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檆溪居士集

檆[shān]溪居士集,宋代诗文别集。刘才邵著。周必大于嘉泰元年(1201)为本集所作的序称:“其孙承议郎恪类公集二十二卷,授其子国学生千龄。”原本久佚,清代修《四库全书》从《永乐大典》中辑录其诗文,重编为12卷,前3卷为诗,卷4至5为内外制,卷6为诏,卷7为敕书,卷8为表、状、札子,卷9为启,卷10为序、记、论、跋、策问,卷11为箴、偈、祝文、疏文等杂文,卷12为祭文、墓志铭。卷首列周必大、杨万里序。周序称“其制诰有体,议论有源,铭志能叙事,偈颂多达理,固余事也。”《四库全书总目》则谓:“其诗源出苏氏(东坡),故才气颇为纵横,其余亦驯雅,而制诰之作尤有体裁。”本集除《四库全书》本,较常见的版本有《四库全书珍本初集》影印本。

《檆溪居士集》全部章节目录

猜你喜欢
  次山集·元结
  汲古堂集·何白
  台湾诗荟杂文钞·连横
  唐宋传奇集·鲁迅
  忠惠集·翟汝文
  李遐叔文集·李华
  西溪集·沈遘
  矫亭存稿·方鹏
  紫柏尊者别集·真可
  原本韩集考异·朱熹
  自鸣集·章甫
  巽斋文集·欧阳守道
  永乐大典书目考·郝庆柏
  絜斋集·袁燮
  锦绣万花谷·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第三十出 释疑·李渔

    〖忆莺儿〗(外冠带,引众行,唱上)兵燹稀,甘雨肥,未及瓜期诏已催,带便还乡昼锦衣。新花拂旗,新沙筑堤,宦囊不重肩夫喜。鹤相随,破琴犹在,依旧载将归。下官詹烈侯,复任西川,未及一载,蒙圣上俯鉴微劳,加升大司马之职,钦召回京,带便从故乡一

  • 续集巻十·黄昇

    钦定四库全书花庵词选续集卷十    宋 黄升 撰宋词刘圻父名子寰号篁防翁居麻沙早登朱文公之门刘后村尝序其诗行于世齐天乐【夀史沧洲】雅歌堂下新堤路柳外行人相语碧藕开花金桃结子三见使君初度楼台北渚似画出西

  • 第三十二场·田汉

    [春花驾船上。阮春花 (唱)老爹爹独自过江行,倒叫春花不放心。驾起船儿汉川进,——前面谁的渔船?渔郎 (上,应)我的船。阮春花 谁?渔郎 姐姐怎么连我的声音也听不明白了?阮春花 哦,是谢家兄弟吗。渔郎 正是。春姐哪里去?阮春

  • 列传第三十二 傅吕陈·欧阳修

    傅弈,相州邺人。隋开皇中,以仪曹事汉王谅。谅反,问弈:“今兹荧惑入井,果若何?”对曰:“东井,黄道所由,荧惑之舍,乌足怪邪?若入地上井,乃为灾。”谅怒。俄及败,弈以对免,徙扶风。高祖为扶风太守,礼之。及即位,拜太史丞。会令庾俭以父质

  • 表第十 宗室世系·欧阳修

    表格略

  • 卷三十五·本纪第三十五·脱脱

        孝宗三   五年春正月辛丑,侍御史谢廓然乞戒有司毋以程颐、王安石之说取士。从之。癸卯,罢特旨免臣僚及寺观科徭。庚戌,大风。己未,诏侍从、台谏、两省官集议考课法。   二月己巳,置州县丁税司。辛未,申

  • ○九汉外史五则·许指严

    雍邸以夺嫡最剧烈之故,厚养死士,结交海内奇才异能,一时蒸为风尚。除剑侠、番僧等外,有大力士著称,凡以次行辈,得九人。第此等大力士,出没江湖,侪伍亡命,恒不肯以真姓名告人。且其人品亦畸零古怪,不可方物,故各家纪载不同。合而观

  • 卷四十二·傅恒

    钦定四库全书平定准噶尔方略正编卷四十二乾隆二十二年秋七月丙辰定边右副将军兆恵等疏奏哈萨克协擒阿睦尔撒纳情形及擒献逆党达什策凌等兆恵等奏言臣等因察访逆贼阿睦尔撒纳踪迹遣顺德讷帯兵徃古尔班察尔直至俄罗斯之

  • 王益柔传·脱脱

    王益柔,字胜之。为人刚直尚气节,喜谈论天下大事。因荫庇入仕,官至殿中丞。西夏赵元昊叛乱时,上奏边防选将之策。杜衍、丁度宣抚河东时,益柔写信给他们说:“河外兵饷无法筹措,非要换帅臣、转运使不可。”并推荐可胜任的人。杜

  • 一〇 青年“老学究”·邹韬奋

    我真料想不到居然做了几个月的“老学究”!这在当时的我当然是不愿意做的。一般青年的心理也许都和我一样吧,喜走直线,不喜走曲线,要求学就一直入校求下去,不愿当中有着间断。这心理当然不能算坏;如果有走直线的可能,直线当然

  • 卷六十九·胡广

    <子部,儒家类,性理大全书钦定四库全书性理大全书卷六十九治道四王伯程子曰得天理之正极人伦之至者尧舜之道也用其私心依仁义之偏者伯者之事也王道如砥本乎人情出乎礼义若履大路而行无复囬曲伯者﨑岖反侧于曲径之中而卒

  • 卷十·方苞

    钦定四库全书周官集注卷十翰林院侍讲衔方苞撰布宪掌宪邦之刑禁正月之吉执旌节以宣布于四方而宪邦之刑禁以诘四方邦国及其都鄙达于四海刑司寇五刑禁士师五禁也再言宪邦之刑禁者上所言悬于畿内下所言悬于四方也曰及其都

  • 第一篇 学贵有恒(中)·丰子恺

    两个&ldquo;?&rdquo;我从幼小时候就隐约地看见两个&ldquo;?&rdquo;。但我到了三十岁上方才明确地看见它们。现在我把看见的情况写些出来。第一个&ldquo;?&rdquo;叫做&ldquo;空间&rdquo;。我孩提时跟着我的父母住在故乡石

  • 印度之佛教佛之种姓产地及其略·梁启超

    本生故事图 佚名 (德)柏林印度美术馆藏 印度把人类分为四阶级:一婆罗门,二刹帝利,三吠舍,四首陀罗。我国译为四种姓。释迦属第二级之刹帝利种姓。他的产地是迦比罗城。西藏印度交界有座大雪山,那城即紧靠山麓。他

  •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第二义疏上·智旭

    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经支那蕅益沙门释智旭疏义一切佛语心品之二第五如来藏自性清净门二。初疑问。二答释。初中二。初举佛语。二疑同外。今初尔时大慧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世尊修多罗说。如来藏自性清净。转三十

  • 成唯识论掌中枢要卷下(本上)·窥基

        大慈恩寺翻经沙门基撰    第三卷   五十一云乃至未断。断则终无余断。非离缚断。  解触中有三。一略标。二广辨。三破斥 广辨中有二。初广前。瑜伽论说。与受.想.思等者。下会违 广前中有二。初广体

  • 卷第七十六·佚名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七十六五百大阿罗汉等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结蕴第二中十门纳息第四之六复有二法。谓有对无对法。问何故作此论。答为欲遮遣补特伽罗。及为显示智殊胜故。为欲遮遣补特伽罗者。谓显唯有有对无

  • 始丰稿·徐一夔

    十四卷。明徐一夔撰。徐一夔,字大章,天台 (今属浙江)人。元末曾为建宁路教授,洪武二年 (1369) 征修 《礼书》,书成,授杭州教授,洪武六年(1373)与修 《日历》书成,将授翰林院官,以疾辞之,归乡。著有《始丰类稿》十四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