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六百二十二

 

  卷622_1 【萤诗】陆龟蒙

  肖翘虽振羽,戚促尽疑冰。风助流还急,烟遮点渐凝。

  不须轻列宿,才可拟孤灯。莫倚隋家事,曾烦下诏征。

  卷622_2 【蝉】陆龟蒙

  只凭风作使,全仰柳为都。一腹清何甚,双翎薄更无。

  伴貂金换酒,并雀画成图。恐是千年恨,偏令落日呼。

  卷622_3 【秋热】陆龟蒙

  自惜秋捐扇,今来意未衰。殷勤付柔握,淅沥待清吹。

  午气朱崖近,宵声白羽随。总如南国候,无复婕妤悲。

  卷622_4 【村中晚望】陆龟蒙

  抱杖柴门立,江村日易斜。雁寒犹忆侣,人病更离家。

  短鬓看成雪,双眸旧有花。何须万里外,即此是天涯。

  卷622_5 【四明山诗·石窗】陆龟蒙

  石窗何处见,万仞倚晴虚。积霭迷青琐,残霞动绮疏。

  山应列圆峤,宫便接方诸。只有三奔客,时来教隐书。

  卷622_6 【四明山诗·过云】陆龟蒙

  相访一程云,云深路仅分。啸台随日辨,樵斧带风闻。

  晓著衣全湿,寒冲酒不醺。几回归思静,仿佛见苏君。

  卷622_7 【四明山诗·云南】陆龟蒙

  云南更有溪,丹砾尽无泥。药有巴賨卖,枝多越鸟啼。

  夜清先月午,秋近少岚迷。若得山颜住,芝zC手自携。

  卷622_39 【四明山诗·云北】陆龟蒙

  云北是阳川,人家洞壑连。坛当星斗下,楼拶翠微边。

  一半遥峰雨,三条古井烟。金庭如有路,应到左神天。

  卷622_40 【四明山诗·鹿亭】陆龟蒙

  鹿亭岩下置,时领白麛过。草细眠应久,泉香饮自多。

  认声来月坞,寻迹到烟萝。早晚吞金液,骑将上绛河。

  卷622_41 【四明山诗·樊榭】陆龟蒙

  樊榭何年筑,人应白日飞。至今山客说,时驾玉麟归。

  乳蒂缘松嫩,芝台出石微。凭栏虚目断,不见羽华衣。

  卷622_42 【四明山诗·潺湲洞】陆龟蒙

  石浅洞门深,潺潺万古音。似吹双羽管,如奏落霞琴。

  倒穴漂龙沫,穿松溅鹤襟。何人乘月弄,应作上清吟。

  卷622_43 【四明山诗·青棂子】陆龟蒙

  山实号青棂,环冈次第生。外形坚绿壳,中味敌璚英。

  堕石樵儿拾,敲林宿鸟惊。亦应仙吏守,时取荐层城。

  卷622_44 【四明山诗·鞠侯】陆龟蒙

  何事鞠侯名,先封在四明。但为连臂饮,不作断肠声。

  野蔓垂缨细,寒泉佩玉清。满林游宦子,谁为作君卿。

  卷622_45 【奉和袭美赠魏处士五贶诗·五泻舟】陆龟蒙

  样自桐川得,词因隐地成。好渔翁亦喜,新白鸟还惊。

  沙际拥江沫,渡头横雨声。尚应嫌越相,遗祸不遗名。

  卷622_46 【奉和袭美赠魏处士五贶诗·华顶杖】陆龟蒙

  万古阴崖雪,灵根不为枯。瘦于霜鹤胫,奇似黑龙须。

  拄访谭玄客,持看泼墨图。湖云如有路,兼可到仙都。

  卷622_47 【奉和袭美赠魏处士五贶诗·太湖砚】陆龟蒙

  谁截小秋滩,闲窥四绪宽。绕为千嶂远,深置一潭寒。

  坐久云应出,诗成墨未干。不知新博物,何处拟重刊。

  卷622_48 【奉和袭美赠魏处士五贶诗·乌龙养和】陆龟蒙

  养和名字好,偏寄道情深。所以亲逋客,兼能助五禽。

  倚肩沧海望,钩膝白云吟。不是逍遥侣,谁知世外心。

  卷622_49 【奉和袭美赠魏处士五贶诗·诃陵尊】陆龟蒙

  鱼骼匠成尊,犹残海浪痕。外堪欺玳瑁,中可酌昆仑。

  水绕苔矶曲,山当草阁门。此中醒复醉,何必问乾坤。

  卷622_50 【奉酬袭美早春病中书事】陆龟蒙

  只贪诗调苦,不计病容生。我亦休文瘦,君能叔宝清。

  药须勤一服,春莫累多情。欲入毗耶问,无人敌净名。

  卷622_51 【又酬次韵】陆龟蒙

  从来多远思,尤向静中生。所以令心苦,还应是骨清。

  酒香偏入梦,花落又关情。积此风流事,争无后世名。

  卷622_52 【奉酬袭美秋晚见题二首】陆龟蒙

  为爱晚窗明,门前亦懒行。图书看得熟,邻里见还生。

  鸟啄琴材响,僧传药味精。缘君多古思,携手上空城。

  何事乐渔樵,巾车或倚桡。和诗盈古箧,赊酒半寒瓢。

  失雨园蔬赤,无风蚛叶凋。清言一相遗,吾道未全消。

  卷622_53 【奉和袭美初冬章上人院】陆龟蒙

  每伴来方丈,还如到四禅。菊承荒砌露,茶待远山泉。

  画古全无迹,林寒却有烟。相看吟未竟,金磬已泠然。

  卷622_54 【袭美见题郊居十首,因次韵酬之以伸荣谢】陆龟蒙

  近来唯乐静,移傍故城居。闲打修琴料,时封谢药书。

  夜停江上鸟,晴晒箧中鱼。出亦图何事,无劳置栈车。

  倩人医病树,看仆补衡茅。散发还同阮,无心敢慕巢。

  简便书露竹,尊待破霜匏。日好林间坐,烟萝近欲交。

  倭僧留海纸,山匠制云床。懒外应无敌,贫中直是王。

  池平鸥思喜,花尽蝶情忙。欲问新秋计,菱丝一亩强。

  故山空自掷,当路竟谁知。只有经时策,全无养拙资。

  病深怜灸客,炊晚信樵儿。谩欲陈风俗,周官未采诗。

  福地能容堑,玄关讵有扉。静思琼版字,闲洗铁筇衣。

  鸟破凉烟下,人冲暮雨归。故园秋草梦,犹记绿微微。

  水影沉鱼器,邻声动纬车。燕轻捎坠叶,蜂懒卧燋花。

  说史评诸例,论兵到百家。明时如不用,归去种桑麻。

  禹穴奇编缺,雷平异境残。静吟封箓检,归兴削帆竿。

  白石堪为饭,青萝好作冠。几时当斗柄,同上步罡坛。

  强起披衣坐,徐行处暑天。上阶来斗雀,移树去惊蝉。

  莫问盐车骏,谁看酱瓿玄。黄金如可化,相近买云泉。

  野入青芜巷,陂侵白竹门。风高开栗刺,沙浅露芹根。

  迸鼠缘藤桁,饥乌立石盆。东吴虽不改,谁是武王孙。

  疏慵真有素,时势尽无能。风月虽为敌,林泉幸未憎。

  酒材经夏阙,诗债待秋征。只有君同癖,闲来对曲肱。

  卷622_55 【和张广文贲旅泊吴门次韵】陆龟蒙

  高秋能叩触,天籁忽成文。苦调虽潜倚,灵音自绝群。

  茅峰曾醮斗,笠泽久眠云。许伴山中躅,三年任一醺。

  卷622_56 【又次前韵酬广文】陆龟蒙

  独倚秋光岸,风漪学簟文。玄堪教凤集,书好换鹅群。

  叶堕平台月,香消古径云。强歌非白纻,聊以送馀醺。

  卷622_57 【送延陵张宰】陆龟蒙

  春尽未离关,之官亦似闲。不嫌请薄俸,为喜带名山。

  默祷三真后,高吟十字还。只应江上鸟,时下讼庭间。

  卷622_58 【送人罢官归茅山】陆龟蒙

  呼僮晓拂鞍,归上大茅端。薄俸虽休入,明霞自足餐。

  暗霜松粒赤,疏雨草堂寒。又凿中峰石,重修醮月坛。

  卷622_59 【立春日】陆龟蒙

  去年花落时,题作送春诗。自为重相见,应无今日悲。

  道孤逢识寡,身病买名迟。一夜东风起,开帘不敢窥。

  卷622_60 【中秋夜寄友生】陆龟蒙

  秋来一度满,重见色难齐。独坐犹过午,同吟不到西。

  疏芒唯斗在,残白合河迷。更忆前年望,孤舟泊大溪。

  

猜你喜欢
  卷三百八十·彭定求
  卷二百九十二·彭定求
  卷二百七十·彭定求
  卷一百零八·彭定求
  赵士榖·唐圭璋
  贾昌朝·唐圭璋
  淮海词 全文·秦观
  第四十回 报捷音关前总制·陈端生
  第一齣~第十齣·佚名
  第十一齣~第二十齣·邱瑞吾
  卷六十五·朱彝尊
  目录·郭元釪
  御选宋诗卷六十一·康熙
  刘仙伦词作鉴赏·佚名
  唐英歌诗跋·吴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三百八十·彭定求

        卷380_1 【宇文秀才斋中海柳咏】孟郊   玉缕青葳蕤,结为芳树姿。忽惊明月钩,钩出珊瑚枝。   灼灼不死花,蒙蒙长生丝。饮柏泛仙味,咏兰拟古词。   霜风清飕飕,与君长相思。   卷380_2 【摇柳(一作采柳)】孟

  • 凡例·唐圭璋

      一  是编旨在汇辑有宋一代词作,供研究工作者参考之资,故网罗散失,虽断句零章,亦加摭拾。全书录入词人一千三百三十馀家,词作一万九千九百馀首,残第五百三十馀首。  二  是编严诗词之辨,凡五七言绝及古诗均不阑入。

  • 卷第二百八十六 後漢紀一·司马光

      起強圉協洽(丁末)正月,盡四月,不滿一年。   高祖睿文聖武昭肅孝皇帝天福十二年(丁未,九四七年)   春,正月,丁亥朔,百官遙辭晉主於城北,乃易素服紗帽,迎契丹主,伏路側請罪。契丹主貂帽、貂裘,衷甲,駐馬高阜,命起,改服,撫慰之。左

  • 通鉴续编卷十五·陈桱

    【辛亥】绍兴元年【金天防九年】春正月己亥朔帝在越州帅百官遥拜二帝不受贺○复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以张俊为江淮路招讨使【时孔彦舟据武陵张用据襄汉李成据江淮湖湘十余郡连兵数万有席卷东南之志多造符防蛊惑中外以

  • ●一八、宫中的娱乐·秦翰才

    宫中娱乐,平常是听收音机和留声机。据《传差草记》第十八册载: 康德五年(一九三八)二月十一日,李长安传:“前由福泰拿来唱片二片《四郎探母》退回。还找《武家坡》头段、二段,还找别的戏整段的。各样的都拿点来。” 二月十五

  • 通鉴纪事本末卷八下·袁枢

    宋 袁枢 撰黄巾之乱汉灵帝光和六年 初钜鹿张角奉事黄老以妖术教授号太平道呪符水以疗病令病者跪拜首过或时病愈众共神而信之角分遣弟子周游四方转相诳诱十余年间徒众数十万自青徐幽冀荆扬兖豫八州之人莫不毕应或弃

  • 五十三、金粟斋译书处·包天笑

      越年,我又从南京回到上海来了。原来蒯礼卿先生在上海有金粟斋译书处的组织,派我和汪允中到了上海。先是在一二年前,侯官严又陵先生,翻译出了一部斯宾塞尔“天演论”,震动了中国文学界,好似放了一个异彩。这位

  • 颜真卿传·刘昫

    颜真卿字清臣,琅笽郡临沂县人。五代前祖父颜之推,曾任北齐黄门侍郎。颜真卿年少时学习勤奋,有文才,尤其擅长书法。开元年间,被选送应试,考中甲科。侍奉父母以孝闻名。四次被任命为监察御史,担任河西陇右军覆屯交兵使。五原有

  • 卷七十 张仪列传第十·司马迁

    张仪者,魏人也。【集解】:吕氏春秋曰:“仪,魏氏馀子。”【索隐】:按:晋有大夫张老,又河东有张城,张氏为魏人必也。而吕览以为魏氏馀子,则盖魏之支庶也。又书略说馀子谓庶子也。【正义】:左传晋有公族、馀子、公行。杜预云:“皆

  • 二十六年(下)·佚名

    九月9月1日○朔壬子,上在海州。○世子晨詣闕下,伏地涕泣而啓曰:「臣昨日伏地籲呼,尙未蒙允。退伏思惟,不勝隕越之至。臣之愚劣,不復枚擧,更瀆天聽,顧以方今國事言之,老賊尙據邊場,而兇謀莫測;天將絡繹道路,而接遇甚艱。至如光復舊

  • 第六十卦 节 水泽节 坎上兑下·佚名

    节:亨。 苦节不可贞。彖曰:节,亨,刚柔分,而刚得中。苦节不可贞,其道穷也。说以行险,当位以节,中正以通。 天地节而四时成,节以制度,不伤财,不害民。象曰:泽上有水,节;君子以制数度,议德行。 初九:不出户庭,无咎。象曰:不出户庭,知通塞也

  • 提要·真德秀

    【臣】等谨案四书集编二十六卷宋真徳秀撰德秀字希元浦城人庆元五年进士中词科绍定中拜叅知政事进资政殿直学士卒諡文忠事迹具宋史道学传此书惟大学一卷中庸一卷为德秀所手定大学章句序后有题记一行称寳庆三年八月丁夘

  • 六经正误序·毛居正

    自秦政灭学经籍道熄迨隷书之作又举先正文字而并弃之承讹袭舛愈传愈失蔡伯喈书石经有意正救之旋亦焚荡张参所见石经又不知果爲蔡本以否所引经文多失字体魏晋以来则又厌朴拙耆姿媚随意迁改义训混淆漫不可考重以避就名讳

  • 鸠摩罗什译·佚名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姚秦天竺三藏鸠摩罗什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食时,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时,长老须菩提

  • 佛说木槵子经·佚名

    失译人今附东晋录  闻如是。一时佛游罗阅只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一千二百五十人俱。菩萨无数。名称远闻。天人所敬。时难国王。名波流离。遣使来到佛所。顶礼佛足。白佛言。世尊。我国边小。频岁寇贼。五谷勇贵。

  • 卷二 明月禅心·李叔同

    南山律在家备览略编(持犯篇)第一门第一章 持犯总义-持犯名字第一门第二章 持犯总义-持犯体状第一门第三章 持犯总义-成就处所第一门第四章 持犯总义-辨犯优劣第一门第五章 持犯总义-方便趣果第一门第六章 持犯总义-阙缘

  • 摩诃止观卷第二下·智顗

    摩诃止观卷第二下次观六作行檀者。观未念行欲行行行已。四运迟速皆不可得。亦不见不可得。反观觉心不外来。不内出不中间。不常自有。无行无行者毕竟空寂。而由心运役故有去来。或为毁戒或为诳他。或为眷属或为胜彼

  • 了本生死经·佚名

    全一卷。吴·支谦译。收于大正藏第十六册。本经之同本异译经有佛说稻秆经、慈氏菩萨所说大乘缘生稻秆喻经、大乘舍黎娑担摩经、佛说大乘稻秆经等。出三藏记集卷六所载道安撰之了本生死经序,谓本经为佛陀初转法轮时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