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陈师道

  师道字无已,一字履常,号后山居士,彭城(今徐州)人。生于皇祐五年(1053)。元祐中,以苏轼、傅尧俞、孙觉荐,授徐州教授。建中靖国元年(1101),为秘书省正字,扈从南郊,不屑服赵挺之衣,以寒疾卒,年四十九。有后山词。

  菩萨蛮

  七夕

  行云过尽星河烂。炉烟未断蛛丝满。想得两眉颦。停针忆远人。

  河桥知有路。不解留郎住。天上隔年期。人间长别离。

  又

  东飞乌鹊西飞燕。盈盈一水经年见。急雨洗香车。天回河汉斜。

  离愁千载上。相远长相望。终不似人间。回头万里山。

  又

  绮楼小小穿针女。秋光点点蛛丝雨。今夕是何宵。龙车乌鹊桥。

  经年谋一笑。岂解令人巧。不用问如何。人间巧更多。

  又

  银潢清浅填乌鹊。画帘急雨长河落。初月未成圆。明星惜此筵。

  愁来无断绝。岁岁年年别。不用泪红滋。年年岁岁期。

  木兰花

  阴阴云日江城晚。小院回廊春已满。谁教言语似鹂黄,深闭玉笼千万怨。

  蓬莱易到人难见。香火无凭空有愿。不辞歌里断人肠,只怕有肠无处断。

  南柯子

  贺彭舍人黄堂成

  故国山河在,新堂冰雪生。万家和气贺初成。人在笙歌声里、暗生春。

  今代无双士,当年第一人。杯行到手莫辞频。明日凤池归路、隔清尘。

  西江月

  席上劝彭舍人饮

  楼上风生白羽,尊前笑出青春。破红展翠恰如今。把酒如何不饮。

  绣幕灯深绿暗,画帘人语黄昏。晚云将雨不成阴。竹月风窗弄影。

  菩萨蛮

  和彭舍人留别

  喧喧车马西郊道。临行更觉人情好。住有一年情。去留千载名。

  离歌声欲尽。只作常时听。天上玉堂东。阳春是梦中。

  虞美人

  席上赠王提刑

  城南观阁连云起。形像丹青里。使君笳鼓渡江来。尽带江南春色、放春回。

  青春欲住风催去。流水花无数。尊前触目一番新。只有玉楼明月、记游人。

  木兰花

  汝阴湖上同东坡用六一韵

  湖平木落摇空阔。叶底流泉鸣复咽,酒边清漏往时同,花里朱弦纤手抹。

  风光过手春冰滑。十事违人常七八。不将白髮并黄花,拟下清流揽明月。

  南乡子

  九日用东坡韵

  晴野下田收。照影寒江落雁洲。禅榻茶炉深闭,飕飕。横雨旁风不到头。

  登览却轻酬。剩作新诗报答秋。人意自阑花自好,休休。今日看时蝶也愁。

  又

  潮落去帆收。沙涨江回旋作洲。侧帽儿行斜照里,飕飕。卷地风前更掉头。

  语妙后难酬。回雁峰南未得秋。唤取佳人听旧曲,休休。瘴雨无花孰与愁。

  西江月

  咏酴醾菊

  点点轻黄减白,垂垂重露生鲜。肌香骨秀月中仙。雪满瑶台曳练。

  绰约却宜长见,清真不假馀妍。殷勤与插小婵娟。要试尊前玉面。

  又

  咏榴花

  叶叶枝枝绿暗,重重密密红滋。芳心应恨赏春迟。不会春工著意。

  晚照酒生娇面,新妆睡污胭脂。凭将双叶寄相思。与看钗头何似。

  菩萨蛮

  髻钗初上朝云卷。眼波翻动眉山远。一曲杜韦娘。当年枉断肠。

  佳期如好月。拟满还须缺。别易见应难。长须仔细看。

  减字木兰花

  九日

  清尊白髮。曾是登临年少客。

  不似当年。人与黄花两并妍。

  来愁去恨。十载相看情不尽。

  莫更思量。梦破春回枉断肠。

  满庭芳

  咏茶

  闽岭先春,琅函联璧,帝所分落人间。绮窗纤手,一缕破双团。云里游龙舞凤,香雾起、飞月轮边。华

  堂静,松风竹雪,金鼎沸湲潺。

  门阑。车马动,扶黄籍白,小袖高鬟。渐胸里轮囷,肺腑生寒。唤起谪仙醉倒,翻湖海、倾泻涛澜。笙歌散,风帘月幕,禅榻鬓丝斑。

  南乡子

  急雨打寒窗。雨气侵灯暗壁缸。窗下有人挑锦字,行行。泪湿红绡减旧香。

  往事最难忘。更著秋声说断肠。曲渚圆沙风叶底,藏藏。谁使鸳鸯故作双。

  清平乐

  二首

  休休莫莫。更莫思量著。记著不如浑忘著。百种寻思枉却。

  绣囊锦帐吹香。雄蜂雌蝶难双。眉上放开春色,眼前怜取新郎。

  又

  藏藏摸摸。好事争如莫。背后寻思浑是错。猛与将来放著。

  吹花卷絮无踪。晚妆知为谁红。梦断肠台云雨,世间不要春风。

  南乡子

  阴重雨垂垂。并马西郊试薄衣。红蕊未开花已过,迟迟。不见东风著意时。

  酒到更须辞。报答春光旧有期。勤苦著书妨作乐,痴痴。莫学衰翁万事非。

  罗敷媚

  二首和何大夫酴醾菊

  春风吹尽秋光照,瘦减初黄。改样新妆。特地相逢只认香。

  南台九日登临处,不共飞觞。镜里伊傍。独秀钗头殿众芳。

  又

  芙蓉不借韶华助,故著缃黄。宿面留妆。不出寒花只暂香。

  伤春不尽悲秋苦,落蕊浮觞。知在谁傍。一笑盈盈百种芳。

  木兰花

  和何大夫

  荣光休气天为瑞。道祖当天传宝裔。千年昌运此时逢,四海欢声今日沸。

  濛濛香雾沾衣腻。漠漠轻寒梅柳细。封人长有祝尧心,从此年年并岁岁。

  木兰花减字

  赠晃无咎舞鬟

  娉婷娜袅。红落东风青子小。妙舞逶迤。拍误周郎却未知。

  花前月底。谁唤分司狂御史。欲语还休。唤不回头莫著羞。

  又

  娉娉袅袅。芍药枝头红玉小。舞袖迟迟。心到郎边客已知。

  当筵举酒。劝我尊前松柏寿。莫莫休休。白髮簪花我自羞。

  临江仙

  离别寻常今白首,更须竹雨萧萧。不应都占世间豪。清风居士手,杨柳洛城腰。

  文字功名真自误,从今好月良宵。只消怜取董娇饶。修门君自到,不用我词招。

  南柯子

  问王立之督茶

  天上云为瑞,人间睡作魔,疏帘清簟汗成河。酒醒梦回眵眼、费摩挲。

  但有寒暄问,初无凤鸟过。尘生铜碾网生罗。一诺十年犹未、意如何。

  木兰花减字

  匀红点翠。取次梳妆谁得似。风柳腰枝。尽日纤柔属阿谁。

  娇娇小小。却是寻春人较老。著便休痴。付与风流幕下儿。

  清平乐

  二首

  秋声隐地。叶叶无留意。冰簟流光团扇坠。惊起双栖燕子。

  夜堂帘合回廊。风帷吹乱凝香。卧看一庭明月,晓衾不耐初凉。

  又

  秋光烛地。帘幕生秋意。露叶翻风惊鹊坠。暗落青林红子。

  微行声断长廊。熏炉衾换生香。灭烛却延明月,揽衣先怯微凉。

  卜算子

  纤软小腰身,明秀天真面。淡画修眉小作春,中有相思怨。

  背立向人羞,颜破因谁倩。不比阳台梦里逢,亲向尊前见。

  洛阳春

  酒到横波娇满。和香喷面。攀花落雨祝东风,诮不借、周郎便。

  背立腰肢挪捻。更须回盼。多生不作好因缘。甚只向、尊前见。

  浣溪沙

  暮叶朝花种种陈。三秋作意向诗人。安排云雨要新清。

  随意且须追去马,轻衫从使著行尘。晚窗谁念一愁新。

  临江仙

  送叠罗菊与赵使君

  官样初黄过闺九。鲜妍时更宜寒。挽回人意不成阑。香罗堆叶密,芳意著心单。

  过与后房歌舞手,轻盈喜色生颜。堕钗拥髻与垂鬟。欲知谁称面,遍插一枝看。

  清平乐

  并引咏柑子菊

  柑子菊姿韵俱胜,如王谢家十五女儿,而名

  不雅驯,为改之曰官样黄,作清平乐词,且令方

  内知有此名也。

  重重叠叠。娜袅裙千褶。时样官黄香百叶。一岁相逢两节。

  曲阑绕遍芳丛。一枝作意妍秾。折得有谁相忆,却须还与秋风。

  南乡子

  并引

  晁大夫增饰披云,务欲压黄楼,而张、马二子,皆当年尊下世所谓英英、盼盼者。盼卒,英嫁,而盼之子莹,颇有家风,而曹妓未有显者,黄楼不可胜也。作南乡子以歌之。

  风絮落东邻。点缀繁枝旋化尘。关锁玉楼巢燕子,冥冥。桃李摧残不见春。

  流转到如今。翡翠生儿翠作衿。花样腰身官样立,婷婷。困倚阑干一欠伸。

  其二

  咏棣棠菊

  乱蕊压枝繁。堆积金钱闹作团。晚起涂黄仍带酒,看看。衣剩腰肢故著单。

  薄瘦却禁寒。牵引人心不放阑。拟折一枝遮老眼,难难。蝶横蜂争只倚阑。

  临江仙

  曲巷斜街信马,小桥流水谁家。浅衫深袖倚门斜。只缘些子意,消得百般夸。

  粉面初生明月,酒容欲退朝霞。春风还解染霜华。肯持鸳绮被,来伴杜家花。

  蝶恋花

  送彭舍人罢徐

  九里山前千里路。流水无情。只送行人去。路转河回寒日暮。连峰不许得回顾。

  水解随人花却住。衾冷香销,但有残妆污。泪入长江空几许。双洪一抹无寻处。

  西江月

  咏丁香菊

  浅色千重柔叶,深心一点娇黄。只消可意更须香。好个风流模样。

  玉蕊今谁攀折,诗人此日凄凉。正须蛮素作伊凉。与插钗傍鬓上。

  洛阳春

  素手拈花纤软。生香相乱。却须诗力与丹青,恐俗手、难成染。

  一顾教人微倩。那堪亲见。不辞紫袖拂清尘,也要识、春风面。

  菩萨蛮

  寄赵使君

  清词丽句前朝曲。使君借与灯前读。读罢已三更。寒窗雨打声。

  应怜诗客老。要使情怀好。犹有解歌人。尊前未得听。

  木兰花减字

  和人对雪

  清愁叠积。更莫迟留春酒逼。吹面和风。梅信新来一线通。

  危楼晓望。雪满群山开画障。目断瑶川。同凭阑干意几般。

  卜算子

  送梅花与赵使君

  梅岭数枝春,疏影斜临水。不借芳华只自香,娇面长如洗。

  还把最繁枝,过与偏怜底。试傍鸾台仔细看,何似丹青里。

  渔家傲

  从叔父乞苏州湿红笺

  一舸姑苏风雨疾。吴笺满载红犹湿。色润朝花光触日。人未识。街南小阮应先得。

  青入柳条初著色。溪梅已露春消息。拟作新词酬帝力。轻落笔。黄秦去后无强敌。

  少年游

  御园果子压枝繁。看看分摘无缘。团沙弄雪,劳心费手,不肯暂时圆。

  赛神旧愿心儿有,终了待、几时还。芍药梢头,红红白白,一种几千般。

  南乡子

  袅娜破瓜馀。豆寇梢头二月初。众里腰肢遥可识,应殊。暗里犹能摸得渠。

  醉侧不须扶。唤作周家行画图。背立欠伸花絮底,知无。未信丹青画得如。

  木兰花减字

  今年百五。风日清明尘不举。紫秀红陈。三节烟花次第春。

  来舆去马。千念一空春事谢。白下门东。谁见初杨弄晚风。

  踏莎行

  红上花梢,风传梅信。青春欲动群芳竞。林声鸟语带馀寒,江光野色开游径。

  乍雨还晴,暄寒不定。重门深院帘帷静。又还日日唤愁生,到谁准拟风流病。

  菩萨蛮

  佳人

  晓来误入桃源洞。恰见佳人春睡重。玉腕枕香腮。荷花藕上开。

  一扇俄惊起。敛黛凝秋水。笑倩整金衣。问郎来几时。

  卜算子

  摇风影似凝,带雪香如抱。开尽南枝到北枝,不道春将老。

  飘飖姑射仙,谁识冰肌好。会有青绫梦觉人,可爱池塘草。

  二

  绣幕罩梅花,莫放清香透。鉴里朱颜岁岁移,只道花依旧。

  把酒问梅花,知我离情否。若使梅花知我时,料得花须瘦。

  三

  雪暗岭头云,竹冷溪边树。还似潇湘缥缈人,玉骨笼香雾。

  月下幽香度。梦里香魂驻。回首南枝酒半醺,寂寞无寻处。

猜你喜欢
  苏十能·唐圭璋
  曹希蕴·唐圭璋
  第四章 散财结客·屠隆
  杨果·隋树森
  第二折·马致远
  参寥子诗集卷四·道潜
  卷七·唐圭璋
  词集·秋瑾
  余集卷十五·乾隆
  四集卷三十四·乾隆
  卷三十四·冯惟讷
  巻一·李蓘
  卷一百二·陈廷敬
  河东赋原文·扬雄
  雍熈乐府卷之一·郭勋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感伤一 古调诗五言 凡七十八首·白居易

    朱陈村  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去县百余里,桑麻青氛氲。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县远官事少,山深人俗淳。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生为陈村民,死为陈村尘。田中老与幼,相见

  • 卷一百三·冯惟讷

    <集部,总集类,古诗纪> 钦定四库全书 古诗纪卷一百三    明 冯惟讷 撰 梁第三十 王台卿【梁南平王世子恪除雍州刺史宾客有江仲举蔡薳王台卿庾仲容四人俱被接遇按台卿诗多与简文倡和广弘明集曰州民前臣刑狱参军

  • 卷四百八十·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四百八十蜻蜓类七言律红蜻蜓         【明】瞿 佑蝶粉蜂黄气正骄爱渠欵欵集兰苕翅攅霜叶飞难定目聚灯花焰未消偷咀仙霞传秘诀戏涂猩血防纎腰写生好倩毘陵笔浓蘸胭脂上软绡

  • 卷六十三·表第一·世表·脱脱

        ◎世表   天开于子,地辟于丑,人生于寅,天地人之初,一焉耳矣。天动也,有恒度;地静也,有恒形;人动静无方,居止靡常。天主流行,地主蓄泄,二气无往而弗达,亦惟人之所在而畀付焉。   庖牜羲氏降,炎帝氏、黄帝氏子孙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三百一十·佚名

    万历二十五年五月辛卯朔命分守西宁署都督同知达云以原官挂印充总兵官镇守延绥○壬辰大理寺访获强贼七名法宜决不待时 上以正当热审谕内阁停之○癸巳总督邢玠言往岁救援朝鲜经略宋应昌督兵七万有奇今倭兵不下十余万而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九十六·佚名

    万历十六年三月甲申朔大学士申时行等题先该臣等恭进圣祖御笔奉旨留览仍查取 宝训实录钦此又该文书房官宋坤口传 圣谕装潢宝训实录尚冠恭看一遍请去 皇史宬安如再请来不尚冠不敢恭看查有 累朝宝训实录藁着进来以便

  • 卷之五·佚名

      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太保兼太子太傅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二等伯加四级臣马齐光禄大夫经筵日讲官起居注少保兼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仍兼管吏部户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事加二级又加一级臣张廷玉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子

  • 张衡传·李延寿

    张衡,字建平,河内人。祖父张嶷,魏时任河阳太守。父张允,周时任万州刺史。  张衡自幼怀有高尚的志向,有坚强耿直之风。十五岁那年到太学学习,研习精要,思虑深邃,受到同辈的推崇。周武帝在太后丧葬期间,与身边的人出外打猎,张衡

  • 提要·杨廷和

    【臣】等谨案杨文忠三録八巻明杨廷和撰廷和字介夫新都人成化戊戌进士官至华葢殿大学士文忠其諡也事迹具明史本传是编名为三录实则题奏前录一巻题奏后录一巻视草余录二巻辞谢录四巻凡四种题奏前录正徳时所上题奏后录嘉

  • 卷一百三十六·佚名

    <史部,政书类,军政之属,钦定八旗通志>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八旗通志卷一百三十六人物志十六大臣传二【满洲镶黄旗二 纳尔察 伊勒慎古尔布什 鄂齐尔桑 觉罗色勒阿哈尼堪 索海 哈什屯 武赖 阿喇善逹素 巴山】纳尔

  • 丧亲章第十八·佚名

    【解读】这一章主要是强调孝子在丧亲时应遵循的礼法。为人子女,生事爱敬,死事哀戚,这是就是孝道,也是整部《孝经》的结论。【原文】子曰:&ldquo;孝子之丧亲也,哭不偯(1),礼无容,言不文,服美不安,闻乐不乐,食旨不甘(2),此哀戚之情

  • 卷一百五十八·秦蕙田

    <经部,礼类,通礼之属,五礼通考钦定四库全书五礼通考卷一百五十八刑部尚书秦蕙田撰嘉礼三十一飨燕礼周礼天官膳夫王燕饮酒则为献主【注郑司农云主人当献賔则膳夫代王为主君不敌臣也燕义曰使宰夫为献主臣莫敢与君亢礼 

  • 妙法莲华经台宗会义卷四之二·智旭

    古吴后学蕅益智旭述见宝塔品第十一塔。具云塔婆。或云偷婆。新云[窣八]堵波。此翻方坟。亦翻灵庙。亦翻高显。亦翻浮图。有舍利者名塔。无舍利者名支提。舍利复论全碎。如释迦碎身为八斛舍利。阿育王后造八万四千宝塔以

  • 集外集拾遗·鲁迅

    诗文合集。本书鲁迅没有编完即因病中止,后由许广平编定,印入1938年出版的《鲁迅全集》内,计有诗文90篇和附录6则。1958年人民文学出版社重印本书时,在原来基础上扩大重编,共收文章126篇,另外编有两个附录部分:第一部分是1898

  • 鲁斋集·王柏

    诗文集。南宋王柏撰。20卷。凡赋诗3卷,序记2卷,说箴赞传2卷,书尺牍3卷,杂著2卷,题跋3卷,《皇极总图》1卷,《诗十辩》1卷,哀词祭文墓志3卷。别有10卷、12卷、13卷等本。王柏号鲁斋,因以名集。其集原75卷,诸家书目不载,

  • 史记译注·司马迁

    《史记》,二十四史之一,最初称为《太史公书》或《太史公记》、《太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太初

  • 无门关·慧开

    一卷。全称《禅宗无门关》。宋代无门慧开撰,弥衍宗绍编。此书体例近似《碧岩录》,辑录古来著名公案48则,如“赵州狗子”、“百丈野狐”、“俱胝竖指”、“世尊拈花”等。每一则先举出“佛祖机缘”(即公案),然后在“无门曰

  • 翼庵禅师语录·善酂

    清善酂说,序灯、序璋、力端等记录。八卷。国清语录二卷收住天台国清禅寺语录,真如语录三卷收住真如禅寺语录;卷六收通玄语录;卷七卷八为和寒山诗收序(原书有缺页)、原序、卷上、卷下。收入《明嘉兴大藏经》第三十七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