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葆光录

小说。五代陈纂撰。纂,颍川(今河南许昌)人,自号袭明子。分为三卷,卷一、二各三十条,卷三二十七条,共八十七条,计一万余字。 《文献通考》、 《宋志》均入子部小说家类, 《直斋书录解题》曰: “陈纂撰。自号袭明子,所载多吴、越事,当是国初人。”《唐人说荟》中蔡羽识曰: “唐人《灵应录》、 《闻奇录》二帙合之,即陈氏《葆光录》,不知孰先孰后,吾善其类者”。有《顾氏文房小说》本、 《丛书集成》初编本。明人蔡羽跋《闻奇录》、《灵应录》二书时,指出两书合之,即陈氏此书。多记怪异奇事,如写某官失宠前,家中狗作鸡鸣,桌上双笔起舞回旋,某和尚好灭蝼蚁,病笃时遭到蝼蚁报复。然也有充满生活气息的传闻轶事,如记晚唐陆龟蒙事迹,颇有文学史料价值。另有记载风土民俗的作品,如写作者经历闽中遇温泉等事

《葆光录》全部章节目录

猜你喜欢
  春阿氏·王冷佛
  天女散花·佚名
  春梦录·郑禧
  汉杂事秘辛·佚名
  补张灵崔莹合传·黄周星
  情史·冯梦龙
  殷芸小说·殷芸
  断指团·程小青
  后花园·萧红
  警富新书·安和先生
  无声戏·李渔
  迟桂花·郁达夫
  骆驼祥子·老舍
  镜花缘·李汝珍
  锻炼锻炼·赵树理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二·黄遵宪

    竭民膏血造浮屠,佞佛甘称三宝奴。匹马出宫偷祝发,上皇尊号半僧徒。自钦明时,佛法东来,苏我马子首信之。推古以还日崇尚,至圣武自称三宝奴,后祝发为沙弥胜满,是为天皇披剃之始。至花山天皇信右大臣兼家之言,夜潜出宫,至花山元庆

  • 卷二十九·毕沅

      ◎宋纪二十九 ∷起上章阉茂五月,尽重光大渊献十二月,凡一年有奇。   ○真宗膺符稽古神功让德文明武定章圣元孝皇帝   大中祥符三年辽统和二十八年   五月,己卯朔,辽主如中京。   丙戌,安定郡王惟吉薨。魏王德

  • 卷一百二十五·杨士奇

    永乐十年二月丙辰朔○给授吏部尚书兼詹事府詹事蹇义户部尚书夏原吉礼部尚书吕震兵部尚书兼詹事府詹事金忠兵部尚书方宾翰林院学士兼左春坊大学士胡广右春坊大学士兼翰林院侍读黄淮右春坊右庶子兼翰林院侍读杨荣左春坊

  • 卷之三十八·佚名

    光绪二年。丙子。八月。己丑朔。上诣钟粹宫。问慈安端裕康庆昭和庄敬皇太后安。长春宫。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皇太后安。至丁巳皆如之。外记注○命工部左侍郎何廷谦。提督顺天学政。大理寺少卿杨鸿吉。提督安徽学

  • 卷九十四·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礼部志稿卷九十四明 俞汝楫 编盛典备考尊孔子修文庙别采材洪熙元年浙江台州府言比文庙及学并按察分司廨宇因海风倾塌欲重建之而频年水旱民力不逮见有没入官屋请撤为之上谕工部臣曰庙祀先师何惜於此而取

  • 卷一·戴锡章

    太祖神武应运法天神智仁圣至道广德孝光皇帝李继迁,继捧族弟也。高祖思忠,尝从兄思恭讨黄巢,拒贼于渭桥,表有铁鹤,射之没羽,贼骇之,遂先士卒。战没,僖宗赠宥州刺史,祠于渭阳。曾祖仁濒,仕唐银州防御使。祖彝景,嗣于晋。父光俨,嗣于

  • 赏刑第十七·商鞅

    圣人之为国也:壹赏,壹刑,壹教。壹赏则兵无 敌,壹刑则令行,壹教则下听上。夫明赏不费,明刑不戮,明教不变 ,而民知于民务,国无异俗。明赏之犹,至于无赏也;明刑之犹,至 于无刑也;明教之犹,至于无教也。 所谓壹赏者,利禄官爵,抟出于兵,无有

  • 榕村语录卷三·李光地

    上论二不迁怒不贰过若只当作顔子所养之粹便不是答应好学正靣须知此正是顔子从事用力处也【自记】子游是已知澹台之为人而举二事不是才见二事而概其为人【自记】反之有心在奔而殿一而字当众奔而独殿非无心居后者也反之

  • 春秋亿卷四·徐学谟

    明 徐学谟 撰文公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谷梁曰继正即位正也于是僖未而即位何也即位必歳首不可以缓故而旷年无君也二月癸亥日有食之杜氏曰不书朔官失之也天王使叔服来防谷梁曰曰防其志重天子之礼也夏四月丁巳

  • 感类篇第五五·王充

    【题解】在本篇中,王充针对汤时遭旱,“汤自责,天应以雨”和周成王在用天子礼还是人臣礼葬周公时犹豫不决,因而“天大雷雨,动怒示变”为说展开辩论。“感类”是对同类事物有所感触的意思。王充指出,“天道无

  • 卷四十三·魏了翁

    钦定四库全书仪礼要义卷四十三宋 魏了翁 撰士虞礼二士正祭服端尸服此上服尸服卒者之上服 释曰上经直见主人服不见尸服故记人明之云上服对深衣在下端者案特牲经筮日云主人冠端至祭日夙兴主人服如初是士之正祭

  • 卷一百三十九·佚名

    △初分校量功德品第三十之三十七复次憍尸迦。若善男子善女人等。为发无上菩提心者,说一切智若常若无常。说道相智一切相智若常若无常。说一切智若乐若苦。说道相智一切相智若乐若苦。说一切智若我若无我。说道相智一切

  • 瑜伽师地论卷第十五·玄奘

    瑜伽师地论卷第十五本地分中闻所成地第十之三已说七种佛教所应知处。次说八种。谓有八支圣道所摄。令诸苾刍究竟断结。三种修法。谓修戒修定修慧。正语正业正命。名为修戒。正念正定。名为修定。正见

  • 佛说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陀天经讲要·太虚

      ──二十一年七月在武昌佛教正信会讲────   悬论    一 释题目    二 明纲要     甲 净土存在之理     乙 求生净土之意义     丙 十方佛菩萨净土甚多     丁 兜率净土

  • 过去现在因果经卷第四·佚名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  尔时有长者子。名曰耶舍。聪明利根。极大巨富。阎浮提中。最为第一。服天冠璎珞。著无价宝屐。其于中夜。与诸妓女。相娱乐已。各还寝息。忽从眠觉。见诸妓女。或有伏卧。或有仰眠。头发蓬

  • 略释新华严经修行次第决疑论卷三之下·李通玄

    大唐北京李通玄撰十回向第一救护一切众生离众生相回向善知识。以檀波罗蜜为主。余九为伴。南义如前。有一国土。名为广大者。以此回前十住十行。自修解脱心多。令同于生死。调和生死涅槃。五位菩萨地位升进。教化一切

  • 阿毗达磨识身足论 第七卷·佚名

    阿毗达磨识身足论 第七卷提婆设摩阿罗汉造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所缘缘蕴第四之二诸色界系善心。有能了别色界系法耶。曰能了别。谓若粗若苦若障。若静若妙若离。若如病若如痈。若如箭若恼害。若无常若苦若空若无

  • 程氏易原·程大昌

    南宋程大昌撰。八卷。《四库全书》录《永乐大典》本。程氏以两汉以来,《易》义之纠纷至甚,因作此书以贯通之,苦思力索,四年而成。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谓:其书“首论天地五十有五之数,参之河图、洛书、大衍之异同,以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