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十一

  ●卷十一·雅什门下

  张瀛,碧之子也,事广南刘氏,官至曹郎。尝为歌赠琴棋僧,同列见之,曰:“非其父不生其子。”诗云:“我尝听师法一说,波上莲花水中月。不垢不净是色空,无法无空亦无灭。我尝听师禅一观,浪溢鳌头蟾魄满。河沙世界尽空空,一寸寒灰冷灯畔。我又听师琴一抚,长松唤住秋山雨。弦中雅弄若铿金,指下寒泉流太古。我又听师棋一着,山顶坐沉红日脚。阿谁称是国手人,罗浮道士赌却鹤,输却药。法怀斟下红霞丹,束手不敢争头角。”〔《雅言系述》〕

  翁宏字大举,桂岭人,常寓居韶贺间,不仕进,能诗。《宫词》云:“又是春残也,如何出翠帷?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寓目魂将断,经年梦亦非。那堪向秋夕,萧飒暮蟾辉。”《秋风曲》云:“又是秋残也,无聊意若何!客程江外远,归思夜深多。岘首飞黄叶,湘湄走白波。仍闻汉都护,今岁合休戈。”

  《塞上曲》云:“风高弓力大,霜重角声干。”《海中山》云:“客帆来异域,别岛落蟠桃。”《中秋月》云:“寒清万国土,冷斗四维根。”《晓月》云:“漏光残井瓮,缺影背山椒。”《送人下峡》云:“万木残秋里,孤舟半夜猿。”

  《南越行》云:“因寻买珠客,误入射猿家。”《细雨》云:“何处残春夜,和花落古官。”《途中逢故人》云:“孤舟半夜雨,上国十年心。”开宝中,衡山处士廖融南游,宏有诗云:“病卧瘴云间,莓苔渍竹关。孤吟牛渚月,老忆洞庭山。壮志潜消尽,淳风竟未还。今朝忽相遇,执手一开颜。”宏以百篇示融,融谢宏云:“高奇一百篇,见造化工全。积思游沧海,冥搜入洞天。神珠迷罔象,瑞玉匪雕镌。休叹不得力,《离骚》千古传。”王元怀云:“独夜思君切,无人知此情。沧洲归未得,华发别来生。孤馆木初落,高空月正明。远书多隔岁,犹念没前程。”皆佳句也。

  张子明,攸县人,居凤巢山。有诗名,《孤雁》一篇最佳,云:“只影翩翩过碧湘,旁池鸳鹭下银塘。虽逢夜雨迷深浦,终向晴天着旧行。忆伴几回思片月,蜕翎多为系繁霜。江南塞北俱关念,两地归飞似故乡。”

  路洵美,唐相岩之玄孙,有《夜坐诗》云:“帘卷竹轩清,四邻无语声。漏从吟里转,月自坐来明。草木露华湿,衣裳寒气生。难逢知鉴者,空悦此时情。”

  竞传于湖南。

  伍彬,邳阳人,初事马氏,王师下湖湘,授官为安邑簿,秩满归隐。《题全义分水岭》云:“前贤功及物,禹后杳难俦。不及古今色,平分南北流。寒冲山影岸,清绕荻花洲。尽是朝宗去,潺早晚休。”《夏日喜雨》云:“稚子出看莎径没,渔翁来报竹桥流。”《辞解牧》云:“踪迹未辞鸳鹭客,梦魂先到鹧鸪村。”泊居隐,廖融书其屋曰:“圆塘绿水平,鱼跃紫莼生。要路贫无力,深村老退耕。犊随原草远,蛙傍堑篱鸣。拨棹茶川去,初逢谷雨睛。”路振赠诗云:“考终秋鬓白,归隐旧峰前。庭树鸟频啄,山房人尚眠。寒岩落桂子,野水过茶烟。已绝劳生念,虔心向竺乾。”

  王元字文元,桂林人。有《登祝融峰》诗云:“草叠到孤顶,身齐高鸟翔。

  势疑撞翼轸,翠欲滴潇湘。云湿幽崖滑,风梳古木香。晴空聊纵目,杳杳极穷荒。”

  又《听琴》云:“拂尘开素匣,有客独伤时。〔《郡阁雅谈》记第二句“何事独颦眉”〕。古调俗不乐,正声君自知。寒泉出涧涩,老桧倚风悲。纵有来听者,谁堪继子期?”《题邓真人遗址》云:“三千功满轻升去,留得山前旧隐基。但见白云长掩映,不知浮世几兴衰!松梢风触霓旌动,棕叶霜沾鹤翅垂。近代无人寻异事,野泉喷月写秋池。”与廖融为诗友,赠之云:“伴行唯瘦鹤,寻寺入深云。”终于长沙。

  李韶,郴州人,苦吟固穷。《题司空山观》云:“梁代真人上紫微,水盘山脚五云飞。杉松老尽无消息,犹得千年一度归。”识者谓韶必无名,果如其言。

  王元有诗悼之云:“韶也命何奇!生前与世违。贫栖古梵刹,终着旧麻衣。雅句僧抄遍,孤坟客吊稀。故园今孰在,应见梦中归。”

  陆蟾,不知何许人,居攸县司空山。《闻子规》云:“后夜入清明,游人何处听!花残斑竹庙,雨歇岘山亭。树罅月欲落,窗间酒正醒。众禽方在梦,谁念尔劳形!”

  王操字正美,江左人。太平兴国上《南郊赋》,授太子洗马。奉使陇右,至石濠驿,作《黄葵诗》于壁云:“昔年南国看黄葵,云鬓金钗向后垂。今日林容篱落下,秋风寂寞两三枝。”李相国,自延安入觐,见诗爱之,后《赠相国》云:“袖中谏草朝天去,头上宫花侍宴归。”《赠刘将军》云:“三十悬钩事圣朝,功名常爱霍嫖姚。锦衣香重花垂足,玉带光寒雪绕腰。秣马暖思秦地草,弦弓秋忆雁门雕。清时闲却英雄兴,醉听笙歌掷酒瓢。”《寒食》云:“马摇金勒嘶村墅,人抢花球落野田。”《夜宴》云:“彩笺分卷碧云薄,蜡烛对烧红泪干。”

  〔同前〕

  卞震,蜀人,尝吟《即事》云:“雨壁长秋菌,风枝落病蝉。”又云:“老筇扌耆瘦影,寒木凭吟身。”《春日偶题》云:“诗债到春无处避,离愁因醉暂时无。”《即事》云:“茶香解睡磨铛煮,山色牵怀着屐登。”〔并同前〕

  郭功父方与荆公坐。有一人展刺,云诗人龙太初。功父勃然曰:“相公前敢称诗人,其不识去就如此。”荆公曰:“且请来相见。”既坐,功父曰:“贤道能作诗,能为我赋乎?”太初曰:“甚好。”功父曰:“只从相公请个诗题。”

  时方有一老兵以沙擦铜器。荆公曰:“可作《沙诗》。”太初不顷刻间诵曰:“茫茫黄出塞,漠漠白铺汀。鸟去风平篆,潮回日射星。”功父阁笔,太初缘此名闻东南。余后于乔希圣家见太初诗一轴,皆不及前所作。〔《王直方诗话》〕

  东坡作彭门守时,过齐州李公择,中秋席上作一绝云:“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其后,山谷在黔南,令以《小秦王》歌之。

  韩持国《酴醵》一绝云:“平生为爱此香浓,仰面常迎落絮风。每到春归有遗恨,典刑犹在酒杯中。”

  诗云:“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晚泊孤舟古祠下,满川风雨看潮生。”此苏子美诗也。〔《双同集》并同前〕

  贺方回题一绝于定林,云:“破冰泉脉漱篱根,坏衲遥疑挂树猿。蜡屐旧痕寻不见,东风先为我开门。”舒王见之,大称赏,缘此知名。

  诗云:“欲挂衣冠神武门,先寻水竹渭南村。却将旧斩楼兰剑,买取黄牛教子孙。”不知何人作。

  石曼卿以书名世,然愈大愈妙,尝书三佛名,最为雄俊。张文潜有诗云:“煌煌三佛名,榜铁金石钮。开张宫室上,浑质山岳厚。井水骇龙吟,蚁封观骥骤。”余爱能道其妙处。

  诗曰:“蛟室围青草,龙堆隐白沙。护江盘古木,迎棹舞神鸦。破浪南风正,收帆畏日斜。云山千万叠,何处上仙槎!”此老杜《过洞庭诗》也。李希声云:“得之于江心一小石刻。”“人生烛上花,火灭巧妍尽。春风饶树头,日与化工进。只知雨露贪,不闻零落近。昔我飞骨时,惨见当涂坟。青松霭朝霞,缥缈山下村。既死明月魄,无复玻璃魂。念此一脱洒,长啸登昆仑。醉着鸾凤衣,星斗俯可扪。”又曰:“朝披梦泽云,笠钓青茫茫。寻缘得双鲤,中有《三元章》。

  篆字若丹蛇,绕势如飞翔。归来问天老,奥义不可量。金刃割青紫,灵文烂煌煌。

  咽服十二环,奄有仙人房。暮跨紫鳞去,海气侵肌凉。龙子善变化,化作梅花妆。

  赠我叠叠珠,靡靡明月光。劝我穿络缕,系作裾间。揖予以词去,谈笑闻余香。”

  元八年,东坡帅定武,李方叔、王仲弓别于惠济,出示南岳典宝东华李真人象,又出此二诗曰:“此李真人作也。近有人于江上遇之,得此,云即李太白也。”

  〔并同前〕

  杨大年、钱文僖、晏元献、刘子仪以文章立朝,为诗皆宗李义山,号“西昆体”。后进效之,多窃取义山语。御尝赐百官宴,优人有装为义山者,衣服败裂,告人曰:“为诸馆职ㄎ扯至此。”闻者大噱。然大年《汉武诗》云:“力通青海求龙种,死讳文成食马肝。待诏先生齿编贝,忍令乞米向长安!”义山不能过。

  〔《古今诗话》〕

  王贞白,唐末大播诗名,尝作《御沟诗〗云:“一派御沟水,绿槐相荫青。

  此波涵帝泽,无处濯尘缨。鸟道来虽险,龙池到自平。朝宗心本切,愿向急流倾。”

  示贯休,休曰:“剩一字。”贞白扬袂而去。休曰:“此公思敏。”书一中字于掌。逡巡,贞白回曰:“此中涵帝泽。”休以掌中示之,不异所改。〔《青琐后集》〕

  史青,零陵人。其先名籍秦随。幼而聪敏,博闻强记。开元初,上上表自荐:“臣闻曹子建七步成章,臣愚以为七步太多。若赐召试,五步之内,可塞明诏。”

  明皇试以“除夜上元观灯竹火笼”等诗,惟《除夜》最佳,云:“今岁今宵尽,明年明日催。寒随一夜去,春逐五更来。气色空中改,容颜暗里摧。风光人不觉,已入后园梅。”〔《唐宋诗》以为王湮作〕。明皇称赏,授左监门卫将军。

  〔《零陵总记》〕

  僧乾康,零陵人。齐己在长沙,居湘西道林寺,乾康往谒之。齐已知其为人,使谓曰:“我师门仞,非诗人不游。大德来非诗人耶?请为一绝,以代门刺。”

  乾康诗曰:”隔岸红尘忙似火,当轩青嶂冷如冰。烹茶童子休相问,报道门前是衲僧。”齐己大喜,日与款接。及别,以诗送之。乾康有《经方干旧居诗》云:“镜湖中有月,处士后无人。┒笋抽高节,鲈鱼跃老鳞。”为齐己所称。乾德中,左补阙王伸知永州,康捧诗见,伸睹其老丑,曰:“岂有状貌如此,能为诗乎?

  宜试之。”时积雪方消,命为诗。康曰:“六出奇花已住开,郡城相次见楼台。

  时人莫把和泥看,一片飞从天上来。”伸惊曰:“其旨不浅,吾岂可以貌相人也?”

  待以殊礼。

  贾岛诗有影略句,韩退之喜之。《渡桑干》诗曰:“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如今又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赴长江道中》诗曰:“策杖驰山驿,逢人问梓州。长江那可到,行客替生愁。”〔《冷斋夜话》〕

  韩子苍曰:“丁晋公海外诗云:‘草解忘忧忧底事,花名含笑笑何人?’世以为工。及读东坡诗曰:‘花非识面常含笑,鸟不知名时自呼。’便觉才力相去如天渊。”

  余自并州还江南,过都下,蔡子因约相见相国寺,问余有诗,且曰:“觉范有《寒岩上元怀京师诗》曰:‘上元独宿寒岩寺,卧看青灯映薄纱。夜久雪猿啼岳顶,梦回清月上梅花。十分春瘦缘何事,一掬归心未到家。却忆少年行乐处,软红香雾喷东华。’今能作《京师上元怀山中》,可乎?”余方之曰:“北游烂漫看并门,重到皇州及上元。灯火风光记前事,管弦音律试新番。期人未至情如海,穿市归来月满轩。却忆寒岩曾独宿,雪窗残夜一声猿。”

  世徒知文与可扫墨竹,不知其高才兼诸家之妙。诗尤精绝。《戏作鹭鸶六言》曰:“颈细银钩浅曲,脚高绿玉深翘。岸上水禽无数,有谁似汝风标!”〔并同前〕

  ●卷十一·苦吟门

  李受禅之初,忽半夜寺僧撞钟,满城皆惊,召将斩之。对曰:“夜来偶得《月诗》。”乃曰:“徐徐东海出,渐渐上天衢。此夕一轮满,清光何处无!”

  喜而释之。〔《江南野录》〕

  潘阆自号逍遥子,作《苦吟》诗曰:“发任茎茎白,诗须字字清。”〔同前〕

  方干为诗,练句字字有功。《寄人》云:“鹤盘远势投孤屿,蝉曳残声过别枝。”〔《鉴戒录》〕

  唐人为诗,常积思数十年,然后各自名家。杜少陵云:“更觉良工用心苦。”

  岂特我哉!〔《古今诗话》〕

  陈舍人从易,当时文方盛之际,独以醇儒古学见称,诗类白乐天。盖自杨刘唱和《西昆集》行,后进学者争效之。风雅一变,谓之《昆体》。由是,唐贤诸集几废而不行。陈公时偶得《杜集》旧本,文多脱误。至《送蔡都尉》诗云“身轻一鸟”,其下脱一宇,陈公与数客各用一字补之。或云疾、去、落,或云下,莫能定。后得一善本,乃是“身轻一鸟过”。陈公叹服,以为虽一字,诸君亦不能到。〔《欧公诗话》〕

  庞颍公喜为诗,虽临边典郡,文案委前,日不废三两篇,以此为适。及疾甚,余时为谏官,以十余篇相示,手批其后曰:“欲令吾弟知老夫疾中尚有此思耳。”

  字已惨淡难识,数日薨。〔《闲居诗话》〕

  寇莱公延僧惠崇于池亭分题为诗。公探得《池上柳》青字韵,崇探得《池鹭》明字韵。自午至晡,祟忽点头曰:“得之矣,此篇功在明字,凡五压不倒。”公曰:“试口占。”曰:“雨歇方塘溢,迟回不复惊。暴翎沙日暖,引步岛风清。

  照水千寻迥,栖烟一点明。主人池上凤,见尔忆蓬瀛。”公笑曰:“吾柳之功在青字,而四压不倒,不如且已。”贯休怀《武昌故楼》云:“风清江上寺,霜洗月中砧。得句先呈佛,无人知此心。”〔《湘山野录》卷中〕

  贾岛初赴举,在京师。一日于驴上得句云:“鸟宿池中树,僧敲月下门。”

  又欲推字,炼之未定,于驴上吟哦,引手作推敲之势。观者讶之。时韩退之权京兆尹,车骑方出,岛不觉行至第三节,尚为手势未已。俄为左右拥至尹前。岛具对所得诗句推字与敲字未定,神游象外,不知回避。退之立马久之,谓岛曰:“敲字佳。”遂并辔而归,共论诗道,留连累日,因与岛为布衣之交。有赠岛诗曰:“孟郊死葬北邙山,日月风云顿觉闲。天恐文章声断绝,故生贾岛在人间。”

  自此名著。后因不第,乃为僧,改号无本,居于法乾寺,与无可唱和。一日,宣宗微行至寺,闻钟楼上有吟声,遂登楼,于岛案上取诗卷览之。岛不识,乃攘臂睨之,遂于手内取诗卷曰:“郎君何会此耶?”宣宗下楼而去。既而,岛知之,亟谢罪,乃赐御札除遂州长江簿,后迁普州司仓卒。故程以诗悼之曰:“倚恃诗难继,昂藏貌不恭。骑驴冲大尹,夺卷忤宣宗。驰誉超前辈,居官下我侬。司仓旧曹署,一见一心忡。”王元赠诗曰:“江城卖药常将鹤,古寺看碑不下驴。”

  〔《唐宋遗史》〕

  僧齐己往袁州谒郑谷,献诗曰:“高名喧省闼,《雅颂》出吾唐。叠供秋望,飞云到夕阳。自封修药院,别下着僧床。几话中朝事,久离鸳鹭行。”谷览之云:“请改一字,方得相见。”经数日再谒,称已改得诗,云:“别扫着僧床。”

  谷嘉赏,结为诗友。〔《郡阁雅谈》〕

  贾岛,元和中尝跨驴张盖,横截天街。时秋风正厉,黄叶可扫。岛吟曰:“落叶满长安。”求一联不可得,不知身之所从,因冲京兆尹刘栖楚节,被系一夕,释之。又尝遇武宗于定水精舍,岛尤肆慢,武宗讶之。他日,令与一官,授长江尉,至普州司仓卒。〔《摭言》〕

  永叔言苦吟句云:“一句坐中得,片心天外来。”兹所谓苦吟破的之句。

  〔《青琐集》〕

猜你喜欢
  周紫芝·唐圭璋
  沈唐·唐圭璋
  ●卷四·尤袤
  卷二十一·辨证二·冯金伯
  第二折·王实甫
  卷三十四·黄希
  前集原序·罗椅
  静思集巻五·郭钰
  卷一百十三·陈思
  卷四·吴之振
  卷七十四·陈焯
  卷八百二十四·佚名
  石屏诗集卷五 ·戴复古
  35.杜甫:哀江头·施蜇存
  紫岩诗选巻一·于石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三百八十一·彭定求

        卷381_1 【吊国殇】孟郊   徒言人最灵,白骨乱纵横。如何当春死,不及群草生。   尧舜宰乾坤,器农不器兵。秦汉盗山岳,铸杀不铸耕。   天地莫生金,生金人竞争。   卷381_2 【吊比干墓】孟郊   殷辛帝天

  • 卷三百四十五·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三百四十五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西塍稾宋伯仁字器之苕川人有雪岩集马塍稾四十役役人间世齐头四十年读书虽未已作事易徒然宦业蕉中鹿生涯叶底蝉愿逢时务好一榻醉时眠寓目暖风轻拨绣

  • 卷三十一·高棅

    钦定四库全书唐诗品彚卷三十一明 高棅 编七言古诗七羽翼孟浩然夜归鹿门歌山寺鸣钟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厐公栖隠处岩扉松迳长寂寥唯有幽人自来去送王七尉松滋君不见

  • 卷七百十一·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七百十一徐夤依御史【一本无御史二字】温飞卿华清宫二十二韵地灵蒸水暖天气待宸游岳拱莲花秀峯高玉蘂秋朝元雕翠阁乞巧绣琼楼碧海供骊岭黄金络马头五王更入帐七贵迭封侯夕雨鸣鸳瓦朝阳晔柘裘

  • 卷十二 愍帝·王夫之

      〖一〗   愍帝之西入长安,必亡之势也。刘聪虽去雒阳,石勒虽去江、淮,而聪在平阳,勒在邺,雒阳已毁,襄、邓已残,勒一踰河而即至雒,聪一踰河而即犯关中;长安孤县于一隅。亘南北而中绝,二虜夹之,旋发而旋至。张轨远在河西,孤军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八十三·佚名

    .TRS_Editor P{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DIV{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TD{margin-bottom:1

  • 大事记卷五·吕祖谦

    宋 吕祖谦 撰周赧王十九年【秦昭王十一年魏防王二十二年韩防王十六年赵惠文王三年齐湣王十八年楚顷防王三年燕昭王十六年】彗星见【以夲纪年表修】楚怀王薨于秦秦归其防于楚楚人皆怜之如悲亲戚诸侯由是不直秦【以世

  • 今献备遗卷二十七·项笃寿

    (明)项笃寿 撰杨守陈杨守陈字维新浙江鄞县人也景泰辛未进士改翰林庶吉士授编修歴官至吏部石侍郎成化初开经筵守陈以尚书武成篇进讲曰鲁论称舜无为而治周书称武王垂拱而天下治后世人主有深居禁中委政内侍者乃召望夷之祸

  • ●崇祯记闻录卷八·佚名

    己丑岁新正,吴中苟安,故上元将近,通衢委巷,多悬彩张灯,搭小景故事以娱目,有绝巧者,上官不禁,本府亦每夕出观,但阻于两,雨止仍复增饰,至月终方止。清朝银色甚低,初用止八成,后渐至四五成,愈奸巧,官屡禁不止。四月还,将各倾银铺炉灶俱折

  • 卷四十四·黄训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名臣经济录钦定四库全书名臣经济录卷四十四明 黄训 编兵部【武库】论兵备疏【杨士奇】臣窃见今差监察御史清军有以陜西山西山东北直之人起解南方极边补伍者有以两广四川贵州云南江西湖

  • 卷三·杂述·李贽

    〔凡三十七篇〕  ● 卓吾论略〔滇中作〕  孔若谷曰:吾犹及见卓吾居士,能论其大略云。居士别号非一,卓吾特其一号耳。卓又不一,居士自称曰卓,载在仕籍者曰笃,虽其乡之人,亦或言笃,或言卓,不一也。居士曰:&ldquo;卓与笃,吾土音

  • 卷第二十一上·朱熹

    伊川先生语七上师说门人张绎录宣仁山陵,程子往赴,吕汲公为使。时朝廷以馆职授子,子固辞。公谓子曰:「仲尼亦不如是。」程子对曰:「公何言哉?某何人,而敢比仲尼?虽然,某学仲尼者,于仲尼之道,固不敢异。公以谓仲尼不如是,何也?」公曰

  • 卷六·佚名

    (一○七)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二天。一名小胜善闭梵。二名小胜光梵。欲来诣佛。时婆迦梵。见此二梵。即问之曰:欲何所至。二梵答言:我等欲往诣世尊所问讯礼敬。时婆迦梵。即说偈言:四梵字鹳雀,三梵名为

  • 卷四百三·佚名

    △第二分观照品第三之二尔时舍利子白佛言:世尊,若预流一来不还阿罗汉声闻般若。若独觉般若。若菩萨摩诃萨般若。若如来应正等觉般若。是诸般若皆无差别不相违背。无生无灭自性皆空。若法无差别不相违无生灭自性空。是法

  • 小品般若波罗蜜经卷第五·佚名

    后秦龟兹国三藏鸠摩罗什译魔事品第十一尔时须菩提白佛言:&ldquo;世尊!已说善男子、善女人功德,云何起留难?&rdquo;&ldquo;须菩提!若说法者,不即乐说。菩萨当知,是为魔事。复次,须菩提!说法者,乐说不止。菩萨当知,是为魔事。须菩

  • 毗耶娑问经卷上·佚名

        元魏婆罗门瞿昙般若流支译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游阿逾阇强伽河岸。与大比丘众俱。彼比丘众。所作已办尽一切漏。无有障碍离有不退。勤为禅诵加趺而坐。随何处坐有在地处二人相随如法语论。群行如鹅如鸳

  • 宗门玄鉴图·佚名

    夫信迹者。先圣之蘧庐。后人之龟镜也。苟昧其源。焉能发明於大事哉。恐后学之流以金沙混用玉石同观。既迷宾主之谈。莫究尊卑之理。由是采古圣机玄之妙。总其纲要作十二门。从流列派各有所归。自浅及深俱无异趣。名曰

  • 卷第六·应庵昙华

    应庵和尚语录卷第六 明州天童山景德禅寺语录 嗣法门人 (守诠) 等编 入寺上堂云。风行草偃。水到渠成。正令既行。十方坐断。若也向上论去。语默不及处。棒喝未施前。总是依草附木汉。事不获已。且作死马医。所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