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五百四十四

 

  卷544_1 【听歌】刘得仁

  朱槛满明月,美人歌落梅。忽惊尘起处,疑是有风来。

  一曲听初彻,几年愁暂开。东南正云雨,不得见阳台。

  卷544_2 【青龙寺僧院】刘得仁

  常多簪组客,非独看高松。此地堪终日,开门见数峰。

  苔新禽迹少,泉冷树阴重。师意如山里,空房晓暮钟。

  卷544_3 【夏夜会同人】刘得仁

  沈沈清暑夕,星斗俨虚空。岸帻栖禽下,烹茶玉漏中。

  形骸忘已久,偃仰趣无穷。日汲泉来漱,微开密筱风。

  卷544_4 【游崔监丞城南别业】刘得仁

  门与青山近,青山复几重。雪融皇子岸,春浥翠微峰。

  地有经冬草,林无未老松。竹寒溪隔寺,晴日直闻钟。

  卷544_5 【答韦先辈春雨后见寄】刘得仁

  风散五更雨,鸟啼三月春。轩窗透初日,砚席绝纤尘。

  帝里峰头出,邻家树色新。怜君高且静,有句寄闲人。

  卷544_6 【题吴先生山居】刘得仁

  先生此幽隐,便可谢人群。潭底见秋石,树间飞霁云。

  山居心已惯,俗事耳憎闻。念我要多疾,开炉药许分。

  卷544_7 【晚游慈恩寺】刘得仁

  寺去幽居近,每来因采薇。伴僧行不困,临水语忘归。

  磬动青林晚,人惊白鹭飞。堪嗟浮俗事,皆与道相违。

  卷544_8 【题王处士山居】刘得仁

  茅堂入谷远,林暗绝其邻。终日有流水,经年无到人。

  溪云常欲雨,山洞别开春。自得仙家术,栽松独养真。

  卷544_9 【宿僧院】刘得仁

  禅地无尘夜,焚香话所归。树摇幽鸟梦,萤入定僧衣。

  破月斜天半,高河下露微。翻令嫌白日,动即与心违。

  卷544_10 【晓别吕山人】刘得仁

  疏钟兼漏尽,曙色照青氛。栖鹤出高树,山人归白云。

  月盈期重宿,丹熟约相分。羡入秋风洞,幽泉仔细闻。

  卷544_11 【送知全禅师南游】刘得仁

  师誉振京城,谈空万乘听。北行山已雪,南去木犹青。

  夜岳禅销月,秋潭汲动星。回期不可定,孤鹤在高冥。

  卷544_12 【上张水部】刘得仁

  出入门阑久,儿童亦有情。不须将姓字,长说向公卿。

  每许连床坐,时容并马行。恩深转无语,怀抱自分明。

  卷544_13 【塞上行作】刘得仁

  乡井从离别,穷边触目愁。生人居外地,塞雪下中秋。

  雁举之衡翅,河穿入虏流。将军心莫苦,向此取封侯。

  卷544_14 【赠江夏卢使君】刘得仁

  诗人中最屈,无与使君俦。白发虽求退,明时合见收。

  登山犹自健,纵酒可多愁。好是能骑马,相逢见鄂州。

  卷544_15 【冬夜寄白阁僧】刘得仁

  营营不自息,暌阔数年情。林下期难遂,人间事旋生。

  鸟栖寒水迥,月映积冰清。石室焚香坐,悬知不为名。

  卷544_16 【送姚合郎中任杭州】刘得仁

  水陆中分程,看花一月行。会稽山隔浪,天竺树连城。

  候吏赍鱼印,迎船载旆旌。渡江春始半,列屿草初生。

  卷544_17 【西园】刘得仁

  夏圃秋凉入,树低逢帻欹。水声翻败堰,山翠湿疏篱。

  绿滑莎藏径,红连果压枝。幽人更何事,旦夕与僧期。

  卷544_18 【昊天观新栽竹】刘得仁

  清风枝叶上,山鸟已栖来。根别古沟岸,影生秋观苔。

  遍思诸草木,惟此出尘埃。恨为移君晚,空庭更拟栽。

  卷544_19 【晚步曲江因谒慈恩寺恭上人】刘得仁

  岂曰趣名者,年年待命通。坐令青嶂上,兴起白云中。

  岸浸如天水,林含似雨风。南宗犹有碍,西寺问恭公。

  卷544_20 【送姚处士归亳州】刘得仁

  白发麻衣破,还谯别弟回。首垂听乐泪,花落待歌杯。

  石路寻芝熟,柴门有鹿来。明王下征诏,应就碧峰开。

  卷544_21 【寄楼子山云栖上人】刘得仁

  一室凿崔嵬,危梯叠藓苔。永无尘事到,时有至人来。

  涧谷冬深静,烟岚日午开。修身知得地,京寺未言回。

  卷544_22 【秋夜喜友人宿】刘得仁

  莫说春闱事,清宵且共吟。频年遗我辈,何日遇知音。

  逼曙天倾斗,将寒叶坠林。无将簪绂意,只损壮夫心。

  卷544_23 【秋日同僧宿西池】刘得仁

  菡萏遍秋水,隔林香似焚。僧同池上宿,霞向月边分。

  渚鸟栖蒲立,城砧接曙闻。来宵莫他约,重此话孤云。

  卷544_24 【宿韦津山居】刘得仁

  永夕见招宿,诗书盈草堂。静吟倾美酒,高论出名场。

  窗飒松篁韵,庭兼雪月光。心期身未老,一去泛潇湘。

  卷544_25 【夜携酒访崔正字】刘得仁

  只应芸阁吏,知我僻兼愚。吟兴忘饥冻,生涯任有无。

  惨云埋远岫,阴吹吼寒株。忽起围炉思,招携酒满壶。

  卷544_26 【送蔡京东归迎侍】刘得仁

  高堂惟两别,此别是荣归。薄俸迎亲远,平时知己稀。

  郓郊秋木见,鲁寺夜钟微。近腊西来日,多逢霰雪飞。

  卷544_27 【中秋】刘得仁

  尘里兼尘外,咸期此夕明。一年惟一度,长恐有云生。

  露洗微埃尽,光濡是物清。朗吟看正好,惆怅又西倾。

  卷544_28 【池上宿】刘得仁

  事事不求奢,长吟省叹嗟。无才堪世弃,有句向谁夸。

  老树呈秋色,空池浸月华。凉风白露夕,此境属诗家。

  卷544_29 【秋夕即事】刘得仁

  永夕坐暝久,萧萧猿狖啼。漏微砧韵隔,月落斗杓低。

  危叶无风坠,幽禽并树栖。自怜在岐路,不醉亦沉迷。

  卷544_30 【晚夏】刘得仁

  日夕是西风,流光半已空。山光渐凝碧,树叶即翻红。

  学浅惭多士,秋成羡老农。谁怜信公道,不泣路岐中。

  卷544_31 【夏日即事】刘得仁

  到晓改诗句,四邻嫌苦吟。中宵横北斗,夏木隐栖禽。

  天地先秋肃,轩窗映月深。幽庭多此景,惟恐曙光侵。

  卷544_32 【夏日通济里居酬诸先辈见访】刘得仁

  君子远相寻,联镳到敝林。有诗谁索和,无酒可赊斟。

  门列晴峰色,堂开古木阴。何因驻清听,惟恐日西沉。

  卷544_33 【寄姚谏议】刘得仁

  鸣鞭静路尘,籍籍谏垣臣。函疏封还密,炉香侍立亲。

  箧多临水作,窗宿卧云人。危坐开寒纸,灯前起草频。

  卷544_34 【和厉玄侍御题户部相公庐山草堂】刘得仁

  白云居创毕,诏入凤池年。林长双峰树,潭分并寺泉。

  石溪盘鹤外,岳室闭猿前。柱史题诗后,松前更肃然。

  卷544_35 【题山中故静禅师】刘得仁

  寂灭身何在,门人隔此生。影悬尘已厚,塔种柏初成。

  溪院秋先雪,山堂古有精。当时挂锡处,树老几枝倾。

  卷544_36 【夏日游慈恩寺】刘得仁

  何处消长日,慈恩精舍频。僧高容野客,树密绝嚣尘。

  闲上凌虚塔,相逢避暑人。却愁归去路,马迹并车轮。

  卷544_37 【题终南麻先生寂禅师石室】刘得仁

  因居石室贫,五十二回春。拥褐冥心客,穷经暮齿人。

  翠沉空水定,雨绝片云新。危细秋峰径,相随到顶频。

  卷544_38 【送灵武朱书记】刘得仁

  灵帅与谁善,得君宾幕中。从容应尽礼,赞画致元功。

  连塞云长惨,才秋树半空。相如偏自惬,掌记复乘骢。

  卷544_39 【吊草堂禅师】刘得仁

  杖履疑师在,房关四壁蛩。贮瓶经腊水,响塔隔山钟。

  乳鸽沿苔井,斋猿散雪峰。如何不相见,倚遍寺前松。

  卷544_40 【早春送湘潭李少府之任】刘得仁

  柳新春水湄,春岸草离离。祖席觞云尽,离人泪各垂。

  业文传不朽,作尉岂多时。公退琴堂上,风吹斑竹枝。

  卷544_41 【送越客归】刘得仁

  霜薄东南地,江枫落未齐。众山离楚上,孤棹宿吴西。

  渚客留僧语,笼猿失子啼。到家冬即是,荷尽若耶溪。

  卷544_42 【送周钺往江夏】刘得仁

  东西南北郡,自说遍曾游。人世终多故,皇都不少留。

  郢城帆过夜,汉水月方秋。此谒亲知去,闻猿岂解愁。

  卷544_43 【送河池李明府之任】刘得仁

  河池安所理,种柳与弹琴。自合清时化,仍资白首吟。

  程馀行片月,公退入遥林。想得询民瘼,方称单父心。

  卷544_44 【送蔡京侍御赴大梁幕】刘得仁

  同城各多故,会面亦稀疏。及道须相别,临岐恨有馀。

  梁园飞楚鸟,汴水走淮鱼。众说裁军檄,陈琳远不如。

  卷544_45 【哭鲍溶有感】刘得仁

  寥落故人宅,今来身已亡。古苔封墨沼,深竹映书堂。

  秋色池馆静,雨声云水凉。无因展交道,日暮剖心肠。

  卷544_46 【送僧归玉泉寺】刘得仁

  玉泉归故刹,便老是僧期。乱木孤蝉后,寒山绝鸟时。

  若寻流水去,转出白云迟。见说千峰路,溪深复顶危。

  卷544_47 【宣义池上】刘得仁

  修篁夹绿池,幽絮此中飞。何必青山远,仍将白发归。

  鸟啼亦有恨,鸥习总无机。树起秋风细,西林磬入微。

  卷544_48 【回中夜访独孤从事】刘得仁

  满庭霜月魄,风静绝纤闻。边境时无事,州城夜访君。

  拥裘听塞角,酌醴话湘云。赞佐元戎美,恩齐十万军。

  卷544_49 【宿宣义池亭】刘得仁

  暮色绕柯亭,南山幽竹青。夜深斜舫月,风定一池星。

  岛屿无人迹,菰蒲有鹤翎。此中足吟眺,何用泛沧溟。

  卷544_50 【送智玄首座归蜀中旧山】刘得仁

  像教得重兴,因师说大乘。从来悟明主,今去证高僧。

  蜀国烟霞异,灵山水月澄。乡闾诸善友,喜似见南能。

  卷544_51 【贺顾非熊及第其年内索文章】刘得仁

  愚为童稚时,已解念君诗。及得高科晚,须逢圣主知。

  花前翻有泪,鬓上却无丝。从此东归去,休为坠叶期。

  卷544_52 【冬日骆家亭子】刘得仁

  亭台腊月时,松竹见贞姿。林积烟藏日,风吹水合池。

  恨无人此住,静有鹤相窥。是景吟诗遍,真于野客宜。

  卷544_53 【题邵公禅院(一作冬日题邵公院)】刘得仁

  无事门多掩,阴阶竹扫苔。劲风吹雪聚,渴鸟啄冰开。

  树向寒山得,人从瀑布来。终期天目老,擎锡逐云回。

  卷544_54 【忆鹤】刘得仁

  自尔归仙后,经秋又过春。白云寻不得,紫府去无因。

  此地空明月,何山伴羽人。终期华表上,重见令威身。

  卷544_55 【听夜泉】刘得仁

  静里层层石,潺湲到鹤林。流回出几洞,源远历千岑。

  寒助空山月,清兼此夜心。幽人听达曙,相和藓床吟。

  卷544_56 【乐游原春望】刘得仁

  乐游原上望,望尽帝都春。始觉繁华地,应无不醉人。

  云开双阙丽,柳映九衢新。爱此频来往,多闲逐此身。

  卷544_57 【赠雍陶博士】刘得仁

  腹是群书笥,官为六义师。情高少尘事,朝下足闲时。

  有句同人伏,无私胄子知。汉庭公议在,正与触邪宜。

  卷544_58 【夏日感怀寄所知】刘得仁

  了了见岐路,欲行难负心。趋时不圆转,自古易湮沉。

  日正林方合,蜩鸣夏已深。中郎今远在,谁识爨桐音。

  卷544_59 【陈情上知己】刘得仁

  性与才俱拙,名场迹甚微。久居颜亦厚,独立事多非。

  刻骨搜新句,无人悯白衣。明时自堪恋,不是不知机。

  卷544_60 【秋夜寄友人二首】刘得仁

  永夜无他虑,长吟毕二更。暗灯摇碧影,滞雨滴阶声。

  道进愁还浅,年加睡自轻。如何得深术,相与舍浮名。

  所思同海岱,所梦亦烟波。默坐看山久,闲行值寺过。

  独吟黄叶乱,相去碧峰多。我有归心在,君行竟若何。

  卷544_61 【寄春坊顾校书】刘得仁

  宁因不得志,寂寞本相宜。冥目冥心坐,花开花落时。

  数畦蔬甲出,半梦鸟声移。只恐龙楼吏,归山又见违。

  卷544_62 【寄雍陶先辈】刘得仁

  久别青云士,幽人分固然。愁心不易去,蹇步卒难前。

  尽落经霜叶,频阴欲雪天。归山自有限,岂待白头年。

  卷544_63 【对月寄雍陶】刘得仁

  圆明寒魄上,天地一光中。临水通宵坐,知君此兴同。

  华凝衣有露,静极树无风。若向湘江见,湘江彻底空。

  卷544_64 【寄谢观】刘得仁

  十五年馀苦,今朝始遇君。无惭于白日,不枉别孤云。

  得失天难问,称扬鬼亦闻。此恩销镂骨,吟坐叶纷纷。

  卷544_65 【送鄂州崔大夫赴镇】刘得仁

  廉问帝难人,朝廷辍重臣。入山初有雪,登路正无尘。

  去国鸣驺缓,经云住旆频。千峰与万木,清听雨情新。

  卷544_66 【送钱给事赴虢州】刘得仁

  帝心忧虢俗,暂辍掖垣臣。疲瘵初承制,乡闾似得春。

  化成应有瑞,位重转闻贫。用作盐梅日,争回卧辙人。

  卷544_67 【送雍陶侍御赴兖州裴尚书命】刘得仁

  纶阁知孤直,翻论北巷贤。且縻莲幕里,会致玉阶前。

  洙泗秋微动,龟蒙月正圆。元戎军务息,清句待君联。

  卷544_68 【送新罗人归本国】刘得仁

  鸡林隔巨浸,一住一年行。日近国先曙,风吹海不平。

  眼穿乡井树,头白渺瀰程。到彼星霜换,唐家语却生。

  卷544_69 【送车涛罢举归山】刘得仁

  朝是暮还非,人情冷暖移。浮生只如此,强进欲何为。

  要路知无援,深山必遇师。怜君明此理,休去不迟疑。

  卷544_70 【送王书记归邠州】刘得仁

  陈琳轻一别,马上意超然。来日行烦暑,归时听早蝉。

  阴云翳城郭,细雨紊山川。从事公刘地,元戎旧礼贤。

  卷544_71 【送谢观之剑南从事】刘得仁

  迢递从知己,他人敢更言。离京虽未腊,到府已应暄。

  飞急奔行雁,啼酸忆子猿。江山无限思,君拟共谁论。

  卷544_72 【送顾非熊作尉盱眙】刘得仁

  一名兼一尉,未足是君伸。历数为诗者,多来作谏臣。

  路翻平楚阔,草带古淮新。天下虽云大,同声有几人。

  卷544_73 【送高湘及第后东归觐叔】刘得仁

  此去几般荣,登科鼎足名。无惭入南巷,高价耸东京。

  窗对嵩山碧,庭来洛水声。门前桃李树,一径已阴成。

  卷544_74 【送友人下第归觐】刘得仁

  君此卜行日,高堂应梦归。莫将和氏泪,滴著老莱衣。

  岳雨连河细,田禽出麦飞。到家调膳后,吟苦落蝉晖。

  卷544_75 【送友人下第归扬州觐省】刘得仁

  新柳间花垂,东西京路岐。园林知自到,寝食计相思。

  雨断淮山出,帆扬楚树移。晨昏心已泰,蝉发是回时。

  卷544_76 【早行】刘得仁

  万类半已动,此心宁自安。月沉平野尽,星隐曙空残。

  马渡横流广,人行湛露寒。还思犹梦者,不信早行难。

  卷544_77 【通济里居酬卢肇见寻不遇】刘得仁

  衡门掩绿苔,树下绝尘埃。偶赴高僧约,旋知长者来。

  云山堪眺望,车马必裴回。问以何为待,惭无酒一杯。

  卷544_78 【赠王尊师】刘得仁

  为道常日损,尊师修此心。挂肩黄布被,穿发白蒿簪。

  符札灵砂字,弦弹古素琴。囊中曾有药,点土亦成金。

  卷544_79 【冬夜与蔡校书宿无可上人院】刘得仁

  儒释偶同宿,夜窗寒更清。忘机于世久,晤语到天明。

  月倒高松影,风旋一磬声。真门犹是幻,不用觉浮生。

  卷544_80 【冬日喜同志宿】刘得仁

  相逢话清夜,言实转相知。共道名虽切,唯论命不疑。

  吟身坐霜石,眠鸟握风枝。别忆天台客,烟霞昔有期。

  卷544_81 【逢吕上山人】刘得仁

  尘里正愁老,相逢眼益明。从前枉多病,此后鲜疏名。

  古柏今收子,深山许事兄。长生如有分,愿逐到蓬瀛。

  卷544_82 【春暮对雨】刘得仁

  春暮雨微微,翻疑坠叶时。气蒙杨柳重,寒勒牡丹迟。

  未夕鸟先宿,望晴人有期。何当廓阴闭,新暑竹风吹。

  卷544_83 【长信宫】刘得仁

  簟凉秋气初,长信恨何如。拂黛月生指,解鬟云满梳。

  一从悲画扇,几度泣前鱼。坐听南宫乐,清风摇翠裾。

  卷544_84 【初夏题段郎中修竹里南园】刘得仁

  高人游息处,与此曲池连。密树才春后,深山在目前。

  远峰初绝雨,片石欲生烟。数有僧来宿,应缘静好禅。

  卷544_85 【题景玄禅师院】刘得仁

  古僧精进者,师复是谁流。道贵行无我,禅难说到头。

  汲泉羸鹤立,拥褐老猿愁。曾住深山院,何如此院幽。

  卷544_86 【夏日樊川别业即事】刘得仁

  无事称无才,柴门亦罕开。脱巾吟永日,著屐步荒台。

  风卷微尘上,霆将暴雨来。终南云渐合,咫尺失崔嵬。

  卷544_87 【寄无可上人】刘得仁

  省学为诗日,宵吟每达晨。十年期是梦,一事未成身。

  枉别山中客,殊非世上人。今来已如此,须得桂荣新。

  卷544_88 【和范校书赠造微上人】刘得仁

  得性见微公,何曾执著空。修心将佛并,吐论与儒通。

  晓漱松杉下,宵禅雪月中。他生有缘会,君子亦应同。

  卷544_89 【访曲江胡处士】刘得仁

  何况归山后,而今已似仙。卜居天苑畔,闲步禁楼前。

  落日明沙岸,微风上纸鸢。静还林石下,坐读养生篇。

  卷544_90 【慈恩寺塔下避暑】刘得仁

  古松凌巨塔,修竹映空廊。竟日闻虚籁,深山只此凉。

  僧真生我静,水淡发茶香。坐久东楼望,钟声振夕阳。

  卷544_91 【秋晚与友人游青龙寺】刘得仁

  高视终南秀,西风度阁凉。一生同隙影,几处好山光。

  暮鸟投嬴木,寒钟送夕阳。因居话心地,川冥宿僧房。

  卷544_92 【春日雨后作】刘得仁

  朝来微有雨,天地爽无尘。北阙明如画,南山碧动人。

  车舆终日别,草树一城新。枉是吾君戚,何门谒紫宸。

  卷544_93 【别王山人】刘得仁

  旨甘虽自足,未是禄荣亲。尚逐趋时伴,多离有道人。

  山居衣以草,生寄药随身。不食长无疾,年知出十旬。

  卷544_94 【赠陶山人】刘得仁

  处士例营营,惟君纵此生。闲能资寿考,健不换公卿。

  药圃妻同耨,山田子共耕。定知丹熟后,无姓亦无名。

  

猜你喜欢
  卷之一三·魏庆之
  附录二·郑用锡
  第二折·郑光祖
  高秀文·隋树森
  一串疯话·林徽因
  卷五·顾瑛
  卷第一·陈与义
  卷163 ·佚名
  卷三百七十九·陈思
  总目·乾隆
  松陵集巻五·陆龟蒙
  唐僧弘秀集卷七·李龏
  卷三百四十三·佚名
  张耒词作鉴赏·佚名
  原序·邓雅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王永丰祯(农务集)·顾嗣立

    祯字伯善,东平人。官旌德宰,六年再调永丰,山斋萧然,终日清坐。每岁教民种桑若干株,凡麻苎禾黍牟麦之类,所以莳艺芟获,皆授之以方。又图画所为钱镈耰耧耙■〈耒八〉诸杂用之器,使民为之。名其书曰《农器图谱》、《农桑通诀》。

  • 三回 上山结拜·佚名

    (小生上)(白)英雄谁能比,赴会到潼关。俺伍员,千岁发兵,在此伺候?(内白)千岁到!(手下生上)(小生白)参!(生白)伍员,人马可齐?(小生白)俱已齐备。(生白)兵发临潼!(手下白)哦!(排子)哪里人马?(占白)吴国人马。你等哪里人马?(手下白)楚国人马!(同白)兵合一处。(占白

  • 第五章 作法·吴梅

    作词之法,论其间架构造,却不甚难,至于撷芳佩实,自成一家,则有非言语可以形容者。所谓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巧也。有一成不变之律,无一定不易之文。南宋时修内司所刊《乐府混成集》,巨帙百馀,周草窗《齐东野语》称其古今歌词之谱

  • 卷四·朱昆田

    杏花用昌黎韻遊絲百尺飛晴空,杏花向日舒小紅。生香活色自絕代,嫣然一笑當春風。曆下亭邊花信早,氣候頗與江南同。玉船百柁恣意倒,醉鄉好去尋無功。絳裙仙子苦幽獨,忽然邀我紅雲中。須臾化作兩蝴蝶,隨蜂逐燕停芳叢。夢回酒醒

  • 卷一百三十八·杨士奇

    永乐十一年三月庚辰朔○癸未应天府言新河圩岸为风涛冲啮四十余丈 皇太子命工部修筑○乙酉 车驾次济宁鲁王肇煇来朝赐钞币并米一千石○敕四川都指挥李敬比威州蛮为寇已调官军剿捕须严戒约无俾误伤善良○己丑巡按河南

  • 名臣碑传琬琰之集中卷十·杜大珪

    (宋)杜大珪 编范忠献公雍墓志铭范仲淹庆歴纪号之六载春正月丁亥资政殿大学士礼部尚书知河南府兼西京留守司范公以疾薨闻上悼之为不视朝制赠太子太师赗赙加等子孙迁官者五人有司议行谥曰忠献以来年某月日塟于洛阳之某原

  • 卷八十四·阿桂

    <史部,政书类,仪制之属,八旬万寿盛典钦定四库全书八旬万夀盛典卷八十四歌颂【四】圣夀无疆词一百首【用唐杨巨源体恭集御制诗句 谨序】大学士伯臣和珅【臣】惟帝王抚辰出震景贶凝承备致贞符永言配命稽揆往牒夐乎尚矣

  • 卷七十七·阿桂

    <史部,政书类,仪制之属,八旬万寿盛典钦定四库全书八旬万寿盛典卷第七十七图绘【一】【臣】等谨案图与史相为表里将欲攦物肖形摹写盛美惟期於藻绘太平之中昭掲夫圣天子勤民爱物之隐而同乐之隆风自着焉我皇上作会垂裳谐

  • 卷二百七·杨士奇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历代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二百七明 杨士奇等 撰听言宋宁宗时卫泾上奏曰臣等待罪册府坐糜廪稍每念补报万一而官闲事简无职业以自见顾事有上关政体下咈人心者傥无一言裨益

  • 隐公·隐公六年·左丘明

    【经】六年春,郑人来渝平。,夏五月辛酉,公会齐侯盟于艾。秋七月。冬,宋人取长葛。【传】六年春,郑人来渝平,更成也。翼九宗、五正顷父之子嘉父逆晋侯于随,纳诸鄂。晋人谓之鄂侯。夏,盟于艾,始平于齐也。五月庚申,郑伯侵陈,大获。

  • 卷二十四·佚名

    △十地品第二十二之二一切菩萨众,闻说上地义。其心皆清净,欢喜无有量。各於所坐处,踊住虚空中。以诸上妙华,散於金刚藏。咸皆称赞言,善哉金刚藏。大智无所畏,善说菩萨地。解脱月大士,知众心清净。欲闻第二地,行相之诸说。即请

  • 附錄淨譯藏譯二本衆學法對勘表·欧阳竟无

      淨譯本         藏譯本   (九十九戒)        (一百一十二戒)   一        一   二        二   三        三   四        四   五       

  • 圆悟佛果禅师语录卷第六·圆悟克勤

    上堂六东京天宁寺语。王贵妃请。上堂。僧问。如天普盖长见日月光辉。似地普擎万古山河水固。正当恁么时承谁恩力。师云。千华丛里一华春。进云。可谓野老既知尧舜力。歌谣此日乐升平。师云。也须知此恩始得。进云。谁

  • 佛学的人生观·太虚

    ──十九年新春在集美中学演讲──余于前数年中,早已知有厦门集美学校,而来厦两次,总未遑一造参观!此次承贵校校长及诸同学之邀,得来参观贵校,及获与诸君谈话的机会,私心如何欣快!今天与诸君所谈的,是佛学的人生观。在谈此题之

  • 卷第五(译经魏吴)·费长房

    历代三宝纪卷第五(译经魏吴)翻经学士臣费长房上魏吴录者。洛阳建业二京都也。曹丕字子桓。沛郡谯人汉丞相操之世子也。初生之日而有青云状如车盖。当于其上竟日翠然。望气者称。至贵之征非人臣象。年八岁善属文。嗣相

  • 目录·永觉元贤

    继灯录目录 序文 凡例 卷一 曹洞宗 青原下十六世 雪窦鉴禅师法嗣 天童如净禅师 华藏祚禅师法嗣 东谷光禅师 青原下十七世 天童净禅师法嗣 鹿门觉禅师 雪庵从瑾禅师 石林秀禅师(无录) 孤蟾莹禅师(无录) 日本道元禅

  •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卢梭

    法国卢梭著。1755年在阿姆斯特丹出版。该书是作者社会历史观的代表作,阐明人类由“自然状态”进入“文明社会”的主要因素,分析不平等的起源和发展的基本原因,提出克服不平等的方法。认为人类最初处于“自然状态”之

  • 樵云独唱·叶颙

    元诗别集。6卷。叶颙撰。《四库全书》曾据浙江鲍士恭家藏本编入别集类。《四库全书》本及《续金华丛书》本卷首有元至正十四年(1354)叶颙自序两篇,1篇作于重九前四日,另1篇作于十一月既望。两序阐发了所谓“独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