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溯古神功性命双修琐言续

太虚翁口授, 陆柳溪敬刊,闵一得恭述,薛心香恭订。古哲有言曰:修炼有三乘,(天仙地仙水仙也。)而炼法惟三则。三则惟何?端直其体,空洞其心,真实其念。(念即志,志乃主宰内外者,故又名曰主人翁。)此三句是双修家(性命双修之家也)彻终彻始、片时片刻,莫可或遗者,(遗忘也)其功法增减,第可自审而维持之。(秉性有明暗,体质有厚薄,阴阳有偏胜,境地有忙闲,天时有冬夏。)

《溯古神功性命双修琐言续》全部章节目录

猜你喜欢
  孔易阐真·刘一明
  玄牝之门赋·佚名
  上乘修真三要·佚名
  本草崇原·张志聪
  幼科心法要诀·佚名
  王旭高临证医案·王泰林
  万灵灯仪·佚名
  真元妙道要略·郑思远
  外经微言·陈士铎
  太上消灭地狱升陟天堂忏·佚名
  酒色财气四调·刘一明
  易图通变·雷思齐
  洞玄灵宝斋说光烛戒罚灯祝愿仪·陆修静
  保幼新编·无忌先生
  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通义·张宇初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歴代诗话卷五十六·吴景旭

      辛集上之中  宋诗  进退韵  缃素杂记曰郑谷与僧齐已黄损共定今体诗格云凡诗用韵有数格一曰葫芦一曰辘轳一曰进退葫芦韵者先二后四辘轳韵者双出双入进退韵者一进一退失此则谬矣按唐介为台官廷疏文彦博仁宗怒

  • 列传第二十三 韦孝宽 韦敻 梁士彦·令狐德棻

    韦叔裕字孝宽,京兆杜陵人也,少以字行。世为三辅着姓。祖直善,魏冯翊、扶风二郡守。父旭,武威郡守。建义初,为大行台右丞,加辅国将军、雍州大中正。永安二年,拜右将军、南(幽)〔豳 〕州刺史。时氐贼数为抄窃,旭随机招抚,并即归附

  • 列传第一百四十九 东夷 北狄·刘昫

    ○高丽 百济 新罗 倭国 日本高丽者,出自扶余之别种也。其国都于平壤城,即汉乐浪郡之故地,在京师东五千一百里。东渡海至于新罗,西北渡辽水至于营州,南渡海至于百济,北至靺鞨。东西三千一百里,南北二千里。其官大者号大对

  • 卷二百三十八·列传一百二十六·张廷玉

        李成梁 麻贵   李成梁,字汝契。高祖英自朝鲜内附,授世铁岭卫指挥佥事,遂家焉。成梁英毅骁健,有大将才。家贫,不能袭职,年四十犹为诸生。巡按御史器之,资入京,乃得袭。积功为辽东险山参将。隆庆元年,士蛮大入

  • 卷二十七 僖宗·王夫之

      〖一〗   君暴而天下尚有生也,君贪而天下尚有财也,有司违诏令以横征蠲免之税,而后民乃无可免之死,国家重敛以毒民,而民知毒矣。乃且畏督责,避箠楚,食淡茹草,暑而披裘以负薪,寒而衣葛以履霜,薄昏葬之情,竭耕织之力,以冀免于

  • 第五十三回 宠徐娘赋诗惊变 俘蜀帅得地报功·蔡东藩

      却说周主荣既败汉却辽,遂思西征南讨,统一中国。当下召入范质、王溥、李穀诸宰臣,及枢密使郑仁诲等,开口宣谕道:“朕观历代君臣,欲求治平,实非容易。近自唐、晋失德,天下愈乱,悍臣叛将,篡窃相仍。至我太祖抚有中原,两河粗定,

  • 第三十三卷 仕 绩 二 四·缪荃孙

    淮 安 府 三 清周奭 周鼎元 周云书 胡从中 张应锡 潘董帷周奭,字肇敏,号美如,山阳人。家本世袭指挥使。奭幼颖异,卓有文誉,崇祯中进士。顺治初,授南京户部主事,榷龙江关。数月,正课足,一切商税,悉为宽免。升员外

  • 御制题宋版通鉴纪事本末·袁枢

    洓水编年着通鉴建安纪事别成书兴亡本末为金镜条理因依若辅车虽有増前斯数典【袁枢为是书依司马光通鉴为起讫其前编则明沈朝阳所编焦竑校正之】便称续后此开初【续编宋纪为明冯琦编元纪为陈邦瞻编皆张溥论正明纪则本朝

  • 卷五十二 末造殉节诸臣·李有棠

    宣宗贞祐三年夏五月庚申,中都破。右丞相兼都元帅定国公完颜承晖死之。承晖字维明,本名福兴。好学,淹贯经史。袭父穆昆,由符宝祇候历警巡使。章宗立,迁近侍局使,擢东京提刑副使,豪猾屏息。转北京留守,入为刑部尚书。屡忤权幸,改

  • 第十三章 五卅惨案和中国民族运动的进展·吕思勉

    近代的外侮,和前代不同。前代的外侮,只是一个政治问题,近代则兼有经济、文化诸问题。非合全民族的力量奋斗,无以图存。这是孙中山先生所以要提倡民族主义的理由。从中山先生提倡而后,我民族就渐渐的觉悟;而其实际的运动,也就

  • 海王第七十二·管仲

    桓公问管子曰:“吾欲藉于台雉,何如?”管子对曰:“此毁成也,”曰:“吾欲藉于树木。”管子对曰:“此伐生也。”曰:“吾欲藉于六畜。”管子对曰:“此杀生也。”曰:“吾欲藉于人,何如?”管子对曰:“此隐情也。”桓公曰:“然则吾何以为国

  • 记问之学(1)·戴圣

    ——读死书者不配为师【原文】记问之学(2),不足以为人师。必也其听语乎(3)!力不能问后语之。语之而不知,虽舍之可见。【注释](1)本节选自《学记》。(2)记问:凭记忆力掌握知识。(3)听语:听取学生的问题并解

  • 提要·梁益

    钦定四库全书      经部三诗传旁通        诗类提要【臣】等谨案诗传旁通十五卷元梁益撰益字友直号庸斋江隂人自署三山者以其先福州人也尝举江浙乡试不及仕宦教授乡里以终事迹附载元史儒学传陆文圭传内

  • 摩诃摩耶经卷下(一名佛升忉利天为母说法)·佚名

    箫齐沙门释昙景译  尔时世尊。为波斯匿王及诸大众说妙法已。与比丘众前后围绕。从舍卫国渐次游行村邑聚落。所应度者皆悉周遍。乃至到于尼连禅河。于时世尊。既至河已著于浴衣入河洗浴。时无量百千天龙夜叉乾闼婆阿

  • 大乘玄论 第二卷·吉藏

    大乘玄论 第二卷胡吉藏撰八不义有六重第一辨大意 第二明三种中道 第三论智慧中道 第四杂问 第五论单复诸句 第六明不有有第一辨大意者。八不者盖是诸佛之中心。众圣之行处也。故华严经云。文殊法常尔。一

  • 卷第六·雷庵正受

    嘉泰普灯录卷第六 平江府报恩光孝禅寺(臣)僧 (正受) 编 南岳第十三世(临济九世黄龙二世) 黄龙宝觉晦堂祖心禅师法嗣 隆兴府黄龙死心悟新禅师 韶之曲江人。以庆历三年二月二十九日生於黄氏。有紫肉羃左肩。右袒如僧

  • 色盲·茅盾

    短篇小说。写于日本,1929年3月3日完成,连载于同年3、4月《东方杂志》26卷第6、7号,署名M. D。先后收入大江书铺1931年出版的《宿莽》、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3月出版的《茅盾文集》第7卷与1980年4月出版的《茅盾短篇小

  • 火神庙的和尚·废名

    短篇小说,废名著。《火神庙的和尚》写了一个叫金喜的和尚。他本是一个流浪汉在三十岁的时候流浪到了当地在好心人王四爹的关照下被荐到了庙里做和尚这一做就是三十年最后孤寂而死。他出家做和尚的初衷并不是一心归佛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