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五

嘉兴大藏经 学佛考训

学佛考训卷五

钱唐俍亭和尚净挺缉

秀州息波道人成源订

慈航

观鱼濠上绰有深情放鸟林间自成高致将知天地与我同根矧云万物皆吾一体。

陆法和自称荆山居士少隐清溪为湘东王所重尝将兵击任约挥白羽扇返风灭火大败约军所至必立放生池以杀生为戒(天监普通以来武帝每戒屠杀)。

北齐高帝迎僧稠入宫受菩萨戒尽停五方鹰犬及伤生之具禁境内屠杀。

天台智者大师初弘教观戒杀放生陈隋之间多尚其教。

贞观七年敕禁堰寨取鱼者并断屠杀尝禁捕鱼先是诏天下年三月六日普断屠杀至此遂着为令。

乾元二年诏天下诸州置放生池八十一所时升州刺史颜真卿为撰碑记有流水救涸宝胜称名等语一时传述。

宋真宗天禧元年诏天下立放生池如唐肃宗故事王文穆公疏请西湖为放生池朝论可其奏慈云忏主讽之也。

永明寿禅师初为吏辄以官钱放生坐罪当斩刀不能入乃得释为僧日行百八善事鸟巢于衣裓中群羊跪而听法有神游地府者见冥王祀其像曰此弥陀后身也着宗镜录一百卷高丽向风殁葬宗镜堂后。

宋僧观公住黄岩正等寺尝畜一鸲鹆令之念佛一日立化观公葬之有紫莲华出自土上寻之则华从舌本出也。

唐邵彪梦至一公府见大镬中有蛤蜊作人身呼彪名彪惧念佛蛤变黄雀飞去彪后及第官安抚使。

唐文宗嗜蛤沿海官皆先时递进一日设馔中有一蛤忽现菩萨形仪梵相具足帝大骇异贮以金粟檀香盒赐兴善寺令众观之复令天下寺院各立观音形像。

韦皋尝训一鹦鹉令念佛鹉毙皋曰是能念佛宜以桑门礼化之阇维果得舍利二粒皋为之记。

武后畜一鹦鹉名雪衣通心经后贮以金丝笼偶一日戏曰能作偈求解脱当放出笼雪衣若喜跃状须臾朗吟曰憔悴秋翎似秃衿别来陇树岁时深开笼若放雪衣去尝念南无观世音后喜即为启笼居数日立化于玉球纽上后以紫檀作棺葬于后宫异苑唐文宗以浮屠事无补大化欲尽去之会尚食厨烹鸡卵方燃火忽闻鼎中有声极微迫而听之乃呼观世音菩萨也事与食蛤事颇类。

吴兴郡宗益尝剖蚌得罗汉像偏袒右肩翘首左顾以归慈感寺。

唐询家烹鸡忽火光出釜中视之水面成五色有未产鸡子黄化菩萨像眉目了然白化莲华座。

颖川王户部一日宴客庖人剖鳖有鬼判各一朱发蓝面左执笔右执簿种种具足。

李太宰生平持不杀戒偶过客客为杀鹅公不怿曰我固不食何为杀之有顷其鹅翎从地飞起结成莲花现于前久之始散。

遂昌民宋甲剖一鳖中有比丘端坐握摩尼珠衫履斩然。

溧水俞集舟行淮上见蚌蛤必买放之一日买蛤倍价不售置釜中忽光起一大蚌裂开见观音像旁有两竹相对衣冠璎珞竹叶枝干皆真珠缀成舟人诵佛悔罪。

宣室志云当涂民刘成鬻鱼蟹天暮泊舟四无人迹忽闻舫中有连呼佛号者见一大鱼自舫中振鬣摇首而呼其声甚厉刘毛尽竖匿身芦中伺之俄而万鱼俱跳跃呼佛佛声动地大惧悉投鱼于江中。

恩州民张氏以屠牛致富一牛临命跪若有请张竟杀之取其肝忽水珠迸出色如水银而圆大小不等及烹肉刀不能割皆有圆珠胃脏尽然始知为舍利也张即日弃业作一塔葬之。

崇宁中卫州获嘉县民职氏屠猪祭赛有刘氏猎犬衔其弃骨四日不食刘使其子析骨视之有如来像髻珠如粟瞑目跏趺瞳子隐然庄严毕具晁旡咎作赞述之。

政和丁酉真州近村富人群犬争衔一牛胫骨众异而破之血凝如玉成菩萨形衣纹璎珞相好奇特虽雕琢不及。

杜子美观打鱼诗有云苍江渔子清晨集设网提纲万鱼急能者操舟疾若风撑突波涛挺叉入小鱼脱漏不可纪半死半生犹戢戢大鱼伤损皆垂头倔强泥沙有时立东津观鱼已再来主人罢鲙还倾杯日暮蛟龙改窟穴山根鳣鲔随云雷干戈兵革斗未已凤凰麒麟安在哉吾徒胡为纵此乐暴殄天物圣所哀。

王荆公放鱼诗云捉鱼浅水中置之最深处当暑脱煎熬翛然泳而去岂无良庖者可使供匕箸物我皆畏苦舍之宁啖茹。

陆放翁尝咏戒杀诗云物生天地间同此一大虚林林各自植但坐形骸拘日夜相残杀曾不置斯须皮毛备裘褐膏血资甘腴鸡鹜羊彘辈尚食稗与刍飞潜何预汝祸乃及禽鱼豺虎之害人亦为饥所驱汝顾不自省何暇议彼欤又于人类中各私六尺躯方其忿怒时流血视若无我欲反其源默观受气初挺刃之所加惨若在我肤朝饭一釜豆暮饭一杯蔬扪腹茒檐下陶然欢有余又云郊居去市远猪羊稀入馔既畜鸡鹜群复利鱼蟹贱暴殄非所安击鲜况亲见那得屠杀业为客美肴膳余年尚有几过日如露电岂无园中蔬敬奉君子宴。

梁世有人常以鸡卵白和沐云使发光每沐辄破二三十枚临死发中闻啾啾数千鸡雏声。

猎户某见一鹿尽力射杀之就视乃其子也大惊悔成疾寻死。

江陵刘氏以卖鳝为业后生一儿头是鳝自颈以下方为人耳。

王克为永嘉郡守有人饷羊集宾欲宴而羊绳解来投一客先跪两拜便入衣中此客竟不救请须臾宰羊为炙先行至客一脔入口便尔叫呼大作羊鸣而死。

梁孝元在江州时望蔡令某经乱廨焚寄寺住民将牛酒作礼系牛刹柱设座接宾牛忽触阶拜令大笑命左右杀之醉饱卧檐下醒觉体痒搔成隐疹因癞十许年死。

杨思达为西阳郡守值侯景乱时复旱饥民盗麦思达遣一部曲视盗者辄截手腕凡戮十余人后部曲生一男自然无手。

齐有一奉朝请家甚豪侈非手杀牛啖之不美年三十许病笃见牛来举体如被刀刺叫呼而死。

江陵高伟随颜之推入齐凡数年向幽州淀中捕鱼后病每见群鱼啮之而死。

蔡京喜食鹑预笼畜而烹之尝梦鹑数千诉于前其一致词曰食君廪中粟充君箸下肉一羹数百命生死犹转毂看君寿千春祸福相倚伏京甚畏之寻死陈元植尝饲鸟夜梦绯衣人谓曰尔寿甚促因济活生命以此延长后果百岁无疾而逝。

李景文尝买鱼放生后因饵丹砂中毒疽发于背医不能疗偶瞑目觉群鱼濡沫其背快然清凉疾遂得愈。

苏子瞻知杭州于西湖立放生会后人因之。

会稽陶石篑居士参散木老人力穷向上尝作放生辨惑篇以贻世。

余杭严忍公居士早年学道不耽世荣工书法作诗文广迪吉录规诲群伦创放生社于西溪河渚岁时不绝。

朔法师云鮆鱼一首十身何罗鱼亦一首十身音如吠犬又芘鱼如鲋一首十身臭如蘼芜鱼虽湿生颇极怪异丹洛二水产人鱼四足音如婴儿诸怀之水产鲔鱼鱼身犬首音如婴儿鲵鱼似鲇四足声似小儿能致风雨磁州出孩儿鱼四足长尾声如婴儿东海有美人鱼长六七尺美如妇人眉目口鼻手爪无不具足肉白如玉五色轻软发如马尾阴形与丈夫女子无异横公鱼长七八大状如鲤鱼而赤昼在水中夜化为人奔 鱼一名瀱非鱼非蛟大如船长三四丈两乳在腹下青丘之山出赤鱬其状如鱼而人面其音如鸳鸯海外有氐人国其人人面鱼身而无足鱼之与人相去曾几罟师渔人习而杀之可叹也嘉祐末有人携一巨鱼入京师能人言号曰海多人争睹之尝召至禁中赏赉盈积后至李氏园跃入池不可复获(晋时江夏张骋所乘牛忽人言犬亦人言唐光启元年河东有牛人言宋乾道初虎丘之雀人言荆南之虎人言卢传素家马人言梦泽之鹿人言南唐苑中鹿亦人言于阗野豕人言渭南主人猪亦人言严遵美家猫犬相对人言邻阳龚纪猫人立而言罗含之鸡能人言西周之犬能人言郑宏之之犬黄撅能人言华表之鹤人言王周南家鼠能人言路岩家马忽作人言东都龙门寺蜂作人言南州白鹤作人言固知人与众生异形同体)。

黄帝游雒水见大鱼雨七日鱼流而得图书帝与天老迎之至翠沩之泉有鲈鱼溯流而至兰叶朱文五色毕见沉白图以授帝盖河图雒书也禹观于河见白面长人鱼身出曰吾河精也授禹河图而还于渊汤观雒有黄鱼化为黑玉武王渡孟津白鱼跃舟腹下有赤文成字鱼者龙之属也鱼可食乎。

姚江徐侍御舟中鳖作人言或命放之庖人不听就烹剖中有带甲人骑马似天神状庖人大惊仆悔无及矣。

猜你喜欢
  西藏剌麻溯源·佚名
  卷八十九(月婆首那译)·佚名
  讥谤品第十七·佚名
  卷三十八(那连提耶舍译)·佚名
  嘱累品第六十七·佚名
  卷三百六十六·佚名
  佛说须真天子经卷第一·佚名
  序·莲花生
  卷四·赞宁
  卷一·佚名
  佛教国家同情中国抗战·太虚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二十三·欧阳竟无
  高僧傳卷第九·慧皎
  第三章 《玉历》之传流·佚名
  卷十一·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十九·徐世昌

    钱谦益钱谦益,字受之,号牧斋,常熟人。明万历庚戌一甲三名进士,历官礼部侍郎。福王时,为礼部尚书。入国朝,以礼部侍郎署秘书院学士。有《初学集》、《有学集》。嫁女词中堂何喧阗,明烛耀银釭。箱帘启萎蕤,刀尺

  • 卷三百三十二·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三百三十二山矾花类七言古题林周民山矾圗     【明】许伯旅山矾入画古所少我昔见之倪瓒家问君何处得此本水屋十月来春花东风着树香满雪长须滴露金粟结一枝独立霜霰余巳觉江梅是

  • 卷一百八十七·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一百八十七鼓类五言律咏鼓          【唐】李 峤舜日谐鼗响尧年韵土声向楼疑吹击震谷似雷惊仙鹤排门起灵鼍带水鸣乐云行巳奏礼曰兾相成同穉孝鼎卿咏津鼓限阳字 【明】程

  • 列传第六十八 高元李韦薛崔戴王徐郗辛·欧阳修

    高适,字达夫,沧州渤海人。少落魄,不治生事。客梁、宋间,宋州刺史张九皋奇之,举有道科中第,调封丘尉,不得志,去。客河西,河西节度使哥舒翰表为左骁卫兵曹参军,掌书记。禄山乱,召翰讨贼,即拜适左拾遗,转监察御史,佐翰守潼关。翰败,帝问

  • 东都事略卷二十三·王称

    列传六  孟昶其先邢州龙冈人也本名仁賛父知祥尚唐庄宗妹琼华公主庄宗遣魏王继岌郭崇韬平王衍以知祥爲成都尹充节度副大使庄宗崩明宗爲送公主二子入蜀安重诲用事以李严爲西川监军使图之知祥遂杀严而结东川董璋婚姻谋

  • 唐鉴卷二十三·范祖禹

    昭宗大顺元年四月赫连铎李匡威请讨李克用朱全忠亦上言克用终为国患今因其败臣请帅汴滑孟三军与河朔三镇共除之乞朝廷命大臣为统帅初张濬因杨复恭以进复恭中废更附田令孜而薄复恭复恭再用事深恨之帝知濬与复恭有隙特亲

  • ●卷六·陈康祺

    ◎会试及顺天乡试钦命题目之始国初凡乡、会试三场,俱由主考出题。自顺治十五年后,会试及顺天乡试头场《四书》三题,由钦命密封,送内帘官刊印颁发。◎乾隆丁丑科会试乾隆二十二年丁丑会试,奉旨易表判为诗,易经文于二场,永著为

  • 五一○ 军机大臣奏云南解到应毁书籍及《大义觉迷录》先行进呈片·佚名

    五一○ 军机大臣奏云南解到应毁书籍及《大义觉迷录》先行进呈片乾隆四十三年六月二十六日据云南巡抚委员解到应毁书籍九箱,臣等即交馆查办。又,另匣封贮《大义觉迷录》,理合先行进呈。谨奏。(军机处上谕档)

  • 礼七·徐松

    禘祭【中兴礼书】绍兴二十二年二月十九日,礼部状:「准都省批下大理评事黄子淳札子:『臣尝考之经传,以谓大禘者,禘其祖之所自出;大夆者,合祭也,盖所以合饮食、辨昭穆、尊尊亲亲之义。今禘夆之礼,尚稽讲求。欲望明诏有司,参订 旧

  •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一百三十六·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三十六 洪武十四年三月丙辰朔,赦天下。诏曰:“在昔唐虞、三代之君,任贤使能,民皆远罪,刑措不用,享年永久。朕恭膺天命,抚育黔黎,今十有四年,虽夙夜究心,以求民之安,而未臻其效,狱犹未清,良由委任非人,致

  • 晏子之晋睹齐累越石父解左骖赎之与归第二十四·晏婴

    晏子之晋,至中牟,睹敝冠反裘负刍,息于途侧者,以为君子也。使人问焉,曰:“子何为者也?”对曰:“我越石父者也。”晏子曰:“何为至此?”曰:“吾为人臣,仆于中牟,见使将归。”晏子曰:“何为为仆?”对曰:“不免冻饿之切吾身,是以为仆也。”

  • 卷三十五·陆陇其

    钦定四库全书四书讲义困勉録卷三十五赠内阁学士陆陇其撰告子下礼与食孰重章总防 此章与男女授受不亲章同一意 乐天斋翼注曰此章见理欲之辨当论其大分不当较其一偏据一偏则常屈于变而礼之重者反轻食色之轻者反重论

  • 卷一·赵汸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属辞卷一      元 赵汸 撰存策书之大体第一策书者国之正史也传述祝佗之言谓鲁公分物有备物典策而韩宣子见易象与鲁春秋曰周礼尽在鲁矣班固艺文志因谓鲁周公之国礼文备物史官有法杜元凯亦以备

  • 十二  尚同中·墨子

    子墨子曰:方今之时,复古之民始生,未有正长之时,盖其语曰,天下之人异义,是以一人一义,十人十义,百人百义。其人数兹众,其所谓义者亦兹众。是以人是其义,而非人之义,故相交非也。内之父子兄弟作怨雠,皆有离散之心,不

  • 卷四·黄中松

    <经部,诗类,诗疑辨证> 钦定四库全书 诗疑辨证卷四 上海黄中松撰 鹿鸣篇 古者人君以嘉礼宾臣者有四焉宗族兄弟也朋友故旧也孤卿大夫也公侯伯子男也其礼有飨有燕有食飨者烹大牢以饮宾几设而不倚爵盈而不饮训恭俭也燕者

  • 庄简集·李光

    宋代诗文别集。李光著。《宋史·艺文志》著录其《前后集》30卷,明代焦竑《国史经籍志》卷5著录《李庄简集》26卷,此外钱溥《秘阁书目》、叶盛《竹堂书目》也都载有此书8册,可见明初其书尚存。后即散佚,原篇目多寡即无

  • 法集经·佚名

    六卷,元魏菩提留支译。佛在虚空界法界差别住处最上楼阁妙宝台上,诸菩萨诸声闻各说胜妙之法集佛悉赞印。

  • 大乘起信论义记·法藏

    凡三卷。唐代法藏撰。又称大乘起信论疏、起信论义记、藏疏、贤首疏。今收于大正藏第四十四册。为大乘起信论三大疏之一。本书系以华严宗之立场而注释大乘起信论者。共分成十门:(一)教起所因,(二)诸藏所摄,(三)显教分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