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三百三十一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三百三十一

明 曹学佺 编

明诗初集五十一

虞谦【字伯益金坛人】

拟古

黄鸟鸣高树载欣朝日明窗下弄机女窈窕含闺情轻杼轧长丝飞梭不同声千丝寸不就万丝尺不成黄鸟辞我飞别墅嘤嘤鸣尔鸣从别去秉梭终有程坐待帘栊晚无言新月生

其二

芙蕖开緑水灿若云锦裳薰风日披拂吹面散清香风回翠盖翻下有双鸳鸯鸳鸯自栖宿荷花亦相忘忽逢溪边女荡桨歌悠扬坐待霜露繁翠羽亦高翔空遗采莲曲何由断人肠

题水竹居

若人抱贞素种竹溪水曲水清竹亦清於焉结茆屋萧然寡尘事读书志弥笃窗虚涵碧隂夜静响飞瀑凤羽激凉飈鱼波様新渌渴饮涧中泉饥斸林下玉我亦斯人俦开图快心目愿言一相过秋风驾黄鹄

为镇上人题明秀轩

大江从西来遥遥几千里谁知巨鳌簪兀向中流起其隂曰瓜洲风气甚清美舟车竞来往百物纷聚蚁中有古道场胜地平若砥崇堂閟宏奥幽径隔尘市上人夙好道闭户动一纪贞姿类松柏安肯炫桃李宾筵苦湫隘新构俯江涘出门见青山流水度阶址南薰日披拂襟怀浄如洗问讯请厥名对景足堪拟大书揭楣间庶用监行止我来总输运寓宿东斋里岂惟事游衍正要勤政理行当觐天阙恋恋情曷已勉焉弘所图肇迹自今始

夜宿元阳观张大亨方台

晓望三茆峰暮达元阳观出门未百里顿觉风景换细路厌蒙密迸泉复凌乱幽鸟隔林啼惊麕入竹窜攀危发生寒历险脇沾汗迢嶤大峰顶夐与尘壤判石潭走蜿蜒松颠巢鹤鹳白云天际来飞扬何浩瀚揽之不能得凭栏恣怡翫方台极高爽灵轩蔽帏幔峰峭类簪笔岭夷若横案牀头链丹处神光烛遥汉缅昔有高士疎髯映修干夙事玉海仙架屋岩之半度世脱纷扰解蜕游汗漫石室树贞碑文彩尚昭焕矧兹张链师继事更孤岸高怀契玄理冲襟絶羁绊宴诵三洞章焚香手频盥朝寻赤松子暮谒洪崖伴植行益修洁声称动州閈予亦慕真侣动止寡筹算偶尔从之游中心乐且衎维时秋气佳晴旭照车幔登览纵杯酒尘虑豁分散未知步虚吟聊为挥词翰

送友之武昌佥宪分题得鹦鹉洲

黄鹤楼前鹦鹉洲鹦鹉昔年来此游如今鹦鹉在何处闻道西飞陇山去西飞一去竟不还空有寒流向东注芳草春迷南浦云夕阳晚带西江树送君此去登宪台武昌一道烟尘开还过洲上赋鹦鹉寄与楼头黄鹤来

长淮泛舟

画船晓泛南洲渚独客高眠悄无语西风吹起緑塘云卷落篷窗半江雨雨声潇潇芦叶鸣船头放歌沙鸟惊隔溪遥见南山青顺流直到垂杨汀须臾云散雨亦歇波光上接天冥冥呼童烹鳞酌新酒卧听洞箫吹月明

舟中

春江雪消春水涨画船荡漾来天上荷花照人杨柳青船头放歌双橹鸣歌声渐高橹声小水波不兴风力少归云斜度夕阳边青山半落沧江表买鱼沽酒待月明题诗远忆眉山叟夜来白鹤忽飞来须臾梦觉东方晓

听朱太常少卿弹琴

高堂夜静华月明博山火暖春云生高人膝上三尺琴兴来一弹神鬼惊上弦长清短清之古曲下弦前山後山之飞瀑恍疑天风吹下仙坛之鸣鸾又疑神斧凿碎荆山之良玉使人听之情思深坐中顿觉消尘襟百年慨仰锺子心一洗万古淫哇音

题湘江竹林图

秋风嫋嫋湘江曲秋水潇潇湘水緑湘江之人美如玉翠袖天寒倚修竹鹧鸪时来林外啼凤凰夜向枝头宿我欲因之泛长江历苍梧兮览潇湘天高海濶白日静九疑山色云茫茫云茫茫增烦吁忽忆山中二三月茹有紫笋食有鱼开轩赋就淇园句都向琅玕节上书

春晓曲

辘轳伊轧绮窗晓翠帏梦觉芳春好暖云含雨浮碧空香雾和烟湿瑶草东风吹柳揺黄金莺啼燕语愁人心愁人心向谁人说天涯游子归未归闭门落尽棃花雪

画竹自题

我昔泛东溟拾得苍龙尾置之怀袖中夜夜凉风起化为金错刀欲剪潇湘水只恐春雷鸣飞上青云里

题东臯野人

崇峦薄层霄嘉树翳平陆窗前流水声檐下白云宿晨兴眺东臯时还展书读澹然无俗营素心良自足

新春偶书

晨兴涉芳园晴旭照东林佳树蔼新緑花间有鸣禽临风散尘想俯溪澄道心归来念知已因之发长吟

端居感时驶荏苒冬复春修篁沐初雨古木含苍云物类既荣畅吾情亦欣欣缅然保贞素永答覆载恩

游东园

闲居澹无事琴书乐余清倦从南轩卧时向东园行疎篁含雨意古木敷春荣抚景恣游眺长吟发高情

青龙山道中

晚过青龙下西风瘦马催水从平地出山向半空来月冷林栖鸟霜晴谷放梅百年游宦客重上凤凰台

秋晓

不寐晨兴早秋堂燕坐清曙光欺月色露气逼蛩声新谷炊方熟寒葵落又生牀头故书在终日未忘情

过友人山居

远访幽人宅翛翛水竹苍石田沿陇瘦野井傍山凉买酒招邻曲题诗寄草堂向来一穉子今见过余长

晓出太平门

晓出太平门东邻日渐暾天光开晃朗曙色散清温碧汉流无极青山势独尊冈头古松树雨露每承恩

二月五日与张公迪共饮分韵

良宵有佳会况在尔东家已觉伤春雨先须问杏花青山随处好緑竹向人斜共爱张郎俊才能比孟嘉

过湖州苕溪驿

吴兴山水窟公馆一尘无地势来天目溪流入太湖蚕成供岁用菱熟当秋租楼阁烟云外犹堪入画图

东轩偶书

东轩日无事俗客少相干柳外禽声早花间雨气寒丹心恒自许青眼更谁看独爱云霄鹤乘风奋羽翰

寄南舟洽公

为爱长干寺西林景最妍石灯明似月竹室小如船地僻浑忘世心清久悟禅有时佳客至相与伴云眠游宜兴大涪山追和乡先生史良臣诗韵

夏日湖心寺危栏面面通一山都见水万竹尽含风石竈茶烟碧螺杯酒晕红胜游怀旧集归棹夕阳中

闲居

蜜熟黄蜂静泥融紫燕忙日停花妥艳风过竹生香美景追游少中年感慨长一樽消晚坐乘月更移牀

过道士王一初丹室

筑室依仙境幽居迥不同竹间惟养鹤石上只栽松碧海三山近瑶台万里通鼎中丹若就莫遣白云封

台州

千里东南路孤城傍海壖湖通溪上水山压树头烟地僻无征旅民稠悉种田喜闻军令肃边寇息多年

飞云渡

晓过东关渡飞云接渡头衣冠迎远道歌吹起中流巨港通番舶危峰压戍楼海乡民物庶文雅出东瓯

田家晚泊

风磴翻危叶霜槐出断根过桥逢野老倚杖候柴门驯犬熟迎客归鸦远认村茆檐投晚泊烟雾敛初昬

龙泉道中

峰峻碧云连松间屋数椽引泉新作磑叠石旧为田林暝花飘雨溪晴竹带烟驱驰惊岁晚何日遂朝天

送人省亲

都城三月柳如烟送客东归思惘然太学三年红杏雨故乡千里白云天晓经北固花迎斾夜泊西湖月满船记取明年春雁过新诗还寄锦云笺

寄怀柘溪书馆

家住三茆碧涧东怀人清思月明中白花满地翻松雪翠羽鸣窗和竹风长昼不知书梦远好春休放酒杯空闲居诗句人争写费尽鸾牋与笔工

游鸡鸣寺

鸡鸣山顶梵王家竹树萧疎石磴斜月照台前僧施食日高亭上客烹茶迢迢幽径通灵界密密深关隔世譁独倚阑干望乡邑浮云如盖异天涯

题戒上人泊云轩

万松深处一茆亭云气萧萧岩壑清小榻梦回晴絮暖上方身被白衣轻雷鸣春谷知龙化雨过秋林辩鹤声杖锡又从京刹住灯传应得祖师名

游顾龙山为荣上人题清辉楼

迢嶤飞阁倚岩阿极目溪山乐趣多帘卷白云生远岫窗含明月印澄波丹霞有客题诗去画舫何人载酒过几度登临归路晚数声鸦鸟出烟萝

题緑筠轩

尔家住在篔簹谷曾听西窗夜雨声彩凤归来山月上苍虯飞动海风生四时翠色连书幌六月凉隂护酒觥我亦有轩修竹里相期同结岁寒盟

游顾龙山

山横烟霭树苍苍中有神人古道场宝塔远连星斗出画楼高拂凤鸾翔林间煮酒青梅熟雨後烹茶紫笋香忽忆旧游三十载梦魂飞绕白云乡

送山隂王内敬之辽东

送客东行买画船故林三月正啼鹃红螺香泛棃花雨白苎晴分杨柳烟千里征途辽海上五更归梦越江边遥知别後相思处夜半诗成月在天

长淮舟中

长淮西上水漫漫四顾浑如碧海寛白酒盈樽聊独酌青山满眼共谁看芙蓉半落秋风老鸿雁初来暮雨寒千里思亲归梦远昨宵随月到长安

登夀州城楼

系马重登溪上楼白云红叶照清秋黄河东下归淮海翠岭南来绕蔡州对月岂辞今夜醉看花还忆少年游朝天只待春正月画舫东风过石头

濠梁驿与卢侍郎别

淮水西来千里长波涛汹涌日昬黄当门緑柳是何处隔岸青山非故乡渔歌乍歇棹歌起藕花半落苹花香明日濠梁与君别相思两地云茫茫

清真轩为王驸马题

禁城西畔列侯家别有轩居静不譁遶槛竹声鸣翠雨隔帘云气逐飞花锦筝按曲春行酒宝鼎烧香夜煮茶最爱屋头山色好雨余苍翠湿窗纱

游金山

关山迢递接神州才到南徐却暂留月带钟声来枕上云移山影过船头煮茶夜汲中泠水携酒朝登北固楼窃禄自惭无以报此心朝夕向东流

湖州

城临震泽水如空天目南来地势雄满院新凉桐叶雨一帘清气藕花风民生自足耕桑内士俗犹存礼义中追想玉堂人去远图书零落水晶宫

过姑苏

画舫琴书载碧流顺风三日到苏州帆移杨柳堤边路人在芙蓉水上楼古阜龙蹲秋月照荒台鹿走暮云收香醪满泛鲈鱼美卧听吴儿夜唱筹

游虎丘山

阖闾城外虎丘山古塔崚紫翠间暂向溪边停画舫谩来林下扣禅关水流长见花开落僧定不知云往还最爱西岩如画里可能无意一凭栏

灵岩寺

来访东吴第一峰石林高耸梵王宫灵岩雨过千山碧香径花飘十里红路转长廊空响屧客来深院喜闻钟携琴更为凌高顶回首姑苏夕照中

西湖

西湖开凿大唐年夹岸楼台夕照边一镜天开浮碧玉两峰云净出青莲雪中杖屦寻梅客月下笙歌载酒船我欲乘风游汗漫不知何处问坡仙

寄武林诸老

凤有高台鹤有楼怀人千里梦悠悠夜深酒泛梅窗月昼静琴鸣竹院秋海内文章新制作江南人物旧风流题诗寄谢诸夫子望断碧云天际头

过钱塘江

白鸟双飞下緑芜东风吹雨客帆孤江声暗逐潮来往云气半随山有无忽见沙头来翡翠还闻海底出珊瑚中流稳坐推篷看絶胜高台展画图

送嘉禾徐照磨复任

为爱名驹产渥洼青云材质向人夸簿书又见参名郡诗礼从知出故家酒向樽前倾竹叶春来江上折梅花东风未忍匆匆别回首征鸿带落霞

游白龙湖和韵

人间六月憎炎暑我爱龙湖此日凉停扇按歌桃叶小举杯联话藕丝长醉翁慷慨矜风裁词客疎狂赏雪香归路浮云忽相放持篷急雨正淋浪

为张都司题兰轩

华轩萧爽近岩峦种得幽花满石坛九畹香风春未老一帘晴雪夜生寒弹成古调同谁和赋就新诗每自看更似山隂修禊处紫云长绕碧琅玕

三峰

小峰天外耸青螺树杪飞宫入薜萝千日酒中风味美三层楼上月明多丹崖落叶如飘雨翠崦浮云若涌波最爱道人清似鹄夜凉吹笛看银河

天台

赤城自古号名山万丈华峰更可攀龙送雨来归洞口水流花落到人间天风声度琼台鹤夜月光生玉井丹欲访桃源无覔处一琴空向石梁还

步月歌

大风吹云碧空净仙娥捧出瑶台镜玉气寒凝海宇清金波冷彻天街莹兴来酒斟白玉童浩歌一曲声摩空身披紫霞氅手把青芙蓉飘然直上蓬莱宫

清溪书舍为丹阳洪仲章赋

练湖南来溪水清溪上草堂新构成波光涨雨帘幙润树影拂云窗户明东臯种秫可为酒西塞买鱼堪作羮百年诗礼今犹在愿尔力学传家声

过高邮湖

雨余湖上晚凉收红藕花开白露秋明月在天清似水吹箫忆向洞庭游

客中元夕

去年此夕宴传柑两袖天香酒半酣今夜客窗风又雨可无归梦到江南

丹霞真馆

华阳山里游三日清气逼人浑欲仙偶到丹霞亭子上抱琴和月泻松泉

会稽道中

茂林修竹映飞湍十里青山马上看正是一年寒食候落花吹雨不胜寒

仙居道中

一重山外一重田十里松风十里泉最爱小楼微雨过有人清昼读书眠

温州

翩翩征斾向南行海上青山照眼明昨夜芙蓉溪上雨西风吹入棹歌声

重阳

奉使南巡碧海头眼惊时序急如流无端风雨重阳节辜负黄花又一秋

石仓历代诗选卷三百三十一

 

猜你喜欢
  卷四百二十七·彭定求
  王武子·唐圭璋
  卷十一·董康
  卷六十四·徐世昌
  二集卷六十·乾隆
  卷233 ·佚名
  卷三十四·王琦
  巻九·史简
  乾坤清气卷十四·偶桓
  卷五十·郭元釪
  卷八百七十八·佚名
  御选明诗卷七十一·康熙
  杜鹃·徐志摩
  李好古词作鉴赏·佚名
  竹斋诗集巻一·裘万顷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一百·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一百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了斋诗集陈瓘字莹中南劎人也举进士甲科为湖州书记乆之用蔡卞荐召为大学博士迁校书郎章惇蔡卞主绍述之论追贬司马光上谤宣仁后人不敢輙议瓘因对以谓今日以

  • 侬家·刘半农

    君问侬家住何处,去此前头半里许: 浓林绕屋一抹青,檐下疏疏晾白繙。

  • 卷六十五·郭元釪

    钦定四库全书御订全金诗增补中州集卷六十五元好问三天门引秦王宫中【一作深居】不得近从破衡成欲谁信白头游客困咸阳顦顇黄金百斤尽海中仙人黄鹤【一作鹄】举大笑人间争腐防丈夫何意作苏秦六印才堪警儿女古来多为虚名

  • 卷六十六·徐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録卷六十六元稹稹字微之河南人幼孤母郑贤而文亲授书传九嵗工属文十五擢明经判入等补校书郎元和元年举制科对防第一拜左拾遗当路者恶之出为河南尉以母丧解服除拜监察御史按狱东川因劾奏节度使严

  • 宋史纪事本末卷十二·陈邦瞻

    金灭辽神宗熈宁七年十二月辽女眞部节度使乌古鼐死子和里布嗣初女眞之先葢古肃愼氏世居混同江之东长白山鸭绿水之源南隣高丽北接室韦西界渤海鐡甸东凭海后汉谓之伊埒元魏谓之乌济隋唐谓之黙尔根姓挐又号完顔氏于诸部中

  • 卷一百一·杨士奇

    永乐八年二月戊戌朔 命皇长孙留守北京命户部尚书夏原吉等议留守北京事宜 敕黔国公沐晟仍佩征夷将军印充总兵官云阳伯陈旭充副总兵率师征剿交阯余寇△女直野人头目那溪等来朝设甫儿河使坊河亦麻河三卫命那溪等十九

  • 明穆宗庄皇帝实录卷之十八·佚名

    隆庆二年三月辛亥朔 孝肃皇后忌辰遣安平伯方承裕祭 裕陵○甲寅狭西庆阳西安等府山西蒲州安邑等处河南裕州等十三州县及襄城新安等县郧阳宁夏汉中等处俱地震○狭西西宁卫天鼓鸣汉中府南郑县雨土○乙卯发太仆寺马六百五

  • 五二二 军机大臣奏遵旨查明四至闰六月所进书籍错误次数请将总裁等交部察议片·佚名

    五二二 军机大臣奏遵旨查明四至闰六月所进书籍错误次数请将总裁等交部察议片乾隆四十三年七月初四日*查四库全书馆进过书籍,前经奉旨:将指出错误记过之处,每三月查核一次,其总裁错至三次,分校、覆校错至两次者,均交部察议

  • 卷一百三十·雍正

    钦定四库全书世宗宪皇帝上谕内阁卷一百三十雍正十一年四月上谕十五道初一日大学士尹泰等将殿试策十卷进呈上亲览酌定名次啓弥封至第三名张若霭奉上谕此大学士张廷玉子也策内议论确有识见想其习覩习闻禀承家训得大臣忠

  • 卷三十三·孔毓圻

    钦定四库全书幸鲁盛典卷三十三纂修幸鲁盛典诗【并序】翰 林 院 编 修【臣】文 岱【臣】闻崇儒重道乃治世之规释奠临雍为帝王之盛业溯自羲轩而下洎乎书诰以还心传如一俟后圣而不疑斯文在兹推孔子为尤盛庙崇曲阜

  • 卷三十六·纪昀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歴代职官表卷三十六太医院表<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钦定历代职官表,卷三十六太医院国朝官制太医院院使汉人一人【正五品】左右院判汉人各一人【正六品】掌医之政令率其属以供医事员额顺治元年定御医

  • 松阳讲义卷十一·陆陇其

    赠内阁学士陆陇其撰孟子伯夷非其君章这一章见君子不为一偏之学就是一部中庸的注脚盖天下道理只有一个中庸君子只在这条路上走稍有偏焉虽百世之师如夷恵者非君子所愿学也以伯夷之生平言之严于恶恶而不轻与人羣其一种不

  • 卷十五·毛奇龄

    <经部,五经总义类,经问钦定四库全书经问卷十五翰林院检讨毛奇龄撰问三正递改宋儒俱谓但改正朔而不改时月先生谓时月俱改歴引其説于尚书春秋诸传中可谓详且着矣独史记秦始纪汉书高帝纪皆以冬十月为岁首而先生谓是汉史

  • 梅屋集·许棐

    宋代诗文别集。5卷。许棐著。全书由《梅屋诗稿》、《融春小缀》、《梅屋第三稿》、《梅屋第四稿》和《杂著》各1卷组成。集中诗作常有闲适情绪的表露,如《秋斋即事》:“桂香吹过中秋了,菊傍重阳未肯开。几日铜瓶无可

  • 正易心法·麻衣道者

    旧题五代末宋初麻衣道者撰,陈抟受并消息。一卷。《津逮秘书》本。凡四十二章,每章四句,每句四言;各章后附训释文字。卷首《正易卦画》图,以对卦、反卦形式排列,得上经十八卦、下经十八卦,共三十六卦。书前小序云:“正易者,正

  • 大般涅槃经(南本涅槃经)·佚名

    本经以阿含、法句经为始,并援引首楞严经、瞿师罗经、摩诃般若波罗蜜经、法华经、城经、杂华经等,所受般若经之影响不小。本经系于北凉玄始十年(421),依河西王沮渠蒙逊之请,于姑臧译出。据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卷上会宁传,与西

  • 慈悲水忏法·知玄

    凡三卷。唐代知玄(一作智玄)述作。系依据宗密之圆觉经修证仪著录而成之忏法书。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五册。唐懿宗时,悟达国师知玄膝上患人面疮,眉目口齿俱备,每以饮食喂之,则开口吞啖,与人无异,虽遍召名医而无效。后蒙迦诺迦尊者

  • 阿毗达磨识身足论·佚名

    凡十六卷。印度提婆设摩(梵Devas/arman ,意译天寂、贤寂)造,唐玄奘译。又作说一切有部识身足论。略称识身足论。收于大正藏第二十六册。乃阿毗达磨六足论之一。本论说明识心与肉身相应具足,应如法修行。有七千颂,分为六品,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