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凡例

  一

  是编旨在汇辑有宋一代词作,供研究工作者参考之资,故网罗散失,虽断句零章,亦加摭拾。全书录入词人一千三百三十馀家,词作一万九千九百馀首,残第五百三十馀首。

  二

  是编严诗词之辨,凡五七言绝及古诗均不阑入。如《花草粹编》所收寇准〔江南春〕、梅尧臣〔莫打鸭〕、苏庠〔清江曲〕、李公麟〔四时乐〕,《古今词统》所收刘才邵〔夜度娘〕,实皆诗体,兹并归附录。凡已有词者,附录于词作之末;未有词者,存目于全编之末。

  三

  断代之文学总集,作者处易代之际者,属上届下,论定为难。但必有尺度以一之。是编断限,上继《全唐诗》中之五代词,下及一二七六年南宋之亡。凡唐五代词人入宋者,俱以为唐五代人。凡宋亡时年满二十者,俱以为宋人;仅入元仕为高官如赵孟顺等者除外。无确切年代可考,如《乐府补题》中作者,元凤林书院辑本《草堂诗馀》中多数作者,亦姑仍旧说以为宋人。

  四

  是编以作者为经,以时代先后为序。凡生年可考者,以生年为序;生年不可考而卒年可考者,以卒年为参;生卒年不可考而知其登第年者,以登第年为序;三者俱无可考而知其交往酬和者,以所交往酬和者之时代为参。一无可考者,参其作品所出之书成书时代,如孙舣词见于《苕溪渔隐丛话》,以之次于胡仔之前;见于宋末元初各书者,则概次于有时代可考者之后,仍以作品所出之书成书时代为序。无名氏词俱次于编末,亦以作品所出之书成书时代为序。

  五

  词人时代,昔人考订类多错误。如朱彝尊辑《词综》,柯崇朴为之考订词人,以晏几道列于张先、柳永之前,王安礼列于王安国之前,滕宗谅与范仲淹同时、沈子山与张先同时而相差四、五卷,林少瞻列于北宋,陈从古列于宋末。又如所谓康熙御选《历代诗馀》,以陆游列于刘克庄、岳珂之后,石孝友、李肩吾、林正大等列于南宋最末;尤可哂者,以北宋赵君举、杨彦龄列于南宋之末,以张履信列于其子张辑之后,草率成书,失考殊甚。今就所知者重为排列。

  六

  词人姓氏,昔人或仅题字号,或误加分合,或以此作彼,或不辨鲁鱼。如沈子山名邈、田不伐名为、潘元质名汾、林少瞻名仰,《词综》、《历代诗馀》均不知其名;陶梁《词综补遗》十五,一卷之中,题陈韡为陈抑斋、王炎为王公明、薛燧为薛子新、雷应春为雷北湖。厉鹗《绝妙好词笺》合《夷坚志》与《鹤林玉露》中时代不同之二李南金为一人,朱彝尊合华亭与钱塘之二姚述尧为一人,《词综补遗》又合金华与天台之二王淮为一人;《历代诗馀》以孔方平、鲁逸仲为二人,又以杜安世、杜郎中为二人。《词综补遗》以虞刚简、虞父子为虞祺、虞允文父子,周庆云《历代两浙词人小传》以宋自逊为壶弢之托名。《词综》以陈恕可为练恕可、王埜为王彧,《历代诗馀》以刘均国为刘钧国、施岳为施嶽。今亦就所知,重为厘正。

  七

  词人行实,昔人亦多误阙。其讹误者,如梁廷灿《历代名人生卒年表》误考米友仁、张元幹、留元刚等人生卒年;厉鹗《宋诗纪事》、《绝妙好词笺》误考李刘、洪咨夔登第年;王安礼、王安国兄弟,《词综》、《历代诗馀》均以弟作兄;南宋人周煇、元人周玉晨与周邦彦毫不相及,《四库全书总目》,以煇为邦彦之子,沈雄《古今词话》以玉晨为邦彦从子;李遵勖为左龙武将军驸马都尉,《宋史》以来均夺去将军二字,便不可解。其阙如者,如晏几道等人事迹,见《宋会要辑稿》;曹勋、姜特立、曾觌、汪莘等人生年,程师孟、荣諲、王益柔等人卒年,郑域、李石等人登第年,其人本集或其他宋人载籍中著有明文,乃率以为无考,且有见《宋史》本传而以为无考者,如沈邈、郑少微、刘潜等,亦疏失之甚矣。今钩稽丛脞,正误补阙,撮为小传,著于词人姓氏之下。是编旨在提供资料,且格于水平,故于词人行实仅作一般介绍,至分析批判,请于他日再竭绵薄。

  八

  词作编次,凡所据为现存词集,则悉仍其旧;凡搜辑所得,以所出书成书之先后为次,其同一书中之次序、调名、词题亦悉准原书。所用各家辑本词,原多据词调编次,今概依所出原书,径加调整。

  九

  是编采用词集底本,以善本、足本为主。如《宋名家词》多用陆贻典、毛扆校本,《潜斋词》不用四印斋本而用明刊本,卢祖皋词不用汲古阁本《蒲江词》而用《彊村丛书》本《蒲江词稿》,李纲词不用四印斋本《梁溪词》而用《典雅词》本《丞相李忠定公长短句》,以其篇什较多,或文字较胜也。刊本词如有不足者,则统合别本以补之。如范成大《石湖词》,《彊村丛书》用王鹏运校本而复为补遗二十三首,赵万里《校辑宋金元人词》本续补四首,是编又新得六首,于是合归一处,庶称便焉。其有较善之刊本而未能寓目者,如《新编通用启札截江网》仅见元刊而未见宋刊,又《淮海居士长短句》所见宋刊有缺叶(由汲古阁影宋本抄补)、元刊元印本《新编事文类聚翰墨大全》丁集壬集亦有缺叶而均未见完本,请俟诸他日。

  十

  词集底本有讹夺者,尽可能以他本校改校补,并一一注明自出。其臆改者,所改之字以〔  〕号、原文以(  )号识之。

  十一

  宋人于宋词已有误题误收。选本如黄昇《中兴以来绝妙词选》误以胡舜陟〔感皇恩〕为其子胡仔之词,赵闻礼《阳春白雪》误以赵佶〔燕山亭〕为僧仲殊之词;别集如欧阳修《近体乐府》载有《花间集》中韦庄词,《醉翁琴趣外编》载有《花间集》中欧阳炯、张泌词,吴文英《梦窗词集》中误收他人词作十馀首。明人刊宋人词集,谬误尤多,以《类编草堂诗馀》为例,误题撰人不下七八十处。清人失考,伪词续有所增。其误始自《历代诗馀》者约七十首,《古今图书集成》概承其误,又另增伪词十馀首;《词综》号称谨严,其误亦复不鲜。今于确知其误者删归存目,凡其词非宋人作品,不见于是编其他作者名下者,另附录备考。其疑不能决者互见之。有撰人姓氏可考而以为无名氏作品者,《草堂诗馀》约四十馀首,《梅苑》约二十馀首,《乐府雅词》约五十馀首,《新编事文类聚翰墨大全》约四十首,《花草粹编》约七十首。今一一归入原作者名下。

  十二

  明人选本,如《词林万选》、《续草堂诗馀》等,载苏轼、黄庭坚、杜安世、谢逸等佚词,迹属可疑,然文献不足,无从断其真伪。凡此亦径行收入其人名下,不注“存疑”。

  十三

  宋人话本小说往往载词,多出依托。今择其大致可信为宋人所作者,辑为《宋人话本小说中人物词》、《宋人依托神仙鬼怪词》。元明小说中词题作宋人者,辑为《元明小说中依托宋人词》,著于编末,例入附录。清人依托宋代神仙作品,则径从删削,不复存目。宋元明小说中依托词作,撰人可以考见者,均加按语于后。

  十四

  是编正文使用标点以简明为主,叶韵处用句号,句用逗号,读用顿号。小传、校记、按语使用全部标点,惟不用书名号、专名号;亦不用词牌号〔  〕,以免混淆于校改之字。

  十五

  是编前有引用书目,并注明版本,以便查检。

猜你喜欢
  卷三十八·阮阅
  第二卷·佚名
  第十出 改生·李渔
  第二十一齣~第三十齣·杨珽
  第一出 家门·周履靖
  第二十七出 拆书·陆采
  卷二十四·黄希
  二妙集卷第五·段克己
  后序·张弘范
  深夜底泪·闻一多
  宛丘集补钞·管庭芬
  朝天续集钞·吴之振
  卷七百八十七·佚名
  卷二百二十九·佚名
  刘克庄词作鉴赏·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一·杜文澜

    卷一竹枝皇甫松词、万氏注云、所用竹枝女儿、乃歌时群相随和之声、按顾梧芳尊前集原注、竹枝女儿句下有枝儿叶韵四字应增、门前春水一首、为孙光宪词、万氏作皇甫松误、十六字令蔡伸词、万氏注云

  • 蝶恋花·徐志摩

    这样的长夜,真不好过,去是想去的,怎样去呢?告诉他快些回来吧,大好的青春,不要孤负啊。随便吃一杯呢,有点醉意有点酸意也活得有趣,不要笑我这个年纪还要戴花,不只我老了,春也快老呢?原词:蝶恋花永夜厌厌,欢意少。空梦长安,认取长安道

  • 卷73 ·佚名

    杜范 和宗司法与郑府判韵 毫端收尽九秋清,凡目容窥巨海惊。 别驾锦囊夸李贺,参军石鼎续弥明。 珠玑错落交辉映,金石铿锵迭奏成。 迷道原君相指似,敢辞驽钝策孤征。 杜范 和宗司法与郑府判韵

  • 第二十六回 胡百万帮嫖惹祸 张天师保主留丹·蒲松龄

    话说万岁吃酒吃了半夜,到了天明起的身来,便问:"胡百万两口子来了不曾?"丫头说:"还没哩。""快去叫他来的。"丫头去不多时,回来说道:"来不的了。"万岁说;"怎么来不的了呢?" 丫头说胡秀才,他今早已是来,刚刚到了门儿外。王宅家人

  • 卷六十九 魏紀一·司马光

      起上章困敦(庚子),盡玄黓攝提格(壬寅),凡三年。   世祖文皇帝黃初元年(庚子、二二O年)   春,正月,武王至洛陽;庚子,薨。王知人善察,難眩以偽。識拔奇才,不拘微賤,隨能任使,皆獲其用。與敵對陳,意思安閑,如不欲戰然;及至決機乘勝,氣

  • 卷之九十五·祁韵士

    <史部,传记类,总录之属,钦定外藩蒙古回部王公表传>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外藩蒙古回部王公表传卷之九十五 传第七十九 扎萨克特古斯库鲁克达赖汗车凌列传 车淩杜尔伯特部人姓绰罗斯系出博罗诺哈勒详总传曾祖鄂木布

  • 苏味道传·刘昫

    苏味道,赵州栾城人。少年时代就与同乡李峤同以文辞知名,当时人们称之为苏李。二十岁,在赵州举进士。调任咸阳县尉。吏部侍郎裴行俭看出他日后大有发展,甚加礼遇。到征伐突厥阿史那都支时,引荐任管记。孝敬皇帝妃父裴居道第

  • 卷七下·沈枢

    <史部,史钞类,通监总类> 钦定四库全书 通监总类卷七下     宋 沈枢 撰三省门 唐以中书门下相检察 贞观元年太宗谓黄门侍郎王珪曰国家本置中书门下以相检察中书诏敕或有差失则门下当行駮正人心所见互有不同苟

  • 统说·卫湜

    统说孔氏曰礼记之作出自孔氏但正礼残阙无复能明故范武子不识殽烝赵鞅及鲁君谓仪为礼至孔子没後七十二子之徒共撰所闻以为此记或録旧礼之义或録变礼所由中庸是子思汲所作缁衣公孙尼子所撰郑康成云月令吕不韦所修卢植云

  • 第二 反应 2·王诩

    【原文】人言者①,动也;己默者,静也。因其言,听其辞。言有不合者,反而求之,其应必出。言有象②,事有比③。其有象比,以观其次。象者象其事,比者比其辞也。以无形求有声。其钓语④合事,得人实也。若张罝网而取兽也,多张其会⑤而司

  • 天宁楷禅师·惠洪

    禅师名道楷。沂州沂水人。生崔氏。为人刚劲孤硬。自其少时。即能辟谷学道。隐伊阳山中。后游京师。籍名术台寺。试所习。得度具戒。谒青华严于淮山海会。问。佛祖言句。如家常茶饭。离此之外。别有为人言句也无。青曰

  • 卷三百九十三·佚名

    △初分成熟有情品第七十一之四复次善现,诸菩萨摩诃萨安住布施波罗蜜多。见诸有情无所依怙。多诸苦恼众具匮乏。深生怜愍而安慰言:我能为汝作所依怙。令汝解脱所受苦事。汝等所须若食若饮若衣服若卧具若车乘若舍宅若香若

  • 大般涅槃经集解 第六十二卷·宝亮

    大般涅槃经集解 第六十二卷举盲人说象譬 明佛性不即六法不离六法义 明佛性十二因缘信等 辨菩萨不退相日食一麻一豆等事 出菩萨以身施众生发愿事 出菩萨为众生受苦不退事 出天海八种不思议譬师子吼品之第

  • 佛说辟除贼害咒经·佚名

    南无佛南无法南无比丘僧。南无过去七佛。南无诸佛南无诸佛弟子。南无诸师南无诸师弟子。南无默利薛利鬼神王。礼是已便说是咒。令我所咒皆从如愿。北方有山名健陀摩诃术。有鬼神王名默利阴利居止彼。有四姊弟。何等为

  • 卷第一百八十三·佚名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一百八十三五百大阿罗汉等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定蕴第七中不还纳息第四之十转法轮已地神唱声展转宣告乃至广说问会中亦有余天神众发声相告。何缘但说地神唱声。答由彼地神先发声故。问地神何

  • 竹间续话·郭白阳

    《竹间续话》分4卷,主要介绍福建省内的遗闻逸事,采录乡土掌故,内容体例与《竹间十日话》相似。作者郭白阳,任职于福建省国民政府建设厅。

  • 陈书·姚思廉

    36卷。姚思廉、姚察撰。唐太宗贞观三年,姚思廉受诏撰梁、陈二史,魏徵总领其事。他是根据其父旧书稿,又采择史著撰成。陈朝是南朝的一个小朝廷,统治仅33年的历史,全书只36卷,是《二十四史》中卷数最少的。记事从武帝永定元年

  • 潜书·唐甄

    清初唐甄著。为议论时势,褒贬世事,究理明性的论文集。分上下2篇,凡97目。初名《衡书》:“志在权衡天下”(王闻远:《西蜀唐亭先生行略》)。后困蹇不遇,政治抱负无法伸展,遂更名《潜书》。康熙18年,唐甄怀《衡书》拜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