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摩达国王经

随机推荐

  • ●卷六·丁绍仪

    ○顾奎光双溪诗词集祖孙父子兄弟掇嵬科膺无仕者,代不乏人。其均善时文者已少,均工词者尤少。独余外曾祖双溪顾公家词学相传,世罕其匹。公讳奎光,由进士宰湖南之桑植,未中寿殁,著有双溪诗词集。虞美人云:“朝来春色浓

  • 怨得·徐志摩

    怨得这相逢;谁作的主?——风!也就一半句话,露水湿了枯芽。黑暗——放一箭光;飞蛾:他受了伤。偶然,真是的。惆怅?喔何必!伦敦旅次九月

  • ●崇禎長編卷之十一·汪楫

      崇禎元年七月   ○崇禎元年七月   崇禎元年秋七月   庚申朔帝親享太廟   以四川奢酋蕩平加恩輔臣標道登鴻訓龍錫各太子太保進文淵閣大學士舊輔爌國禎太保國■〈木普〉太傅一燝継階延禧少師兼太子太師

  • 第十九回 三国志乱纷纷五十余载·黄士衡

    诗曰:剩水残山古又今,逢时人物此登临。诗吟杜牧孤鸿句,泪落雍门一操琴。老去深藏经济手,病来灰却战争心。残篇检到兴亡处,闲闷闲愁海样深。却说曹操字孟德,父嵩,为中常侍曹腾养子,实夏侯氏子也。操少机警,有权数,任侠放荡,不治本

  •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六十二 艺文略七·纪昀

    艺文略 【七】 文类第十二上 【楚辞 别集】○文类第十二上 (臣)等谨案郑志文类自楚辞别集总集之外诗赋赞颂箴铭之类俱各自为目考宋元以来名家专集杂见诸体未便分析今并收入 别集总集二门其余如制诰表章四六之属闲有自

  • 京口耆旧传卷三·刘宰

    吴淑【子遵路】周孚邵饰【弟餗等】诸葛赓王存顾方陈辅吴淑防有隽才为文敏速韩熈载潘佑以文章名江左一见深加器重曰吴正仪中林之兰蕙也尝问以唐太宗杜淹论乐同异淑曰志气未动则声能致和哀乐既形则乐乃思变二子叹曰足以

  • 第三十二章 首都革命以后·冯玉祥

    首都革命最初的目的,原是要扫除军阀势力,打倒贿选政府,拥护中山先生主义,实现和平统一的主张。但因在军事胜利之中,没有能够建立革命政府,结果仅是给予当时最凶恶的军阀曹锟、吴佩孚一个致命的打击,或能减去异日革命上不少的

  • 刘一止传·脱脱

    刘一止字行简,湖州归安人。七岁时能做文,参加太学考试,有关部门想举荐他具备孝、悌、睦、渊、任、恤、忠、和等八行,刘一止说:“品行是士人应该具备的。”不就。中进士及第,任越州教授。参知政事李邴推荐他任详定一司敕令所

  • 非相第五·荀况

    [题解]本篇批判、否定了相面术,认为“相形不如论心,论心不如择术”;此外,还论述了道德修养、“法后王”以及有关辩说的问题。[原文]5.1相人,古之人无有也,学者不道也。[译文]观察人的相貌来推测祸福,古代的人没有这

  • 春秋传卷二十三·胡安国

    宋 胡安国 撰襄公下【乙灵王二卯十六年】二十有七年【晋平十二齐景二衞献三十一蔡景四十六郑简二十曹武九陈哀二十三杞文四宋平三十秦景三十一楚康十四吴余祭二】春齐侯使庆封来聘音注【景公即位通嗣君也】夏叔孙豹

  • 将理第九·尉缭

    理,指治狱之事,理官,相当于现代的法官。古代兵刑合一,将领要兼管听讼断狱。所以篇首就说:“凡将,理官也。”继之指出,执法必须公正廉明,反对徇私舞弊,刑讯逼供,株连无辜等危害国家人民的行为。50、凡将理官也,万物之主

  • 卷六百·佚名

    △第十六般若波罗蜜多分之八复次善勇猛。若诸菩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不行色开显不开显。不行受想行识开显不开显。不行眼开显不开显。不行耳鼻舌身意开显不开显。不行色开显不开显。不行声香味触法开显不开显。不行眼

  • 卷十三·赞宁

    ◎习禅篇第三之六(正传十七人附见六人)○唐今东京封禅寺圆绍传释圆绍,姓孙氏,其先富阳人也,祖官于南燕,因为滑台白马人焉。年及识环,天然俊迈。邻儿戏玩,我且恬然;群从追随,我惟闲静。年当十八,方遂志出家,师事明福寺正觉禅师。觉

  • 卷第四十七·佚名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卷第四十七三藏法师义净奉 制译入王宫门学处第八十二之四尔时薄伽梵。在王舍城竹林园中。时有南方壮士。力敌千夫。来至此城诣影胜王所。自言勇健弓马无双。王见欢喜加之重禄。授其大将。时摩揭

  • 卷第十·白岩净符

    宗门拈古汇集卷第十 古杭白岩嗣祖沙门 净符 汇集 △南二 南泉山下有一庵主。或谓曰。南泉和尚近日出世。何不去礼见。主曰。非但南泉。直饶千佛出兴我亦不去。泉闻乃令赵州往勘之。州见便说拜。主不顾。州从西过东

  • 读礼通考·徐乾学

    一百二十卷,清徐乾学著。此书积十余年,三易其稿。始撰于康熙十六年(1677)。二十九年续加订定。得阎若璩、万斯同、胡渭等协助,三易其稿而成。著者去世二年后,于康熙三十五年刊行。于《仪记》的《丧服》、《士丧》、《既

  • 无能胜大明心陀罗尼经·佚名

    一卷,宋中印土沙门法天译,成就一切吉祥事业,消除众罪,寿命延长,远离众病。

  • 却温黄神咒经·佚名

    全一卷。译者不详,或谓系唐代不空所译。又作却(却)温神咒经、却温黄神咒经。却,退却避除之意;温,指瘟疫毒气。本经明示退却毒害、消殃之法。收于卍续藏第三册。乃佛陀游王舍城竹林精舍说法时,毗耶离国(梵Vais/a^li )疫气流行,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