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佛说七女经

吴月支国居士支谦译

  闻如是。一时佛游于拘留国。在分儒达树园。与千罗汉俱。菩萨有五百人。及诸天龙鬼神。尔时拘留国中有婆罗门。名摩诃蜜。悭贪不信佛法。大豪富珍奇珠宝牛马田宅甚众多。智慧无双。为是国中作师。常有五百弟子。复为国王大臣所敬遇。是婆罗门有七女。大端正无比黠慧言语。从头至足皆著金银白珠璎珞。随时被服。常与五百女人俱。喜自贡高恃怙端正。憍慢众人倚于富贵谓呼有常。每与国中人民共说义理。常得其胜。尔时有迦罗越名曰分儒达。闻此女大好。便至婆罗门所。谓言。卿家中自呼是女端正。虽尔当遍将至国中示人。若有人呵此女者。卿当雇我五百两金。若不呵者。我当雇卿五百两金。如是募九十日遍至国中。无有道此女丑者。尔时婆罗门即得五百两金。分儒达告婆罗门。今佛近在祇树园。佛知当来过去今现在事。又复至诚终不妄言。当将往示佛。婆罗门言。大善即与眷属五百婆罗门。国中复有五百女人俱。相随至佛所。佛时为无数千人说法。各各前为佛作礼。却坐一面。婆罗门前白佛言。瞿昙。常游诸国。宁见有好人端正如是女者不。佛便逆呵之。此女不好皆丑无有一好处。婆罗门问佛。是女一国中人无有道此女丑。今瞿昙何以独道此女丑。婆罗门问佛言。世间人以何为好。佛言。世间人眼不贪色。耳不听受恶声。是则为好。鼻不嗅香。口不尝味。是则为好。身不贪细滑。意不念恶。是则为好。手不盗取人财物。口不说人恶。是则为好。不贡高绮语。知生所从来死有所趣。是则为好。信布施后当得其福。是则为好。信佛信法信比丘僧。是则为好。佛告婆罗门。颜色好不为好。身体好不为好。衣服好不为好。二言绮语不为好。心端意正此乃为好。分儒达即自还得五百两金。

  佛告婆罗门。昔者有城名波罗奈。从地底去佛。诸当来佛皆于是上坐。尔时有国王名机惟尼。作优婆塞。大明经。为佛作精舍。王有女悉为优婆夷。明经智慧端正无双。身上皆著金银琥珀珠宝被服甚好。第一女字羞耽。第二女字须耽摩。第三女字比丘尼。第四女字比丘罗辎。第五女字沙门尼。第六女字沙门密。第七女字僧大萨耽。常以佛正法斋戒布施讫竟。七女便相将至父王正殿。白言。我曹姊弟欲相随到冢间游观。王言。塳间大可畏。但有死人骨发形骸狼藉支散在地。诸悲哀者啼哭者满其间。有虎狼野兽鸱枭主啖死人肉血。汝曹姊弟。何为冢间。我宫中有园观浴池。中有飞鸟鸳鸯相随而鸣。中有众华。五色光目芝草奇树。众果清凉恣意所食。极可游观。汝曹姊弟。何为冢间。七女即报言。大王。众果美食何益万分。我见世间人。老时命日趣死。人生无有不死者。我曹非小儿。尝为余食所惑。王哀念我姊弟者。当听我曹姊弟。到城外观死人。如是至三。王言。大善。听汝姊弟所为。尔时七女即与五百婇女。严驾出宫门。七女即解颈下璎珞散地。国中时有千余人见之。随后拾取珠宝欢喜。遂到城外冢间。大臭处不净。但闻啼哭声。诸婇女及人民身体肃然衣毛为竖。七女直前视诸死人。中有断头者。中有断手足者。中有断鼻耳者。中有已死者或有未死者。中有梓棺者。有席中裹者。有绳缚者。家室啼哭皆欲令解脱。七女左右顾视死人众多。复有持死人从四面来者。飞鸟走兽共争来食之。死人膀胀脓血流出。数万亿虫从腹中出。臭处难可当。七女亦不覆鼻。直前绕之一匝。即自相与言。我曹姊弟身体不久皆当复尔。第一女言。宁可各作一偈救死人魂魄耶。六女皆言。大善。第一女言。此人生时好香涂身著新好衣。行步众中细目绮视。于人中作姿。则欲令人观之。今死在地日炙风飘。主作姿则者今为所在。第二女言。雀在瓶中覆盖其口不能出飞。今瓶已破雀飞而去。第三女言。乘车而行。中道舍车去。车不能自前。主使车行者今为所在。第四女言。譬如人乘船而行。众人共载而渡水。得岸便系船。弃身体去如弃船去。第五女言。有城完坚中多人民皆生长城中。今城更空不见人民为在何所。第六女言。人死卧地。衣被常好从头至足无有缺减。今不能行亦不能动摇。其人当今为在何所。第七女言。一身独居人出去其舍。舍中空无有守者。今舍日坏败。尔时第二忉利天王释提桓因坐即为动摇。闻七女说经。如伸臂顷即从天上来下。赞七女言。所说大善。欲愿得何等所愿者。我能为汝得之。七女俱言。卿是释天乎。梵天耶。不见卿来时。自然在我前。使我知之。即报言。诸女。我是释提桓因。闻说善言好语故来听之。七女言。卿属者欲与我曹愿。卿是第二忉利天上最尊当为我等得之。我姊弟请说所愿。第一女言。我愿欲得无根无枝无叶之树于其中生。是我所愿也。第二女言。我欲得地上无形之处无阴阳之端。愿欲于其中生。第三女言。人于深山中大呼音响四闻耳不知所在。我愿于其中生。释提桓因报言。且止。我不能得是愿。诸女欲得作释梵四天王日月中尊。是则可得。今女所愿实我所不知。七女答言。卿是天上独尊有威神。何以不能得此愿。卿譬如老牛不能挽车。亦复不能耕犁无益于主。释提桓因报言。我闻说经故来听之。非我所知即便辞谢。七女默然无报。尔时空中有天言。今迦叶佛近在惟于陵聚中。何不往问迦叶佛。七女闻之大欢喜。即与五百婇女随来观者。冢间丧亡悲哀啼哭者。复有五百人俱发意往。时迦叶佛为无数千人说法。悉各前为迦叶佛作礼。却坐一面。释提桓因白佛言。我向者闻国王七女说经故来听之。七女便从我索是愿言。我欲得无根无枝无叶之树。无形之处。无阴阳之端。深山大呼音响四闻不知所在。我时不能报答。愿佛为七女解说其意。迦叶佛言。善哉发问多所过度。是事罗汉辟支佛尚不能知此事。何况于故。是时迦叶佛便笑。五色光从口出。照满佛刹还绕身从顶上入。侍者前长跪问迦叶佛言。佛不妄笑愿闻其意。迦叶佛告萨波罗。汝见是女不。唯然已见。此国王七女共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已来供养五百佛已。当复万佛却后十劫悉当作佛。皆同一字号名复多罗贲。刹土名首陀波。其佛寿三万岁。是时人民被服饮食。譬如第二忉利天上所有。佛般泥洹后。经道留止八千岁乃尽。是佛时说法。当度七十五亿万人令得菩萨及罗汉道。迦叶佛授七女别时。即踊跃欢喜便住虚空中。离地二十丈。从上来下悉化成男子。即得阿惟越致。五百婇女及千五百天与人。见七女化成男。踊跃欢喜。皆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一千人远离尘垢皆得法眼。

  佛告婆罗门。此国王七女富乐端正豪贵。尚不恃身作绮好。所以者何。用念非常。是身不可久得故。一切世间人但坐愚痴故。堕十二因缘便有生死。人生若皆由恩爱。从生致老。从老致病。从病致死。从死致啼哭得苦痛。人生若皆从恩爱。当自观身。亦当观他人身。坐起当念身中恶露涕唾寒热臭处不净。如是何等类身一坏时还化作虫自食其肉。骨节支解消为灰土。还自念我身死亦当如是。不当恃身作绮好。当念非常。若人施行善不自贡高绮语者。死后皆生天上。若施行恶者当入泥犁中。女人所以堕泥犁中多者何。但坐嫉妒姿态多故。佛说是时。婆罗门女即踊跃欢喜。解身上珠宝用散佛上。佛威神令所散住虚空中化作宝盖。中有声言。善哉如佛所言无有异。佛尔时便感动放威神。于座上以足指按地。三千大千刹土皆为大动。光明照十方。百岁枯树皆生华果。诸空沟涧皆自然有水。箜篌乐器不鼓自鸣。妇女珠环皆自作声。盲者得视。聋者得听。哑者得语。伛者得伸。拘躄者得愈。手足病者得愈。狂者得正。被毒者毒不为行。拘闭者悉得解脱。百鸟狸兽皆相和悲鸣。尔时拘留国中人民。无男无女皆大欢喜。和心相向若得禅。佛作是变化时。拘留国王。捐珠踊跃欢喜。及百大臣婆罗门女。与其眷属及五百婆罗门。皆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复有五百比丘得罗汉道。国中五百人悉须陀洹道。佛说是经已。菩萨比丘僧优婆塞优婆夷。国王大臣长者人民。诸天鬼神龙。皆大欢喜前持头面著地。为佛作礼而去。

  佛说七女经

猜你喜欢
  佛说罪福报应经之二·佚名
  第十三 大诤·佚名
  卷第三·霁仑超永
  卷三·彭绍升
  卷一·僧祐
  跋 檐 葡 集·太虚
  圆悟佛果禅师语录卷第十六·圆悟克勤
  杂阿含经卷第二十·佚名
  缘起·呆翁行悦
  卷第三·佚名
  卷七十·道世
  卷二十二·道世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颂·道川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十五·佚名
  妙玄节要跋·智旭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邹浩·唐圭璋

      浩字志完,常州晋陵(今江苏常州)人。生于嘉祐五年(1060)。元丰五年(1082)进士。擢右正言。坐谏立刘后,谪新州。徽宗朝,迁吏部侍郎。坐党籍,再谪永州。大观元年(1107)复直龙图阁。政和元年(1111)卒,年五十二。高宗朝,赠宝文阁学士,谥

  • 卷六·唐圭璋

    叶梦得(二首)   贺新郎  睡起流莺语。掩苍苔、房栊向晚,乱红无数。吹尽残花无人见,惟有垂杨自舞。渐暖霭、初回轻暑。宝扇重寻明月影,暗尘侵、上有乘鸾女。惊旧恨,遽如许。  江南梦断横江渚。浪黏天、葡萄涨绿,半空烟

  • 第四折·宫天挺

    则想在昨却外相见之后,便指望便回俺那七里滩去天。不想今日又请我做拂尘筵席。 【双调】【新水令】屈恙着野人心直宣的我入宫来,笑刘文叔我似前是何相待。待刚来则是矜夸些金暇宁,显耀些玉楼台,末过足玉殿金阶。我住的草

  • 野趣有声画巻下·杨公远

    (元)杨公远 撰次黄山中首尾唫双井源流绰有声襟期一片玉壶清唫成物外风骚句付与人间月旦评随柳问花知雅兴论心握手见交情英雄摽致真难敌双井源流绰有声初度寓郡得失荣枯付分休康强之外复何求灵台洞彻天无夜银海精明月正

  • 卷二十一 中宗伪周武氏附于内·王夫之

      〖一〗   中宗嗣位两月,失德未著,而武氏与裴炎亟废而幽之。三叶全盛之天子,如掇虚器于井竈之闲,任其所置,百官尸位,噤无敢言者,武氏何以得此于天下哉?国必有所恃以立,大臣者,所恃也。大臣秉道,而天子以不倾,即其怀奸,而犹依

  • 尚史卷四十七·李锴

    列传二十五晋诸臣传逆臣传 里克 丕郑 【丕豹七舆大夫附】里克者里季也丕郑者丕郑父也并为晋大夫事献公献公五年【庄二十二年】公伐骊戎克之以骊姬归立以为夫人生奚齐其娣生卓子骊姬使太子申生处曲沃重耳处蒲城夷

  • 一一二 复辟前后一·周作人

    我来到北京,正值复辟的前夜,这是很不幸的事情,但也可以说是一件幸事,因为经历这次事变,深深感觉中国改革之尚未成功,有思想革命之必要。当时袁世凯死了,换了一个全无能力的黎元洪当大总统,一切实权还在北洋派军阀的手里,而国务

  • 一八 女师大风潮·许寿裳

    一九二五年春间,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有反对校长杨荫榆事件。杨校长便不到校,后来任意将学生自治会职员六人除名,并且引警察及打手蜂拥入校,学生们不服。迨教育总长章士钊复出,遂有非法解散学校的事,并且命司长刘百昭,雇用流氓女

  • 张齐传·姚思廉

    张齐字子响,冯翊郡人。因世代居住在横桑,故有时也说是横桑人。张齐小时很有胆量。最初张齐侍奉荆府司马垣历生。垣历生嗜酒成性,对待部下严厉残忍,不很尊重张齐。垣历生卸任归家,吴郡张稷担任荆府司马,张齐又跟随张稷,张稷很

  • 五四 惨淡经营之后·邹韬奋

    在贫民窟里办报馆,布置起来确是一件怪麻烦的事情!我曾经说过,我们的报馆所在地的利源东街,是夹在两条最热闹的街道的中间。在那两条最热闹的街道上,各店铺里的卫生设备是不成问题的,因为在地下都装有现成的沟筒,他们都可以装

  • 十二年·佚名

    (己卯)十二年大明萬曆七年三月3月25日○庚午,臺諫追論孝陵監董官,不謹君父之喪,追削任權等爵秩。○晝講。筵中,方講《春秋》,金宇顒啓曰:「以《春秋》之法論之,人臣有今將之心,卽與親弑同,所以誅其意也。孝陵之事,賊臣李芑,顯有無

  • 十二年·佚名

    辛亥春正月1月1日○癸丑朔,令朝官士人,着黑色衣,禁白色衣。東方之人,自古尙白,國典雖有白色之禁,而因仍成習,莫之變,上思以易之,遂定是制。○忠淸道癘疫死者,二百二十餘人。1月2日○甲寅,以金鋿爲獻納,李光迪、朴贄爲掌令,洪萬鍾爲

  • 冠义·戴圣

    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礼义之始,在于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容体正,颜色齐,辞令顺,而后礼义备。以正君臣、亲父子、和长幼。君臣正,父子亲,长幼和,而后礼义立。故冠而后服备,服备而后容体正、颜色齐、辞令顺。故曰:冠者,礼

  • 提要·胡士行

    钦定四库全书     经部二尚书详解       书提要【臣】等谨案尚书详解十三卷宋胡士行撰士行庐陵人官临江军军学教授是编焦竑国史经籍志作书集解朱彛尊经义考又作初学尚书详解称名互异其实一书也其解经多

  • 卷七·刘玉汝

    <经部,诗类,诗缵绪> 钦定四库全书 诗缵绪卷七      元 刘玉汝 撰 唐 蟋蟀在堂岁聿其莫今我不乐日月其除无已大康职思其居好乐无荒良士瞿瞿 蟋蟀在堂岁聿其逝今我不乐日月其薖无已大康职思其外好乐无荒良士

  • 卷五百六十四·佚名

    △第五分胜意乐品第二十复次善现,若诸菩萨以胜意乐。欲证无上正等菩提。常应亲近供养恭敬尊重赞叹真净善友。尔时善现便白佛言:何等名为菩萨善友。佛告善现诸佛皆名菩萨善友。若能宣说甚深般若波罗蜜多。教诫教授诸菩萨

  • 杨太真外传·乐史

    宋代文言传奇小说。二卷。宋初乐史撰。有《说郛》本、《唐人说荟》本等,以鲁迅撰《唐宋传奇集》本为通行。作品虽名叫“外传”,实际还是摭拾史实加上传说综合而成,摭采《明皇杂录》、《开天传信记》、《安禄山事迹》

  • 解厄学·晏殊

    《解厄学》是一部十分罕见的著作,它不仅立足于“解厄”,更关注致厄的根源。可以说,这是一部中国版的“人性的弱点”。他提出的“驭情为先,而后可驭人生”的观点,至今仍有其精辟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