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三百一十三

 

  卷313_1 【奉和圣制三日书怀因以示百寮】崔元翰

  佳节上元巳,芳时属暮春。流觞想兰亭,捧剑传金人。

  风轻水初绿,日迟花更新。天文信昭回,皇道颇敷陈。

  恭己每从俭,清心常保真。戒兹游衍乐,书以示群臣。

  卷313_2 【奉和圣制重阳旦日百寮曲江宴示怀】崔元翰

  偶圣睹昌期,受恩惭弱质。幸逢良宴会,况是清秋日。

  远岫对壶觞,澄澜映簪绂。炮羔备丰膳,集凤调鸣律。

  薄劣厕英豪,欢娱忘衰疾。平皋行雁下,曲渚双凫出。

  沙岸菊开花,霜枝果垂实。天文见成象,帝念资勤恤。

  探道得玄珠,斋心居特室。岂如横汾唱,其事徒骄逸。

  卷313_3 【奉和圣制中元日题奉敬寺】崔元翰

  妙道非本说,殊途成异名。圣人得其要,俱以化群生。

  凤吹从上苑,龙宫连外城。花鬘列后殿,云车驻前庭。

  松竹含新秋,轩窗有馀清。缅怀崆峒事,须继箫管声。

  离相境都寂,忘言理更精。域中信称大,天下乃为轻。

  屈己由济物,尧心岂所荣。

  卷313_4 【奉和登玄武楼观射即事书怀赐孟涉应制】崔元翰

  宁岁常有备,殊方靡不宾。禁营列武卫,帝座彰威神。

  讲事一临幸,加恩遍抚巡。城高凤楼耸,场迥兽侯新。

  饮羽连百中,控弦逾六钧。拣材尽爪士,受任皆信臣。

  光赏文藻丽,便繁心膂亲。复如观太清,昭烂垂芳辰。

  卷313_5 【清明节郭侍御偶与李侍御孔校书王秀才…呈马十八郎丞公】崔元翰

  山色入层城,钟声临复岫。乘闲息边事,探异怜春候。

  曲阁下重阶,回廊遥对霤。石间花遍落,草上云时覆。

  钻火见樵人,饮泉逢野兽。道情亲法侣,时望登朝右。

  执宪纠奸邪,刊书正讹谬。茂才当时选,公子生人秀。

  赠答继篇章,欢娱重朋旧。垂帘独衰疾,击缶酬金奏。

  卷313_6 【杂言奉和圣制至承光院见自生藤感其得地因以成咏应制】崔元翰

  新藤正可玩,得地又蓬时。罗生密叶交绿蔓,

  欲布清阴垂紫蕤。已带朝光暖,犹含轻露滋。

  遥依千华殿,稍上万年枝。馀芳连桂树,积润傍莲池。

  岂如幽谷无人见,空覆荒榛杂兔丝。圣心对此应有感,

  隐迹如斯谁复知。怀贤劳永叹,比物赋新诗。

  聘丘园,访茅茨,为谢中林士,王道本无私。

  卷313_7 【雨中对后檐丛竹】崔元翰

  含风摇砚水,带雨拂墙衣。乍似秋江上,渔家半掩扉。

  卷313_8 【赋得沈珠于泉】独孤良器

  皎洁沈泉水,荧煌照乘珠。沈非将宝契,还与不贪符。

  风折璿成浪,空涵影似浮。深看星并入,静向月同无。

  光价怜时重,亡情信道枢。不应无胫至,自为暗投殊。

  卷313_9 【雪席口占】高崇文

  崇文宗武不崇文,提戈出塞号将军。

  那个髇儿射雁落,白毛空里乱纷纷。

  卷313_10 【行县至浮查山寺】罗珦

  三十年前此布衣,鹿鸣西上虎符归。行时宾从过前寺,

  到处松杉长旧围。野老竞遮官道拜,沙鸥遥避隼旟飞。

  春风一宿琉璃地,自有泉声惬素机。

  卷313_11 【赋四相诗·中书令汉阳王张柬之】皇甫澈

  周历革元命,天步值艰阻。烈烈张汉阳,左袒清诸武。

  休明神器正,文物旧仪睹。南向翊大君,西宫朝圣母。

  茂勋镂钟鼎,鸿劳食茅土。至今称五王,卓立迈万古。

  卷313_12 【赋四相诗·中书令钟绍京】皇甫澈

  景龙仙驾远,中禁奸衅结。谋猷叶圣朝,披鳞奋英节。

  青宫阊阖启,涤秽氛沴灭。紫气重昭回,皇天新日月。

  从容庙堂上,肃穆人神悦。唐元佐命功,辉焕何烈烈。

  卷313_13 【赋四相诗·礼部尚书门下侍郎平章事李岘】皇甫澈

  时来遇明圣,道济宁邦国。猗欤瑚琏器,竭我股肱力。

  进贤黜不肖,错枉举诸直。宦官既却坐,权奸亦移职。

  载践每若惊,三已无愠色。昭昭垂宪章,来世实作则。

  卷313_14 【赋四相诗·门下侍郎平章事王缙】皇甫澈

  舟楫济巨川,山河资秀气。服膺究儒业,屈指取高位。

  北征戮骄悍,东守辑携贰。论道致巍巍,持衡无事事。

  知己不易遇,宰相固有器。瞻事华壁中,来者谁其嗣。

  卷313_15 【上巳泛舟得迟字】张登

  令节推元巳,天涯喜有期。初筵临泛地,旧俗祓禳时。

  枉渚潮新上,残春日正迟。竹枝游女曲,桃叶渡江词。

  风鹢今方退,沙鸥亦未疑。且同山简醉,倒载莫褰帷。

  卷313_16 【送王主簿游南海】张登

  平生推久要,留滞共三年。明日东南路,穷荒雾露天。

  旷怀常寄酒,素业不言钱。道在贫非病,时来丑亦妍。

  过山乘蜡屐,涉海附楼船。行矣无为恨,宗门有大贤。

  卷313_17 【重阳宴集同用寒字】张登

  锡宴逢佳节,穷荒亦共欢。恩深百日泽,雨借九秋寒。

  望气人谣洽,临风客以难。座移山色在,杯尽菊香残。

  欲识投醪遍,应从落帽看。还宵须命烛,举首谢三官。

  卷313_18 【仲秋夜郡内西亭对月】张登

  天高月满影悠悠,一夜炎荒并觉秋。气与露清凝众草,

  色如霜白怯轻裘。高临华宇还知隙,静映长江不共流。

  □直西倾河汉曙,遗风犹想武昌楼。

  卷313_19 【冬至夜郡斋宴别前华阴卢主簿】张登

  虎宿方冬至,鸡人积夜筹。相逢一尊酒,共结两乡愁。

  王俭花为府,卢谌幄内璆。明朝更临水,怅望岭南流。

  卷313_20 【小雪日戏题绝句】张登

  甲子徒推小雪天,刺梧犹绿槿花然。

  融和长养无时歇,却是炎洲雨露偏。

  卷313_21 【招客游寺】张登

  江城吏散卷春阴,山寺鸣钟隔雨深。

  招取遗民赴僧社,竹堂分坐静看心。

  卷313_22 【句】张登

  孤高齐帝石,萧洒晋亭峰。(见《漳州名胜志》)。

  境旷穷山外,城标涨海头。

  卷313_23 【陪韩退之、窦贻、周同寻刘尊师不遇,得师字】韦执中

  早尚逍遥境,常怀汗漫期。星郎同访道,羽客杳何之。

  物外求仙侣,人间失我师。不知柯烂者,何处看围棋。

  卷313_24 【寻人偶题】邵真

  日昃不复午,落花难归树。人生能几何,莫厌相逢遇。

  卷313_25 【墙阴残雪】何频瑜

  积雪还因地,墙阴久尚残。影添斜月白,光借夕阳寒。

  皎洁开帘近,清荧步履看。状花飞著树,如玉不成盘。

  冰薄方宁及,霜浓比亦难。谁怜高卧处,岁暮叹袁安。

  卷313_26 【题度支杂事典庭中柏树】骆浚

  干耸一条青玉直,叶铺千叠绿云低。

  争如燕雀偏巢此,却是鸳鸯不得栖。

  卷313_27 【梢云(一作曹松)】罗让

  殊质资灵贶,凌空发瑞云。梢梢含树彩,郁郁动霞文。

  不比因风起,全非触石分。叶光闲泛滟,枝杪静氛氲。

  隐见心无宰,裴回庆自君。翻飞如可托,长愿在横汾。

  卷313_28 【闰月定四时】罗让

  月闰随寒暑,畴人定职司。馀分将考日,积算自成时。

  律候行宜表,阴阳运不欺。气薰灰琯验,数扐卦辞推。

  六律文明序,三年理暗移。当知岁功立,唯是奉无私。

  

猜你喜欢
  卷五百六十三·彭定求
  葛长庚·唐圭璋
  岳飞·唐圭璋
  提要·郑方坤
  第三场·老舍
  第十三回 滑氏包藏毒虺心 任婆狠弑屠龙手·萧晶玉
  第三十五出 被擒·梁辰鱼
  第三折·郑光祖
  巻十一·顾瑛
  卷89 ·佚名
  卷七十六·朱彝尊
  血·刘半农
  三家宫词巻下·毛晋
  卷五百·曹学佺
  卷二十七·曹庭栋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侯彭老·唐圭璋

      彭老字思孺,号醒翁。衡山(今湖南省)人。登大观进士。绍兴三年(1133),知藤州。   踏莎行   十二封章,三千里路。当年走遍东西府。时人莫讶出都忙,官家送我归乡去。   三诏出山,一言悟主。古人料得皆虚语。太平朝野总

  • 卷三十·佚名

    全唐诗续拾卷三十项斯寄剡溪友歇马亭西酒一卮,半年闲事亦堪悲。船横镜水人眠后,蓼暗松江雁下时。山晚迥寻萧寺宿,雪寒谁与戴家期。夜来忽觉秋风急,应有鲈鱼触钓丝。 【见宋高似孙《剡录》卷六。】李郢泉飞下数千尺,全然无

  •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八十二·杨仲良

      神宗皇帝   审官西院   熙宁三年五月丁巳[1],诏:『国家以西枢内辅赞翌,本兵任为重矣[2]。而狃于旧制,自右职升朝以上,必兼择而除授之,是以三公府而亲有司之为,非所以遇朕股肱之意也。今使臣增员至众,非张官置吏以总其

  • 第五十回 选将得人凉州破敌 筑宫渔色石氏宣淫·蔡东藩

      却说晋廷议加封桓温,将给豫章大郡。有一人出来梗议道:“温若复平河洛,试问将赏他何地?”朝臣相率注视,乃是尚书左丞荀蕤,一时瞠目结舌,不知所对。于是改封温为临贺郡公,兼征西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加谯王无忌为前将军,袁

  • 卷三·戴冠

    苏长公书《醉翁亭记》真迹,在绍兴小儿医方氏家,后为士人白麟摹写赝本以售于人,见者不能辨,往往厚值市之。或以一本献工部侍郎王佑,佑奇之,自云家藏旧物,以夸视翰林诸老。方共唶唶叹赏。学士王英最后至,熟视之,曰:“艺至此,

  • ◎北平李丽与曰本军官之热恋·佚名

    北平李丽大家呼她为“一代尤物”,此姝的确有迷人的地方,过去不知有多少男人在她的香闺中做了俘虏。事变前,她是那么活跃,到了敌伪占领沪港两地后,她依旧是过着豪华的生活,所以能够如此“活得络”,当然是

  • 卷73·陈邦瞻

    高宗绍兴十八年六月,金以完颜亮为平章政事。亮本名迪古乃,金太祖子斡本之子。为人慓急猜忌,残忍任数,自以己与金主同为太祖孙,常怀觊望。及为中京留守,专立威以惧众。结萧裕为腹心,每与论天下事。裕倾险,揣知其意,因曰:“留守先

  • 十二年·佚名

    (壬申)十二年清嘉慶十七年春正月1月1日○乙亥朔,御仁政殿,受賀,頒敎文:若曰,八千歲爲春,泰運屬三陽之會,九五福曰壽,長樂躋六旬之齡,凡在陶勻,孰不懽忭?恭惟王大妃殿下,稟性淵靜,秉德柔嘉,奉慈闈盡孝盡誠,嗣徽音於莘摯,事寧考克敬克順,播

  • 表记集传卷二·黄道周

    明 黄道周 撰寡怨章第十九子曰虞夏之道寡怨于民殷周之道不胜其敝子曰虞夏之质殷周之文至矣虞夏之文不胜其质殷周之质不胜其文【王通曰唐虞之道直以大故以揖让终焉必也有圣人承之其道甚濶不可格于后夏商之道直以简故

  • 卷七·王天与

    钦定四库全书尚书纂传卷七     元 王天与 撰征第四         夏书羲和湎滛废时乱日往征之作征【汉孔氏曰羲和自唐虞至三代世职不絶承太康之后沈湎于酒过差非度废天时乱甲乙朱子曰湎饮酒色变也○

  • 第三 内揵 2·王诩

    【原文】内者,进说辞也;揵者,揵所谋也①。故远而亲者,有一陰一德②也;近而疏者,志不合也;就而不用者,策不得也;去而反求者,事中来也;日进前而不御者,施不合也。遥闻声而相思者,合于谋待决事③也。故曰:不见其类而为之者,见逆④。不得

  • 卷上·佚名

    隋天竺三藏阇那崛多译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游摩伽陀国法阿兰处菩提场上普光堂中。大福聚集。妙喜所生。普无毁处。功德无量。莲华藏师子座中坐。平等证觉(一)善净觉者(二)无有二行(三)游佛所游(四)得至诸佛平等(五)到无障处(六)不

  • 卷第七·佚名

    守护国界主陀罗尼经卷第七 罽宾国三藏沙门般若共牟尼室利译 入如来不思议甚深事业品第五之三 尔时世尊。复告文殊师利童子菩萨摩诃萨言。善男子如来意业智为先导随智慧转。云何意业随智慧转。善男子如来无有心意识过

  • 一字顶轮王念诵仪轨(依忉利天宫所说经译)·佚名

    我今说无比力超胜世间出世间真言上上。一切佛顶王佛顶轮王念诵仪则。行者先当清净。于净处安本尊像。面西稽首礼。受三归舍身说罪受戒。发菩提心随喜劝请发愿回向已。应结佛部三昧耶印。四顶互内交。二轮并合竖。前附

  • 序·聂先

    续藏经 续指月录清 聂先编辑序天下有可以言传者。有不可以言传者。有可以言传而究不可以言传者。其可以言传者。理之显焉者也。人得而指焉者也。其不可以言传者。理之微焉者也。人莫得而指焉者也。其可以言传而究不

  • 安岳集·冯山

    宋代诗文别集。冯山著。其诗文集全名为《安岳冯公太师文集》,原为30卷。南宋嘉定年间,周锐把冯山及其子冯澥的文集合刊为一书,卷首有刘光祖《太师左丞合集序》和何惠固《二冯先生文集序》。清代修《四库全书》时,两淮盐政

  • 三垣笔记·李清

    三卷,附识三卷。明李清撰。此书所记大都是李清于明崇祯、弘光两朝,历官刑、吏、工科给事中时所见所闻,故名之为《三垣笔记》。书中记明末朝章典故和重要廷臣的言行事迹,并及崇祯、弘光二帝秉政作风,性格为人。李清以

  • 四品学法经·佚名

    全一卷。刘宋求那跋陀罗译。又称四品学法、四品觉法经。收于大正藏第十七册。叙说受持戒学之上、中、下、外等四品学法之义。(一)戒行备具,多知经法且能化度他人,称为真学,即上品。(二)纯行五戒,称为承法,即中品。(三)仅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