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元人《武侯祠》七律一首,《升庵诗话》自谓见之于祠壁,喜而录之。后人遂误入《升庵集》。陈恭尹《邺中怀古》一首,或以为系释子道元作,而误入陈集者。二诗皆胎息飞卿《过陈琳墓》诗,神韵格律,如出一手。并用十二文韵,步调皆同 
- (外扮白文礼引杂当上,诗云)一溪流水泛轻舟,柳岸游人饮巨瓯。自在扬州花锦地,风光满眼度春秋。小生姓白名谦,字文礼,扬州人也,颇有几贯赀财,人口顺以员外呼之。今有杜翰林以公差至此,明日回程,小生备下蔬酌,与他送饯。令人请去了 
-   魏了翁 潼川宪司拓圃筑亭取康节语名以四春得古诗十二韵
    皇天平四时,不以秋先春。
    仁人奉天职,不以德后刑。
    次序固云然,表里元相因。
    方春布阳炜,万物皆精神。
    当秋乃揫斂,黄落山川贫。
    天机 
- 钦定四库全书李太白集注卷三十钱塘 王琦 撰诗文拾遗共五十七首杂言用投丹阳知己兼奉宣慰判官【唐时丹阳郡即润州也属江南东道肃宗至德元载十一月以崔涣为江南宣慰使所谓宣慰判官乃涣之僚属也太白有上崔相涣诗数首此 
-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一四九七 江苏巡抚奇丰额奏本年缴换《通鉴纲目续编》数目折乾隆五十八年十二月十一日江苏巡抚臣奇丰额跪奏,为遵旨汇奏事。窃查《通鉴纲目续编》,钦奉谕旨,颁发改本,令将外省流传之本遵照抽改,该督抚于年终汇奏一次。等因 
- 十一月壬子温福丰升额奏言【臣】等于十一月初六日黎明时督令哈国兴带兵攻达克蘓山巅大碉其时普尔普等领兵夺据山巅向下贼碉以断贼人来路海兰花等领兵上攻达克蘓山复令章京观音保带兵由山下小路进夺贼碉与海兰察兵上下 
- 宋 鲍彪 注秦【苏张説外自农故关以西京兆扶风冯翊北地上郡西河安定天水陇西皆秦地南有巴蜀广汉犍为武都西有金城武威张掖酒泉炖煌又西南有牂柯越嶲益州皆属焉】孝公【献公子显王八年庚申立】卫鞅【卫之庻孽公子姓 
- 刚才说到了东京,就说上这一大堆话,总论日本的衣食住,也可以说是结论,这是什么缘故呢?总之这似乎不是说初到时最初的印象吧?是的,这的确是结论,是我多年之后观察所得的结果,如今说在起头的地方,实在有点倒果为因的毛病。不过这有 
- 歴代總紀天地未分之初,混混沌沌,無有陰陽清濁之辨。既而大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變化,庶類繁顆。由是天地始爲天地,人物始爲人物。時我琉球,闢在福州正東偏南三里許,而分野與楊州呉越同屬女牛。星紀之次,倶在丑宮。【福建:北 
-                 师:贞,丈人吉,无咎。【白话】《师卦》象征兵众(师指军队):坚守正道,德高望重富有经验的长者统帅军队可以得到吉祥,不会有什么灾祸。《象》曰:地中有水,师;君子以容民畜众。【白话】《象辞》说:《师卦》的卦象是坎 
-       阿毗昙毗婆沙论 第三十四卷迦旃延子造五百罗汉释北凉天竺沙门浮陀跋摩共道泰等译使犍度人品第三上结有二种。谓见道断种。欲修道断种。欲界有二种。色界有二种。无色界有二种。颇欲界系见道所断修道所断结顿得 
- 	续灯正统卷六	南海普陀嗣祖沙门西蜀 性统 编集	临济宗	大鉴下第十七世	华藏民禅师法嗣	杭州府径山别峰宝印禅师	嘉州李氏子。世居娥媚之麓。幼通六经厌俗。从德山清素。得度具戒。听华严起信。既尽其说。弃依密印 
- 嘉兴大藏经 大悲妙云禅师语录妙云雄禅师语录卷六诗偈临清怀古行行过市上车马如云屯荒寺少徒侣取土塞其门曷为金银界而无一衲存或者道风降世尊今不尊后从间道入有僧来西村把臂问兴替日色将黄昏殷勤谈往事危坐伤心魂大 
- 短篇小说集。清徐述夔撰。八卷。述夔原名赓雅,字孝文。作品自署笔炼阁主人、五色石主人,以寓愤世嫉俗之意。著有《一柱楼诗》、《小题诗》、《和陶诗》及小说《八洞天》、《快士传》等。《五色石》是清代白话短篇小说 
- 城镇志。晋陆翙撰,清四库馆臣辑。一卷。邺,三国曹魏时定为都,十六国时后赵、前燕、北朝东魏、北齐沿袭,故址在今河北临漳县西南邺镇。是书以记后赵石虎事迹为主。书成于南北朝。 《隋书·经籍志》作二卷。原书久佚,清乾隆 
- 妙法莲华经(Saddharmapundarika-sutra) ,简称《法华经》, 在古印度、尼泊尔等地长期流行。在克什米尔、尼泊尔和中国新疆、西藏等地有40多种梵文版本,分为尼泊尔体系、克什米尔体系(基尔基特)和新疆体系。尼泊尔体系版本约 
- 梵名Maha^sammata -ra^ja 。凡十三卷。宋代法贤译。又称众许摩诃帝释经。收于大正藏第三册。为佛陀之传记,叙述释种之由来、释尊之一生,以至乌波梨归佛之事迹。经题‘众许’为劫初王三摩达多(梵Sammata )之意译,摩诃帝(梵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