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少村漫稿

《少村漫稿》分为上、下卷,上卷为诗,有七言诗165首,五言诗64首,绝句68首,古风15首,续刻诗有39首;下卷为文,计90篇。遗憾的是,此书木刻板失落和蠹蛀脱版较多,经初步考证,上卷脱版9版(每版为两半页),下卷脱版20版,特别在续刻中脱落二版,是廷用被俘返家后的作品,内容价值较多,失去甚为可惜。 此书内容大致是写他早年官宦经历与应酬,最有价值的是晚年一些文章与诗句

《少村漫稿》全部章节目录

猜你喜欢
  桐江续集·方回
  谢宣城集·谢朓
  缘缘堂随笔·丰子恺
  骆丞集·骆宾王
  十先生奥论注·佚名
  雪楼集·程钜夫
  铁崖古乐府·杨维桢
  雪窗集·孙梦观
  勿轩集·熊禾
  海忠介公全集·海瑞
  宝晋英光集·米芾
  龙川集·陈亮
  少村漫稿·黄廷用
  端明集·蔡襄
  龟溪集·沈与求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 三·袁枚

      余尝语人云:“才欲其大,志欲其小。才大,则任事有余;志小,则愿无不足。孔北海志大才疏,终于被难。邴曼容为官不肯过六百石,没齿晏然。”童二树诗云:“所欲不求大,得欢常有余。”真见道之言。   二   夫用兵,危事也;而赵括

  • ◎学校(下)·徐天麟

    ○图书下(求遗书附)儒五十三家,八百三十六篇。道三十七家,九百九十三篇。阴阳二十一家,三百六十九篇。法十家,二百一十七篇。名七家,三十六篇。墨六家,八十六篇。纵横十二家,百七篇。杂二十家,四百三篇。农九家,百一十四篇。小说

  • 纲目续麟卷十五·张自勋

    【甲申】中宗皇帝嗣圣元年【二月睿宗文明元年九月太后光宅元年】考异【按统系例曰簒贼谓簒位千统不及传世者注云如汉之吕后王莽唐之武后据汉吕后称制每岁首分注髙皇后吕氏某年此当分注太后武氏光宅元年后凡分注年号皆

  •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二百五十九·佚名

    废帝郕戾王附录第七十七景泰六年冬十月癸卯朔 太上皇帝居南宫 帝享 太庙以下元节遣官祭长陵 献陵 景陵○遣中官祭司井之神○免顺天府霸州文安县诸处所采秋青草以其连被水灾也○甲辰赏甘肃石灰秃等处杀贼阵亡官军土民

  • 中兴小纪卷一·熊克

    宋 熊克 撰建炎元年【嵗在丁未】夏五月庚寅朔大元帅康王即皇帝位于南京上道君皇帝之第九子母曰贤妃韦氏以大观元年五月乙巳夜生于宫中红光照室初赐名授武定军节度封蜀国公二年进封广平郡王宣和四年正月冠于文徳殿赐

  • 卷九【十则】·岳珂

    钦定四库全书 愧郯录卷九【十则】     宋 岳珂 撰 礼殿坐像 苏文忠轼集私试策问曰古者坐於席故笾豆之长短簠簋之高下适与人均今土木之像既已巍然於上而列器皿於地使鬼神不享则不可知若其

  • 卷六十·苏辙

    钦定四库全书古史卷六十       宋 苏辙 撰滑稽列传第三十七优孟者故楚之乐人也长八尺多辩常以谈笑讽諌楚庄王之时有所爱马衣以文绣置之华屋之下席以露牀防以脯马病肥死使羣臣防之欲以棺椁大夫礼葬之左右争

  • 汉纪九世宗孝武皇帝上之上建元无年(辛丑、前140)·司马光

    汉纪九汉武帝建元元年(辛丑,公元前140年) [1]冬,十月,诏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上亲策问以古今治道, 对者百余人。广川董仲舒对曰:“道者,所繇适于治之路也,仁、义、礼、乐,皆其具也。故圣王已没,而子孙长久,安宁数百岁,此皆礼乐教

  • 31.张仪拆散联盟·林汉达

    自从孙膑打败魏军,魏国失了势,秦国却越来越强大。秦孝公死后,他儿子秦惠文王掌了权,不断扩张势力,引起了其他六国的恐慌。怎样对付秦国的进攻呢?有一些政客帮六国出主意,主张六国结成联盟,联合抗秦。这种政策叫做“合纵”。还

  • 九年·佚名

    (癸丑)九年清雍正十一年春正月1月1日○朔乙丑,上親行朔祭于敬徽殿。1月2日○丙寅,上覽《麗史》,敎曰:「麗之許珙率一僕掩骼埋胔,殆無虛日。以王者之道言之,文王之治,亦恩及枯骨矣。勝國諸陵寢,其或有剪柴入葬者乎?歷代始祖陵及麗

  • 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 第十三卷·安慧

    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 第十三卷安慧菩萨糅释上集论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决择分中得品第三之一云何得决择。略说有二种。谓建立补特伽罗。建立现观。前为能证。后是所证。补特伽罗虽非实有。由四种缘是故建立

  • 卷第三十七·呆翁行悦

    列祖提纲录卷第三十七 武林十八涧理安禅寺住持娄东行悦集 中夏提纲 或庵体禅师中夏上堂。赫日炎炎六月天。虚空孟浪说新禅。临风有耳应难听。不落诸缘取次传。莫问东西。坐断妙高峰顶。休分彼此。平吞报化佛头。寒不

  • 太上元始天尊说续命妙经·佚名

    元始天尊劝人诵经呼名,使人长生益寿。

  • 清季台湾洋务史料·佚名

    本书(一册九八面五八、八○○字)不分卷,选辑自世界书局印行“洋务运动文献汇编”;囚专集清光绪元年至二十年关系台湾文件,故名曰“清季台湾洋务史料”。共集有当年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总理海军事务衙门、闽浙总督、福建巡抚

  • 大般涅槃经(北本涅槃经)·佚名

    亦称《大本涅槃经》、《大涅槃经》,简称《涅槃经》,北凉昙无谶译。40卷。原经一般认为是在公元3~4世纪之间(或说2~3世纪),产生于克什米尔地区。主要阐述佛身常住、一切众生悉有佛性、阐提成佛以及涅槃、常乐我净等大乘佛性

  •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略疏·智俨

    二卷。唐代释智俨撰。此略疏首先以五门分别,即教典所出,藏摄分齐,所诠宗趣能诠教体、释经题目和分文解释。所释元魏菩提留支译《金刚般若经。科判甚细,足见作者心机。其科判以四疑为纲骨,以解行为次第。四疑是说明如何发生

  • 阿毗达磨顺正理论·佚名

    梵名Abhidharma -nya^ya^nusa^ra 。凡八十卷。印度众贤造,唐玄奘译。收于大正藏第二十九册。又称随实论、俱舍雹论。略称顺正理论、正理论。共计二万五千颂八十万言。分为八品:(一)辩本事品,明示蕴、处、界之三种,摄一切

  • 分别论·佚名

    亦称《毗婆崩伽论》。南传佛教论典。为南传上座部根本七论之一。全论分十八品:第一品蕴分别;第二品处分别;第三品界分别;第四品圣谛分别;第五品根分别;第六品缘分别;第七品念处分别;第八品正勤分别;第九品神足分别;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