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华岳

  岳字子西,自号翠微,贵池人。为武学生。韩侂胄当国,上书论侂胄。侂胄下之大理。侂胄诛,复入学登第,为殿前司官属,郁不得志。谋去丞相史弥远,下临安狱,杖死东市。宋史卷四百五十五入中忠义传。有翠微南征录传世。永乐大黄卷九千七百六十三有华赵二先生南征录,先录岳诗,次录赵希蓬诗;诗渊各册录华、赵诗甚多,华倡赵和,其第二十三、二十五册,录有华、赵词多首,亦华倡赵和。与今传本不同。

  瑞鹧鸪

  挑尽银缸半夜花。拍帘风劲卷龙沙。香传梅福深深意,春在钱塘小小家。

  鸳被关闲才子恨,莺簧初转史君夸。归来醉体娇无力,压尽名园无限花。

  又

  华月楼前见玉容。凤钗斜褪鬓云松。梅花体态香凝雪,杨柳腰肢瘦怯风。

  几向白云寻楚□,难凭红叶到吴宫。别来风韵浑如旧,犹相逢是梦中。

  满江红

  自古称稀,须信道、人生七十。当七月、庆生佳节,更逢七夕。丹鼎麻姑两转,蟠桃王母无双实。更竹林、作者茂芝兰,俱无敌。

  持觞劝,辰拱北。阴功在,头俱黑。况轲亲教子,同声战国。九万鹏程当不二,八千椿寿看逾一。愿从今、屈指再从头,山中日。

  菩萨蛮

  玉纤倒把罗纨扇。屏山半倚羞人见。回首忽相逢。桃花生嫩红。

  见了娇无语。还向屏山去。略略转秋波。客愁无奈何。

  念奴娇

  倚藤临水,照丰姿自笑,天然丘壑。利鞅名缰成底事,空把此身缠缚。李杜文章,良平事业,且束之高阁。浩然归去,暮霞残照零落。

  闻道西北埃尘,东南形胜,次第清河岳。此等功名尘世事,与我初无关红。十里松萝,一蓑烟雨,说甚扬州鹤。倚栏长啸,玉轮飞上天角。

  满江红

  懒取冠儿,只偏带、一枝翠柏。记刺指、封书罗带,尚馀残血。愁入柳眉云黛蹙,汗凝桃脸胭脂湿。把玉纤、掩定古词名,猜谁识。

  瓶已坠,宁无缺。盟已负,难成匹。念当年亭院,画楼东北。烛影烧残蝴蝶梦,縠纹皱起鸳鸯翼。叹如今、憔翠忆前欢,重门隔。

  霜天晓角

  裙儿六幅,谁染秋波绿。一搦柳腰两过,樽前粲粲玉。

  暑气消烦溽。日月飞车轴。线幕黄帘风露。那堪人在天北。

  蝶恋花

  叶底无风池面静。掬水佳人,拍破青铜镜。残月朦胧花弄影,新梳斜插乌云鬓。

  拍索闷怀添酒兴。旋撷园蔬,随分成盘饤。说与翠微休急性,功名富贵皆前定。

  南歌子

  粉絮飘琼树,摇花结玉池。蕊仙滕六逞瑰奇。都把银河细剪、做花飞。

  小院风声急,歌楼酒力微。闷中犹记去年时。呵手牵人相伴、塑狮儿。

  望江南

  罗雾薄、绀绿拥重重。八幅宝香薰锦绣,一床烟浪卷芙蓉。屏翠叠东风。

  云点缀,香汗透玲珑。螺髻松松沾玉润,樱唇浅浅印珠红。人在翠华中。

  霜天晓角

  情刀无属刂。割尽相思肉。说后说应难尽,除非是、写成轴。

  帖儿烦付祝。休对傍人读。恐怕那懑知后,和它也泪瀑漱。

  又

  蒲帆十幅。飞破秋江绿。天际彩虹千丈,阑干外、泻寒玉。

  一雨收残溽。云山开画轴。试问故人何处,青楼在画桥北。

  满江红

  正秋容万里,十分明洁。后羿久忘逃去处,东方尚忆来年月。但无端、燕贺赋声诗,容凡客。

  又

  庙社如今,谁复问、夏松殷柏。最苦是、二江涂脑,两淮流血。壮士气虹箕斗贯,征夫汗马兜鍪湿。问孙吴、黄石几编书,何曾识。

  青玉锁,黄金阙。车万乘,骓□匹。看长驱万里,直冲燕北。禹地悉归龙虎掌,尧天更展鹍鹏翼。指凌烟、去路复何忧,关山隔。

  渔家傲

  昨夜寿星朝北极。牵牛织女排筵席。闻有谪仙先一夕。方知得。几流倬底人生日。

  慷慨英雄当路识。鹗书已凝循京秩。试问遐龄谁与敌。回土力绎。撇头添个长长十。

  水调歌头

  蓂荚才开六,宝历已当千。人间收尽繁溽,凉意入虞弦。说道荐衡交剡,更值生申佳节,喜色动闾阎。终夜望银汉,文宿贯台躔。

  定燕秦,封晋魏,信当然。处处红莲开幕,曹掾岂能淹。见说玉堂飞诏,已许金闺通籍,蓬岛伴神仙。来岁寿卮酒,应醉御炉烟。

  又

  万里楚天阔,一点寿星明。庭语以识歌舞,拍拍□秋声。会过牛郎六夕,圆欠嫦娥一夜,此际是佳辰。□□□□□,□□□□□。

  赉予说,□神岳,庆生申。□领仓符,□兼漕节握藩旌。但□闽山建水,无地不阳春。今日范滂刘宴,来岁周公伊尹,元化斡洪钧。北阙中书今,南极老人星。

  满江红

  帘拍风颠,云共雨,商量欲雪。愁不寐、兽炉灰冷,寸肠千结。罗带只贪珠泪濞,金钗不整乌云侧。对菱花、空自敛双蛾,伤离别。

  心下事,凭谁说。愁与恨,如山积。被傍人调闻,呢龟成鳖。塞雁来时空怅望,梅花开后无消息。恨薄情、拚却与分飞,还重忆。

猜你喜欢
  卷三百·彭定求
  元诗选初集己集目录·顾嗣立
  李伯瞻·隋树森
  包待制智赚灰阑记·臧懋循
  ●記·戴亨
  卷五·吕本中
  二妙集卷第八·段克己
  秋夜思·戴望舒
  四集卷六十七·乾隆
  卷三百三十二·曹学佺
  卷一百二十九·陈元龙
  卷三百八十八·陈廷敬
  卷一百七十三·陈廷敬
  衡曲麈谭·张琦
  补注陶渊明集緫论·李公焕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三折·尚仲贤

    (洞庭君领水卒上,云)吾神乃洞庭老龙是也。有兄弟钱塘火龙与泾河小龙斗胜去了,未知胜败如何,这早晚敢待来也。(夜叉上,报云)喏,报的上圣得知,有火龙得胜回来也。(洞庭君云)快摆队伍迎接去。(钱塘君上见科,云)哥哥,您兄弟得胜回

  • 霜红词·胡士莹

    菩萨蛮凤楼尘锁金徽索,屧痕镜影思量着。闲梦浅无凭,五更灯半明。卷帘花正发,错认啼鹃血。几日换征衣,柳花愁处飞。浣溪沙小簟轻衾梦不稠,闲搴珠箔望牵牛,无端往事到心头。梧叶凉飘金井月,桂花香冷玉屏秋,那能还傍最高楼。踏莎

  • 列传第三十·魏徵

    ○周罗? 周罗?,字公布,九江寻阳人也。父法暠,仕梁冠军将军、始兴太守、通直散骑常侍、南康内史,临蒸县侯。罗?年十五,善骑射,好鹰狗,任侠放荡,收聚亡命,阴习兵书。从祖景彦诫之曰:“吾世恭谨,汝独放纵,难以保家。若不丧身,必将灭吾

  •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百五十八·李心传

    宋 李心传 撰绍兴十有八年秋七月壬戌太尉安庆军节度使提举万寿观邢孝扬特许任便居住以孝扬引疾有请也甲子御史台主簿陈夔诸王宫大小学教授曹筠并守监察御史夔永嘉人初见十三年时二人俱引对夔乞申严内外谒禁筠乞戒敕守

  • 卷第二百一十七·胡三省

    唐纪三十三〔起阏逢敦牂(甲午),尽柔兆涒滩(丙申)四月,凡二年有奇〕。《玄宗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下之下》十三载〔(甲午、七五四)卷首当书天宝年号。载,子亥翻〕。1春,正月,安禄山入朝。〔朝,直遥翻。考异曰:肃宗实录:「十二载,杨国忠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五十·佚名

    嘉靖四年四月庚寅朔孟夏时享 太庙先是南京工部言岁供 宗庙制帛及内用纸劄以十年计约费银二万两今南京天财库告匮请借杨州钞关课银支给商人户部议覆钞关船料所日备赏赐买办之需且无赢羡不可许 上是其议 礼部右侍郎李时

  • 志卷第二十一 高丽史六十七·郑麟趾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敎修。礼九。嘉礼。册王子王姬仪。○大观殿陈设。 册日质明尙舍局铺王座于大观殿上如常仪。 设书案于王座前又设印案于王座之左。 设门下侍中门下

  • ●丙、其他·佚名

    养济院菜园碑留养局捐题碑新社宫天上圣母碑仁和宫捐题碑重兴敬义园捐题碑开漳圣王油香碑福德爷香灯碑观赢桥捐题碑重修彰化县学题捐碑虎山岩充业配祀碑重修观赢桥捐题碑文开书院公业条款碑龙山寺捐题碑福宁宫祀田碑贞

  • 第一节 德宗初政·吕思勉

    大历十四年(779年)五月,代宗崩。子德宗立,即雍王适也。代宗为广平王时,正妃曰崔氏。母,杨贵妃姊韩国夫人也。生郑王邈,为代宗次子。长子即德宗。母沈氏,追谧睿真皇后。开元末,以良家子选入东宫,肃宗以赐广平王。天宝元年(742年),生

  • 卷九·江永

    <經部,禮類,通禮之屬,禮書綱目欽定四庫全書禮書綱目卷九       婺源江永撰鄉射禮    嘉禮十四經【鄭目録云州長春秋以禮會民而射於州序之禮謂之鄉者州鄉之屬鄉大夫或在焉不改其禮射於五禮屬嘉禮】鄉射之禮

  • 佛说最上根本大乐金刚不空三昧大教王经卷第六·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明教大师臣法贤奉 诏译一切如来大三昧曼拏罗仪轨分第二十二尔时金刚手菩萨摩诃萨,复说诸佛大三昧法弟子灌顶仪轨:&ldquo;凡当欲受诸佛大三昧秘密灌顶法者,先须发起诸佛最上秘密阿耨多罗三

  • 妙法莲华经玄赞卷第一(本)·窥基

    盖闻。至觉权真乘物机而诞迹。灵枢擅妙应群品以扬筌。振融山而秀大千。腾委海而津八万。叆慈云而广庇。骤法雨以遐清。滋两木之分华润三草之殊茂。然以幼商倦于绵险始循诱于化城。稚子玩于羬轩竟照晋于犪驾。由是。摧

  • 钥匙·谷崎润一郎

    《钥匙》是日本作家谷崎润一郎创作的中篇小说。小说由教授和妻子郁子两人的日记组成,作者试图在暗潮汹涌的四角关系中刻画人性之不解与多变。《钥匙》在结构上的特点是小说全篇由教授和郁子两人的日记组成。两部日记有

  • 美人谱·徐震

    徐震以为美女有十条标准和情态,即容、韵、技、事、居、候、饰、助、馔、趣。

  • 太上洞神洞渊神咒治病口章·佚名

    太上洞神洞渊神呪治病口章,撰人不详。盖为唐代洞渊派道士所作。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正一部,经文言道士上口章召神役鬼,为人治病之仪法。内称人之有病灾,皆因凶神恶鬼灾星作祟, 神将吏兵星神治之。召神之法有发炉,出吏兵、

  • 光宣以来诗坛旁记·汪国垣

    本书作者对古典小说、诗歌、目录学等都有深入的研究,尤其是光宣以来的近代诗歌是作者的研究对象。因此本书可称得上是专家之作。该书保存了当时诗坛上不少第一手材料,是广大学习者和研究者的必备之书。

  • 杂譬喻经·佚名

    有四部:一,旧杂譬喻经二卷,西土贤圣集,吴康僧会译。二,杂譬喻经,一名众经撰杂譬喻经一卷,比丘道略集,秦罗什译。三,杂譬喻经二卷,失译。四,杂譬喻经一卷,后汉支娄迦谶译。五,譬喻经十卷,不入藏经。有坊刊。

  • 菩提心义·佚名

    一卷,著者不详。以五门分别明菩提心之要义。