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诏狱惨言

原题“燕客具草”,经考证实为明顾大武著,1卷,民国九年(1920)刊印,集在“借月山房汇钞”中。本书据著者“目击”,详述了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周朝瑞、袁化中、顾大章、魏大忠、杨涟、左光斗六君子因忤犯权奸颜珰而被诬以贪赃之罪、几经拷讯最终惨死诏狱之经过。书中于明代诏狱的组织系统、狱房结构、狱中饮食及医治、监狱管理及收受贿银等情况均有记载,尤其是对狱吏、狱卒秉承旨意、用刑惨毒及所用刑具的种类、规制的叙述,翔实而具体,为今天了解明代“六君子事件”的真相、了解宦官、厂卫干予司法的状况以及研究当时的诏狱和刑制,都提供了可贵的原始资料。

《诏狱惨言》全部章节目录

(1)诏狱惨言

猜你喜欢
  五代史补·陶岳
  清代野记·梁溪坐观老人
  民国通俗演义·蔡东藩
  南天痕·凌雪
  水东日记·叶盛
  愧郯录·岳珂
  淡新档案选录行政编初集·佚名
  台湾私法债权编·佚名
  哀台湾笺释·佚名
  三国史记·金富轼
  烈皇小识·文秉
  吴风录·黄省曾
  夷氛闻记·梁廷枏
  御制人臣儆心录·王永吉
  讨满洲檄·章太炎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陈监丞旅(安雅堂集)·顾嗣立

    旅字众仲,兴化莆田人。幼孤,笃志于学,以荐为闽海儒学官。御史中丞马祖常一见奇之,谓曰:「子馆阁器也,胡留滞于此?」因勉游京师。侍讲学士虞集见所为文,慨然叹曰:「此所谓我老将休,付子斯文者矣。」即延至馆中,朝夕相讲习,与祖常交

  • 在病中·徐志摩

    我是在病中,这恹恹的倦卧,看窗外云天,听木叶在风中……是鸟语吗?院中有阳光暖和,一地的衰草,墙上爬著藤萝,有三五斑猩的,苍的,在颤动。一半天也成泥…… 城外,啊西山!太辜负了,今年,翠微的秋容!那山中

  • 卷二百九十九·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二百九十九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竹所吟稿徐集孙字义夫建安人理宗时尝仕于浙好为诗足迹所至輙有题咏于西湖诸胜处尤多毎作一诗甫脱稿人即争购相为传诵竹所吟稿二卷林可山为序古意彼

  • 卷三百七十七·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三百七十七孟郊西上经灵宝观【自注观即尹真人旧宅】道士无白髪语音【一作言】灵泉清青松多寿色白石恒夜明放步霁霞起振衣华风生真文秘中顶宝气浮四楹一片古关路万里今人行上仙不可见驱【一作

  • 巻三·童轩

    ●钦定四库全书清风亭稿卷三(明)童轩 撰○五言古诗感寓景泰乙亥秋八月予家居无聊乃稽徃事述旧闻因而勉赋五言古诗六十八首谩録于此云幽居念无极乃在天地先两仪既肇位寒暑互推迁庖牺凿理窟马画斯播宣三才本一贯孰能窥其

  • 卷第二百四十·胡三省

    唐纪五十六〔起强圉作噩(丁酉),尽暑维大渊献(己亥)正月,凡二年有奇〕《宪宗昭文章武大圣至神孝皇帝中之下》元和十二年〔(丁酉、八一七)〕1春,正月,甲申,贬哀滋为抚州刺史。李愬至唐州,军中承丧败之余,〔丧,息浪翻。严绶慈丘之败,山

  • 卷之一千一百十·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二十六 器服略五·纪昀

    器服略 【五】卤簿 【旌旗附】○卤簿二元崇天卤簿中道顿递队象六饰以金装莲座香宝鞍韂秋辔罽勒牦牛尾拂跋麈铰具导者六人驭者南越军六人次驼鼓九饰驼以镀 金铰具辔饰罽笼旗鼓缨枪驭者九人次舍人二人次青衣二人次清道

  • 张鹤鸣传·张廷玉

    张鹤鸣,字元平,颍州人。早在万历十四年(1586)会试已经中榜,因父亲生了病,马上返回家乡。过了六年,才又考中进士。初任历城知县,调为南京兵部主事,又做过陕西右参政,负责巡视临洮、巩昌二府。在任时都以有才略出了名。后来,鹤鸣

  • 十一年·佚名

    (戊寅)十一年大明萬曆六年春正月1月2日○甲寅,忠淸監司馳啓:「庇仁呈,去十一月二十八日爲始,大風大雪,至十二月初二日,海水洶湧如鳴,海邊生魚生蛤等物,自大洋隨潮水浮來,海岸沙際平衍處堆積,介介連絡,或全死或未死,村民男女負戴絡繹

  • 卷二十五·乾隆

    <子部,儒家类,御览经史讲义钦定四库全书御览经史讲义卷二十五周礼乃立天官冢宰使帅其属而掌邦治以佐王均邦国监察御史【臣】赵青藜【臣】谨按尚书周官首三公而周礼六官阙三公论者谓三公道尊故不下列于六曹而非其人居

  • 佛法之真精神·太虚

      今日得闻刘军长所说佛法上无我、大悲二特点,极为透澈!知诸公必已能依此无我大悲而深契力行。今日相聚一堂,实为生平快事!  佛法虽有诸乘差别,而真正佛法厥唯大乘。依大乘法以说明宇宙原理,一切万有之事事物物,都是众缘

  • 卷第六·佚名

    阿毗达磨顺正理论卷第六尊者众贤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辩本事品第一之六如是已说得成就等。十八界中。几内几外。颂曰。内十二眼等  色等六为外论曰。六根六识十二名内。外谓所余色等六境。我依名内。外谓此余。我

  • 卷第九·霁仑超永

    五灯全书卷第九谿作甚麽。曰若不到曹谿。争知不失。迁曰。曹谿大师还识和尚否。师曰。汝今识吾否。曰识又争既能得。师曰。众角虽多。一麟足矣 迁又问。和尚自离曹谿。甚麽时至此间。师曰。我却知汝早晚离曹谿。曰希

  • 卷之三十六·别庵性统

    续灯正统卷三十六 南海普陀嗣祖沙门西蜀 性统 编集 曹洞宗 大鉴下第二十四世 报恩秀禅师法嗣 顺天府万寿雪庭福裕禅师 字好问。太原文水张氏子。生宋宁宗嘉泰癸亥。九岁日诵千言。里中有圣小儿称。未几遭世变。失

  • 彭城集·刘攽

    诗文别集。北宋刘攽撰。四十卷。攽字贡父,号非公,临江新喻(今属江西)人。与兄敞于庆历同登进士,知曹州、襄州,官至中书舍人。与修《资治通鉴》。著作有《文选类林》、《中山诗话》、《公非先生集》。有集六十卷,然仅

  • 服气精义论·司马承祯

    道教修炼著作。唐代司马承桢撰。收入《云笈七签》。共九篇:《五牙论》言服食五牙之法,五牙即五方五行之生气,其法以思神、服气、诵咒为要诀,认为服食五牙可通润五脏,滋养精气;《服气论》详细介绍辟谷服气之法,认为气乃胎形

  • 优婆塞戒经受戒品·智旭

    若人欲受优婆塞戒增长财命。先当咨启所生父母。父母若听。次报妻子奴婢僮使。此辈若听。次白国主。国主听已。谁有出家发菩提心者。便往其所。头面作礼。輭言问讯。作如是言。大德。我是丈夫具男子身。欲受菩萨优婆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