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五出 访翠

◎癸未三月

〖缑山月〗(生丽服上)金粉未消亡,闻得六朝香,满天涯烟草断人肠。怕催花信紧,风风雨雨,误了春光。

小生侯方域,书剑飘零,归家无日。对三月艳阳之节,住六朝佳丽之场,虽是客况不堪,却也春情难按。昨日会着杨龙友,盛夸李香君妙龄绝色,平康第一。现在苏昆生教他吹歌,也来劝俺梳栊;争奈萧索奚囊,难成好事。今日清明佳节,独坐无聊,不免借步踏青,竟到旧院一访,有何不可。(行介)

〖锦缠道〗望平康,凤城东、千门绿杨。一路紫丝韁,引游郎,谁家乳燕双双。(丑扮柳敬亭上)黄莺惊晓梦,白发动春愁。(唤介)侯相公何处闲游?(生回头见介)原来是敬亭,来的好也;俺去城东踏青,正苦无伴哩。(丑)老汉无事,便好奉陪。(同行介)(丑指介)那是秦淮水榭。(生)隔春波,碧烟染窗;倚晴天,红杏窥墙。(丑指介)这是长桥,我们慢慢的走。(生)一带板桥长,闲指点茶寮酒舫。(丑)不觉来到旧院了。(生)听声声卖花忙,穿过了条条深巷。(丑指介)这一条巷里,都是有名姊妹家。(生)果然不同,你看黑漆双门之上,插一枝带露柳娇黄。

(丑指介)这个高门儿,便是李贞丽家。

(生)我问你,李香君住在那个门里?

(丑)香君就是贞丽的女儿。

(生)妙妙!俺正要访他,恰好到此。

(丑)待我敲门。(敲介)

(内问介)那个?

(丑)常来走动的老柳,陪着贵客来拜。

(内)贞娘、香姐,都不在家。

(丑)那里去了?

(内)在卞姨娘家做盒子会哩。

(丑)正是,我竟忘了,今日是盛会。

(生)为何今日做会?

(丑拍腿介)老腿走乏了,且在这石磴上略歇一歇,从容告你。

(同坐介)

(丑)相公不知,这院中名妓,结为手帕姊妹,就像香火兄弟一般,每遇时节,便做盛会。

〖朱奴剔银灯〗结罗帕,烟花雁行;逢令节,齐斗新妆。(生)是了,今日清明佳节,故此皆去赴会,但不知怎么叫做盒子会。(丑)赴会之日,各携一副盒儿,都是鲜物异品,有海错、江瑶、玉液浆。(生)会期做些甚么?(丑)大家比较技艺,拨琴阮,笙箫嘹喨。(生)这样有趣,也许子弟入会么?(丑摇手介)不许不许!最怕的是子弟混闹,深深锁住楼门,只许楼下赏鉴。(生)赏鉴中意的如何会面?(丑)若中了意,便把物事抛上楼头,他楼上也便抛下果子来。相当,竟飞来捧觞,密约在芙蓉锦帐。

(生)既然如此,小生也好走走了。

(丑)走走何妨。

(生)只不知卞家住在那厢?

(丑)住在煖翠楼,离此不远,即便同行。(行介)

(生)扫墓家家柳,

(丑)吹饧处处箫。

(生)莺花三里巷,

(丑)烟水两条桥。

(指介)此间便是,相公请进。

(同入介)

(末扮杨文骢、净扮苏昆生迎上)

(末)闲陪簇簇莺花队,

(净)同望迢迢粉黛围。

(见介)

(末)侯世兄怎肯到此,难得难得!

(生)闻杨兄今日去看阮胡子,不想这里遇着。

(净)特为侯相公喜事而来。

(丑)请坐。

(俱坐)

(生望介)好个煖翠楼!

〖雁过声〗端详,窗明院敞,早来到温柔睡乡。(问介)李香君为何不见?(末)现在楼头。(净指介)你看,楼头奏技了。(内吹笙、笛介,生听介)鸾笙凤管云中响,(内弹琵琶、筝介,生听介)弦悠扬,(内打云锣介,生听介)玉玎珰,一声声乱我柔肠。(内吹箫介)(生听介)翱翔双凤凰。(大叫介)这几声箫,吹的我消魂,小生忍不住要打采了。(取扇坠抛上楼介)海南异品风飘荡,要打着美人心上痒!

(内将白汗巾包樱桃抛下介)

(丑)有趣有趣!掷下果子来了。

(净解汗巾,倾樱桃盘内介)好奇怪,如今竟有樱桃了。

(生)不知是那个掷来的,若是香君,岂不可喜。

(末取汗巾看介)看这一条冰绡汗巾,有九分是他了。

(小旦扮李贞丽捧茶壶,领香君捧花瓶上)

(小旦)香草偏随蝴蝶扇,美人又下凤凰台。

(净惊指介)都看天人下界了。

(丑合掌介)阿弥陀佛。

(众起介)

(末拉生介)世兄认认,这是贞丽,这是香君。

(生见小旦介)小生河南侯朝宗,一向渴慕,今才遂愿。

(见旦介)果然妙龄绝色,龙老赏鉴,真是法眼。

(坐介)

(小旦)虎邱新茶,泡来奉敬。

(斟茶,众饮介)

(旦)绿杨红杏,点缀新节。

(众赞介)有趣有趣!煮茗看花,可称雅集矣。

(末)如此雅集,不可无酒。

(小旦)酒已备下,玉京主会,不得下楼奉陪,贱妾代东罢。(唤介)保儿荡酒来!

(杂提酒上)

(小旦)何不行个令儿,大家欢饮?

(丑)敬候主人发挥。

(小旦)怎敢僭越。

(净)这是院中旧例。

(小旦取骰盆介)得罪了。

(唤介)香君把盏,待我掷色奉敬。

(众)遵令。

(小旦宣令介)酒要依次流饮,每一杯干,各献所长,便是酒底。么为樱桃,二为茶,三为柳,四为杏花,五为香扇坠,六为冰绡汗巾。

(唤介)香君敬侯相公酒。

(旦斟生饮介)

(小旦掷色介)是香扇坠。

(让介)侯相公速干此杯,请说酒底。

(生告干介)小生做首诗罢。

(吟介)南国佳人佩,休教袖里藏;随郎团扇影,摇动一身香。

(末)好诗,好诗!

(丑)好个香扇坠,只怕摇摆坏了。

(小旦)该奉杨老爷酒了。

(旦斟、末饮介)

(小旦掷介)是冰绡汗巾。

(末)我也做诗了。

(小旦)不许雷同。

(末)也罢,下官做个破承题罢。

(念介)睹拭汗之物而春色撩人矣。夫汗之沾巾,必由于春之生面也。伊何人之面,而以冰绡拭之;红素相着之际,不亦深可爱也耶?

(生)绝妙佳章。

(丑)这样好文彩,还该中两榜才是。

(旦斟丑酒介)柳师父请酒。

(小旦掷色介)是茶。

(丑饮酒介)我道恁薄。

(小旦笑介)非也,你的酒底是茶。

(丑)待我说个张三郎吃茶罢。

(小旦)说书太长,说个笑话更好。

(丑)就说笑话。

(说介)

苏东坡同黄山谷访佛印禅师,东坡送了一把定瓷壶,山谷送了一斤阳羨茶。三人松下品茶,佛印说:“黄秀才茶癖天下闻名,但不知苏胡子的茶量何如;今日何不斗一斗,分个谁大谁小。”

东坡说:“如何斗来?”

佛印说:“你问一机锋,叫黄秀才答。他若答不来,吃你一棒,我便记一笔:胡子打了秀才了。你若答不来,也吃黄秀才一棒,我便记一笔:秀才打了胡子了。末后总算,打一下吃一碗。”

东坡说:“就依你说。”

东坡先问:“没鼻针如何穿线?”

山谷答:“把针尖磨去。”

佛印说:“答的好。”

山谷问:“没把葫芦怎生拿?”

东坡答:“抛在水中。”

佛印说:“答的也不错。”

东坡又问:“虱在裤中,有见无见?”山谷未及答,东坡持棒就打。山谷正拿壶子斟茶,失手落地,打个粉碎。东坡大叫道:“和尚记着,胡子打了秀才了。”

佛印笑道:“你听兵梆一声,胡子没打着秀才,秀才倒打了壶子了。”

(众笑介)

(丑)众位休笑,秀才利害多着哩。

(弹壶介)这样硬壶子都打坏,何况软壶子。

(生)敬老妙人,随口诙谐,都是机锋。

(小旦)香君,敬你师父。

(旦斟、净饮介)

(小旦掷介)是杏花。

(净唱介) “晚妆楼上杏花残,犹自怯衣单。”

(旦向小旦介)孩儿敬妈妈酒了。

(小旦饮干,掷介)是樱桃。

(净)让我代唱罢。

(唱介) “樱桃红绽,玉粳白露,半晌恰方言。”

(丑)昆生该罚了,唱的唇上樱桃,不是盘中樱桃。

(净)领罚。(自斟,饮介)

(小旦)香君该自斟自饮了。

(生)待小生奉敬。

(生斟、旦饮介)

(小旦掷介)不消猜,是柳了,香君唱来。

(旦羞介)

(小旦)孩儿腼腆,请个代笔相公罢。

(掷介)三点,是柳师父。

(净)好好!今日是他当值之日。

(丑)我老汉姓柳,飘零半世,最怕的是 “柳”字。今日清明佳节,偏把个柳圈儿套住我老狗头。

(众大笑介)

(净)算了你的笑话罢。

(生)酒已有了,大家别过。

(丑)才子佳人,难得聚会。

(拉生、旦介)你们一对儿,吃个交心酒何如。

(旦羞,遮袖下)

(净)香君面嫩,当面不好讲得;前日所订梳栊之事,相公意下允否?

(生笑介)秀才中状元,有甚么不肯处。

(小旦)既蒙不弃,择定吉期,贱妾就要奉攀了。

(末)这三月十五日,花月良辰,便好成亲。

(生)只是一件,客囊羞涩,恐难备礼。

(末)这不须愁,妆奁酒席,待小弟备来。

(生)怎好相累。

(末)当得效力。

(生)多谢了。

〖小桃红〗误走到巫峰上,添了些行云想,匆匆忘却仙模样。春宵花月休成谎,良缘到手难推让,准备着身赴高唐。

(作辞介)

(小旦)也不再留了。择定十五日,请下清客,邀下姊妹,奏乐迎亲罢。

(小旦下)

(丑向净介)阿呀!忘了,忘了,咱两个不得奉陪了。

(末)为何?

(净)黄将军船泊水西门,也是十五日祭旗,约下我们吃酒的。

(生)这等怎处?

(末)还有丁继之、沈公宪、张燕筑,都是大清客,借重他们陪陪罢。

(净)煖翠楼前粉黛香,

(末)六朝风致说平康;

(丑)踏青归去春犹浅,

(生)明日重来花满床。

猜你喜欢
  卷六百零九·彭定求
  卷四百二十四·彭定求
  无名氏·唐圭璋
  易少夫人·唐圭璋
  张孝忠·唐圭璋
  吴芾·唐圭璋
  第二十一齣~第三十齣·汤显祖
  第三十二出 易生避难·王世贞
  楔子·佚名
  四集卷六十七·乾隆
  卷六·吴雯
  卷九十六·陈邦彦
  御选明诗卷一百十八·康熙
  卷三十九·查慎行
  第二十四出 园内花开·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二十一出 债饵·李渔

    〖赵皮鞋〗(丑带净上)现做财主公,又遇鸡鸣狗盗雄。巧偷财物助家翁,更向这银山添个矿。(笑介)该发积,该发积,想妓思嫖都有益。家私尽卷入门来,只少婚书三两笔。饶他人会呷西风,当不得我口内西风又会把人吸。我赵钱孙为想娶妾,费了

  • 第一场·老舍

    时间 这是中国近代史上有名的一年——一八九八(光绪二十四年)。所谓戊戌政变就发生在这一年里。端阳节前一二日。变法的上谕已在阴历四月二十三日颁布了。地点 北京城内某胡同,秦宅的书房。人物 秦伯仁 秦顾师孟 秦

  • 春·徐志摩

    康河右岸皆学院,左岸牧场之背,榆荫密覆,大道纡回,一望葱翠,春光浓郁。但闻虫声鸟语,校舍寺塔掩映林巅,真胜处也。迩来草长日丽,时有情耦隐卧草中,密话风流。我常往复其间,辄成左作。河水在夕照里缓流,幕霞胶抹树干树头;蚱蜢飞,蚱蜢

  • 四集卷五十·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四集卷五十古今体九十首【戊戌六】西直门外龙见引常雩义惟寓重农况当望雨时意更殷?恭大祭三日斋预期兹还宫郊外揽麦田出土未芄芄所惧或致歉遑敢因希丰恐孤初春雪【今春自新正初十日夜雪次日复雪至

  • 卷396 ·佚名

    王之道 和袁望回 千古风流忆孔明,老龙高卧志存身。 强陪簪绂更三圣,安坐江湖又四春。 便合痴狂称达者,谁能穷悴作骚人。 一杯聊复从公醉,要见予言总是真。 王之道 和袁望回春雪 白雪嫌春晚,从

  • 宁极斋稿·陈深

    宋 陈深 撰拟骚我思古人陆君承之余畏友也其好古嗜学与余同而天资爽朗邈不可及暇日撰此辞遗之冀有以励我也繄古人之寥寥兮夫何思之弗谖蹇余生之独后兮曽不得与之周旋旷斯世而勿见兮故増欷而永叹抚遗籍而览兮□所闻

  • 卷二十五补编·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唐诗卷二十五补编张九龄奉和圣制南出雀鼠谷答张説【唐诗纪事帝封泰山南出雀鼠谷张説献诗帝答之仍命羣臣应制】设险诸侯地【易王公设险以守其国汉书王嘉传今之郡守重于古诸侯】承平圣主巡【汉书食货志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二百四十五·佚名

    万历二十年二月壬辰朔录水草莽剌镇羗及西宁石羊等功俘获计四百斩其名王一赏经略尚书郑雒银五十两大红蟒衣一袭荫一子国子生巡抚叶梦熊贾待问各银四十两纻丝三表里梦熊仍升俸一级总兵张臣尤继先各升袭职一级臣实授都督

  • ◎****谋财·李定夷

    去年苏垣阊门外吊桥东慎源小钱庄,有****谋财事。警厅将置药菜中之烧饭司刘贵,及通同买药之张淦泉、王小和尚、小黑子、周学海五人一起拿获,后又续获前充吴县差役陶骏之子陶土福及小胡小耿等。刘王周三犯,皆供认同谋,用药迷

  • 卷二十二·陈均

    <史部,编年类,九朝编年备要钦定四库全书九朝编年备要巻二十二  宋 陈均 撰哲宗皇帝【起丙寅元祐元年止戊辰元祐三年】丙寅元祐元年春二月授阿里库节度时栋戬已死养子阿里库代立授河西节度闰

  • 世家卷第二十三 高丽史二十三·郑麟趾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 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 敎修。高宗二。○(辛卯)十八年夏四月旱。五月丙戌朔以久旱赦中外罪囚。戊子再雩。六月丙辰朔王如奉恩寺。秋八月丙子幸王轮寺。壬午蒙古元帅撒

  • 凡例·李廉

    一所编诸传止以左氏公羊氏谷梁氏胡氏陈氏张氏六家为主盖六家皆全书故也一左氏专用杜预注公羊专用何休注谷梁专用范甯注及正义与疏并不参用他说庶不误引用一程子及诸家说多附见谨案之下盖以无全传难并列也一所编本欲并

  • 日讲书经解义进·库勒纳

    日讲书经解义进呈疏︵字位过密 无法显示︶【臣】库勒纳︵字位过密 无法显示︶【臣】叶方蔼等谨题为进呈刋完日讲书经解义仰祈圣鉴事【臣】等于康熙十七年二月初二日奉防尔衙门四书讲章刋完可即将书经讲章刋刻钦此【臣】等忝

  • 卷二·黄伦

    钦定四库全书尚书精义卷二      宋 黄伦 撰分命和仲宅西曰昧谷寅饯纳日平秩西成宵中星虚以殷仲秋厥民夷鸟兽毛毨无垢曰隂阳之气各有其分阳为春为夏隂为秋为冬羲仲掌阳之始故曰分命羲叔掌阳之终故曰申命和仲掌

  • 卷五十八·佚名

    △婆提唎迦等品中尔时长老优波离波多作是思惟。世尊今者既不听许彼人出家。我若辄尔放出家者,是我不善。如是念已,寻即告彼提婆达多。作如是言:如世尊教。汝必应当作如是事提婆达多。如是次第。处处至於大德上座诸比丘所

  • 诸法集要经卷第十·佚名

    观无畏尊者集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宣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日称等奉 诏译  生天品第三十二  若人修众善  清净心质直  当得生天中  牟尼之所说  乐布施爱语  慈心常相应  护念诸众生  

  • 卷四·佚名

    第二篇第一章 刚强品一五一 王训本生谭(菩萨=国王)序分此本生谭是佛在祇园精舍时,对国王训诫之语。本故事于后将见于三鸟本生谭(第五二一)中。某日,拘萨罗王裁判来至王处诉讼难决之一事件,王进朝食,于洗手未干中,乘坐装饰之马

  • 大乘经纂要义·佚名

    亦称《十善经》。佛教著述。作者不详。一卷。敦煌遗书藏本。内容主要宣说应敬礼佛、法、僧三宝,断除十恶,勤修十善。在斯3966号背面有题记二行,文谓:“壬寅年(822)六月,大蕃国有赞普印信,并此《十善经》本流传诸州,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