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六

○郑遵谦

郑遵谦,字履公,余姚临山卫人。父之尹,进士,官山西提学佥事,徙家会稽。遵廉少为诸生,任侠,斗鸡击剑,不为绳墨之士所礼。始与东阳许都交好,都蓄异意,遂与绝。自南都多故,遵谦阴养健儿,市好马,意指莫测。奄人屈尚忠逃至越,遵谦笞杀之,曰:“吾闻诸刘先生,凡系逃官,皆可杀也。”郡人义之。

杭州失守,遵谦决意起兵,之尹屡禁之,不可。乙酉闰六月辛卯,结郡中少年刘翼明等,合众水神庙,告以国难,众皆哭。遇会稽令彭万里受新命归,招摇过市,众怒,杀之清风里。

遂攻郡署,获署守通判张忄素传首。即日檄守道于颖,以五百人西扼钱江。诘明,遵谦戎服坐新司堂,悉召纟晋绅入计事。

自吏部尚书商周祚以下,皂衣由角门入,遵谦立语举兵赴难状,咸悸伏,莫敢正视。士民环辕门呼曰:“郑将军今为国,诸公靦受大禄,有贰议者,剑斩之。”是日禡旗。余姚孙熊之使者已至,遂断江流,声震杭州。

鲁王拜遵谦义兴将军,合技勇出屯小亹。朝议分方国安、王之仁等为正兵,遵谦、孙熊等为义兵。义兵新募,多市井农贾小民,不素练。正兵常陵义兵,食正饷,饷嬉江头;义兵则食义饷,率告输富人,常乏食。客将陈梧、高鹤呜等寇钞越城、余姚,一年之间,公私交尽,百姓愁困。

八月廿五日,义兵渡江,遵谦战甚力。副将郑维翰抵太平门,被炮死。九月,及督师汝霖,武宁伯之仁,期会龙王堂。

旦,大风雨,阻潮,遵谦后期,之仁等独进,大有斩获。十四日,陈潜夫、张名振败于观音堂。遵谦亦失利,夜归小亹。冬,鲁王劳军西兴,以遵谦首义,特封义兴伯。丙戌三月朔,杭州开堰放舟,遵谦从之仁迎击,获铁甲八百与军资。五月,师溃于江,遵谦将家属浮海,从鲁王至舟山。

大清兵入绍兴,之尹死之。鲁王南次中左,诸臣家琅琦,晋遵谦义兴侯。郑彩专政,以同姓弟畜遵谦,使领陆兵牛田。

闽郑氏以商舶富,遵谦强取二舶,由此交恶。及彩杀大学士汝霖,遵谦恚形言色,彩故扑部将吴辉,使扶伤就遵谦求书,投郑鸿逵,遵谦信之。过辉船,被擒,辉伏不出。遵谦呼曰:“汝郑彩厮养,杀我岂出汝意,而惭相避乎?”辉出,就求只鸡盂黍,奠汝霖,跳海死。

其妾金四姐,故倡也,以杀婢下狱,遵谦破千金出之。遵谦死,四姐束藁象彩,每馈,斩藁哭,并沈海中。军中慕其义,称金夫人。始与遵谦同起者,有刘穆。

○刘穆

刘穆,字公岸,浙江山阴人。貌修伟,善大刀及射,宽而爱人。崇祯中,以武进士授上海把总。南兵部尚书史可法知其才,补应天副将。穆虽为将,家贫,推食食士有气节者。邑人刘翼明、余姚邵应斗、萧山朱伯玉,从知府于颖转运南都,穆深结焉。

乙酉五月,南都败,归里,与颖及郑遵谦谋匡复。闻方国安溃而东,抄掠宁国、广德,可急抚为用,穆身往迎之。未还,遵谦已起郡中。武进士沈振东说遵谦,悉取江北船,系南岸,由是杭州兵不得渡。国安至,义师亦集,鲁王备物典策,筑坛西兴巅,拜国安大将军,封镇东侯。诸帅橐鞬列山下,以次上,旌旗数十里,戎卒十万,发令声动江谷,杭城望之震骇。浙东军倚以自强,由穆始议也。

穆封威北伯,受王之仁节度。明年丙戌,晋侯爵,用翼明左军都督。翼明亦善大刀,忠果敢战,尝为军锋。国安爱翼明才勇,欲请致之,翼明不肯,曰:“吾终不负威北恩。且同国事,何分彼此?”穆深得将士心如此。

穆子九,短而悍,有胆义,得徽人毕昆阳枪术,穆自以为不如。及兵起,九枪所向无敌,战于清风岭,独杀锐兵数百人,应枪辄倒。县骑益集,合围取九,乱斫死,南军为之夺气。乙酉六月,穆东奔舟山。是月六日卒,葬于岑港口。

○王之仁

王之仁,字□□,直隶保定人,大监王之心弟也。累官定海总兵。崇祯十五年壬午,海盗顾荣、廖二掠崇明,知县守备出战死。贼将窥江淮,断漕饷,诏之仁会应抚黄希宪讨之。遇贼高家口大安河,连胜,贼北窜。漕督史可法迎击,贼复折而南,降于苏松兵备程珣,之仁功为多。

大清兵下杭州,之仁初议迎降,既从钱肃乐之约,首帅所部入宁波,会孙熊兵俱西。东南承平久,民不识兵事,诸义师多纨衤夸及市井田野儿,众疑惧。比之仁麾下过,部伍明整,兵甲犀利,众心大安。

乙酉,鲁王莅越,封武宁侯,晋宁国公,壁西兴。江上宿将推方国安与之仁。国安惑于马阮,拥强兵不能用,纵其下行剽,主客患苦之。浙西因是守益坚。郑遵谦、熊汝霖等所合义兵,无敢抗国安。国安兵常陵义兵,独惮之仁严,支吾依附。

鲁王倚以为重。之仁愤军政不一,上疏言:“事起日,人人有鼓行渡江之志。历今半载,逍遥游戏,便欲以钱塘为鸿沟,天下事何忍言?臣愿以所隶沈舟决战,今日欲死,犹战而死;他日即死,恐不能战也。”会杭人开堰入江,之仁统水师邀袭之江中。是日,东南风大起,南军扬帆奋击,碎其舟。

贝勒以重兵下浙江。乙酉五月,江涸,贝勒试马,用大炮击南营,碎方军甑灶,国安遂遁。夜趣绍兴,劫鲁王南行,江上军遂溃,独之仁一军犹在督师。张国维议挑兵五千,分守诸垒,之仁泣曰:“国安坏天下事,今生兵数千万在北岸,旦晚毕渡,孤军何以迎敌。之仁有船可入海,公兵无船,当速为计。”国维追从鲁王去。

之仁度事不支,乃载其妻妾子女妇孙共一大舟,沈之蛟门。

独至松江,峨冠登陆,百姓传骇聚观。之仁从容入见内院洪承畴,自称前朝大帅,不肯身泛波涛,特来就死。八月二十四日,死西市,时人皆为泣下。

论曰:郑遵谦无渊谋长虑,遭国大变,江干临敌,尚不废声妓,故积为乡闾所轻。然以全盛南都,将相师济,长淮为边,未终一期,邦其沦丧。绍兴远介东表,雅无备御,遵谦肉袒挺剑,八郡云合,系名号亦讫一年。唇齿江广,屏翰闽浙,此顾可忘所自哉。刘穆雅量有儒臣风,父子一心,同死兵事,谋虽不就,不可谓不幸矣。董瑒评江东人物:官兵将领以王之仁为首,义师则熊汝霖为首,盖其心之刚烈,余子不如云。

○王正中

王正中,字仲捴,直隶保定人,宁国公之仁从子也。崇祯丁丑进士。游高唐州,会大清兵南下,转运银杠亦避入高唐。

大军围高唐,州守以银杠旦晚敌物,不若鬻,免一州士女屠戮。

正中与押状,事平论死,数年得出,除知长兴县。

浙西失守,避地绍兴。鲁王莅越,以兵部职方司主事知余姚,余姚当绍宁山海冲,军将往来剽夺,市贩朝得紥付,暮入根括民舍。正中设兵弹压,约各营取饷必经县,否者以盗论。

总兵陈梧败于嘉兴,渡海掳掠乡聚,正中遣兵击之。乡聚犄角杀梧,朝议罪正中。黄宗羲力争梧见杀,盖众怒,正中无罪,乃止。张国柱掠定海,乘潮而西,纵兵入姚城,围大姓,正中计折谕止之。田仰、荆本彻先后蔽江下,皆帖息去。一年之中,屡经悍将,而邑免大祸,民戴之如父母。升监察御史。

正中短小敏练,喜任事,而措置甚大。益募骁勇将,从海道取海宁、海盐,通浙西路。于是尚宝卿朱大定、太仆卿陈潜夫、主事吴乃武,皆自浙西来,受约束,坛山烽火,连于武林,北门藉无恐,隐若敌国。又通律吕,星象,壬遁,喜读实用书。

乙酉冬,进鲁王丙戌年历。及败,逸于民间。姚邑遗民沈国模、史孝咸、韩孔当、陈天恕、吕章成、邵会可等,咸共往来。深衣幅巾,假医卜续食。大清康熙六年八月,卒于山阴之陈常堰,年六十九。

○于颖

于颖,字瀛长,江南金坛人,崇祯幸未进士。累官工部主事员外郎,知西安府。削籍。起工部郎中,知绍兴府。截江之役,升按察副使,分巡宁绍道。间道归里,杜门终老。颖在绍兴,甚有威惠,越人至今思之。

○吴易〔传阙〕

猜你喜欢
  卷二百七十六 列传六十三·赵尔巽
  卷第二百六十九 後梁紀四·司马光
  卷二十六·黄以周
  读礼通考卷九十·徐乾学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三百二十三·佚名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五十三·佚名
  卷之一百九十七·佚名
  提要·耿定向
  司马膺之传·李延寿
  于休烈传·刘昫
  梁纪二 高祖武皇帝二天监四年(乙酉、505)·司马光
  第四十章 完成北伐·李宗仁
  卷六十五 孙子吴起列传第五·司马迁
  汤尙松·周诒春
  七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三十一出 赐姻·李渔

    〖越调引子·祝英台近〗(旦上)出奇兵,排险阵,天幸厥功奏。闻说爹行,已入巧机彀。(小旦上)那堪妹却先行,姊翻迟嫁,个中事转添眉皱。(旦)妹子,石郎做了爹爹的门生,岂不是天从人愿!昨日爹爹择婿,又恰好相中了他,倒央张表兄作伐,眼见

  • 周德清·隋树森

    周德清(一二七七——一三六五), 字日湛,号挺斋。高安暇堂(今江西高安县)人。著名的音韵学家、散曲家。家境贫困,一生未仕。工乐府,善音律,酷爱元曲,对名家曲作进行了广泛搜集,并认真研究。他发现了北方语言

  • 卷一百四十七·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一百四十七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岳忠武摭藁岳飞字鹏举相州汤阴人宣和间应真定宣抚幕累立战功南渡歴少保河南北诸路招讨使进枢密副使封武昌郡开国公罢为万夀观使为秦桧所陷殒大理寺

  • 玉澜集钞·吴之振

    朱槔二诗寄德粲并简内观诸友春风本自掣肘去,那更病留过一旬。满眼山川虽不改,连天桃李已成尘。银河谁与洗兵马,宝唾安能泣鬼神。怅望故人分雪此,飞云落日在纶巾。九渊亭上二三子,见说年来事事新。隔水不容招手唤,曲窗已有画

  • 御选明诗卷一百十五·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明诗卷一百十五七言絶句智舷野航泛艇秋湖渔者稀船头船尾雪鸥飞偶然放到茅庵畔载得白头僧共归题周服卿画两岸芙蓉色竞红蒹葭容易起秋风翠禽个个求鱼食分占枯荷瞰水中题徐春门画山头云湿皆含雨溪口泉香

  • 蒋琬费祎姜维传第十四·陈寿

    蒋琬字公琰、零陵湘乡人也。弱冠与外弟泉陵刘敏俱知名。琬以州书佐随先主入蜀,除广都长。先主尝因游观奄至广都,见琬众事不理,时又沈醉,先主大怒,将加罪戮。军师将军诸葛亮请曰:「蒋琬,社稷之器,非百里之才也。其为政以安民为

  • 卷一百九十六·志第一百四十九·兵十·脱脱

        ◎兵十   ○迁补之制  屯戍之制   迁补之制 自殿前、侍卫马步军校,每遇大礼后,各以次迁,谓之"转员"。转员至军都指挥使,又迁则遥领刺史,又迁为厢都指挥使,遥领团练使。员溢,即从上罢军职,为正团练使、刺

  • 第二十九回 小儿女突围求救 大皇帝衔璧投降·蔡东藩

      却说琅琊王睿,因杜弢走死,湘州告平,遂进王敦为镇东大将军,都督江扬荆湘交广六州诸军事,领江州刺史,封汉安侯。外如陶侃以下,无甚超擢,唯奖叙有差。敦既握六州兵权,得自选置官属,权势益隆。当时江东一带,内倚王导,外恃王敦,曾

  • 卷之三百七十二·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谢方叔传·脱脱

    谢方叔,字德方,威州人。嘉定十六年(1223)考中进士,曾经官至监察御史。他上奏疏道“:坚持刚强的德性以回应上帝的心事,奋行威严的果断以挽回天下的颓势,有的人还担忧过去曾受宠幸的人,堵塞陛下的视听而谋取皇帝的欢心,那么,就会

  • 卷二十八·阿桂

    钦定四库全书八旬万夀盛典卷二十八盛事【四 五世同堂二】乾隆五十五年旌赏五世同堂百岁以上夀民杨添禄?及未届百龄知州齐佳士?六十一人礼部谨题为请旌事?云南廵抚谭尚忠奏称夀?鬯熙曼羡锡羣黎之福遐荒表瑞繁昌觇庶姓

  • 民數第二十·徐干

      夫("夫"字原脫,據《通典》卷三補。)治平在庶功興,庶功興在事役均,事役均在民數周,民數周爲國之本也。故先王周知其萬民衆寡之數,乃分九職焉。九職旣分,則劬勞者可見,怠(《通典》作"勤")惰者可聞也,然而事役不均者未之有也。事

  • 尚书疏衍自序·陈第

    余少受尚书家庭读经不读传注家大人责之曰传注适经门户也不由门户安入堂室余时俯首对曰窃闻经者径也门户堂室自具儿不肖欲思而得之不敢以先入之说锢灵府耳家大人黙然阅嵗诘以疑义余谬缕悉以对家大人曰是不无一隙之明顾

  • 佛说玉耶女经·佚名

    失译人名附西晋录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长者给孤独。为子取妇。得豪贵长者家女。端正无双。憍豪慠慢。不以妇礼承事姑嫜夫主。给孤独家议曰。其妇憍慢。当以何法而教训之。若以杖捶非善法也。若无

  • 卷第六·佚名

    实叉难陀译八十华严经尔时,诸菩萨及一切世间主,作是思惟:“云何是诸佛地?云何是诸佛境界?云何是诸佛加持?云何是诸佛所行?云何是诸佛力?云何是诸佛无所畏?云何是诸佛三昧?云何是诸佛神通?云何是诸佛自在?云何是诸佛无能摄取?云何是

  • 卷第二十六(弥沙塞)·佚名

    五分律卷第二十六(弥沙塞)宋罽宾三藏佛陀什共竺道生等译第五分杂法佛在王舍城。尔时诸比丘与白衣共器食手相触数数洗。诸比丘以是白佛。佛言。不应与白衣共器食。有比丘往亲里家。亲里言。我等非他亦非不净何不共食。

  • 卷第九十二·李通玄

    大方广佛新华严经合论卷第九十二 唐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译经 唐太原方山长者李通玄造论 唐福州开元寺沙门志宁厘经合论 入法界品第三十九之五 【论】从此已下总是善财知识第一十住门中十知识第一妙峰山德云比丘主

  • 十叶野闻·许指严

    近代文言笔记集。许指严著。 上海国华书局1917年7月铅印本,平装2册。卷首有1917年作者《序》。全书收录43篇。作者许指严之祖父在清末曾充官幕,熟悉朝廷及官场掌故,作者幼时听之甚多;作者又嗜史书,民初更游京师两载,益增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