈,恩大难酬也。有谓宗门提唱,剿绝情识,不落筌蹄,应如赵州,纯以本分事接人,此说未尽然也。佛道普摄,号无缘慈,巨细浅深,均应嘉与,犹泰山不轻毫末,始成其高;河海不择细流,方成其大,故曰如来即慈,慈即如来。何则一切众生已成佛竟,已说法竟,已度生竟,已涅槃竟,其妙蔑以加矣,还堪以本分事接引否?若有接引,不名本分;不假接引,本分谁名?三乘十二分说,权说实说,半说满,无非曲为,今时即最后;拈花头陀微笑,以及一千七百,亦早带水拖泥。古德常云:“我若一向举扬宗乘,法堂前草深一丈,倩人看院始得旨哉?”言乎虽然,亦未尽然也。治生、产业,与实相不违;细语、粗言,皆归第一义;放行、把住,权在当人。世上良医随拈一草皆可疗病,奚必芐术参菧?若徒尚诸剿绝、灭迹潜踪,以为极则,翻成顸颟,醍醐毒药赚误尤多。是知,随宜说法,为三世如来法施之式。非师识度恢弘、慈愍深摰,何足以与于斯至?若生平行实,详于二塔铭中。初则天老人撰于粤之雷峰,时庚子夏杪;次为大中丞雪海郝公所撰,犹古之第二碑也。然辩更闻于其徒尸林曰:“师示寂后,某捧碑铭。再出关,阅三载,启龛入塔,挺然端坐,举体赤色,忽两泪交流,四众惊疑,皆以生不得入关门为恨。”岂知师之悲天愍人,满腔热泪海涌湫倾,穷未来际无有尽极?悲夫!悲夫!
时
康熙庚午岁僧自恣日法侄今辩稽首谨述
剩人和尚语录目录卷之一上堂卷之二上堂卷之三小参卷之四小参卷之五普说茶话问答卷之六拈古颂古偈十二时歌书
请启
元旦,喇嘛潦藏葛浪、耶舍葛浪、索勒葛浪、僧录司掌印行深、辽阳僧纲宽、道藏主慧达、广慈监院玄赋、接引监院祖远、慈航监院寂亮、大宁监院师慧、永安监院祖道等稽首和南,窃以
末后拈花,遂付正法眼藏;西来渡苇,方知直指心传;六代相承,二支并演;棒喝交驰于中土,针锤未及于遐方,白足亲临晋代久矣。空闻法眼流入朝鲜杳然绝响,岂本性果分南北繇?大事实待因缘。恭惟
剩和尚座下,冰雪肝肠,人天眼目;生卢老之乡,岂堪作佛;蹈丹霞之迹,不肯选官;裂世网之千重,经洪炉之百炼,洵
华首之真子而
寿昌之曾孙;何意长边偏萦夙愿,乘白马以出关;不啻腾兰初入,僭金绳而作聘;直疑洪杲重来,七斤破衲,何妨呼马呼牛?一片婆心,未免入泥入水;持身不染,度世有方;松枝再握,已看顽石点头;剑影未彰,早见天魔落胆;喜大荒之渐辟,祈甘雨以弘施;一灯辉煌于雪窖,夫岂异人?五叶灿烂于冰天,端在斯日;白骨青磷,无复愁风愁雨;狐神鼠圣,庶几革面革心。既来九译以瞻云,敬率千群而立雪。思深龙象庆溢虫沙谨疏。
顺治九年三月朔日
猜你喜欢 唯菴然和尚語錄序·德然 修行方便道安那般那念退分第一·佚名 中阿含经卷第四十六·佚名 大乘宝要义论 第一卷·佚名 卷第七·朝宗通忍 究竟大悲经卷第三·佚名 卷五十四(玄奘译)·佚名 比丘受戒录·弘赞 决定藏论卷上·佚名 卷之五·佚名 大乘掌珍論卷下·欧阳竟无 卷第十五·霁仑超永 学佛初门由三法入·太虚 第三十二章 上生兜率宫·佚名 佛祖统纪叙·志磐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