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漫塘文集

宋代诗文别集。36卷。刘宰著。《四库全书总目》称刘宰“秉性恬谈,平生无他嗜好,惟书靡所不读,所为文章,淳古质直,不事藻饰,而自然畅达”。集中诗歌数量不多,以纵情山水,表达闲情逸致的作品为主,如《过剡溪》:“青山叠叠水潺潺,路转峰回又一湾。想见雪天无限好,不妨独棹酒船还。”但亦有感情深沉的悯世之作,如因嘉定二年(1209)大旱而作的《野犬行》:“野有犬,林有乌;犬饿得食声咿呜,乌驱不去尾毕逋。田舍无烟人迹疏,我欲言之涕泪俱。”“君不见荒祠之中荆棘里,脔割不知谁氏子,苍天苍天叫不闻,应羡道旁饥冻死!”本集的主要版本有:明正德十六年(1521)任佃刻、嘉靖八年(1529)王皋续刻本,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范仑等刻本。另有一种明代活字本刘宰文集,题为《漫塘刘先生文集》,但仅22卷,系赵葵所编。

《漫塘文集》全部章节目录

猜你喜欢
  荒政丛书·俞森
  元氏长庆集·元稹
  榕村集·李光地
  滏水集·赵秉文
  震川先生集·归有光
  竹洲集·吴儆
  临安集·钱宰
  芳谷集·徐明善
  御选唐宋文醇·乾隆
  明文霱·刘士鏻
  少村漫稿·黄廷用
  鹿洲初集·蓝鼎元
  巴西集·邓文原
  兰轩集·王旭
  苑洛集·韩邦奇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七十七·徐梦莘

      靖康中帙五十二。   起靖康二年正月十九日己酉,尽二十六日丙辰。   十九日己酉驾在青城。   开封府榜不得擅打军器准枢密院劄子访问旧城里外诸坊巷居民等近来往往撰造言诏唱说事端聚众以防护为名於炉头打造

  •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九十九·杨仲良

      哲宗皇帝   调亭   元祐五年六月乙卯,御史中丞苏辙言:『臣窃观元祐以来,朝廷更改弊事,屏逐群枉,上有忠厚之政,下无聚敛之臣,朝廷虽未大治,而经今五年,中外帖然,莫以为非者,惟奸邪失职居外,日夜窥伺便利,规求复进,不免百端游

  • 通鉴释文辩误卷四·胡三省

      通鉴七十三【凡二条】  青龙三年帝好土功旣作许昌宫  史炤释文曰许昌汉颍川长社邑献帝都之魏文帝改曰许昌明帝于此建宫【海陵本同】余按两汉志颍川郡有长社县又有许县汉献帝都许魏文帝命曰许昌许昌与长社自是

  • 八二七 军机大臣奏恭录御制诗冠列《诗经世本古义》等集卷首片·佚名

    八二七 军机大臣奏恭录御制诗冠列《诗经世本古义》等集卷首片乾隆四十六年十一月十六日臣等遵旨将何楷《诗经世本古义》、张吉《古城集聚》二种,恭录御制诗,冠列卷首。又朱存孝《回文类聚补遗》内《美人八咏》,已遵旨撤

  • 通鉴纪事本末卷十下·袁枢

    宋 袁枢 撰明帝奢靡魏明帝青龙三年 帝好土功既作许昌宫又治洛阳宫起昭阳太极殿筑总章观髙十余丈力役不已农桑失业司空陈羣上防曰昔禹承唐虞之盛犹卑宫室而恶衣服况今防乱之后人民至少比汉文景之时不过一大郡加以边

  • 潘司空奏疏巻二·潘季驯

    (明)潘季驯 撰○兵部奏疏谢赏金帛疏为恭谢天恩事臣于万歴九年九月初四日接到邸报该工部题为恭报大工未尽事宜今巳完工并叙効劳官员事节奉圣旨凌云翼升俸一级还与潘季驯各赏银五十两纻丝二表里钦此随于十月十□日据百户

  • 卷二百二十二·雍正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二百二十二 朱批任兰枝奏摺 提督四川学政【臣】任兰枝谨 奏爲敬陈下悃事【臣】一介庸愚蒙 皇上简任四川学政自到任以来感荷 圣恩时切悚惧於考试文武生员等第及文武童生入学务在严以核实寛以

  • 奚萼衔·佚名

    奚萼衔先生小传奚先生名光华萼衔其号也世居江阴南鄕之●潴里昔有奚将军讳成者其祖也始由淞江迁居于此有子三长出守贵州平越值苗乱父子战殁次者赴难统兵平之袭职留守平越遂家焉其居江邑故里者则为三房于是奚氏有黔吴两

  • 有司篇第十三·张载

      有司,政之纲纪也。始为政者,未暇论其贤否,必先正之,求得贤才而后举之。  为政不以德,人不附且劳。  「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欲生于不足则民盗,能使无欲则民不为盗。假设以子不欲之物赏子,使窃其所不欲,子必不窃。故

  • 卷七·程川

    钦定四库全书朱子五经语类卷七钱塘程川撰易七统论诸说京房便有纳甲之说参同契取易而用之不知天地造化如何排得如此巧所谓初三震受庚上兑受丁十五干体就十八巽受辛下艮受丙三十坤受乙这都与月相应初三昏月在西上

  • 卷二十六·乾隆

    <经部,礼类,礼记之属,钦定礼记义疏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礼记义疏卷二十六曾子问第七之一正义陆氏德明曰曾子孔子弟子名参以其所问多明於礼故着姓名以显之 孔氏颖达曰此於别录属丧服 芮氏城曰通论冠昏丧祭诸侯所遭之

  • 卷十七·李光地

    钦定四库全书日讲春秋解义卷十七僖公十年春王正月公如齐盟柯以后庄公因昏姻一再如齐自此鲁不朝齐防二十年盖桓公霸业未盛不责诸侯以朝礼今僖始朝齐见于葵丘之后霸势益张诸侯不朝周而朝霸主自此始矣狄灭温温子奔卫【左

  • 慈悲道场忏法 第八卷·佚名

    慈悲道场忏法 第八卷奉为阿修罗道一切善神礼佛第四今日道场同业大众。重复至诚五体投地。奉为十方尽虚空界一切阿修罗王。一切阿修罗。各及眷属。又奉为十方尽虚空界一切聪明。正直天地虚空主善罚恶守护持咒。

  • 佛说安宅神咒经·佚名

        后汉失译人名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千二百五十比丘。皆阿罗汉诸漏已尽。身心澄静六通无碍。其名曰大智舍利弗摩诃目揵连。摩诃迦叶摩诃迦旃延须菩提等。复有菩萨摩诃萨八千人俱。文殊

  • 解脱道论 第七卷·佚名

    解脱道论 第七卷阿罗汉优波底沙梁言大光造梁扶南三藏僧伽婆罗译行门品之四问曰。云何念安般。何修何相何味何处何功德。云何修行。答曰。安者入。般者出。于出入相。彼念随念正念。此谓念安般。心住不乱此谓修

  • 发蒙记·束晳

    一卷。晋束晳(?—300以后)撰。清马国翰辑。束晳字广微,阳平元城(今河北大名)人。汉踈广之后,王莽末,广曾孙孟达避难,因去“踈”之“足”而姓“束”。官尚书郎,因《诗经·小雅》中有笙诗六篇“有其声而亡其辞”,乃补作

  • 老子衍·王夫之

    一卷。清王夫之撰。清以前为《老子》注释者,历代都有不同的宗派。各家都流传不同的说法,到王弼、何平叔二人均从《周易》乾坤之意阐述《老子》;鸠摩罗什、梁武帝二人又从事理因果方面阐释《老子》;陆希声、苏子由、董思

  • 孟子注疏·孙奭

    经书注释。也称《孟子正义》。汉赵岐注、宋孙奭疏。十四卷。1990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据清同治六年(1867)江西书局重校本影印。经文句读则采用近代著名国学大师蕲春黄季刚(侃)先生《白文十三经》断句。全书每卷分上、下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