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十一 呵责品

检问者应问呵责者:“友!汝呵责此比丘,依何而呵责彼耶?依戒坏而呵责耶?依行坏而呵责耶?依见坏而呵责耶?”若彼言:“我依戒坏而呵责、或依行坏而呵责、或依见坏而呵责”者,应对彼如是言:“具寿!汝知戒坏否?……[大品四.一六(一一)~(一五)。‘禁止此比丘自恣’改为‘呵责此比丘’。‘我禁’、‘彼禁’、或‘禁自恣’改为‘我呵责’、‘彼呵责’]……由外道之弟子闻而疑耶?”

见与见一致,见与见合致。

[若然]因见而不清净之疑不来。

彼人依[清净之]自白,应与彼共为布萨。

闻与闻一致,闻与闻合致;因闻而……应为……。

觉与觉一致,觉与觉合致;因觉而……应为……。

何为呵责之初、何为中、何为后?求听羯磨为呵责之初,羯磨之执行为中,灭诤为后。

呵责有几种根、有几种事、有几种地、有几种行相耶?

呵责有二根、有三事、有五地,依二种行相而呵责。

何为呵责之二根?有根或无根,呵责有此二根。

何为呵责之三事?由见,由闻,由疑,呵责有此三种事。

何为呵责之五地?我以时而言,不以非时;以实有而言,不以非实;以柔软而言,不以粗暴;以有利而言,不以无利;以慈心而言,不以瞋心。呵责有此五种地。

依何等之二种行相而呵责耶?以身而呵责,或以语而呵责,依此二种之行相而呵责。

呵责者应如何行?被呵责者……僧众……检问者应如何行?

呵责者应如何行耶?呵责者应立于五法而呵责他:以时而言,不以非时……以慈心而言,不以瞋心,呵责者应如是行。

被呵责者应如何行耶?被呵责者应立于二法而行:真实与不瞋也。被呵责者应如是行。

僧众应如何行?僧众应知有欲无欲,僧众应如是行。

检问者应如何行?检问者依法、依律、依师教,如灭彼诤事,应如是灭诤事,检问者应如是行。

布萨为何?自恣为何?别住为何?本日治为何?摩那埵为何?出罪为何?

布萨是为和合,自恣是为清净,别住是为摩那埵,本日治是为惩诫,摩那埵是为出罪,出罪是为清净。

由贪、瞋、怖、痴而非难长老者,是无智而伤[害]并破坏[身等之五根],愚痴而且不恭敬学者,身坏而至地狱。

不依利养又不依人,此等俱舍,而应如法行。

有忿、有怨、又粗暴而恶口者,对无罪者告发有罪,如是呵责者,是烧亡自己。

行耳语,求恶失,[无视决断]而交往,说邪道(罪),对无罪者告发有罪,如是呵责者,是烧亡自己。

以非时而呵责,以非实,以粗暴,以不利,有瞋心而呵责,无慈心,对无罪者……是烧亡自己。不知法、非法,对法、非法无智,对无罪者……是烧亡自己。

不知律、非律,对律、非律无智,对无罪者……是烧亡自己。

……所言、非所言……。

……常法、非常法……。

……所制、非所制……。

不知有罪、无罪,对有罪、无罪无智……。

……轻罪、重罪……。

……有残罪、无残罪……。

……粗罪、非粗罪……。

……前说、后说……。

不知适用之语法,对适用之语法无智,对无罪者告发有罪,如是呵责者,是烧亡自己。

———呵责品终———

摄颂

 呵责与检问 初.根与布萨

 于呵责品趣 令确立教说

猜你喜欢
  卷第十五·晦翁悟明
  卷五十一(那连提耶舍译)·佚名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四百七十八·欧阳竟无
  瑜伽莲华部念诵法一卷·佚名
  卷之十五·别庵性统
  增壹阿含经卷第四十五·佚名
  大乘玄论 第三卷·吉藏
  卷第五十三·霁仑超永
  唯释迦佛一人为现身成佛·印光
  力行品第九·佚名
  凡例·智旭
  卷五十九·佚名
  梵网经菩萨戒本疏第三·法藏
  卷第十五·呆翁行悦
  卷三十八·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东冈·唐圭璋

      宋末有二东冈,一姓林,名子明,字用晦,三山人。见方回桐江集。月泉吟社云:分水人,自署月华吟客。一姓徐,不知其名,见翰墨大全及永乐大典。   百字令   戴平轩新居,子侄新婚   排云拓月,向天上移下,神仙花屋。画栋飞檐千

  • ●三编·卷二·沈瘦东

    钱塘吴锡麒(谷人)《有正味斋集》,诗十六卷、骈文二十四卷、词八卷,《外集》五卷,嘉庆中吴氏手订自刻。其诗与香苏山馆相似,大都为当时风尚所囿,不能尽脱试帖气味。惟五言清越,似办香樊榭者。律句如"白苹何处风正急,黄鸟不知春

  • 曲品叙·祁彪佳

    予素有顾悞之僻。见吕郁蓝《曲品》而会心焉。其品所及者,未满二百种;予所见新旧诸本,盖倍是而且过之。欲嚽评于其末,惧续貂也,乃更为之,分为六品;不及品者,则以杂调黜焉。品成而叹曰:词至今日而极盛,至今日而亦极衰。学究、屠沽

  • 卷二百九十六·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二百九十六 明 曹学佺 编 明诗初集十六 徐贲 古别离 清晨戒严装送别河之干北风塞上起黄沙浩漫漫氷雪日以繁徒旅日以寒不悲道路远所愁衣裳单从行义不可徒使摧心肝流光信奔驰君归有时待

  • 内篇 探赜第二十七·刘知几

      古之述者,岂徒然哉!或以取舍难明,或以是非相乱。由是《书》编典诰,宣父辨其流;《诗》列风雅,卜商通其义。夫前哲所作,后来是观,苟夫其指归,则难以传授。而或有妄生穿凿,轻究本源,是乖作者之深旨,误生人之耳目,其为谬也,不亦甚乎

  • 第二十四回 江上堕谋亲王授首 殿中醉寝狂竖饮刀·蔡东藩

      却说阮佃夫、王道隆等仍然专政,威权益盛,货赂公行。袁粲、褚渊两人,意欲去奢崇俭,力矫前弊,偏为道隆、佃夫所牵制,使不得行。镇东将军蔡兴宗,当宋主彧末年,尝出镇会稽,彧病殂时,正值兴宗还朝,所以与受顾命。佃夫等忌他正直,

  • 卷之七百二十三·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经理与女工(双双捉将官里去)·李定夷

    湖北省垣各商店,风俗最坏者。一布店对买货之妇女,语言神色,不合规则。一茶店对摘茶之女工,眉来眼去,无所不为。甚至有轻薄之行路人,过必伫窥。近更有横街之精益织袜公司,雇一理线纱之女工,置诸该经理之屋内。屋之楼上,则为吴德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一 天文略五·纪昀

    天文略 【五】仪象○仪象虞书舜璇玑玉衡以齐七政先儒因星官在书北斗第二星名璇第三星名玑第五星名玉衡即以为北斗七星马季长创谓玑衡为浑天 仪郑玄亦云其转运者为玑其持正者为衡皆以玉为之七政者日月五星也以玑衡视其

  • 黄潜善传·脱脱

    黄潜善,字茂和,邵武人。考中进士,宣和初年,任左司郎。陕西、河东大地震,山陵峡谷都变了位置,徽宗命令黄潜善去察访灾情,于是他就去视察。黄潜善回京后,不报告实情,只说是地震而已。他被提拔为户部侍郎,因事获罪被贬到亳州,以徽猷

  • 卷九·黄仲炎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通说卷九     宋 黄仲炎 撰成公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二月辛酉葬我君宣公无冰三月作丘甲作丘甲者杜预以爲周制甸出甲士三人今鲁使丘出之是丘出甸赋也孙觉氏非之以爲丘出甸赋丘岂能供之哉鲁成虽暴

  • 卷五百·佚名

    △第三分天帝品第四之三尔时天帝释及此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四大王众天。乃至色究竟天咸作是念。尊者善现承佛神力为诸菩萨摩诃萨众雨大法雨。我等今者为供养故。各宜化作天诸妙花。奉散如来应正等觉及诸菩萨摩诃萨众并刍

  • 建中靖国续灯录卷第三[宋刻]·惟白

    东京法云禅寺住持传法佛国禅师(臣)惟白集对机门庐陵清原山行思禅师第十世随州智门光祚禅师法嗣明州雪窦山资圣寺明觉禅师讳重显。姓李氏。遂州大寂九世之孙也。兴国五年四月八日生。始诞。旦夕瞑目若寐。幼即异常。不

  • 佛说七女经·佚名

    吴月支国居士支谦译  闻如是。一时佛游于拘留国。在分儒达树园。与千罗汉俱。菩萨有五百人。及诸天龙鬼神。尔时拘留国中有婆罗门。名摩诃蜜。悭贪不信佛法。大豪富珍奇珠宝牛马田宅甚众多。智慧无双。为是国中作师

  • 北斗七星念诵仪轨·佚名

    南天竺国三藏金刚智译  尔时如来为末世薄福一切众生故。说真言教法。时一切日月星宿。皆悉云集前后围绕。异口同音白言。唯愿如来而为我等说于神咒。于时世尊说八星咒曰。   其印明出金刚顶经七星品。  佛告贪

  • 文殊师利菩萨六字咒功能法经·佚名

    南无一切利益尊者文殊师利童子菩萨摩诃萨咒曰。闇婆计陀那(上)摩于此文殊师利菩萨六字咒功能法。我今说。若有人每日诵此咒七遍。决定罪业得除灭。若有人能每日诵此咒一百八遍。其人临命终时。现前见文殊师利菩萨。若

  • 雍正江西通志·陶成

    江西地方志。清谢旻等修,陶成等纂。一百六十二卷,首三卷。旻字肃斋,江苏武进人。历官太常寺卿,都察院副都御史,江西巡抚。成字企大,号吾庐先生,江西南城人。康熙进士,官翰林院检讨,尝主豫章书院。著有《皇极数抄》、《吾庐遗书

  • 已疟编·刘玉

    笔记。明刘玉撰。一卷。玉字咸栗,万安(今广东万宁)人。弘治进士,知辉县,升御史,因忤刘瑾削籍、瑾诛,起河南安察司佥事,官至刑部左侍郎。此编纪明初洪武间南京附近临江所建楼阁及明初诗人(如宋濂、刘三吾等人)游踪,官妓接待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