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五百三十七

 

  卷537_1 【泛五云溪】许浑

  此溪何处路,遥问白髯翁。佛庙千岩里,人家一岛中。

  鱼倾荷叶露,蝉噪柳林风。急濑鸣车轴,微波漾钓筒。

  石苔萦棹绿,山果拂舟红。更就千村宿,溪桥与剡通。

  卷537_2 【寄郴州李相公】许浑

  高楼王与谢,逸韵比南金。不遇销忧日,埃尘谁复寻。

  旷怀澹得丧,失意纵登临。彩槛浮云迥,绮窗明月深。

  虬龙压沧海,鸳鸾思邓林。青云伤国器,白发轸乡心。

  功高恩自洽,道直谤徒侵。应笑灵均恨,江畔独行吟。

  卷537_3 【赠萧炼师】许浑

  曾试昭阳曲,瑶斋帝自临。红珠络绣帽,翠钿束罗襟。

  双阙胡尘起,千门宿露阴。出宫迷国步,回驾轸皇心。

  桂殿春空晚,椒房夜自深。急宣求故剑,冥契得遗簪。

  暗记神仙传,潜封女史箴。壶中知日永,掌上畏年侵。

  莫比班家扇,宁同卓氏琴。云车辞凤辇,羽帔别鸳衾。

  网断鱼游藻,笼开鹤戏林。洛烟浮碧汉,嵩月上丹岑。

  露草争三秀,风篁共八音。吹笙延鹤舞,敲磬引龙吟。

  旄节纤腰举,霞杯皓腕斟。还磨照宝镜,犹插辟寒金。

  东海人情变,南山圣寿沈。朱颜常似渥,绿发已如寻。

  养气齐生死,留形尽古今。更求应不见,鸡犬日駸駸。

  卷537_4 【冬日宣城开元寺赠元孚上人】许浑

  一钵事南宗,僧仪称病容。曹溪花里别,萧寺竹前逢。

  烛影深寒殿,经声彻曙钟。欲斋檐睡鸽,初定壁吟蛩。

  诗继休遗韵,书传永逸踪。艺多人誉洽,机绝道情浓。

  汲涧瓶沈藻,眠阶锡挂松。云鸣新放鹤,池卧旧降龙。

  露茗山厨焙,霜粳野碓舂。梵文明处译,禅衲暖时缝。

  层塔题应遍,飞轩步不慵。绣梁交薜荔,画井倒芙蓉。

  翠户垂旗网,朱窗列剑锋。寒风金磬远,晴雪玉楼重。

  妙理三乘达,清才万象供。山高横睥睨,滩浅聚艨艟。

  微雾苍平楚,残晖淡远峰。林疏霜摵摵,波静月溶溶。

  剑出因雷焕,琴全遇蔡邕。西方知有社,支许合相从。

  卷537_5 【维舟秦淮过温州李给事宅】许浑

  给事为郎日,青溪醉隐衔。冰池通极浦,雪径绕高岩。

  珠玉砂同弃,松筠草共芟。帝图忧一失,臣节耻三缄。

  代有王陵戆,时无靳尚谗。定应标直笔,宁为发空函。

  雾黑连云栈,风狂截海帆。石梯迎雨润,沙井带潮咸。

  蜡屐青筇杖,篮舆白罽衫。应劳北归梦,山路正巉巉。

  卷537_6 【登蒜山观发军】许浑

  羽檄征兵急,辕门选将雄。犬羊忧破竹,貔虎极飞蓬。

  定系猖狂虏,何烦矍铄翁。更探黄石略,重振黑山功。

  别马嘶营柳,惊乌散井桐。低星连宝剑,残月让雕弓。

  浪晓戈鋋里,山晴鼓角中。甲开鱼照水,旗飏虎拏风。

  去想金河远,行知玉塞空。汉庭应有问,师律在元戎。

  卷537_7 【送从兄别驾归蜀】许浑

  闻与湘南令,童年侍玉墀。家留秦塞曲,官谪瘴溪湄。

  道直奸臣屏,冤深圣主知。逝川东去疾,霈泽北来迟。

  青汉龙髯绝,苍岑马鬣移。风凄闻笛处,月惨罢琴时。

  客路黄公庙,乡关白帝祠。已称鹦鹉赋,宁诵鶺鴒诗。

  远道书难达,长亭酒莫持。当凭蜀江水,万里寄相思。

  卷537_8 【金陵阻风登延祚阁】许浑

  极目皆陈迹,披图问远公。戈鋋三国后,冠盖六朝中。

  葛蔓交残垒,芒花没后宫。水流箫鼓绝,山在绮罗空。

  极浦千艘聚,高台一径通。云移吴岫雨,潮转楚江风。

  登阁渐漂梗,停舟忆断蓬。归期与归路,杉桂海门东。

  卷537_9 【送林处士自闽中道越由霅抵两川】许浑

  书剑少青眼,烟波初白头。乡关背梨岭,客路转蘋洲。

  处困道难固,乘时恩易酬。镜中非访戴,剑外欲依刘。

  高枕海天暝,落帆江雨秋。鼍声应远鼓,蜃气学危楼。

  智士役千虑,达人经百忧。唯闻陶靖节,多在醉乡游。

  卷537_10 【宣城赠萧兵曹】许浑

  桂楫谪湘渚,三年波上春。舟寒剡溪雪,衣破洛城尘。

  客道耻摇尾,皇恩宽犯鳞。花时去国远,月夕上楼频。

  贪酒不辞病,佣书非为贫。行吟值渔父,坐隐对樵人。

  紫陌罢双辙,碧潭穷一纶。高歌更南去,烟水是通津。

  卷537_11 【秋夕宴李侍御宅】许浑

  公子徵词客,秋堂递玉杯。月高罗幕卷,风度锦屏开。

  凤管添簧品,鹍弦促柱哀。转喉云旋合,垂手露徐来。

  烛换三条烬,香销十炷灰。蛩声闻鼓歇,萤焰触帘回。

  广槛烟分柳,空庭露积苔。解酲须满酌,应为拨新醅。

  卷537_12 【晨自竹径至龙兴寺崇隐上人院】许浑

  佛寺通南径,僧堂倚北坡。藤阴迷晚竹,苔滑仰晴莎。

  病忆春前别,闲宜雨后过。石横闻水远,林缺见山多。

  欲结三天社,初降十地魔。毒龙来有窟,灵鹤去无窠。

  客路随萍梗,乡园失薜萝。禅心如可学,不藉鲁阳戈。

  卷537_13 【岁暮自广江至新兴往复中题峡山寺四首】许浑

  夜醉晨方醒,孤吟恐失群。海鰌潮上见,江鹄雾中闻。

  未腊梅先实,经冬草自薰。树随山崦合,泉到石棱分。

  虎迹空林雨,猿声绝岭云。萧萧异乡鬓,明日共丝棼。

  薄暮缘西峡,停桡一访僧。鹭巢横卧柳,猿饮倒垂藤。

  水曲岩千叠,云重树百层。山风寒殿磬,溪雨夜船灯。

  滩涨危槎没,泉冲怪石崩。中台一襟泪,岁杪别良朋。

  密树分苍壁,长溪抱碧岑。海风闻鹤远,潭日见鱼深。

  松盖环清韵,榕根架绿阴。洞丁多斫石,蛮女半淘金。

  南浦惊春至,西楼送月沉。江流不过岭,何处寄归心。

  月在行人起,千峰复万峰。海虚争翡翠,溪逻斗芙蓉。

  古木高生槲,阴池满种松。火探深洞燕,香送远潭龙。

  蓝坞寒先烧,禾堂晚并舂。更投何处宿,西峡隔云钟。

  卷537_14 【南海使院对菊怀丁卯别墅】许浑

  何处曾移菊,溪桥鹤岭东。篱疏还有艳,园小亦无丛。

  日晚秋烟里,星繁晓露中。影摇金涧水,香染玉潭风。

  罢酒惭陶令,题诗答谢公。朝来数花发,身在尉佗宫。

  卷537_15 【和李相国】许浑

  巨实珍吴果,驯雏重越禽。摘来渔浦上,携在兔园阴。

  霜合凝丹颊,风披敛素襟。刀分琼液散,笼簌雪华深。

  虎帐斋中设,龙楼洛下吟。含消兼受彩,应贵冢卿心。

  卷537_16 【陪少师李相国崔宾客宴居守狄仆射池亭】许浑

  池色似潇湘,仙舟正日长。燕飞惊蛱蝶,鱼跃动鸳鸯。

  云聚歌初转,风回舞欲翔。暖醅松叶嫩,寒粥杏花香。

  罗绮留春色,笙竽送晚光。何须明月夜,红烛在华堂。

  卷537_17 【和宾客相国咏雪】许浑

  近腊千岩白,迎春四气催。云阴连海起,风急度山来。

  尽日隋堤絮,经冬越岭梅。艳疑歌处散,轻似舞时回。

  道蕴诗传丽,相如赋骋才。霁添松筱媚,寒积蕙兰猜。

  暗涨宫池水,平封辇路埃。烛龙初照耀,巢鹤乍裴回。

  檐日琼先挂,墙风粉旋摧。五门环玉垒,双阙对瑶台。

  绮席陵寒坐,珠帘远曙开。灵芝霜下秀,仙桂月中栽。

  卷幌书千帙,援琴酒百杯。垂休编太史,呈瑞表中台。

  皓夜迷三径,浮光彻九垓。兹辰是丰岁,歌咏属良哉。

  卷537_18 【奉和卢大夫新立假山】许浑

  岩谷留心赏,为山极自然。孤峰空迸笋,攒萼旋开莲。

  黛色朱楼下,云形绣户前。砌尘凝积霭,檐溜挂飞泉。

  树暗壶中月,花香洞里天。何如谢康乐,海峤独题篇。

  卷537_19 【奉命和后池十韵】许浑

  叠石通溪水,量波失旧规。芳洲还屈曲,朱阁更逶迤。

  浴鸟翻荷叶,惊蝉出柳丝。翠烟秋桧耸,红露晓莲披。

  攀槛登楼近,停桡待客迟。野桥从浪没,轻舸信风移。

  竹韵迁棋局,松阴递酒卮。性闲鸥自识,心远鹤先知。

  应想秦人会,休怀越相祠。当期穆天子,箫鼓宴瑶池。

  

猜你喜欢
  卷五百一十七·彭定求
  卷七十六·彭定求
  祖吴·唐圭璋
  卷十一·阮阅
  第二十三出 攘婚·李渔
  第二折·佚名
  楔子·范康
  第三折·金仁杰
  第三折·石君宝
  薛昂夫·隋树森
  卷四·唐圭璋
  卷三百三十一·曹学佺
  卷七·高棅
  卷四百三十九·陈廷敬
  淳熙稿卷九·赵蕃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韩绛·唐圭璋

      绛字子华,灵寿人,徙雍丘(今河南杞县)。大中祥符五年(1012)生。庆历二年(1042)进士。庆历七年(1047),为太子中允。召试,授太常丞,直集贤院。历翰林学士、御史中丞。神宗朝,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封康国公。元祐三年(1088)卒,年七十七。

  • 二家宫词巻下·毛晋

    明 毛 晋 编宋杨太后瑞日曈昽散晓红乾元万国佩丁东紫宸北使班才退百辟同趋徳寿宫元宵时雨赏宫梅恭请光尧寿圣来醉里君王扶上辇銮舆半仗防灯囘栁枝挟雨渥新緑桃蕋含风破小红天上春光偏得早嵳峩宫殿五云中春风淡淡水

  • 乾坤清气卷七·偶桓

    钦定四库全书乾坤清气卷七明 偶桓 编古乐府西楼曲        元好问裕之游丝落絮春漫漫西楼晓晴花作团楼中少妇弄瑶瑟一曲未终坐长叹去年与郎西入关春风浩荡随金鞍今年匹马妾东还零落芙蓉秋水寒幷刀不剪东流水

  • 卷二百七十二·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二百七十二韦元甫韦元甫初任白马尉采访使韦陟深器之奏充支使累迁苏州刺史浙江西道团练观度等使大历初徵拜尚书右丞出为淮南节度使诗一首木兰歌木兰抱杼嗟借问复为谁欲闻所慽慽感激强其顔老父

  • 列传第四十三 宗越 吴喜 黄回·沈约

    宗越,南阳叶人也。本河南人,晋乱,徙南阳宛县,又土断属叶。本为南阳次门,安北将军赵伦之镇襄阳,襄阳多杂姓,伦之使长史范觊之条次氏族,辨其高卑,觊之点越为役门。出身补郡吏。父为蛮所杀,杀其父者尝出郡,越于市中刺杀之,太守夏侯穆

  • 卷之九百十九·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宰惠紀略序·柳堂

    世有讀書尚論自負循良聞者亦翕然同聲望以龔黃之事業及得所假手而前後頓殊大為世所詬病者良以能坐言不能起行聞其語不若見其政之為足據也若惠民宰純齋柳公則真能言而亦能行者矣余與公之實政則不惟聞之抑且見之矣先是十

  • 钦定续通志卷七十四 后妃传四·纪昀

    后妃传五代○五代梁后唐晋汉周△梁太祖母文惠王皇后太祖元贞张皇后陈昭仪 李昭容末帝张德妃 郭妃 太祖母文惠王皇后梁太祖母曰文惠皇后王氏单州单父人生三子长广王全昱次朗王存次太祖后少寡携三子佣食萧县人刘崇家

  • 志卷第三十五 高丽史八十一·郑麟趾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敎修。兵一。○兵者所以御暴诛乱有天下国家者固不可废而兵制之得失国家之安危系焉。 高丽太祖统一三韩始置六卫卫有三十八领领各千人。 上下相维体

  • ·请变通船政书·丁曰健

    昔刘晏曰:“成大事者,不惜小费;置船场执事者,当先使之私用无窘,则官物坚完矣。”诚古今之通论也。曩者,台地船工,道、府有余项,价宽则易完;舟师有口粮,物用则不腐。是以一船得一船之实用也。查船厂所需

  • 弇山堂别集卷九·王世贞

    (明)王世贞 撰○异典述四勲臣总省府台洪武中诏太师韩国公李善长曹国公李文忠总理中书省大都督府御史台事后命韩公専理台事曹公亦出镇勲戚理文职永乐初以北京行部尚书缺请特诏驸马都尉李让兼领再命让领北平布政司事又洪

  • 吴王问齐君僈暴君子何容焉晏子对以岂能以道食人第十七·晏婴

    晏子使吴,吴王曰:“寡人得寄僻陋蛮夷之乡,希见教君子之行,请私而无为罪。”晏子蹴然辟位。吴王曰:“吾闻齐君盖贼以僈,野以暴,吾子容焉,何甚也?”晏子遵而对曰:“臣闻之,微事不通,粗事不能者,必劳;大事不得,小事不为者,必贫;大者不能致

  • 第十七章·王夫之

    “舜其大孝也与!”只此一句是实赞其德,下面俱是说道用之广。舜之所以为舜者,一“孝”尽之矣,所以“造端乎夫妇”而“察乎天地”也。东阳许氏说“下五句为孝之目” ,极

  • 春秋辨义卷十五·卓尔康

    明 卓尔康 撰文公三丁未○顷王五年十有三年○晋灵七齐昭十九卫成二十一蔡庄三十二郑穆十四曹文四陈共十八卒杞桓二十三宋昭六秦康七楚穆十二卒春王正月夏五月壬午陈侯朔卒邾子蘧蒢卒左传遂迁于绎自正月不雨至于秋七

  • 抱朴子內篇卷之十四   勤求·王明

    抱朴子曰:「天地之大德曰生〔一〕,生好物者也。是以道家之所至祕而重者,莫過乎長生之方也。故血盟乃傳〔二〕,傳非其人,戒在天罰。先師不敢以輕行授人,須人求之至勤者,猶當揀選至精者乃教之,況乎不好不求,求之不篤者,安可衒其沽

  • 法海观澜序·智旭

    子舆氏有言曰。观水有术。必观其澜。况大藏法海。甚深无量。不得其术。何以观之哉。夫统论修证法门。浩若尘沙。非止八万四千而已。然五门收之。罄无不尽。何者。欲游佛海。先资戒航。戒净。则解行可遵。行圆。则秘密

  • 华严经普贤观行法门序·法藏

    此书乃法藏大师所制为显普贤观行之宗趣也其文简而义无尽其科要而理融通学者当尽心焉一日华严性阇棃观诵之暇偶得之古箧持以示余余欣然展读数四而后欲寿梓以公海内且傍施和训将使末学者易解云犹有未正之处更俟后之识者

  • 十六学童所问结语之义释·佚名

    “世尊且住于摩竭陀国之波沙那迦塔庙,已说以上[之诸偈]。为门弟子之十六人婆罗门所请,所问,所问而解说质问”。“世尊说以上”,说以上之彼岸道(波罗延)。“世尊”者,是尊重之同义语…&h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