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一千四百十八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
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刑部户部三库事务世袭骑都尉军功加十九级随带加二级又加二级臣董诰内大臣户部尚书镶蓝旗满洲都统军功纪录五次寻常纪录十四次臣德瑛经筵讲官太子少保工部尚书纪录六次臣曹振镛等奉敕修
乾隆五十七年。壬子。十二月。乙丑朔。上诣大高殿行礼。
○旌表守正捐躯贵州遵义县民马漋瑞妻马氏。
○丙寅。谕曰、户部议驳、仓场衙门奏请经纪等脚价银两。缓扣旧欠一摺。所驳甚是。此项银两拖欠既多若复停缓扣缴。年复一年。伊于何底本应照部议行。第念今岁截漕。为数较多。明岁办理新漕。经纪等未免稍形拮据。此次姑准其缓扣十分之六。其余四分。仍着照例坐扣。已足以纾役力。嗣后务须年清年款。不准藉词再请停缓。
○丁卯。礼部等部议覆、湖北学政李长森疏称、湖北安陆府属荆门州。改为直隶州。辖当阳、远安、二县。请将安陆府额进文武生各二十名。裁去三名。拨入荆门州学二名。合旧额文武各取进十七名。拨入当阳学一名。文武各十三名。远安文风少逊。毋庸议拨。至从前荆门州等属。拨入府学之廪增文武生俱改归原籍教官约束。廪增改为候廪候增。岁试后。照例间补。与本籍廪生较食饩先后。按期出贡。均应如所请。从之。
○戊辰。谕、据覆勘乡试试卷大臣等奏、本年各省乡试取中之卷。除陕西、湖北、湖南、三省。正副考官。俱有批外其余顺天等八省。有正副考官总批一卷。及同考官未批者。办理疎忽。请将考官及内帘监试。交部议处等语。前因乡会试同考官等阅卷时。于指出疵颣处所。仅自登记。不于卷上批写。易滋弊窦。曾降旨令同考官、将诗文优劣。均在卷内注明。其正副考官于原中、暨搜出取中者。亦应将取中之故批注。并令礼部通行各直省。将此旨悬示至公堂。俾知所遵循。今顺天等八省正副考官、同考官、及内帘监试。并未敬谨阅看前旨。遵照办理。疎忽之咎。实所难辞。本应予以议处。但念此次初定章程。奉行伊始考官等或未尽明晰。以致各省办理参差。彼此不能画一。且应议考官、及内帘监试。共有八省。人数不免较多着加恩此次姑从宽免议。嗣后各省正副考官、及同考官。于取中之卷。皆当细看至公堂之旨。务须各自加批。毋得任前疎忽。如再有遗漏。必将该员等照例议处。不能再邀宽宥。并着将此旨、与前旨一同悬挂各直省至公堂上。明白晓谕。至所称湖南省张力卓一卷。同考官原有蓝笔批语。原勘官误认未批。应另行照例议处一节现在各省考官。既经免议。所有原勘官错误之处。亦着加恩宽免。
○谕军机大臣等、前因直隶、山东、河南等省。本年夏秋缺雨。间有被旱成灾地方。业经降旨、令该督抚查勘情形。将明春应否展赈、及酌借口粮之处覆奏到日。候朕于新正酌量加恩。所有山东、河南、陕西等省业据各该抚查明奏闻。而直隶省尚未经奏到。虽据梁肯堂奏称由天津河间一带。查毕再行覆奏等语但直省距京甚近。何以迄今尚未查明。所办究属迟缓。着再传谕该督、即将被灾各属。明正应否加赈之处。迅速覆奏。毋再迟缓。
○又谕曰、姜晟奏兵丁凶杀三命。审明办理一摺。已批该部知道矣。此案兵丁杜世勇、因赌博输欠钱文启衅。辄敢挟忿持刀。砍毙三命。经该抚审明将杜世勇即行正法同案兵丁分别革粮枷号完结。固属照例办理。但此案漫无约束之该管营弁现已据毕沅与该抚等会衔参奏。而姜晟于此等凶杀重案。何以不迅速办理。直至此时。始据奏到。所办殊属迟缓。姜晟、着传旨申饬。
○礼部奏、嗣后乡会试墨卷。仍令士子自记添注涂改字数。以防改窜。其朱卷内不必誊写。从之。
○旌表守正捐躯河南洧川县民张某女张氏。
○己巳。谕前经降旨、直隶解到旗租银两。足敷普赏八旗兵丁一月钱粮。即行普赏一次前在直隶解到租银。足敷赏赉之用。着加恩普赏八旗兵丁一月钱粮。俾生计益臻充裕。以示敷锡春祺。有加无己至意。该部即遵谕行。
○户部议准、大学士署四川总督孙士毅疏称、卭州茶株繁盛、现查打箭炉边岸番民。生齿日众请增茶边引一千张。配运济食。从之。
○庚午孝惠章皇后忌辰。遣官祭孝东陵。
○谕曰、福康安等奏、降番等平日耕种荒地。自食其力因金川处处皆山。地土硗瘠。而地方官限定额数太少。并另招内地民人占垦。以致番民日食每患不敷等语。金川屯番。遇有剿捕之事。屡经檄调。最为出力。该处地亩。在在皆山。土地硗瘠。自应尽番民等垦种。自食其力。俾生计有资。乃从前地方官限定额数。既属太少。而转另招内地民人占垦。以致番民口食不敷。此系向来四川总督办理错谬。而历任总督不加查察。遂仍其旧。实为非是。姑念事经已往。且历任总督人数众多。从宽免其查究。惠龄现任总督。此奏即伊会衔。所有从前办理错误之处。伊自深悉底里。此项番地。即着惠龄于回任后。详晰确查开垦地亩。酌定章程。按照拨给降番嗣后不许地方官吏藉端扰累。遇有征调出兵之家。即应酌量免差。俟一二年后。该降番等地亩较多。差徭又少。庶生计敷裕。元气可复。惠龄务须妥为经理。永除积弊。以副朕体恤屯番至意。
○又谕曰、福康安等奏、查询戴绷萨木珠令巴伤亡一节。实系上年在僧格宗地方。与廓尔喀打仗。带有枪伤。呕血身故等语。萨木株令巴、因打仗受伤。呕血身亡。亦属可悯。着加恩交部照伤亡例议恤。
○谕军机大臣等、本日窦瑸奏请陛见一摺。已于摺内批示。窦瑸前已降旨补授广东提督。计其发摺之时。尚未接奉前旨。该提督前在广东。因茭塘一案。获咎降调。经朕加恩录用。今复令其仍任广东提督。该省事务较繁该提督赴任后。务须加倍奋勉于一切营伍操防。及洋面缉捕各事宜竭力整顿毋得再蹈前愆。方为不负委任。俟明年冬月中。再行来京陛见。亦不为迟。将此谕令知之。
○又谕曰、郭世勋覆奏查拏会匪一摺。内称闽省咨会。讯据获犯陈苏老、洪廷贺所供。朱九桃、洪光贤、及长发和尚、林进、陈明各犯。当即率同文武。按照咨明住址。逐户严查。并无洪光贤其人亦并无洪姓居住。一面飞札各镇道府。一体严密查拏朱九桃、长发和尚林进、陈明各犯。亦无踪迹。并无高溪地方等语。洪廷贺所供朱九桃等各犯。既据该署督率同文武。并密委镇道。遍行查拏。并无其人。亦无高溪地名庙名。自竟系该犯妄供。并非确实。此案首犯苏叶、洪廷贺等。虽已正法。但尚有案内余犯。及续行拏获者。俱可质讯。着传谕伍拉纳等、再向各犯等。将从前洪廷贺所供各犯姓名住址。是否实系妄供之处。再行严切根究。据实具奏。毋任狡饰。将此传谕知之。地方官不应存推诿他省之心。
○又谕曰、福康安等奏、酌定唐古忒番兵训练事宜、藏内鼓铸银钱各摺、所称新设番兵经费。祇须商上给番目钱粮二千六百余两。其余俱系以沙玛尔巴、仲巴赀产。及丹津班珠尔家缴出之项支给等语。此项查抄沙玛尔巴、仲巴赀产。并丹津班珠尔缴出庄田。自应一律归入达赖喇嘛商上。作为新设番兵经费之用。但廓尔喀与唐古忒滋事之由。皆因前次噶布伦索诺木旺扎尔。于贸易时从中刻扣。私加税银。经廓尔喀呈诉。彼时留保住庆麟等、隐匿不奏噶布伦索诺木旺扎尔。畏罪服毒身死。虽已降旨将伊扎萨克台吉职衔革去。不准伊子承袭。但其家产尚未查出。归入达赖喇嘛商上。该噶布伦系首先起衅之人。若任其子孙坐享丰膴。不足以示惩儆。且其罪重于丹津班珠尔。着福康安等、将索诺木旺扎尔所有家产。逐一查明。同沙玛尔巴等田庄赀产。一律归入商上。此项财产。祇应以公济公。作为新设番兵三千名每年经费之用。其另摺奏于察木多等处。抽拨兵六十名。拨调守备二员。把总一员。外委二员。在江孜、定日等处驻劄巡查。所有例给换防之费。原系绿旗官办。仍照例官为支给。不必用其商上之项。再所定藏内鼓铸银钱章程。亦祇可如此办理。藏内既不产铜。所需鼓铸钱文铜觔。仍须向滇省采买。自滇至藏。一路崇山峻岭。购运维艰。自不若仍铸银钱。较为省便。但阅所进钱模。正面铸乾隆通宝四字。背面铸宝藏二字。俱用唐古忒字模印。并无汉字。与同文规制。尚未为协。所铸银钱。其正面用汉字铸乾隆宝藏四字。背面用唐古忒字。亦铸乾隆宝藏四字。以昭同文而符体制。已另行模绘钱式。发去遵办。
○军机大臣议覆、大学士两广总督公福康安等奏、遵旨筹议番兵章程。一、唐古忒兵丁。向来五千余名。系临时在各寨调遣。有名无实。请嗣后前后藏各设兵一千名。定日江孜、各设兵五百名。在该处就近挑补。原设戴绷五人。前后藏各驻二人。以一人分驻定日。再添设戴绷一人。分驻江孜。各管兵五百名。督率教演。前藏归游击统辖。后藏及江孜、定日、归都司统辖。一、大小番目。须分别等级。逐层管束。应于额设戴绷六名以下。设如绷十二名。甲绷二十四名。定绷一百二十名。递相统辖。分管番兵。遇有缺出。按照等差。由定绷以上。依次递升。其东科尔世家充当兵目。亦一体办理不准超越。一、番兵酌给口粮。此项额兵三千名。每年各给青稞二石五斗。调遣征兵。每日由商上各给米
□咎粑一斤。并发给执照。免其徭役。至番目、除戴绷六名。例各给庄田一分其余每年酌给钱粮。如绷各给银三十六两。甲绷二十四两。定绷十四两八钱。俱由前藏商上支取。交驻藏大臣转发。一、兵丁技艺。应令各将备。督同番目训练。驻藏大臣于每次巡查时。校阅优劣。分别赏罚。驻防将备。即以所管兵目优劣。分别等第咨部。此项额兵。定为五分鸟枪。三分弓箭。二分刀矛。军器火药。均按名分给。一、定日、江孜、二处。为卫藏要路。已设弁兵。济咙、聂拉木、各边界。无庸另设番兵驻守。一、更换驻防将备。现在即于随征营员内挑补。嗣后由四川总督派拨。内地官兵。不得欺凌番兵。该管将弁戴绷。不得私令番兵服役。均应如所请。从之。
○又议覆福康安等奏称、藏地素不产铜。由内地拨运。不免縻费。应照上年奏准、由商上铸造银钱。一律通行。成色纯用纹银。每圆照旧重一钱五分。纹银一两。易钱六圆余银一钱。作为鼓铸工本另铸一钱重银钱一种。每两易换九圆。五分重银钱一种每两易换十八圆其巴勒布及商上原铸旧钱低潮。定为每两易换八圆。所有鼓铸工料。令商上经理仍交驻藏大臣派员。督同监造。如有搀杂。将该管噶布伦及孜绷孜仲等、与监造之员。一并治罪。应如所请。从之。
○又议覆福康安等奏称、查江孜、定日、两处。为各部落来藏要路。向来未设汛防。应于江孜添立一汛。派守备一、外委一、带兵二十名驻劄。定日添立一汛。派守备一、把总一、外委一、带兵四十名驻劄。所有兵丁。于察木多抽拨四十名。拉里拨十名。后藏拨十名。其员弁由川省派出。均照例班满更换。统归驻藏大臣、于巡查、时查验操演。应如所请。从之。
○大学士两广总督公福康安等奏、查达赖喇嘛所属前后藏番民。每年租赋。除交各项本色外。约银十二万七千两零。现在噶布伦、商卓特巴等缺。议归驻藏大臣。会同拣选。所有商上用度。应交驻藏大臣总核。并令济咙呼图克图、就近稽查。其扎什伦布番民租赋。亦应一体办理。至前后藏边界。被贼侵扰。已据达赖喇嘛、遵奉谕旨。于济咙聂拉木、绒辖三处。酌免租赋两年。宗喀、日喀尔达、春堆等处。亦免租赋一年。其阖藏番民。从前积欠。全行蠲免。番目等欠项。减半蠲免。报闻。
○辛未。上幸瀛台。
○谕军机大臣曰、毕沅等奏、京兵自川省北上。由水路行走。经行湖北。从前办有章程。如此次凯旋索伦各兵。由川江水程入楚北上。已查照旧案饬为撙节妥备。并飞咨穆和蔺酌办等语。固属急公亦觉张皇。此次剿办廓尔喀。所调索伦达呼尔兵。为数本属无多。尽可由四川省陆路回京。乃孙士毅因据林俊所禀、率行具奏。议改水路。以致楚省又多此一番豫备。殊觉无谓。此事孙士毅奏到时。朕即以川江上游。船只较少。未必足敷雇觅。降旨令英善就近酌办。昨据该藩司覆奏、川江冬令。上水船多。下水船少。所有凯旋索伦等兵。应仍由陆路进京等语。是此项兵丁。仍由栈道至西安一路行走。并不经过楚省。着传谕毕沅等、即将水路豫备之处。飞速停止。其豫省南阳一路。亦着穆和蔺饬知沿途。毋庸豫备。
○壬申。上幸瀛台。
○癸酉。谕曰、军机大臣等议驳、福康安等奏、请将随征出力之降番。照屯练一体准其袭替官职一摺。所驳虽是。但尚有未能详尽之处。此等降番随征出力。业经赏给巴图鲁名号。及赏翎升等、已足酬其劳勚。若所得虚衔。俱准降等承袭。而备弁等有管束兵丁之责。复准其子弟袭替。则该处向上出力兵丁。既致拔补无阶。且伊等子弟袭职。又安保其俱能胜任。设遇庸懦无能之人。必致屯务废弛。岂慎重名器之道。譬若满洲大臣官员内五等之封。例准世袭。至其所兼大小官职。亦概予世袭。有是理乎。又如索伦达呼尔兵。最为骁勇。屡着军功。其中有擢任大小官员者。亦并未悉予世职。即如海兰察晋封公爵。自当赏延于世。而其所兼领侍卫内大臣、都统。亦无世袭之理。此明证也。所有此项降番。即打仗阵亡者。除本身所得虚衔。准其亲支子弟降等戴用外。所赏花翎、蓝翎、系属特恩。亦俱不当复准其子弟戴用。至该亲支子弟内。如有实在奋勉晓事者。该督等原可随时察核。依次拔补职官。即如回疆阿奇木伯克、伊什罕伯克等。俱系办事之人。从无承袭之理。而其本身职衔。虽系贝子公衔者。仍可补放六七品小伯克。现在鄂斯璊之子迈哈默特鄂三、即系贝子职衔。充当小伯克。降番等原可照此办理。本不必以伊等所得虚衔较大。拘泥对品。转致向隅。况伊等如果奋勉。仍可逐渐递升。以次拔擢。原不碍其升路。
○又谕曰、刑部等衙门题覆、直隶省深州民人马四、调戏戴氏羞忿自缢身死一本。阅其情节。不特节烈可嘉。而其情实堪怜悯。况马四捏称送做针黹。将油食□果等物。暗藏包内。希图引诱成奸。是设身处地。实属刁淫可恶。非仅卒然相遇。以言语调戏者可比。近年调戏本妇羞忿自尽之案。并非手足勾引。祇系语言调戏者。秋谳勾到时。概不予勾。今马四调戏戴氏自缢一案。若亦幸邀宽宥。何以惩淫恶而慰贞魂。嗣后除祇系偶然语言调戏。本妇自尽之案。仍照例办理外。若有似此案之调奸情节。贞妇之实在可悯者。着刑部于秋谳题本时。夹单提知。所有马四一案。明年着入情实办理。以昭情法之平。
○谕军机大臣曰、吉庆奏学政声名摺内。称翁方纲学问尚优。考试细心。惟不能约束家人等语。翁方纲学问亦止中平。不过在直隶科甲人员内。相形尚见其优。是以简用学政。并非必不可少之人。今伊既不能约束家人。则在外招摇。包揽滋事。自所必有。但该抚所奏。仅属空言。并无指实之处。若遽行更换。转滋议论。着传谕吉庆、即将翁方纲如何不能约束家人。或有任令撞骗需索。及倚势妄为等弊。即行据实查明参奏。勿稍回护。有负任使。
○又谕曰、勒保奏民数谷数摺内。夹片称十一月初十日自兰州起身。于二十三日抵榆林。原告任保有尚未解到。已专差迎提等语。榆林与宁夏接壤皆。其所属。勒保由沿边行走。前往审案。取道较近。乃行至十三日之久。始抵榆林。已属迟缓。至原告任保有、早已由京解往。勒保于接奉谕旨后。即应飞速派员迎提。乃该督直至抵榆林后。始行专差前往提解。所办何事。勒保于年班伯克之子拜拉沙木、不令护送伊父棺柩。回至喀什噶尔。转听其押贡进京所办已属错误。今于交审案件。又行走迟缓。并不将原告先行迎提到案。可见该督意存自满。全不以事为事。竟大不如前。勒保着再传旨申饬。
○甲戌。上诣雍和宫行礼。
○谕军机大臣曰、管干珍奏、佃湖营外委王兆熊、驾领水操沙船。在洋面陡遇大风。漂失船只。请将驶驾不慎之外委王兆熊、先行斥革。所有船只。交江南总督饬查明确。着落赔补。并开送应议职名题奏等语。此项水操沙船。驾至洋面。陡遇大风。以致漂失。在船弁兵舵水人等。幸遇渔船救护得生。殊堪悯恻。既经该游击陈书、讯之渔船船户王有才、所供遭风救护各情节。俱与原报相符。自非捏饰。且外委王兆熊、现在各处寻找漂失船只。尚未回汛情节亦为可怜。何必遽行斥革。管干珍所办未免过当。此事着交书麟查明。如王兆熊已经回汛。即着复还外委顶戴。免其斥革。所请赔补船只、及开送职名之处。均着加恩宽免。至遭风弁兵人等。如果系渔船救护得生。其渔船亦应酌量加赏。将此传谕书麟、并谕管干珍知之。
○蠲缓长庐兴国、富国、丰财、庐台、严镇等五场。并沧州、南皮、盐山、庆云、青县、交河、东光等七州县。本年旱灾灶地额赋有差。
○旌表守正捐躯直隶深州民马平智妻戴氏。
○乙亥。谕曰、伍拉纳奏、拏获行劫杀人、及挟仇谋害事主之凶盗。审明办理一摺。已批交该部知道矣。闽省民俗刁悍。近年以来。盗窃械斗各案。屡经惩办。原期辟以止辟。而案多人众。每于该督等奏到时。骈戮多命。朕心殊有不忍。但如本日伍拉纳奏到之余赐各犯。俱系行劫杀人。挟仇谋害。不得不按律办理。此等莠民犯法。固属孽由自作。第该处地方官。如果平日实心教导。默化潜移。自可以消其不驯之气。而生其向善之心。即闽省敝俗相仍。但屡经惩创之后。亦应稍知畏法敛迹。乃尚有此等行劫逞凶之案。总由地方官不能导化所致。该省大小官员。俱有教迪斯民之责。嗣后务宜随时董劝。剀切晓谕。俾悍俗愚民。各知畏法保身。免罹重辟。以副谆切训诫至意。又不可因有此旨。失于宽纵。化大为小。
○又谕、本日召见盛京户部侍郎禄康、清语平常。一切事件。未能明白陈奏。盛京户部事务较繁。禄康恐不能胜任着调补盛京兵部侍郎。所遗盛京户部侍郎。着伯麟调补。
○谕军机大臣等、镶红旗汉军都统等奏、已革福建永安县知县高鏸名下。应赔核减军需等银。共五千八百余两。经该旗行查高鏸从前任内。有无寄顿。迄今未覆等语。高鏸曾任知县。何以伊名下应赔银五千余两。尚未完缴。既经该旗于本年二月咨、查闽省。该督抚自应将该参员前在任所。有无寄顿之处。速饬查明。咨覆该旗。以凭核办。乃距今已将一载。尚未查覆。可见外省习气。任意迟缓。全不以事为事。伍拉纳、浦霖、均着传旨申饬。仍令将高鏸任所有无寄顿银两。确速查明及于何日接到旗咨。因何久未查覆之处据实覆奏。勿再迟延干咎。
○又谕曰、刑部题覆、安徽省广德州僧正麒图财害命一本。已照签批发矣。此案僧正麒、于五十五年四月内。因图财勒死幼僧明方后。即行逃逸。事隔二年之久经差役汪德载、协同营兵朱光玉等。改装访至浙省德清县地方。在吉祥寺内。将僧正麒拏获。不致正凶日久漏网。该兵役尚属能事。着朱圭即酌加奖赏。以示鼓励。
○丙子。上御乾清门听政。
○谕曰、福崧、着来京候旨。所有浙江巡抚员缺。着长麟调补。向来山西巡抚、系兼提督职衔。用武职头品顶戴补服。今长麟调任浙江。着加恩仍戴一品职衔。并准用文职补服。蒋兆奎、着补授山西巡抚。所遗山西布政使员缺着善泰补授其山西按察使员缺。着祖之望补授。
○又谕据全德参奏运使柴桢、将商人应纳钱粮。私自截留侵用请旨革审。其未经具禀之库官黄德成、请一并革职质审等语。柴桢、着革职拏问。交书麟、奇丰额、会同全德、严审定拟具奏。库官黄德成、即着革职。交该督等、一并归案审办。所有两淮盐运使员缺。着曾燠补授。
○又谕、据保宁奏、今岁回民地亩田禾。被雪压伤。着加恩将本年应徵谷四千石。免其交纳。
○谕军机大臣等、昨因已革永安县知县高鏸、应赔核减军需等银、共五千八百余两。经该旗行查闽省。该参员任内有无寄顿。迄今已将一载。未据该督等查覆。业经降旨申饬。并令将高鏸任所有无寄顿之处。确速查明覆奏矣。此项核减银两。据该旗奏称、系军需项下核减银五千七百余两。办理桥梁应赔银一百余两。固应照数追赔。以清帑项。但如果系高鏸在任时经手承办。或有浮冒致干驳减。自应专在高鏸名下着落赔出。若系代赔分赔之项。派在高鏸名下者。即不应令伊一人赔缴。自应在该管各上司名下按数摊赔。着该督等、即行详悉查明据实具奏。毋得再有迟延。至高鏸系汉军。近京州县地方或有伊所置田地房产。寄顿财物。并着梁肯堂、即饬所属。一并查明。入官抵款。除就近传知顺天府尹一体查办外将此各谕令知之。
○又谕曰、全德参奏、运使柴桢、将商人王履泰等应纳钱粮。在外截留。作为己收。私自移用。共二十二万。两库官黄德成、曾禀请该运使明示。因柴桢告以急用暂那。当即设措归款。黄德成随听其作弊。又随讯之该运使家人柏顺、供称实因柴桢浙江交代未清。恐浙省参奏。是以私那十七万两。前往补填。其余五万。系自己侵用等语。此事大奇。殊出情理之外。已明降谕旨、将柴桢革职拏问。并将该库官黄德成革职。交书麟、奇丰额、全德严审定拟矣。柴桢以贵州举人。用至运司。其前任浙江盐道。即系美缺。迨调用两淮。缺分尤好。该员以边省寒畯。坐享丰膴。亦当知足安分。谨守出纳。何得将商人应交钱粮。私自那移至二十二万之多。即据伊家人供称、该员自用银止五万两。其余十七万两。系送往浙江补填交代。柴桢调任两淮未久。何以即用银五万两。且浙江盐道、养廉亦厚。又何以交代未清。多至十七万两。种种情节。殊堪骇异。除另降谕旨、交福崧在浙省就近查明。明白回奏。并令冯光熊、于该员本籍、一并查封外。着传谕书麟、奇丰额、接奉此旨。即速赴扬州。同全德将该员因何那移。作何支用。会同确切查讯。务得实情。书麟办事素软。此系特交查办之件。尤宜秉公确查。据实办理。不得稍涉回护。如该员实系侵蚀入己。现距年节不远。着传旨即将该员一面正法。一面奏闻。以为运使大员侵帑不法者戒。至柴桢现经全德摘取印信。派员看守。如该员有闻风畏罪自戕等事。则惟书麟、奇丰额、全德、三人是问。恐书麟等不能当此重戾。其库官黄德成、虽系微末之员。但典守者不能辞其责。因何任令该运使私自那移。不行申报。亦应讯明治罪。全德虽经查明参奏。第近在同城。不能先事觉察。致令那移至二十余万之多。亦有应得之咎。统俟定案后。再降谕旨。
○又谕曰、柴桢前在浙江盐道任内。亏空库项至十七万之多。福崧系兼管盐政。竟形同木偶。毫无闻见。所司何事。此项银两。柴桢究系因何亏空。离任时如何交代。现在浙省如有柴桢寄顿赀产着福崧严密查出。毋任稍有隐匿。并将柴桢如何私自那用。以致亏空库项。该抚何以不及早参奏。代为隐瞒之处。据实明白回奏。若稍涉含混。及柴桢在浙江任所寄顿赀财。查抄时如有不实不尽之处。是福崧既不能觉察于前。又复讳饰于后。则二罪并罚。恐该抚不能当此重戾也。将此由六百里传谕知之。着即速据实明白覆奏。
○又谕曰、柴桢到浙江盐道任内。甫逾一载。为时未久。何以亏空至有十七万两之多。必另有别故。非伊一人侵用。福崧兼管盐政。近在同城岂竟毫无闻见。若知盐道亏空。任其弥补。不行参奏。则福崧必有与柴桢通同连手之事。方肯代为隐忍。今若交福崧查办。必致始终回护。此事仍难水落石出。现在督抚中、惟长麟尚能查办。现已降旨。将长麟调任浙江。并赏给一品顶戴。长麟接奉此旨、即着驰驿迅赴浙江。所有明发谕旨、亦着发交长麟赍往。俟到浙后。即面宣谕旨。令福崧回京候旨。长麟即行接印任事。务将柴桢在任时、如何私自那用该员在任未久何以亏项如此之多。或历任皆有弊。福崧因何不行据实参奏。代为隐瞒。有无交结勾通之处。逐一彻底查明。据实具奏。该抚系能事之人。经特旨调往。责成查办此事。务须根究得实。毋得稍存狥隐。方为不负加恩委任也将此由六百里加紧谕令知之。
○又谕曰、全德参奏、运使柴桢亏空库项一摺。已明降谕旨、将柴桢革职拏问。交书麟等、严审定拟具奏矣。至摺内称、商人王履泰等应纳钱粮。因何听运使截留在外。私自那用。应押令该商先行赔出。以清库项等语。尚不足以示惩。从前高恒于侵用提引余利一案。商人江广达据实证明。曾特加恩赏给该商布政使职衔。以示奖励。今柴桢将应纳钱粮。截留移用。商人王履泰等、若能据实禀知盐政查办。不特得免罪戾。并可仰邀恩奖。乃明知运使截留移用。隐匿不报其咎甚重。今不将该商等一并治罪。已属格外从宽。所有柴桢移用银二十二万两。应罚令王履泰等加倍缴出。以示惩儆。并着全德、传集该商等、将此旨明白晓谕。以前此江广达邀赏一事。伊等皆所共知。何以于柴桢移用帑项。并不早行禀知。代人受过。若盐务官员、相率效尤。私向商人那移。该商等俱为隐忍。移累岂不更多。嗣后遇有此等侵那情事。该商等务须各知利害。及早呈首。既免赔罚。又可得赏。不特运使为然。虽盐政有私那勒索等弊。该商等即不必在盐政处呈告。尽可赴督抚衙门控诉。毋得仍前容隐。自取罪愆也。
○以侍讲瑚图灵阿、充日讲起居注官。
○以故湖南靖安隘土把总向广福子茂栋袭职。
○丁丑。谕曰、尚书庆桂、着驰驿前往扬州。查办事件。所有随带司员。一并驰驿。
○谕军机大臣曰、福崧系穆和蔺胞侄。穆和蔺曾面奏其未能淳朴。今观伊于不参柴桢一事。穆和蔺前奏竟属有见。福崧小有才具。是以擢用巡抚。前因其不肯实心任事。派往新疆效力。复经弃瑕录用。简调浙江。以资驾轻就熟。自应痛加湔洗。矢慎矢公。乃于盐道库项亏短至十数万两。并不据实查参。恐竟有通同染指情弊。不可不彻底根究穆和蔺系伊胞叔。福崧平素操守、及现在浙江声名如何。断无不深悉底里之理。况该抚前曾在朕前面奏。今经特旨询问。尤宜据实陈奏。不可瞻狥私情。稍为回护。致蹈欺饰也。将此谕令知之。仍即据实速奏。寻奏、每遇自浙来豫之人。询问福崧居官声名。俱因系臣亲侄。未肯吐露实言。现在操守无从知其确实。得旨、览
○又谕曰、吏部参奏、推升都察院经历之凤山县知县史必大。行文调取。复经咨催。至今年余。未见给咨赴部亦并无咨覆文书到部等语。凤山县史必大、既经推升都察院经历。该督抚于接准部文后。自应即饬该员、速行交代清楚。给咨赴部。乃辄以台湾远隔重洋。非半年以内所能请咨为辞。率行咨部开缺。及经部咨催后。该员在知县任内。如果有经手事件。未能即行起程。该督等亦应将暂留闽省缘由。声明咨部。乃逗留至年余之久。并未给咨。又不据实声覆若非该员贪恋之任。规避京职。托故迁延。即系在任经手钱粮等项。交代不清。以致日久逗留。该督抚等、既不作速查催。又任其耽延。并不咨覆吏部。可见该督抚竟不以事为事。办理一切大不如前。伍拉纳、浦霖、俱着传旨严行申饬并着一面押令该员、迅速赴部。毋得任其再行恋栈外。仍着将史必大因何迟延、及该督抚何以并不即行给咨。饬令赴部及接准部催。又何以迟至一年。并不咨覆。并该员交代各件、有无未清之处。据实明白速行回奏。毋得稍有捏饰。致干咎戾。
○戊寅。谕前因办理廓尔喀军务。业经降旨、拨银六百万两。以供军需支用。兹据福康安等奏称、所有解藏银两、除拨支军需外。其例应支放兵饷和各项。尚不敷用。请再酌拨银两。解川接济等语。着照所请。交户部于邻近省分。酌拨银七十万两。令各该省派员迅速解往川省。以资支用。
○又谕曰、惠龄奏、署打箭炉同知徐麟趾禀称、据惠远庙喇嘛报称、十月十七日。该处地震。将墙垣震塌。并震倒碉房数百间。并未伤损人口。当即派员查明抚恤等语。前据孙士毅奏、七月二十一日。打箭炉明正土司、及附近各土司地方地震。间有坍塌墙垣。压毙番民之事。惠远庙墙垣亦有倒塌。业经委员确查核办。照例先行抚恤。今泰宁惠远庙、又复地震。墙垣房间。多有倒塌。此时惠龄尚在藏地。着交英善就近饬委妥员。前往照例抚恤。其前此被震各地方抚恤事宜。是否查办俱已周妥。并着一体察看妥办。
○谕军机大臣曰、朱圭奏、覆审周正起掏伤查雄保咽喉身死一案。实系临期顿起杀机。请照故杀例定拟。并自请同原审及率转各员。一并议处一摺。已批交该部议奏矣。此案前据刑部具题时。朕详核案情。即以周正起、与查雄保、年岁长幼悬殊。批颊掏喉。立毙其命。显有欺凌及别项情事。饬令该抚另委妥员。按照指出情节。覆加研讯。今据该抚审明周正起一犯、实系因查雄保缠扰不休。顿起杀机。用手紧掏其咽喉。抵住茅厕横墙。登时毙命。是该犯故杀情节。已属显然。乃从前承审及核转各员。并未审出。仅据该犯狡供。率行定拟。而该抚即据以具题。若非经朕详晰指驳。则该抚竟任听属员。草率定拟。致令凶恶之犯。得以避重就轻。殊非详慎谳狱之道。朱圭、着传旨申饬。嗣后该抚审办案件。务宜虚衷研鞫。期于情真罪当。毋得辄据属员率拟具题。致罪名轻重失当也。
○以内阁学士吴省兰、充文渊阁直阁事。
○举行本年各驻防军政。盛京、卓异官四员。罢软官七员。年老官一员。有疾官四员。才力不及官三员。吉林卓异官五员。罢软官一员。年老官一员。西安卓异官四员。江宁卓异官二员。年老官一员。有疾官一员。杭州卓异官二员。罢软官二员。年老官一员。才力不及官二员。荆州卓异官三员。宁夏卓异官二员。福州卓异官一员。年老官一员。广州卓异官一员。绥远城卓异官一员。年老官一员。察哈尔卓异官四员。罢软官一员。有疾官一员。热河卓异官二员。密云卓异官二员。青州卓异官一员。凉州卓异官一员。山海关卓异官一员。浮躁官一员。乍浦卓异官一员。才力不及官一员。山西卓异官一员。河南卓异官一员。伊犁卓异官四员。黑龙江卓异官十七员。年老官一员。有疾官一员。乌噜木齐卓异官三员。分别议叙处分如例。
○乙卯。举行本年军政。顺天、卓异官三员。有疾官一员。直隶、卓异官三员。年老官一员。山东、卓异官四员。罢软官一员。有疾官二员。才力不及官二员。河东河标。卓异官一员。年老官一员。才力不及官一员。山西、卓异官二员。罢软官一员。年老官二员。才力不及官四员。河南。卓异官三员。罢软官一员。才力不及官一员。江南、卓异官七员。罢软官一员。年老官二员。才力不及官六员。江西卓异官三员。有疾官一员。才力不及官一员。浙江卓异官九员。罢软官六员。年老官二员。湖广督标、卓异官二员。湖北、卓异官二员。年老官一员。湖南卓异官二员。有疾官一员。才力不及官一员。广东卓异官六员。罢软官一员。年老官一员。有疾官一员。广西、卓异官五员。年老官一员。有疾官一员。才力不及官二员。陕西、卓异官十员。罢软官一员。年老官二员。才力不及官一员。甘肃、卓异官十四员。年老官二员。有疾官三员。才力不及官三员。云南、卓异官四员。罢软官二员。年老官二员。有疾官一员。贵州、卓异官七员。罢软官一员。年老官一员。有疾官三员。才力不及官一员。江南各卫、卓异官四员。罢软官一员。年老官二员。才力不及官二员。江西各卫、卓异官一员。年老官一员。才力不及官一员。浙江各卫、卓异官一员。罢软官一员。年老官一员。湖北各卫、卓异官一员。分别议叙处分如例。
卷之一千四百十八
猜你喜欢 列传第七 刘敬宣 刘怀肃 刘粹 孙处 蒯恩 向靖 刘锺 虞丘进 孟怀玉 胡藩 刘康祖·李延寿 卷一百十九·列传第十六·柯劭忞 资治通鉴后编巻一百二十·徐乾学 卷四十七·宋·蒋一葵 卷之二百·佚名 卷之二百六十二·佚名 尚史卷四十二·李锴 大事记解题卷十一·吕祖谦 胡世宁传·张廷玉 卷一·佚名 卷七十三·佚名 卷一百三十三·雍正 卷一百九十三·雍正 卷第九十九·佚名 卷一百十·赵汝愚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