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四

杏花用昌黎韻

遊絲百尺飛晴空,杏花向日舒小紅。

生香活色自絕代,嫣然一笑當春風。

曆下亭邊花信早,氣候頗與江南同。

玉船百柁恣意倒,醉鄉好去尋無功。

絳裙仙子苦幽獨,忽然邀我紅雲中。

須臾化作兩蝴蝶,隨蜂逐燕停芳叢。

夢回酒醒良快意,不羨聽漏趨丹楓。

名園芳菲正未歇,官齋唱和還無窮。

穿池種藕不數日,早有魚戲蓮西東。

興來每跨果下馬,葛疆到處尋山翁。

疊前韻

羅浮山下曉夢空,武陵溪頭樹未紅。

杏花獨占二月尾,妖姿一一迎春風。

不施朱粉色自絕,名花原與傾城同。

我聞三郎打羯鼓,樹頭迸發誇神功。

又聞仙人好種之,神洲遠在南海中。

何時移根植小圃,牆角爛漫開春叢。

有如斷霞遮晚日,又若野火燒霜楓。

十分琥珀斗酒盞,我公好客情無窮。

長安幾輩馬蹄疾,而我二載留齊東。

對花但願醉兀兀,少壯未幾成衰翁。

丹徒公于濋源堂後穿池種荷,賦詩四章,敬次原韻

數弓營隙地,百指鑿清泉。

春漲鴨頭水,光搖魚尾天。

鏡中千嶂入,花外一亭圓。

擬傍官園住,來耕舜子田。

放鴨沙叢裏,招鷗水葉間。

移花連熟土,剪樹出晴山。

似燕年年客,如僧處處閒。

紅塵飛不到,白版晝常關。

愛酒公山簡,隨行我葛彊。

池頭看種藕,水面想吹香。

試以松為彴,何須石作梁。

官齋無一事,終日醉淋浪。

草書蟠詰曲,妙語吐滂葩。

復見長箋劈,爭看小字斜。

閒時惟領客,連月早休衙。

他日來銷夏,千頭出水華。

春日珍珠泉雜興五首

插柳尋花匠,穿池喚藕夫。

枯松橫略彴,新葉長菰蒲。

到處泉爭瀉,無名鳥自呼。

誰知官舍裏,宛似水村圖。

雨洗春山活,池添野水肥。

孤亭收列岫,小舫泊平磯。

卷幔移時坐,垂竿向夕歸。

此間多樂事,不歎故園違。

拂水長條舞,穿林小徑斜。

幾番風擘絮,連日雨催花。

樹樹開紅杏,絲絲映白沙。

更教移菊地,宛轉結籬笆。

水北方疏沼,花南擬結亭。

數科評藕樣,一卷借魚經。

為想風欹柱,生憎絮作萍。

新來有吟課,得句即書屏。

簇簇蘆抽筍,茸茸藥綻苞。

鵝兒浮水面,鳳子撲花梢。

北酒開春甕,南烹薦客庖。

相期十日後,同醉海棠巢。

海棠半開,小雨初過,醵飲花下,醉賦二十韻

西園經旬罷扃鑰,海棠已吐燕支萼。

綠房亂點沙斑斑,檀口乍施朱薄薄。

玉環中酒自嫵媚,飛燕臨風原綽約。

紅珠斗帳睡未足,午夢方回旋掠削。

絳紗衫子輕若霧,半掩玉肌通體弱。

花雖無言殊有意,似伴詩人春寂寞。

畫叉各下青銅錢,樹底結巢來酺醵。

豈知天公敗人興,每遇花開風雨作。

漠漠初昏楊柳枝,霏霏漸灑秋千索。

趁香花下蝶翅重,濕觜梁間燕泥落。

飛箋乞放十日晴,天公憐我一笑諾。

麴塵壓住卷風幔,雲葉埽空露晴崿。

垂垂絲軟色欲滴,翦翦風輕態逾蒦。

丹青豈能傳畫手,愛惜且教張錦幕。

半開長是近寒食,上頓還須傾大杓。

湖魚一尾新柳貫,乳酒幾瓶青篾絡。

茶苓蜜荔快初嘗,燕菌雞葼還小嚼。

興酣日落客未散,促席分曹相獻酢。

對花不飲豈得計,無異黃金鑄大錯。

須臾圓月生天東,更洗花瓷夜深酌。

九日對菊和丹徒公

去年花前作重九,沉吟直至雞三號。

今年花前作重九,但思痛飲瓊千艘。

詩當大敵久袖手,酒遇強戶恒分曹。

朝來滿城風雨橫,佛山無計同登高。

霜蕤百本移小檻,朱朱白白圍周遭。

滿頭插如浣花杜,盈把摘比柴桑陶。

官齋對此足快意,況逢四野豐田毛。

先時天公久不雨,蝗蟲生蝻蝻生蜪。

銅錢五百買一石,連車擪擔填空壕。

頓令東土絕遺孽,如云秋稼輸官廒。

今茲二麥盡入土,憂心軋軋停抽繰。

掀髯一笑命治具,沉沉夜酌涼葡萄。

披綿黃雀越糟浥,團臍紫蟹宣薑芼。

絳羅縫囊佩萸糝,彩貓將子蹲花糕。

興酣盤空出硬語,飽霜一試秋毚毫。

句奇字險未易和,蛟螭蛙蚓形難逃。

文章政事公兩擅,餘子焉敢連脽鸑。

一鼓新懦作長句,孟酸豈足當韓豪。

和止淵瓶菊

秋花開遍濋源堂,一束無妨手自將。

重節豈須排日飲,六時惟覺和詩忙。

煩君後圃栽花鍤,伴我空齋夢蝶床。

試向銅瓶添活水,折枝也解十分黃。

樓桑謁劉先主廟二十韻

係出中山舊,名從下密通。

艱難權席履,浚哲自兒童。

身手由來好,聲聞豈不聰。

樓桑枝挺拔,羽葆舍南東。

果應中興兆,徐看大業崇。

平原回客刺,新野脫途窮。

結紹非長策,依劉亦小忠。

幸逃繻葛矢,翻射越人弓。

謀主來麾下,真王拜漢中。

緯書符曜度,炎運復昭融。

吳魏三分並,關張一氣同。

惟因收國士,足以壓群雄。

顧命雖傳蜀,遺孤詎放桐。

關山徒設險,歷數乃先終。

墓閉黃腸遠,魂歸玉座空。

虛簷藏凍雀,壞壁響陰蟲。

只有樹黃落,曾無花白紅。

村巫懸社鼓,鬼馬戀神叢。

正統存良史,編年允至公。

古祠丹粉在,想見永安宮。

為樗菴題《水村圖》二首

垂虹亭長好畫手,戲作水村第二圖。

何日閑田買千棱,濃花淡柳占分湖。

菰村菱蕩藕花灘,鵝柵雞棲鬥鴨闌。

料得茆堂無熱客,許儂雙槳劃湖干。

和宋牧仲先生西陂雜詠六首

〖淥波村〗

沙觜小橋獨木,柳梢虛閣三間。

溪翁弄船歸去,日日日斜掩關。

〖釣家〗

釣筒釣車釣艇,魚竿魚網魚叉。

夕陽幾樹紅葉,中有魚師釣家。

〖和松庵〗

主人有琴百衲,松下一彈再彈。

彈罷松間月上,長廊五月生寒。

〖緯蕭草堂〗

橋東橋西蟹火,舍南舍北漁磯。

豆葉黃聽蟲語,蓑衣綠見人歸。

〖芰梁〗

雁齒橋回幾曲,狸頭筍長一園。

到得秋來更好,烏菱白芡堆盆。

〖放鴨亭〗

青竹竿搖白水,繡鴨翎分翠萍。

添個橛頭艇子,便如第四橋亭。

我所思三章送虹亭先生歸吳江

我所思兮鱸魚鄉,烏桕赤兮鴨腳黃。

三高祠兮洲曲斫,青杉為柱兮,縛香茆以為屋,君歸兮雪灘。

見白鷺兮飛翻,飛翻兮忽下,兩忘機兮成保社。

我所思兮垂虹亭,二月三月兮花冥冥。

鴨頭兮水綠,螺髻兮山青。

君歸兮放棹,蓴菜黏篙兮,斑魚墜釣,尋君兮水涯。

把細槳兮撶通波,夜涼兮月上,羌並宿兮雲沙。

我所思兮鸎脰湖,漾寸寸兮白魚。

白魚兮紅目,在水兮一角。

朋輕紗兮夾細竹,溯清流兮獨鸘。

君歸兮湖漘,調瓦釜兮留賓。

勝鹿尾兮猩唇,平波臺兮騁望,欲濯纓兮無塵。

田綸霞先生許惠羅酒,久之不至,以詩索之

淶酒常苦烈,雪酒常苦甜。

房酒清香薄,東酒濁者黏。

何況梨花春,味惡唇難沾。

燕市多酒家,家家衫青簾。

釀法爭相誇,小印泥頭鈐。

飲者雖有曹,我心終不忺。

先生家德水,屋接羅氏簷。

依方寅合曲,漬米夜覆苫。

紅槽一以注,臘甕排長簷。

往年過漪亭,留醉十日淹。

酌以定州瓷,有若冰在奩。

神人下姑射,朱粉皆嫫鹽。

昨冬來薊丘,雨雪涴靴幨。

相見話契闊,憐我塵容黔。

張筵所居堂,盡下堂中簾。

檠跋燭一寸,爐簇火一杴。

羔以杏酪灌,羹以梅漿含。

我非高陽徒,茗朾意易厭。

先生顧之笑,卻詫酒戶添。

連瓶肯見遺,許我固不廉。

別來倏經月,出戶頻窺覘。

未為臥甕卓,翻作止酒潛。

春風逼上巳,河柳垂纖纖。

斜街盛花事,雜卉羅勾尖。

思攜雙魚榼,泥飲朋遊兼。

投詩一相索,伸紙毋譏嫌。

無功招集一峰草堂,學香山體

杜陵未老歸茆屋,覓句攤書驥子存。

三徑割來花隔舍,一峰留得翠當門。

試將新水添春沼,不異金釵澗畔村。

次樗菴韻壽菊隱徵君

先生昔應詔,兀兀乘柴車。

自投直言社,惟願深山居。

來若入籠鳥,去若縱壑魚。

經旬面不洗,累月頭不梳。

四百廿甲子,日日惟著書。

寬衫袖禿筆,濃墨涴長裾。

群書悉抄撮,百事咸芟除。

下至啟禎末,上至羲皇初。

長安何所戀,三載辭林閭。

所戀書船來,往借盈箯輿。

如賈罔市利,如農勤菑畬。

只愁歲月邁,豈問升斗儲。

遂令白鶴江,寂寞瓜牛廬。

先生今七十,貌似生芙蕖。

醵錢買春酒,酒伴猶未疏。

一聞妙義陳,使我心顏舒。

立言去枝葉,眾說徒紛挐。

人方比匡鼎,自謂同莊樗。

經生多長年,此語誠不虛。

作詩頌先生,轅固張蒼如。

題禹尚基《並頭茉莉扇》二首

細細香風入綺櫳,柰花並綴玉玲瓏。

夜涼未伴釵頭燕,先絡紅珠斗帳中。

寫生自昔數崔徐,茉莉雙頭譜未書。

解作花枝帶風露,禹鴻臚畫有誰如。

客子入都出扇索書,率賦二絕

我方觸熱欲南去,君又衝塵向北來。

行遍天涯知己少,不如茆屋掩蒼苔。

餘子紛紛未足論,對君每欲把降幡。

九條陌上三年別,袖裏書成又萬言。

張大司寇生日

張夫子家京口灣,千秋之橋萬歲山。

下有江水流潺潺,天生人傑自有地,

宜在蒜嶺金焦間。

高門峨峨列五戟,年始十六登賢關。

紅綾餅宴曲江後,二十載侍蛾眉班。

憶昔柔兆敦牂秋,使車遠自吳會還。

盡收桃李遺榛菅,五色不眩黃朱斑。

千門曉入鳴獸鐶,詞頭草罷貂裘頒。

有時散直宮月彎,史家直筆得南董。

作者意匠歸輸般,容臺典禮手自刪。

金鑒之籙垂人寰,年來裏居三改火。

主恩未許林泉間,官同宣尼掌司寇。

刑鑄子產潛神奸,式敬庶獄心恫鰥。

十囊視等土苴錢,一飯不忘民生艱。

燕京六月荷花殷,南城綠樹高回環。

柳弧懸處將進酒,把杯一笑舒丹顏。

黑頭入相本常事,今我夫子發未霡。

送呂伸之山右二首

呂郎秋卷最清雄,還往無人遇未通。

雪後太行山色好,蹇驢馱入畫圖中。

楓涇水接朱涇水,小舫輕帆恣意行。

鱸白蜆黃蓴菜紫,者番輸我促歸程。

送吳上舍歸鹽官

出門無路孟東野,送客還山高達夫。

自入清秋同寂寞,遙憐旅況轉羈孤。

霜黃橘柚千重樹,月白鸕鶿一片湖。

到及寅前封臘甕,花時容我醉春壺。

雨稼止酒經年,冬夜過予,以詩勸之

儀狄一婦人,造酒功則大。

伯禹獨惡之,是亦聖人過。

周公執群飲,沉湎罪斯坐。

衛武賦賓筵,但立監史佐。

厥後漸逾閑,意態恣遝拖。

簡著飀而倒,卓抱甕而臥。

載劉畚鍤埋,吐丙車茵涴。

於時口號呶,於時足

猜你喜欢
  太尉夫人·唐圭璋
  ●卷三·丁绍仪
  第二十一齣~第三十齣·沈采
  谭曲杂札提要·凌濛初
  长城下之哀歌·闻一多
  三集卷十四·乾隆
  二集卷四十三·乾隆
  卷四·孙默
  卷十六·李攀龙
  第二十歌 你乙看见水里格游鱼·刘半农
  卷五十六·高棅
  卷四百六十二·佚名
  卷二百五十二·佚名
  唐宋名贤诗话·佚名
  须溪四景诗集巻三·刘辰翁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一百五十五·彭定求

        卷155_1 【古意】崔曙   绿笋总成竹,红花亦成子。能当此时好,独自幽闺里。   夜夜苦更长,愁来不如死。   卷155_2 【宿大通和尚塔,敬赠如上人,兼呈常、孙二山人】崔曙   支公已寂灭,影塔山上古。更有真僧

  • 第五十五章 法眷聚会·屠隆

    【满江红】〔生绯袍皁冠幢盖上〕觉路界金绳。仙乐引珠幢宝珞。喜水痕霜降。天根木落。〔外末金烂袈裟上〕佛印换他金印贵。云台岂似香台乐。〔合〕叹英雄大梦几千场。今方觉。〔生〕选佛场中及第还。时人莫问铁鞋穿。

  • 第二十一场·田汉

    报告员:黄浦江滔滔的水波,正在引诱苦难的金妹的时候,却被渔民给救上来了。并且意外地又碰上了李新群和梁若英这两位曾经救过她的女性。〔她们忙着给金妹换衣裳。〔若英把大衣脱下来,盖在她身上。李新群 金妹,我们这是第二

  • 长恨歌译文和注释·白居易

    译文唐玄宗爱好女色一直在寻找绝色美女, 统治全国多年竟找不到一个称心的。杨家有个女儿刚刚长大,养在深闺之中外人不知她美丽绝伦。天生丽质让她很难埋没人世间,果然没过多久便成为了唐明皇身边的一个妃嫔。她回眸一笑

  • 卷之五百八十三·佚名

    光绪三十三年。丁未。十一月。癸卯。上奉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皇太后还宫。记注  ○署甯夏将军志锐奏、甯夏驻防创设中小学堂。现已开办。下部知之。外纪  ○又奏、化除满汉畛域。宜筹善后以存种族

  • 今献备遗原序·项笃寿

    世谭昭代文献者无虑数家大都畧同而文直事核则端简郑公名臣记及古和雷公列传为详其它诸家皆可观采而抵牾同异罕有统归微隐节槩亦多疎阔间或委巷丛菆幽蔀俚杂谗夫嫁祸之口谀墓媚灶之篇文既不阙信寜可传哉嘉靖初胥台袁公

  • 二百六十二 上谕著内务府将三织造送来之缎疋立即入账销算·佚名

    雍正二年六月二十五日 总管太监.四品官.加二级张其林传旨,谕庄亲王、内务府总管等:三处织造呈进各色绸、缎、纱等物时,应立即将彼等送来之年份及缎疋项目、数量等,查收入账,销算钱粮。钦此。 总管内务府事务和硕庄亲王,内务府

  • 卷三十五·傅恒

    钦定四库全书平定准噶尔方略前编卷三十五雍正十一年九月辛巳命正曹勷纵贼揑报之罪署宁逺大将军查郎阿劾奏言总兵官曹勷奉檄于哈密率兵分驻纵贼失机饰词揑报请即军前正法刑部等议覆应如所请奏入得防曹勷着在军前即行正

  • 卷三十六·阿桂

    <史部,政书类,仪制之属,八旬万寿盛典钦定四库全书八旬万夀盛典卷三十六盛事【十二夀民夀妇二】乾隆四十七年旌表夀民陈克明夀妇高氏等四十一人礼部谨题为公报夀逾百龄恳请题旌表事据原任直隶总督袁守侗疏称夀宇祥开近

  • 第五节 中宗复位·吕思勉

    武后以女主革命,为前世所无,身没之后,将传诸子,复以周为唐乎?抑虽传诸子,而不易其赐姓,不改其国号,遂以唐为周乎?又或传诸武氏之子乎?此本无成法可循。以当时事势论,自以传诸子,复以周为唐,为较洽乎人心;即后亦未必欲舍其子而传诸武

  • 孟子纂笺卷五·詹道传

    元詹道传 撰滕文公上凡五章滕文公为世子将之楚过宋而见孟子世子太子也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道言也性者人所禀于天以生之理也浑然至善未尝有恶人与尧舜初无少异但众人汩【音骨】于私欲而失之尧舜则无私欲之蔽而能充其

  • 阳货第十七·智旭

    【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遇诸涂。谓孔子曰:&ldquo;来!予与尔言。&rdquo;曰:&ldquo;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rdquo;曰:&ldquo;不可。&rdquo;&ldquo;好从事而亟失时,可谓知乎?&rdquo;曰:&ldquo;

  • 卷二十七·真德秀

    <子部,儒家类,西山读书记钦定四库全书荟要西山读书记卷二十七宋 真德秀 撰广大学易文言君子学以聚之说见前易大传鸣鹤在阴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与尔縻之子曰君子居其室出其言善则千里之外应之况其迩者乎居其室出其言

  • 原性原文·韩愈

    性也者,与生俱生也;情也者,接于物而生也。性之品有三,而其所以为性者五;情之品有三,而其所以为情者七。曰何也?曰性之品有上、中、下三。上焉者,善焉而已矣;中焉者,可导而上下也;下焉者,恶焉而已矣。其所以为性者五:曰仁、曰礼、曰

  • 卷五百五十一·佚名

    △第四分觉魔事品第二十一之二复次善现,若诸菩萨欲证无上正等菩提。应审请问诸馀菩萨。云何菩萨修习一切菩提分法。引发何心能令菩萨习空无相无愿无作无生无灭无起无尽无性实际而不作证。然修般若波罗蜜多。善现当知。

  • 华严七处九会颂释章序·澄观

      昔者圭峰禅师有华严纶贯之作。其书亡逸而不传。复庵纶贯本为禅者作。故虽痛快直捷而不便于学教之士。尝欲仿法华纶贯别作一书。愧无旭师之笔而止。客冬于华顶入信精舍得七处九会颂释。乃清凉观大师之所著也。其书

  • 行营杂录·赵葵

    太祖初受周幼主命北讨,至陈桥为三军推戴,时太后以下眷属悉在定力院设斋,有司来搜捕,主僧令登阁而固其扃钥。俄大搜索,僧绐云:“皆散走,不知所之矣。”甲士入寺,升梯且开钥,见蛛网布满其上,而尘埃凝积若累年不曾开者。乃相告曰:“

  • 施设论·佚名

    梵名Prajn~apti -s/a^stra 。凡七卷。译自小乘论部六足论中施设足论之‘因施设门’。前四卷宋代法护译,后三卷宋代惟净译。收于大正藏第二十六册。内容论述有关世间业报差别之因。凡十四章。其中卷首标示对法大论中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