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三十八

<集部,总集类,御定全唐诗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全唐诗卷三十八

萧德言

萧德言字文行雍州长安人贞观中着作郎兼弘文馆学士博涉经史晚尤笃志於学自昼逹夜略无休倦每开五经必束带盥濯危坐对之为春宫侍读拜秘书少监高宗以师傅恩加银青光禄大夫集三十卷今存诗一首

咏舞

低身锵玉佩举袖拂罗衣对檐疑燕起映雪似花飞郑世翼【一作郑翼】

郑世翼荥阳人弱冠有盛名武德中历万年丞扬州录事参军数以言辞忤物贞观中坐怨谤流嶲州卒集多遗失今存诗五首

过严君平古井

严平本高尚远蹈古人风卖卜成都市流名大汉中旧

井改人世寒泉久不通年多既罢汲【一作渫】无禽乃遂空如何属秋气唯见落双桐

登北邙还望【一作至】京洛

步登北邙坂踟蹰聊写望宛洛盛皇居规模穷大壮三河分设险两崤资巨防飞观紫烟中层台碧云上青槐夹驰道迢迢修且旷左右多第宅参差居将相清晨谒帝返车马相追访胥徒各异流文物纷殊状嚣尘暗天起箫管从风扬伊余孤【一作忠】且直生平独沦丧山幽有桂丛何为坐惆怅

巫山高

巫山凌太清迢嶤类削成霏霏暮雨合霭霭朝云生危峯入鸟道深谷写猨声别有幽栖客淹留攀桂情

看新婚

初筓梦桃李新妆应摽梅疑逐朝云去翻随暮雨来杂佩含风响丛花隔扇开姮娥对此夕何用久裵回

见佳人负钱出路

独负千金价应从买笑来秪持难发口经为几人开崔信明

崔信明青州益都人博闻强记下笔成章大业中令尧城窦建德招之不屈去隐太行山贞观中应诏举终秦川令诗一首

送金竟陵入蜀

金门去蜀道玉垒望长安岂言千里远方寻九折难西上君飞盖东归我挂冠猨声出峡断月彩落江寒从今与君别花月几新残

枫落吴江冷【新唐书云信明蹇傲自伐尝谓过李百药议者不许郑世翼亦傲倨数佻轻忤物遇信明江中谓之曰闻公有枫落吴江冷愿见其余信明欣然多出衆篇世翼覧未终曰所见不逮所闻投诸水引舟去】

孔绍安

孔绍安越州山隂人陈尚书奂之子少诵古文集数十万言外兄虞世南叹异之与词人孙万夀笃忘年好时人称为孙孔隋末为监察御史归唐拜内史舍人恩礼甚厚尝诏撰梁史未成而卒有文集五十卷今存诗七首

侍宴咏石榴【本传云大业末高祖讨贼河东绍安以监察御史为监军深见接遇及受禅间行来奔拜内史舍人时夏侯端亦尝监高祖军先绍安归朝授秘书监绍安因侍宴咏石榴诗时人称之】

可惜庭中树移根逐汉臣只为来时晚花开不及春

咏夭桃

结叶还临影飞香欲徧空不意余花落翻沈露井中

赠蔡君

畴昔同幽谷伊尔迁乔木赫奕盛青紫讨论穷简牍

结客少年场行

结客佩吴鈎横行度陇头鴈在弓前落云从阵 後浮吴师惊燧象燕将警奔牛转蓬飞不息氷河结未流若使三边定当封万户【一作里】侯

伤顾学士

迢遰双崤道超忽三川湄此中俱失路思君不可思游人行变橘逝者遽焚芝忆昔江湖上同咏子衿诗何言陵谷徙翻惊邻笛悲陈根非席卉繐帐异书帷与善成空说殱良信在兹今日严夫子哀命不哀时

别徐永元秀才

金汤既失险玉石乃同焚坠叶还相覆落羽更为羣岂谓三秋节重伤【一作阳】千里分远离弦易转幽咽水难闻欲识相思处山川间白云

落叶【一作孔德绍诗】

早秋惊落叶飘零似客心翻飞未肯下犹言惜故林谢偃

谢偃卫县人本姓直勒氏仕隋为散从正员外贞观初应诏对策及第驾幸东都诏求直谏偃极言得失太宗称美引为弘文馆直学士为尘影二赋甚工尝奉诏撰述圣赋又献惟皇诫德赋以申讽时李百药工五言诗偃善作赋时人称为李诗谢赋出为湘潭令集十卷今存诗四首

踏歌词三首

春景娇春台新露泣新梅春叶参差吐新花重疉开花影飞莺去歌声度鸟来倩看飘颻雪何如舞袖回逶迤度香合顾步出兰闺欲绕鸳鸯殿先过桃李蹊风带舒还卷簪花举复低欲问今宵乐但听歌声齐夜久星沉没更深月影斜裙轻才动佩鬟薄不胜花细风吹宝袂轻露湿红纱相看乐未巳兰灯照九华

乐府新歌应敎【郭茂倩乐府作新曲】

青楼绮阁已含春凝妆艳粉复如神细细轻裙【一作裾】全漏影离离薄扇讵障尘樽中酒色恒宜满曲里歌声不厌新紫燕欲飞先遶栋黄莺始哢即娇人撩乱垂丝昬柳陌参差浓叶暗桑津上客莫畏斜光晚自有西园明月轮

蔡允恭

蔡允恭荆州江陵人有风采善缀文仕隋历着作佐郎起居舍人炀帝属词赋多令讽诵之入唐为文学馆学士贞观初除太子洗马集二十卷今存诗一首

奉和出颍至淮应令【在隋时作】

久倦川涂曲忽此望淮圻波长泛淼淼眺迥情依依稍觉金乌转渐见锦帆稀欲知仁化洽讴歌满路归杜之松

杜之松博陵曲阳人隋起居舍人贞观中为河中刺史尝答王绩书云康成道重不许太守称官老莱家居羞与诸侯为伍仆岂不能正平公之坐敬养亥唐屈文侯之膝恭师子夏其雅尚可知矣诗一首

和卫尉寺柳

汉将本屯营辽河有戍城大夫曾取姓先生亦【一作曾】得名高枝拂远鴈疎影度遥星不辞攀折苦为入管弦声崔善为

崔善为贝州武城人善历数仕隋为文林郎尝领丁匠五百人营仁夀宫杨素为总监来按实善为持簿暗唱五百人无一差失素大惊稍迁楼烦司户书佐密劝高祖举义旗兵起署为大将军府司户参军转尚书左丞贞观中历大理司农二卿出为秦州刺史诗二首

荅王无功冬夜载酒乡馆

颁条忝贵郡悬榻久相望处士同杨郑邦君谢李疆讵知方拥篲逢子敬惟桑明朝蓬户侧会自谒任棠

荅王无功九日

秋来菊花气深山客重寻露叶疑涵玉风花似散金摘来还泛酒独坐即徐斟王弘贪自醉无复覔杨林朱仲晦

朱仲晦王绩乡人诗一首

荅王无功问故园

我从铜州来见子上京客问我故乡事慰子羇旅色子问我所知我对子应识朋游总强健童稚各长成华宗盛文史连墙富池亭独子园最古旧林间新垧柳行随堤势茅斋看地形竹从去年移梅是今年荣渠水经夏响石苔终岁青院果早晚熟林花先後明语罢相叹息浩然起深情归哉且五斗饷子东臯耕

王宏

王宏济南人与太宗幼日同学问为八体书及帝即位因访乡人竟传隐去诗一首

从军行

儿生三日掌上珠燕颔猨肱穠李肤十五学剑北击胡羌歌燕筑送城隅城隅路接伊川驿河阳渡头邯郸陌可怜年少把手时黄鸟双飞梨花白秦王筑城三千里西自临洮东辽水山边叠疉黑云飞海畔莓莓青草死从来战鬬不求勲杀身为君君不闻凤皇楼上吹急管落日裵回肠先断

朱子奢

朱子奢苏州人善文辞通春秋贞观时累官谏议大夫弘文馆学士为人乐易能剧谈以经义缘饰每侍宴帝令与羣臣论难皆莫能及诗一首

文德皇后挽歌

神京背紫陌缟驷结行輈北去横桥道西分清渭流寒光向垄没霜气入松楸今日泉台路非是濯龙游张文收

张文收贝州人善音律贞观初授协律郎咸宁中迁太子率更令撰新乐书十二卷存诗一首

大酺乐

泪滴珠难尽容残玉易销倘随明月去莫道梦魂遥毛明素

毛明素贞观中人诗一首

与琳法师【贞观十一年法师幽系故致诗焉】

冶长倦缧绁韩安叹死灰始验山中木方知贵不材

御定全唐诗卷三十八

猜你喜欢
  卷五百四十七·彭定求
  吴大有·唐圭璋
  ◆周征士权(此山集)·顾嗣立
  序·朱鹤龄
  第三折·乔吉
  八教授颂·闻一多
  项廷纪·龙榆生
  陈维崧·龙榆生
  卷一百四十八·冯惟讷
  卷八十八·朱彝尊
  卷十·佚名
  卷五·曹学佺
  宛陵羣英集巻五·汪泽民
  卷四十一·陈元龙
  吴大有词作鉴赏·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五·张元凯

    五言律诗郊祀伏睹驾出二首驰道千官集,缇城百帐分。天行清跸雨,山出护宫云。辇毂龙真见,旌麾凤有文。此中骖乘者,应是霍将军。上帝歆元祀,南郊启閟宫。幸逢尧丽日,仰见舜重瞳。仙乐闻难尽,霓旌望不穷。材官多侍从,偏我隐墙东。

  • 初集卷四十四·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初集卷四十四古今体九十六首【丁卯八】读杜诗我读杜诗亦已屡每一开编兴会殊与造物游不知穷柳州所言谓是乎衙官屈宋徒自诩律惊神鬼诚无如寻章摘句祗陋耳抹月批风犹故吾常山峪行宫晚秋山容似画淡弥趣

  • 圣安本纪卷之五·顾炎武

      三月甲申朔,皇太子至自金华。  北都失守,太子为逆闯所得,挟之往永平;及与吴三桂战而败,太子遂不知下落。相传太监高起潜奔西山,太子自诣之,遂同至天津,浮海而南;八月抵淮上。起潜知江南无善意,欲加害其族;南京鸿胪寺序班高

  • 第五十二回 唐肃宗称尊灵武 雷海青殉节洛阳·蔡东藩

      却说杨贵妃迭闻凶耗,心似刀割,已洒了无数泪痕;及高力士传旨赐死,突然倒地,险些儿晕将过去,好容易按定了神,才呜咽道:“全家俱覆,留我何为?但亦容我辞别皇上。”力士乃引贵妃至玄宗前,玄宗不忍相看,掩面流涕。贵妃带哭带语道:

  • 卷之二百十一·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币制处·费行简

    币制处何为而设,袁慰庭特为位置梁卓如计也。溯远因于戊戌二人本深仇,然华夏光复,梁不能不归国,而为民党所丑诋,势不得不托庇于袁。于是结共和党,以主持中央集权,示与国民党立异。袁未必不知其意,而可藉以排除孙黄诸人,从此乘仇

  • 耶律合里只传·脱脱

    耶律合里只,字特满,六院夷离堇蒲古只之后。重熙年间,累迁至西南面招讨都监,担任出使宋国生辰使,止宿于白沟驿。宋国宴请慰劳,优人嘲笑萧惠河西之兵败。合里只说“:胜败乃兵家常事。我国嗣圣皇帝俘虏石重贵,至今在兴中府还有石

  • 卷十职制律·窦仪

    【八门】律条十八并疏令条一误犯宗庙讳奏事及余文书误应奏不奏代官司署判出使不返制命匿哀听乐从吉冒荣居官委亲之官冒哀求仕父母被囚禁作乐指斥乘舆驿使稽程驿使以所赍文书寄人文书遣驿乘驿马在外长官使人有犯输纳符

  • (九)·钱穆

    《近思录》卷九制度,凡二十七条。伊川言:“三代之时,人君必有师傅保之官。师,道之教训。傅,傅之德义。保,保其身体。后世作事无本,知求治而不知正君,知规过而不知养德。傅德义之道,固已疏矣。保身体之法,复无闻焉。”今按:此条见

  • 往生安乐土法门略说·太虚

     一 信    甲 信自心    乙 信佛土    丙 信法门   二 愿    甲 念念厌离娑婆秽土而欣往安乐净土    乙 愿早往生净土得断无尽烦恼而成无上佛陀    丙 愿早往生净土得学无量法门

  • 佛说最上秘密那拏天经卷下·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明教大师臣法贤奉 诏译最上成就供养大明分第六尔时那拏天。说献阏伽大明曰。那谟吠设啰(二合)嚩拏苏多(引)野(一)那拏酤钵啰(引)野(二)唵那拏酤钵啰坌惹莎贺(引三)以此大明加持阏伽水七

  • 弘覺忞禪師北遊集卷第一·道忞

    門人真樸編次住大內萬善殿語錄順治十六年十月十五日,奉旨開堂結冬,聖駕親臨,特差內院官李世昌、張嘉謨、雷先聲執香迎師至座前,師云:「兜率上升,天王敷座。不見道:名稱如來聞十方,諸吉祥中最無上,昔曾處此摩尼殿,是故此處最吉祥

  • 明行道六成就法敘·佚名

    佛說一切法,為度一切心,若無一切心,何用一切法。誠哉斯言也!眾生一念不覺,所以萬慮齊彰。三毒開四生之門,十使引六道之路,五塵障成作之智,六思蔽妙觀之境;致使大圓失光明之元照,平等轉憎愛之情想。由是輪

  • 唐摭言·王定保

    简称《摭言》。笔记。唐末五代王定保(870—940)撰。十五卷。定保,南昌人。光化进士,后仕南汉,官至中书侍郎同平章事。本书为记载唐代科举制度掌故专著,十五卷,分一百○三个子目,近十万余字。每条有论赞,所述典故,有选

  • 入伍后·沈从文

    短篇小说集。沈从文著。1928年2月上海北新书局初版。除戏剧外,收《入伍后》、《岚生同岚生太太》等短篇小说8篇。

  • 论词随笔·沈祥龙

    晚清沈祥龙撰,1 卷。沈氏述词之源,亦主诗余之说, 又说出于古乐府,他要求词应“发乎 情,止乎礼义”,这是力图提高词的 地位,把词从末技小道提高到正统 文学同等的地位上来,沈氏的动机 是好的,但他从合乎礼仪的封建诗 教立场上讲

  • 韩非子·韩非

    原名《韩子》,战国末年韩非撰著的理论散文作品。作者继承了商鞅的“法”,申不害的“术”(御臣方法)和列子的“势”(统治的权力)而提出了以“法”为中心,“法”、“术”、“势”相结合的统治方法,为封建中央集权统治奠定了

  • 东溪日谈录·周琦

    明周琦撰。琦字廷玺,马平人。成化辛丑进士。官至南京户部员外郎。琦之学出於薛瑄。是编记所心得,分十三类。凡性道谈二卷,理气谈一卷,祭祀谈二卷,学术谈一卷,出处谈一卷,物理谈一卷,经传谈三卷,著述谈一卷,史系谈二卷,儒正谈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