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楔子

(冲末扮陈季卿上,诗云)惭愧微名落礼闱,飘零不异燕孤飞。连天大厦无栖处,来岁如今归未归。小生姓陈,双名季卿,武林余杭人氏。幼习儒业,颇有文名,只因时运未通,应举不第,流落不能归家。况值暮冬天道,雨雪虽霁,寒威转添,似小生这等举目无亲,怎免饥寒之叹。(做叹科,云)嗨,我陈季卿好命薄也!我想起来那终南山青龙寺,有个惠安长老,他与小生同乡,甚是交好。他曾屡次寄书,约我到寺中相会,或者他肯济助我,也未见得。则索向终南山投谒惠安长老,走一遭去来。(下)(外扮杰郎惠安领丑行童上,诗云)明心不把幽花拈,见性何须贝叶传。日出冰消原是水,回光月落不离天。贫僧乃终南山青龙寺惠安和尚是也。原籍余杭人氏,自幼攻习儒业,中年落发为僧。偶因游方到此终南山青龙寺,悦其山水,遂留做此寺住挣。贫僧有一同窗故友,叫做陈季卿。此人饱谙经史,贯串百家,真有经夭纬地之才,吸露凌云之手。只为功名未遂,一时流落,不能归家。贫僧也曾屡次寄书,请他到来寺中相会,并无一字回我。行者,你到山门前望去,倘那陈解元来时,快报我知道。(行童云)理会的。(陈季卿上,诗云)才离紫陌上,便入白云中。可蚤来到青龙寺门首也。小和尚,你惠安长老在家麽?(行童云)呸!你也睁开驴眼看看,我这等长的和尚,还教做小和尚?全不知些礼体!我看起来,你穿着这破不刺的旧衣,擎着这黄甘甘的瘦脸,必是来投托俺家师父的,却怎麽这等傲气。(陈季卿云)嗨,小生好背时也。(做揖科,云)小师父恕罪!烦报你惠安长老,道有故人陈季卿特来相访。(行童云)你这先生,这才是句说话。怪不得自古以来,儒门和俺两家做对头的。罢罢罢,你站在一边,我替你报复去。(做报科,云)且住,待我斗这秃厮耍子。(做入见科,云)师父,外面有个故人,自称耳东禾子即夕,特来相访。(惠安云)这厮胡说!世上那有这等姓名的人。(行童云)你这老秃厮,你还要悟佛法哩,则会在看经处偷眼儿瞧人家老婆。(惠安云)这厮敢风魔了,再出去问明白了来说。(行童云)甚么不明白?是耳东末子即夕特来相访。(惠安云)我不省的。(行童云)你请出师父娘来,他便知道。(惠安云)口退!(行童云)我说与你,这个叫做折白道字:耳东是个陈字,末子是个季字,即夕是个卿字,却不是你的故人陈季卿来了也。(惠安云)快请进来。(行童出见科,云)陈先生,恰才俺师父再四不肯认你,亏我一顿老秃厮骂的肯了,如今请你哩。(陈季卿做入见科,云)小生数年光景,有失拜谒。(惠安云)贫僧久知仁兄文场不利,累次寄书相请,今日俯临,实乃贫僧之万幸也。(陈季卿云)长老,累蒙书召,小生非不心感。但是我萤窗雪案,辛苦多年,自谓功名唾手可拾,岂知累科下第,惶恐难归,以此拜访无颜,只望长老勿罪。(惠安云)仁兄差矣!岂不闻古人有云:无学之谓贫,学而不能行之谓病。据仁兄这等宏才积学,何患不得功名?昔伊尹耕於有莘,傅说困於板筑,后来皆遇明主,居师相之位。仁兄今日虽然薄落,一朝运至时来,为师为相,做出那伊尹、傅说的事业,又何难哉!(陈季卿云)好说,小生告回了。(唱)

【仙吕】【赏花时】我则为十载萤窗苦学文,惭愧杀万里鹏程未致身,因此上甘流落在风尘。我可也几回家暗哂,则是个无面目见乡人。(下)

(惠安云)仁兄,您怎麽就去了?请转来呀!真个去了。行者,你快请他转来,说贫僧还有话讲。(行童云)我就赶出山门外请他去,只怕师父娘不肯留他哩。(下)(惠安云)你看这秀才功名心急,想是要回下处温习经史去哩。我荒刹虽则凄凉,尚也不缺饘粥,不若留他在此,资其衣食,以待选场。一则遂了他风云之志,二则也见我这点乡曲之情,有何不可?(诗云)故人昔未遇,借此山中居。则恐登枢要,何曾问草庐。(下)

猜你喜欢
  卷八百八十五·彭定求
  卷七百二十二·彭定求
  田为·唐圭璋
  第二十四出·李开先
  刘唐卿·隋树森
  曹文贞公诗集卷十·曹伯启
  后集卷四·罗椅
  谷城山馆集卷七·于慎行
  卷三十三·郭知达
  卷一·钱子正
  卷二十五·陈焯
  泰果尔批评·闻一多
  李绅诗鉴赏·佚名
  忠愍集巻中·寇凖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三二·陈衍

    一、语言文字,各人有各人身分,惟其称而已。所以寻常妇女,难得伟词;穷老书生,耻言抱负;至於身厕戎行,躬擐甲胄,则辛稼轩之“金戈铁马”、岳武穆之“收拾山河”,固不能绳以京兆之推敲,饭颗之苦吟矣。军人之能

  • 第二十三出 感愤·许自昌

    【驻马听】〔杂便服上〕远到郓城。敢置邮筒浮与沈。自家梁山泊小喽啰。奉晁寨主的命。送书与礼到宋公明处。说谢他前日恩德的。报书神鹊。酬印灵龟。一饭千金。寨主叫我在县前茶坊内寻宋公明。你看远远望见那茶坊了

  • 卷四十五·王奕清

    <集部,词曲类,词选之属,御选历代诗余钦定四库全书御选历代诗余卷四十五目録【起六十七字至七十字】感皇恩【又一体】晁补之【二首】贺铸毛滂【二首】晁冲之【二首】周紫芝【三首】葛郯【二首】周邦彦【二首】赵企蔡伸

  • 卷十四·王奕清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历代诗余卷十四目録【四十六字】清平乐【下】刘克庄【三首】赵彦端王千秋【二首】陈亮黄机【六首】刘镇李泳戴复古赵汝迕卢祖皋【二首】高观国【二首】韩淲洪瑹卢炳【二首】潘牥吴文英陈允平周密【六

  • 卷一·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集千家注杜工部诗集卷一游龙门奉先寺【鲁訔曰龙门在东都河南县地志云阙塞山一名伊阙而俗名龙门黄鹤曰唐志河南自龙门山东扺天津有伊水然后汉志唐志俱云冯翊有龙门山按冯翊与河中府爲隣而河中有龙门县又有

  • ●霓裳续谱 卷一·王廷绍

    ○西调△律转东皇律转东皇,九十春光,从头又到,旭日东升,和风乍暖,腊雪全消,策蹇闷游西郊,观不尽嫩柳垂青,桃英含笑,本待要沽酒寻芳,怎奈这困人天气,春兴无聊,似这等美景良辰,玉人儿在何处,喜孜孜醉赏花朝,打点诗囊,付与霜毫,写不出千缕

  • 卷十四·吴缜

    ●钦定四库全书新唐书纠谬卷十四(宋)吴缜 撰○十四曰当书而反阙九宫贵神穆宗改名宰相表阙文王思礼传阙文雨五十二日而不书月苏定方传薛大鼎传五行志李子和传马周传太子监国时宰相纪传阙载纪传漏记萧瑀事李积传长孙无忌

  • 纽瞞传(附也速答儿传)·宋濂

    纽瞞,珊竹带人。祖父孛罗带为太祖宿卫,随太宗平金国,戍守河南。父亲太答儿,辅佐宪宗征阿速、钦察等国有功,拜都元帅。宪宗二年(1252),太答儿率陕西西海、巩昌诸军征讨宋属四川地区;三年与总帅汪田哥建立利州;四年攻碉门、黎、

  • 翰苑羣书卷三·洪遵

    宋 洪遵 编韦处厚翰林学士记魏晋已后典综机密政本中书诏命辞训皆必由焉唐有天下因袭前代爰自武徳时有密命则温大雅魏征李百药岑文本之属视草禁中干封则刘懿之周思茂范履氷之伦秉笔便坐自此始号北门学士皆自外召入未

  • 卷八十六·杨士奇

    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八十六明 杨士奇等 撰经国宋高宗建炎二年开封尹宗泽上疏曰易曰几者动之微吉之先见者也君子见几而作不俟终日孟子曰虽有鎡基不如待时盖天下之事见几而为之待时而措之则事无不成苟或失焉必

  • 卷九 学三·黎靖德

      ◎论知行   知、行常相须,如目无足不行,足无目不见。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闳祖〕   论知之与行,曰:"方其知之而行未及之,则知尚浅。既亲历其域,则知之益明,非前日之意味。"公谨。   圣贤说知,便说行。大学

  • 六经奥论卷一·郑樵

    宋 郑樵 撰易经三易周礼筮人及太卜并掌三易之法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其经卦皆八其别皆六十有四并不指言何代之易杜子春曰连山伏羲归藏黄帝郑康成又以为夏商周之易或者又从而释之曰夏建寅用人正其书以重艮为首曰

  • 卷二十三·段昌武

    钦定四库全书毛诗集解卷二十三宋 段昌武 撰大雅【阙】毛诗集解卷二十三

  • 卷第三十·佚名

    阿毗昙八犍度论卷第三十迦旃延子造符秦罽宾三藏僧伽提婆共竺佛念译见犍度想跋渠第三十想。无常想无常苦想苦无我想不净想。观食想一切世间不可乐想。死想断想无淫想尽想。诸法无常想生彼法无常想相应耶。设诸法无常想

  • 大元延祐重刊人天眼目后序·智昭

    昔越山晦嵓昭禅师。于宋淳熙间。编集五家宗旨。名曰人天眼目。流布丛林。传写既久。未免有乌焉亥豕之误。其写本亦多不同。曰彼曰此。互有得失。暇日参考同异。讹者正之。阙者补之。妄者削之。犹虑未善。然其元本排列

  • 先觉宗乘卷四·圆信

    径山语风老人 圆信 较定无地地主人 郭凝之 汇编杨衒之北魏杨衒之。为期城太守。早慕佛乘。达磨至魏。住禹门千圣寺。衒之问曰。弟子归心三宝。亦有年矣。而智慧昏蒙。尚迷真理。愿师慈悲开示宗旨。达磨说偈曰。亦

  • 卷第十四·佚名

    补续高僧传卷第十四 明吴门华山寺沙门 明河 撰 习禅篇 明 广慧及禅师传 智及。字以中。苏之吴县顾氏子。入海云院祝发。受具戒。闻贤首家讲法界观。往听之。未及终章。莞尔笑曰。一真法界。圆同太虚。但涉言辞。

  • 养蒙金鉴·林之望

    该书多为采摘古代名贤幼小刻苦研学终成名家的事迹,按历史序列汇而成集。顾名思义,“养蒙金鉴”即是培养学童启蒙的一面“宝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